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國風雲人物,關羽一生充滿了傳奇,生前威震華夏,死的轟轟烈烈,三國為其立墓,可謂三國是最具魅力的豪傑,但關羽也留下了無數謎團,其中之一便是關羽姓氏之謎。關羽本姓到底是什麼,姓關、姓馮、還是姓夏?山西古墓揭開秘密,原來這才是真相!
史書對關羽的記載,主要從劉關張相識開始,三人結下深厚友誼,一生至死不渝。
《三國志》: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裡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本來,關羽姓關並無異議,中國人講究「坐不改名、行不改姓」,姓什麼事關家族傳承與榮譽,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作為千古英雄的關羽,又怎麼會使用他人姓氏!
但問題在於,在關羽「亡命奔涿郡」之前,史書未有一絲記載,關羽人生留下了一段空白。於是,古代不少學者考證研究,認為關羽並不姓關,而是姓馮、或姓夏。
清代學者梁章巨在《歸田瑣記》中指出,關羽本不姓關,少時力大無窮,經常四處惹禍,父親將他關在家裡。一天,關羽破窗而出,忽聞老者哭泣,得知本縣舅爺強搶老者之女,於是關羽路見不平,殺了縣令與舅爺,然後亡命涿郡。為了避免官府追殺,逃難路過潼關時,指關為姓,遂為關羽。
不過,梁章巨並未指出關羽本姓,而在清朝戲曲選本《清音小集》中有類似故事,更進一步指出:關羽姓馮,名賢,字壽長!
官羽和關平被孫權殺害後,次子關興薏支撐起關家的興旺。關興有兩個兒子關統和關毅,嫡子關桐無子,所以由庶子關彝系下繁衍生息,關彝繼承了關羽的爵號,成為關公後裔的一大宗派。
官羽和關平被殺40多年後,關羽家族便遭受了滅族之禍。魏軍鄧艾攻蜀奪下成都,魏將龐德的兒子龐會盡滅關羽滿門。南朝劉宋裴松之引用《蜀記》:「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龐德的兒子龐會為什麼要滅關羽滿門,有什麼深仇大恨?原來是關羽曾經斬殺了龐會的父親——龐德。《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讓關羽威名遠揚,但演義和歷史出處卻很大。
襄樊一戰中,關羽並沒有蓄水決堤使用水攻,而是天下大雨導致了漢水溢流的自然水災,困住了魏軍,關羽借勢乘船進攻,生擒于禁、龐德二將。于禁投降,龐德卻不服,辱罵劉備,關羽惱怒將其斬首。
雖然關羽殺了龐德,但戰爭就是戰爭,二者沒有私人恩怨,各為其主。如真是龐德之子龐會滅關羽一族,那麼離襄樊一戰已經過去44年了,龐會復仇可謂40年不晚啊!
很多人都在質疑龐會滅關羽全族之事,甚至都質疑這件事情的真實性。畢竟在歷史上的龐會,是一個忠勇之人,再加上那時候的蜀國已經投降了,不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私人恩怨,而將手無寸鐵的關羽後人給殺害。畢竟那時候,種種跡象都表明龐會沒有時間跟動機,如果單單是靠私人恩怨,很難有理由。
直到在康熙年間,意外發現的古墓,解開了關羽的身世之謎。在意外發掘的關家墓碑以及墓道裡面,在一塊墓磚清楚的刻著關羽祖父兩代的出生年月日以及表字,就連關羽的家庭情況都記錄的很詳細,因此可以作為詳細資料參考。根據文字記載,關氏其實是一個讀書寫字的家庭,由於受到家庭的影響,所以關羽也是一個愛看書的人,在這裡面還提到,關羽的父親關毅也是一個忠孝之人,為自己的父親守孝三年,之後生了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