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選院士的清華女教授,後跑去美國科研,如今現狀怎麼樣?

2020-12-17 廢柴新視野

近年來,我國的各個領域普遍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人們的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視。目前,我國培養了很多高校畢業的優秀學生,國內人才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儘管一些本來優秀的人才已經得到足夠的認可,但是由於內部人才的豐富,一些人在競爭浪潮中被淘汰了。有一位清華女教師在三年前落選了中科院院士之後遠赴美國,在美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個人就是顏寧,她曾經在國立清華大學華大學學習生物學。畢業後,顏寧去了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之後又考取了這個學校的博士學位。顏寧在結束了在美國的留學生涯之後堅定的選擇回國,為中國的科學研究做出貢獻。回國後,國家聘請顏寧為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顏寧也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她一直都潛心研究,在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同時,她還領導著生物學實驗研究的團隊完成了了許多研究項目,在教育和生物科學的某些領域取得了耀眼的成就。

作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顏寧所教授的課程在學生中也很受歡迎。顏寧在這十年的工作中培養出了很多出色的科研工作者,她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認可。2017年她參加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選拔,但由於當年參加的人員都是在科研界的佼佼者,顏寧不幸落選。

顏寧這個時候決定換一種方式實現自己的科研夢想,她又一次回到了美國,被普林斯頓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並且還在論壇上發表了著名的一篇論文,五十多年來國際上沒有人可以攻克這個難題,但是被顏寧解決了。許多網友對於顏寧的選擇更多的是不理解,認為她寧願將科研成果移交給美國,這是不愛國的體現。但是實際上,這個想法是偏激的,科研無國界,顏寧的研究是對全人類的貢獻,我們應該以大國的氣度來看待這件事。

