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蹦極的豬沒有選擇權,人生必須自己掌握

2020-12-14 winning

1月18日,重慶涪陵區一景區蹦極項目開業,把一頭肥豬被推下68米高的蹦極臺作為噱頭,看得人頭皮發麻,真的不懂,惡趣味總是層出不窮。雖然事後景區也出面道歉了,依然一石掀起千層浪。豬並沒有比人勇敢,豬甚至並沒有同意,說不定它也一樣恐高。被迫蹦極的豬沒有選擇權,人生必須自己掌握。

離開自由職業轉眼三年,從每套衣服只穿一次的毛丫頭變成關注柴米油鹽的住家熟女,丟掉風馳電掣的日程,擁抱細水長流的愛人,作息,交際,工作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斷離舍當然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任何選擇都伴隨無可避免的得與失,光芒四射,受人矚目,這樣的日子我一樣愛,但是我更想過的是另外一種生活。選擇能承擔的,承擔所選擇的,保持熱愛,欣然接受它的結果。

不是有句話「you happy jiu ok」,人生嘛,重在參與,享受過程,別把自己繃太緊了,時間和精力,要留給重要的人。

實際上,工作的穩定,時間的可控,自然帶來了自主學習的機會。上年全力以赴考證,捨棄了很多無用社交,整頓後的朋友圈清淨又積極。今年透氣的機會來了,涉獵更廣,烹飪,插畫,座談會陸續有來,周末的主題不是野餐就是準備野餐,騷動的遠方能不時滿足,有能力愛自己愛家人,人生有了更多維的體驗,生活是苦亦是甜。

觸手猴是對我影響特別大的鋼琴家,也是因為他的作品讓我重拾丟棄十多年的鋼琴並如今成為了鋼琴老師。在任教後的這幾年接觸古典較多,其實是比較少關注猴子了,年初時看了猴哥的巡演,來到現場才發現他的改變如此之大。更細膩的編曲和2.0技巧,隨著音樂流動,卸下生活的疲憊與不易,柔軟得熱淚盈眶。雖然每一首都是熟悉的曲目但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翻翻個人資料與巡演介紹,原來已經出道彈指間十年,而歷練還是沒有結束,只有對信仰的執著與追求,才能表達出深刻的理解與感情。

學如逆水行舟,無人幸為例外。真正的學習,是在每一條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在每一個人和事上。人生不設限,沉寂不代表原地踏步,不安於現狀,追求下個階段更好的狀態。

