近年來,我國的各個領域普遍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人們的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視。目前,我國培養了很多高校畢業的優秀學生,國內人才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儘管一些本來優秀的人才已經得到足夠的認可,但是由於內部人才的豐富,一些人在競爭浪潮中被淘汰了。有一位清華女教師在三年前落選了中科院院士之後遠赴美國,在美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個人就是顏寧,她曾經在國立清華大學華大學學習生物學。畢業後,顏寧去了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之後又考取了這個學校的博士學位。顏寧在結束了在美國的留學生涯之後堅定的選擇回國,為中國的科學研究做出貢獻。回國後,國家聘請顏寧為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顏寧也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她一直都潛心研究,在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同時,她還領導著生物學實驗研究的團隊完成了了許多研究項目,在教育和生物科學的某些領域取得了耀眼的成就。
作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顏寧所教授的課程在學生中也很受歡迎。顏寧在這十年的工作中培養出了很多出色的科研工作者,她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認可。2017年她參加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選拔,但由於當年參加的人員都是在科研界的佼佼者,顏寧不幸落選。
顏寧這個時候決定換一種方式實現自己的科研夢想,她又一次回到了美國,被普林斯頓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並且還在論壇上發表了著名的一篇論文,五十多年來國際上沒有人可以攻克這個難題,但是被顏寧解決了。許多網友對於顏寧的選擇更多的是不理解,認為她寧願將科研成果移交給美國,這是不愛國的體現。但是實際上,這個想法是偏激的,科研無國界,顏寧的研究是對全人類的貢獻,我們應該以大國的氣度來看待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