相關焦點

  • 清華最年輕「女教授」,參選中科院落選,為何成了美國院士?
    她的這份愛國情懷,和我國的飛彈之父錢學森有些類似,在美國學習知識以後,時刻不忘回報祖國,不為高薪所動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到國內,2007年,顏寧回到了清華任教,成為清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教授。在清華任教期間,顏寧帶著團隊攻克了困擾我國50多年的生物科學難題,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2015年獲得了中科院提名的機會,但是很不幸她三次都落選,在這樣的情況下,顏寧選擇了從清華離職。
  • 落選中科院院士後,清華美女教授回到美國,如今為美立下大功
    說到這,不得不提到這樣一位中國女子,她是寒門出貴子的寫照,更是在30歲那年就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教授之一,然而,在她落選中科院院士之後居然回到美國任教,顏寧的所作所為一度讓國人很是不解甚至認為她是負氣出走美國的。
  • 清華教授顏寧中國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為何?
    在改革開放後,很多的優秀人才在國外學成後,回國報效祖國。但是也有很多的一部分人才選擇留在了國外,這些人的選擇總是能引起國人的爭議,清華女教授顏寧就是其中一個,她曾經在2007年隨著導師施一公從國外歸來,卻在2017年回到美國。
  • 她是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為國爭光落選,如今為何成了美國院士?
    顏寧曾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她當年捨棄自己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到了高速發展的祖國。此後,她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科研團隊,攻克了一個困擾國際生物界50年的難題。她用自己的能力為國爭光,卻在院士評選中多次落選。如今她成了美國的外籍院士,這是為何呢?
  • 她是施一公得意弟子,落選中科院院士,出走美國當選美國院士
    憑藉著豐富的履歷以及突出的貢獻,當選中科院院士,後為了創建一流的新型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他選擇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專心擔任西湖大學校長,希望為中國高校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一些改變。
  • 落選中國院士的顏寧兩年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實力還是運氣?
    一、2007年歸國,成就斐然2007年,那時未滿30歲的顏寧即從普林斯頓博士畢業回到清華任教,成為「清華最年輕教授」。她1977年時出生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6歲時和父母搬到了北京,19歲考入了清華大學生物系,2000年畢業後她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繼續攻讀博士學位,2007年入職清華,成為全中國最年輕的女性教授之一。二、2019年遺憾落選中國院士關於顏寧教授的落選,產生的爭議似乎要遠遠大於屠呦呦先生。
  • 她比顏寧「更慘」,4次落選院士後當選美國院士,堅決不去美國
    不少人都把顏寧棄清華而去普林斯頓,說是落選中科院院士而負氣出走,而顏寧自己的說法是,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都是她的母校,她只是從這個母校去了那個母校而已。 跟顏寧相似的是,她在第四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只是,她是在中國當選,顏寧是到了美國之後當選的。而且,顏寧落選院士後去了美國,她4次落選後,仍舊選擇留在中國,為祖國科研。
  • 她是中國培養的女科學家,四次落選院士,最後卻入選了美國科學院
    就在網友還在感慨中科院標準太高的時候,李愛珍卻在2007年申請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且成功通過了,這樣的結局真是讓人「捉摸不透」。但是,就算李愛珍成為了一名美國院士,她卻還依然在為祖國做著應有的貢獻,並時刻讓自己記得她是一名中國人。
  • 美國外籍院士顏寧榮獲2020年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
    在2017年,顏寧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也是唯一有此殊榮的中國人。在2019年,由於顏寧在生物學方面傑出的技術成果,顏寧又成功入選美國科學院最新公布的外籍院士中唯一的中國人。而如今,身處在美國任教的顏寧怎麼樣了?
  • 顏寧國內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主要是4點原因
    在施一公教授的教導下,顏寧的學術科研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為她今後選擇走科研學術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清華任教的十年 2007年,顏寧選擇回國發展,她曾經的母校清華大學便是她的目的地。年僅30歲的她成了當時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讓人敬佩不已。 顏寧在清華大學一共待了10年,這10年間她不僅培養了多名優秀的學生,同時自己也取得了矚目的科研學術成就。
  • 4次落選中國院士,如今卻成美國院士,而她這樣說
    幾經波折,如今的她,竟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評為外籍院士,成為中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而她說的一句話,讓無數人動容.......她,就是李愛珍。因為此前,國內不少科研領域的人去到國外,就不回來了,畢竟無論科研水平還是物質待遇,美國都比中國好得太多。
  • 一個月前,棄清華遠赴美國的天才女教授顏寧,為美國「再立新功」
    那麼如果有個人才華超眾,為世界做出過貢獻,而她本人又是一位美貌佳人,這就更加鳳毛麟角了,比如我們今天關注的顏寧教授。 顏寧教授是生物領域的牛人,她就讀於世界名校,畢業後成了清華女教授。然而這麼一個生物領域的天才教授,後來卻放棄清華,選擇了遠赴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 當年那位清華大學女教授,被美國頂尖大學挖走,如今怎麼樣了?
    今天小編收集了很多資料,希望分享的過程中能給大家科普到新知識,今天趁大家閒暇之餘小編來和大家說說關於當年那位清華大學女教授,被美國頂尖大學挖走,如今怎麼樣了? 這位女教授名叫顏寧,研究的是生物學領域。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成績優異,後留校任教,帶著研究生攻克了很多課題難關,在很多知名科學雜誌發表多篇高質量雜誌。
  • 已入美國國籍的董欣年院士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的顏寧性質一樣嗎?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做事兢兢業業,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父親董輔礽1946年畢業於國立武漢大學,後來成為武大教授和經濟系主任;母親劉氏1949年畢業於武大,曾是解放軍海軍總醫院眼科主任。1982年董欣年武漢大學畢業之後同年參加首屆「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獲得留美資格,1983年便進入了美國西北大學攻讀分子生物學理學博士學位;1988年博士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
  • 她4次落選中國院士,意外當選美國院士後,卻主動選擇留在中國
    1980年,她還被公派到美國卡基尼梅隆大學做訪問學者。對於一個科研工作者而言,這樣的經歷再正常不過。然而,李愛珍出生於華僑家庭,背景比較敏感,並且在那個特殊年代還挨過批鬥。得知其要被公派到美國後,自然引起了競爭對手的流言蜚語。好在其恩師鄒元爔院士排除萬難,力薦李愛珍。
  •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顏寧,攻克了50年不解難題後,卻遠走美國
    2019年4月30日,42歲的顏寧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而當時她正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職擔任生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幾何時顏寧是中國清華大學最最年輕博士生導師,但之後顏寧卻不知道什麼原因遠走美國。
  • 屠呦呦再次落選兩院院士?中國工程院:消息不實。真實情況怎樣?
    近日,屠呦呦第四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傳遍網絡。中國工程院表示:消息不實。除屠呦呦外,往屆院士選舉中也有不少熱門人選最終落選。比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94年以前曾經三次申報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但均落選。直到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後,袁老才在1995年最終當選。2011年饒毅和施一公落選,饒毅之後公開發布聲明,稱今後永遠不再參選院士。
  • 碩果纍纍,頗有盛譽的清華大學女神教授顏寧,為何會去美國大學
    穆桂英掛帥已經成為我國的經典表演曲目;武則天無視成規,力破封建,作為我國唯一的女皇帝,為歷史譜寫了奇特的生命讚歌;花木蘭代父從軍,從織布繅絲的女嬌娥轉而變化為殺敵衝鋒的男兒郎;太平公主領兵打仗,是為一支強大的「娘子軍」......在傲骨上,中華兒女旗鼓相當,皆為國家的棟梁。在現如今,也有許多十分傑出的女英雄生活在我們的時代。
  • 北大學霸放棄美國國籍,回國成為著名生物學家,卻落選院士
    北大學霸放棄美國國籍,回國成為著名生物學家,卻落選院士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過「非淡泊無以明志」一話,象徵著某人「明確志向」的基礎。其實,閱各類古籍後發現,雖然有著許多才子都秉持著「金錢如糞土,名利如雲煙」的思想,後期逐漸的「遁入田園山林」,但最初的他們卻也在為官、利而奮鬥著。這也足以證明,有才之士都發現「利益將阻擋進步」這一道理,倘若過於的在意他人的賞識,可能最終依然一無是處。
  • 屠呦呦落選院士評選?這樣的謠言有經濟學家還在轉!她呼籲全球科研...
    作為我國唯一一位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屠呦呦先生竟然落選2020年的兩院院士評選。這是郎鹹平日前在微博上發出的感慨。郎鹹平稱,評選委員會給出的落選理由竟然是,屠呦呦先生沒有留洋背景、沒有博士學位,以及沒有足夠多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