我是winning,數學系大齡待嫁女青年

網站籤約旅行家,雜誌供稿作者,

中國旅遊自媒體聯盟,like籤約攝影師,

微博十佳手機攝影師

轉載請私信並註明出處

微博:@winning_leung

相關焦點

  • 綁豬蹦極景區致歉,蹦極豬被送屠宰場,金豬蹦極,豬做錯了什麼
    1月18日,在重慶的涪陵區,一個景區的蹦極項目開業了!商家別出心裁地想出了一個「金豬蹦極」的活動。這個活動是怎麼樣的呢?一頭150斤左右的大肥豬,被綁起來,由兩個人用棍子扛到臺上,像人一樣做好了蹦極的各項準備,然後將豬推下蹦極臺。
  • 自願退役是自己掌握著選擇權,就是將命運掌握到了自己手中嗎?
    在一切聽組織安排的環境裡,突然冒出一個「我的世界我自己做回主」的聲音,以前是多麼讓人覺得刺耳,沒有一個單位不打壓這種聲音。 不是我們用有色眼鏡看待想復員的幹部,就是想復員的幹部用有色眼鏡看等我們。強制退役你要是嚴重違法違紀了,沒辦法,必須強制退役。這支隊伍必須保持高度純潔性,這是底線。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一直以來就是這麼做的,只不過以往說得更加生猛些——開除軍籍,復員回原籍而已。 現在都叫退役,面子上好看些,安置政策大概率會人性化些。
  • 讓「豬」蹦極,除了惡俗還有什麼?
    近日,一則「重慶景區開業讓豬蹦極」的視頻在網上傳播。視頻中,一頭150斤左右的豬遭捆綁四肢,被六個人從地面拖至蹦極的跳臺上,隨後,該豬披著藍色披風被推下蹦極臺。蹦極項目工作人員稱他們只是做了一個試驗,並沒有虐待動物。
  • 讓豬蹦極,是嚇死了豬還是取悅了人?
    近日,網上報導重慶市涪陵區美心紅酒小鎮景區舉行開業慶典,景區工作人員為了上熱搜博眼球,竟然想出來用一頭150餘斤重的大肥豬蹦極來進行宣稱的點子。在網上播放的視頻中,白白胖胖的大肥豬,被五花大綁的綁在68米的高空蹦極臺上,突然被從高空推下,肥豬發出嗷嗷的嚎叫,眾多到達現場觀看的觀眾不時發出陣陣笑聲。
  • 「豬沒事,蹦極後被送進屠宰場」
    近日,一則重慶涪陵區一景區讓肥豬蹦極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對此,有網友認為這種宣傳活動涉嫌虐待動物,做法不合適。目前,當事景區向公眾致歉。景區人員回應稱,該做法思慮不周,以後不再舉辦類似活動,並表示豬沒事,已送屠宰場。
  • 「金豬蹦極」,是宣傳還是虐待動物?豬:生活很艱難啊
    對於蹦極這項極限運動,對於愛挑戰刺激、喜歡極限運動的人來說,這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但是對於恐高或者害怕極限運動的人來說,簡直就像是一種酷刑。然而,人如果害怕可以選擇不去蹦極,遠離蹦極,但是作為動物,它們不能言語,更沒有拒絕的權利。
  • 景區開業讓豬「蹦極」?有考慮過豬的感受嗎
    隨著春節臨近人們對豬肉價格的持續關注,有關豬和豬肉的話題也是一個接一個。這不,最近重慶某一景區開業,就打起了「二師兄」的主意,並且這樣的行為引起了不小的爭議。1月18日,重慶涪陵某景區,將150斤重的豬綁上繩子,從68米高的蹦極臺上推下去。
  • 重慶的豬真會飛!豬蹦極,豬淡定?人卻發豬叫聲,洋相還是創意?
    原標題:讓豬蹦極!重慶一景區為營銷也是拼了,豬淡定,人卻發出豬叫聲如今的品牌促銷,也正是拼了,無所不用其極,個別商家出醜出奇,意欲讓自己的品牌成為網紅。有山西某景區跪著前行拍雪景,更有讓肥豬蹦極的「創意」。
  • 綁豬蹦極景區致歉 金豬蹦極涉嫌虐待動物,豬到底做錯...
    近日,一則重慶涪陵區一景區讓肥豬蹦極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對此,有網友認為這種宣傳活動涉嫌虐待動物,做法不合適。目前,當事景區向公眾致歉。
  • 綁豬jump?綁豬蹦極景區致歉:豬沒事,事後已被送屠宰場
    綁豬蹦極景區致歉:豬沒事,事後已被送屠宰場  Evelyn Zhang • 2020-01-20 10:36:19 來源:前瞻網
  • 重慶景區讓豬去蹦極,工作人員稱商家舉辦該活動本身寓意豬肉降價
    該景區表示就綁豬蹦極一事致歉:豬沒事,以後不再舉辦類似蹦極活動,據工作人員表示,該肥豬已被送屠宰場。 你們這麼做,有沒有考慮「二師兄」的感受。殺就殺吧,臨死前還給玩個心跳。這不是在卸磨殺豬,它剛剛幫你們上了一次頭條,你們就完事後就直接送屠宰場了。它現在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豬哦,聽說過豬遊泳,你們沒有聽說過豬蹦極吧。這頭豬在想,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被殺之前還得先來個「酷刑」難怪今年的豬肉價格會「漲」的這麼高,看來是找到真相了。
