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起學網校主講老師羅興博:代替學生去題海裡採英擷貝)
在辦公室裡,羅興博在結束了兩小時的網課教學之後,又開始埋頭跟一套高中數學試卷"較勁"。"羅老師,還不下班啊?"下班時間到了,同事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問到。"快了,把這套卷子做完了就走。"羅興博笑笑,又埋頭繼續。
筆下的數學題,羅興博早已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當年參加高考時,他就以理數150分滿分的學霸級表現成功考上北京大學。如今,他在一起學網校擔任數學課的主講老師,參加過他課程的學生也已經有10萬+。
而他正在不斷鑽研著,希望能幫更多孩子在提升數學成績的同時,尋找到數學的樂趣,領略數學之美。
(羅興博老師在講解"三角形"知識)
名師有訣竅:老師勇入題海
跳進題海的他 要幫學生們跳出題海
在課餘時間,除了參與教研工作之外,羅興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刷題",各種數學題型、考卷、題庫,他都會用自己的筆一一解開。"每天都會用專門的時間來刷題,每次大概要花2-3個小時吧。"
事實上,不少教育機構所採用的"題海戰術"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詬病,大量的試卷和作業,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看,'刷題'有沒有用?當然是有用的。"羅興博說,通過大量接觸題目,儘可能多的去熟悉各種題型,對於提升學生成績肯定會有好處。
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刷題"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老師不加挑選的把各種良莠不齊的試題一股腦的塞給學生刷,這就是一種偷懶。"而且在學生學習科目繁多的情況下,各個科目都想要去大量"刷題",學生有限的精力顯然難以勝任。
對此,一起學網校的主講老師們有一個共識:只有老師主動跳入題海,才能讓學生跳出題海。
"真正該刷題的不應該是學生,而應該是老師。只有老師們率先在題海裡採英擷貝,學生才能受益更多。"羅興博說,在一起學網校,老師們每天都會花時間刷大量的題目,並從中挑選出那些對學生有價值、有借鑑意義的題目,然後再把這些精挑細選後的題目交給學生去反覆練習,以便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羅興博老師在上網課)
名師有訣竅:學生連闖三關
每個孩子都有最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
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學霸,再加上高考的滿分成績,直到現在都有不少人問羅興博:"你的學習方法是什麼?能教教我嗎?"
每次碰到這種問題,羅興博會把自己的心得傾囊相授,但也會反覆叮囑:我的學習方法不一定適合你,僅供你參考,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才是最好。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也是羅興博在教學中一直堅持的理念。
在他看來,數學成績的提升,需要長期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於是,他在教學中把這個過程分為了三個階段:第一關,是幫助大家解決易錯題,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就能在考試中儘可能減少無謂失分。解決易錯題,羅興博的辦法是:給孩子們"挖坑",在練習題中故意埋進去一些精心設置的"坑題","多摔幾次跟頭,多掉幾次坑,印象自然就深刻了,也就知道該怎麼避開這些坑了。"
闖過第一關之後,孩子們需要解決的第二關是數學考試中的"常考點"。這些題型往往是考試中中上難度的題目,如果對考點不熟悉,就很容易被難住,但只要掌握了這些考點,就很容易拿分。"這些考點,其實都是有套路有口訣的,針對這些題型,我們都會去總結一些口訣出來。學生們把這些朗朗上口的口訣掌握之後,就可以把別人眼中的這些難題,變成自己的拿分題。"
而接下來必須面對最後一關,就是"壓軸題"。這樣的題目一般一套試卷裡只會有一道,是最難的題目,也是讓真正優秀的同學拉開差距的題目。"這樣的題目,考核的已經不是一些基本的知識點,而是對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的檢驗。"羅興博說,在他的課堂上,思維訓練是貫徹始終的重點,不僅讓學生知道題目"怎麼解",更重要的是明白"為什麼這麼解",通過這樣的思維訓練,讓學生真正擁有"數學思維",才能找到解決壓軸題的正確方式。
"思維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只要殊途同歸,最終都指向那個正確答案,就是適合自己的好方法。"羅興博說,通過這樣的訓練,再加上他辛苦"刷題"精選出的題目反覆練習,"這就是我的教學大招了。"他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