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是明朝的著名清官。有人說海瑞是當朝的偉人,也有人說海瑞是禽獸。同一個人有兩種不同的看法,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看看海瑞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吧。
我們知道,不管是哪個朝代,老百姓都是弱勢群體。誰能夠替老百姓出頭,自然會受到老百姓的喜愛。海瑞一生大公無私,剛直不阿,一直和老百姓站在同一個戰壕裡。海瑞的形象不管是在戲曲和文學作品當中都有很多,他之所以受到後人的大力宣傳和崇拜,一是因為老百姓的清官情結,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統治者的需要。效忠皇帝,捍衛正統,在每個封建王朝都需要有這樣的楷模。
海瑞一生清貧,他之所以受到廣大百姓的喜愛跟這不無關係。在古代靠天吃飯的年代,不管是哪個朝代,老百姓的生活都和窮字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大家都沒錢,我窮你也窮,這樣看起來才更像一類人。
海瑞一生始終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和貪官汙吏作鬥爭。海瑞和同僚以及上司的關係都處理的不是多好。當時大家都對海瑞敬而遠之,這跟海瑞辦事死板,不會變通有很大關係。當時幾乎沒有什麼人願意跟海瑞來往,他也沒有一個關係較好的朋友。
張居正
掌權之時,他對海瑞是了解的,可他就是不肯重用海瑞。這其中的原因最主要的恐怕還是擔心駕馭不了海瑞。海瑞就是個不安定分子,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還是離得遠點為好。誰願意重用一個駕馭不了的下屬啊。
海瑞在當時被人稱為海青天,他當時對一些冤假錯案予以糾正,對一些官僚豪紳的犯法行為予以懲罰。那些貪官汙吏對海瑞即恨又怕。海瑞是個硬骨頭,他當時名氣很大,又抓不到他什麼把柄,不少貪官就聯合起來為海瑞唱讚歌,讓海瑞升官,將其「禮送」出境。
水至清則無魚,海瑞不僅在官場上沒有什麼朋友,他家的親戚也不願意和他來往。有一年,海瑞的表弟來找海瑞,想藉助海瑞的關係找個差事乾乾混口飯吃,海瑞一口就拒絕了。海瑞說,你這不是讓我以權謀私可嗎?表弟知道海瑞的脾氣也不好多說什麼,就不再提找工作的事。表弟想在海瑞當官的地方住下來玩幾天,海瑞說什麼也不答應,當時就要趕表弟走,連表弟從家裡帶的禮物也都拒收。表弟來找海瑞連口飯都沒混上,表弟一家自此和海瑞一家再沒有任何往來。海瑞罷官期間,他家親戚也都不和他來往,弄得海瑞特別尷尬。他後來也覺得自己確實有點過分,只認死理不認人,沒有一點人情味,怪不得大家都不願和他來往。
正因為海瑞不近情理,不徇私情,後來的人們才把海瑞說的神乎其神,幾乎把海瑞神話了。
海瑞的職業生涯當中,上疏入獄的故事被人們津津樂道。據說明世宗晚年迷信巫術,沒有心思在朝廷處理政事。當時朝廷大臣楊最、楊爵看不下去,就上疏勸諫皇帝不要不務正業,要把心思用到治理國家上來。皇帝看過以後很不高興,就狠狠地處罰了他們兩個,自此以後誰都不再對皇帝說長道短。
海瑞是個一根筋,他知道皇帝沒個皇帝的樣子,天天醉生夢死不理朝政,長期這樣下去怎麼行啊?海瑞就給皇帝寫了一封信,批評皇帝不幹正事、貪圖享樂、對朝廷不負責任。海瑞也知道皇帝會怪罪自己,他事先給自己買了一口棺材,和家人訣別,遣散了家裡的奴僕,做好了被處死的準備。然後向明世宗呈上自己寫好的《治安疏》。皇帝一看就急眼了,當時就把他寫的《治安疏》摔在地上。本來是要把海瑞殺頭的,可聽手下人說了海瑞買棺材的事,感覺海瑞寫的東西還是有些道理的,就沒有殺頭而是把他關進了監獄。
海瑞上疏固然勇氣可嘉,既然知道沒有結果還要那樣去做就有點迂腐。皇帝身邊的人不是沒有看到皇帝的荒唐,皇帝想幹什麼一個臣子是阻擋不了的。海瑞除了落個敢於冒死勸諫的美名,還差點丟掉性命,要不是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也許海瑞真會死在獄中。
海瑞一方面為官清廉,深受百姓喜愛,另一方面,海瑞由於性格原因,家庭生活當中和家人關係處理的不是多好,致使很多人妖魔化海瑞。
海瑞自幼喪父,自小跟隨母親生活,童年的艱辛可想而知。成年後海娶三個妻子兩個小妾。由於沒有處理好家庭關係,第一個妻子被海瑞休掉了,第二個妻子也由於婆媳關係不好不到一個月又被海瑞趕出家門。第三個妻子還有一個小妾都是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生命。還有一種說法,海瑞的一個女孩,因為吃了男僕送的一個糕餅被海瑞逼得活活餓死了。海瑞因為早年經歷原因,性格扭曲,以上說法儘管不一定全部屬實,也不是沒有可能性,人們沒有必要故意去抹黑一個清官,醜化一個心目中的好人。
不可否認,海瑞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每一個人都會受到他那個時代以及自身生長環境的影響,但不管到什麼時候,海瑞的清官形象到什麼時候都不可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