  • 重慶景區開業讓豬蹦極?專家:不利於景區形象建設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0日電(張燕徵) 近日,一則「重慶景區開業讓豬蹦極」的視頻在網上傳播。視頻中,一頭150斤左右的豬遭捆綁四肢,被六個人從地面拖至蹦極的跳臺上,隨後,該豬披著藍色披風被推下蹦極臺。業內專家表示,由於我國目前尚未制定《動物保護法》,刑法也尚未規定『虐待動物罪』。
  • 人生的岔路口很多,走哪一條,選擇權在自己手中
    故事導語:人生短短幾十載,卻要面對無數次選擇,走什麼樣的路,過什麼樣的橋,最終的選擇權在自己手裡,才算沒有白活。今天講述的故事,是我的外婆講述的,我將它寫下來,以作紀念。01初次嫁人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姑奶奶。
  • 重慶景區讓豬蹦極,全程慘叫不止,網友:商家是不是有病?
    近日,一段 豬蹦極的視頻引起熱議,在一片譴責聲中,景區做出了道歉。視頻顯示,在重慶紅酒小鎮景區蹦極項目開業現場,工作人員給一頭肥豬穿戴好安全防護後,直接從高處跳臺推下,蹦極臺高達68米,豬在蹦極過程中發出聲聲嚎叫。
  • 慶祝開業,用150斤活豬表演蹦極!網友:考慮過豬的感受嗎?
    昨天(1月18日)重慶涪陵某景區蹦極項目開業現場工作人員給一頭150斤重的肥豬穿戴好安全防護後直接從68米高的蹦極臺上推下去工作人員稱是為迎接鼠年所以做了這個活動寓意豬肉不漲價,大跳水由於是第一次看到肥豬蹦極許多市民來到現場圍觀有圍觀者稱豬蹦極之前不太聽話所以把它捆了起來跌落跳臺的時候很淡定上來以後也是一動不動視頻發上網後,網友不淡定了:豬太慘了,考慮過它的感受嗎
  • 景區為慶祝開業,將150斤的豬推下68米蹦極臺,事後被送往屠宰場
    在此期間,這頭豬全程大聲嚎叫不止。視頻一經發布,在網上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網友都在斥責景區方面都沒有考慮豬的感受。本是為了圖個吉利,沒想到反而觸了黴頭。之後景區後進行回應,豬沒事,在蹦極完後就送往了屠宰場。
  • 每年數百人被迫隨父母改姓 國民黨「立委」提案子女應有選擇權
    (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4月7日訊 日前,有臺灣民眾反映,因父親選擇改姓,自己被迫跟隨更改使用了近三十年的姓氏。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因此提案修改臺灣相關規定,讓成年子女除選擇從父姓或母姓外,還可選擇隨姓直系親屬。
  • 重慶景區回應讓豬蹦極稱豬肉降價,網友:還不如給個痛快!
    事件回顧1月18日,重慶涪陵區一景區蹦極項目開業,一頭肥豬被推下68米高的蹦極臺,此舉引發熱議。今日(1月19日),新京報記者從該蹦極項目一工作人員處獲悉,他們已接到諸多質疑電話,但其否認此舉系虐待動物。
  • 坤鵬論:成功的人生就是擁有選擇權(上) - 坤鵬論
    人和人最大的區別也就在於選擇權;所謂的安全感也是選擇權,越大越安全。所以,最好的生活、最成功的人生就是:擁有100%的選擇權:——只有你選別人,沒有別人選你!擁有選擇權的人生,才最幸福。 當然100%有點誇張,除非站在金字塔的塔尖。我們都知道孫悟空有72變。
  • 家長不要老把「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中,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家長不要老把「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中,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太多的家長習慣於把「選擇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為小孩「規劃」生活和學習。不是逼著小孩練鋼琴,就是命令小孩學美術,不準這樣,必須那樣,根本不去管小孩喜歡什麼,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