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和進口國。儘管自今年以來,疫情打亂了世界供應鏈,多國設下出口限制,但第一季度我國豬肉進口量仍逆勢增長至95.1萬噸,同比增長1.7倍。在此情況下,還有豬肉生產國正尋求向華出口計劃。
據南美僑報網4月30日報導稱,近日哥斯大黎加農業及畜牧部表示,對華出口的首批24噸豬肉已於近日出發,順利運抵中國廣東省深圳市。據悉,自2013年起哥斯大黎加就開始與中國就豬肉供應一事開啟商討,經過7年多時間的努力,該國首批豬肉終於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哥斯大黎加共有7處養殖場、2家豬肉加工廠和一家出口商獲得了對華出口資格。
而按照雙方此前約定,哥斯大黎加還有大約480噸豬肉正在運輸途中,目的地仍是中國市場。至此,哥斯大黎加也成為了繼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西之後,第五個獲批對華出口豬肉的拉丁美洲國家。除了豬肉之外,哥斯大黎加的牛肉、乳製品和金槍魚等水產養殖產品也一併獲得了中國市場的準入資格。
而事實上,近日來多個美洲國家都陷入了豬肉短缺的困境中。自美國多家大型肉類加工廠因發生疫情宣布停工之後,加拿大、巴西均出現了肉類加工廠關門的情況。要知道,美國、巴西和加拿大三國的豬肉貿易在全球市場上佔比超過60%,這樣一來,全球豬肉供應是否能維持正常還很難說,近日又有一個國家出現供應大幅縮緊的狀況。
據世界日報報導稱,目前菲律賓豬肉供應已經亮起紅燈,如果還不採取任何措施解決,該國豬肉供應或面臨短缺。近日,菲律賓豬肉價格已經從190菲律賓比索/公斤漲至230菲律賓比索/公斤(約合人民幣32.3元/公斤)。對比之下,我國仍在源源不斷地接受海外進口豬肉,面對充滿變數的海外市場,中國受影響的可能性相對來說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