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這座城來頭不小!

2021-02-12 寧夏微聘

文/李少軍

吳忠這座城,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古靈州城在吳忠西北角的古城灣一帶。近年來城市開發建設中挖掘出土的唐呂氏夫人墓誌、文物及相關資料證實了這一點。說是城,由於拆毀,沒有古城牆古城門,連個古樓也沒留下。黃河在城北,秦渠在城南,閘、渠、溝縱橫,便於農業灌溉。市區湖多,楊馬湖,奶光湖,西湖,北湖,羅家湖等湖泊均屬七十二連湖之一。城內寨子多,大寨子,小寨子,馬月坡寨子等寨名如今猶存。寺廟多,西塔,無量殿,文廟等廟宇遭受拆除。解放初,吳忠的交通主要靠陸路和水路。陸路又主要靠民間騾馬、大車和駝隊,有水旱碼頭之稱。這座年輕城市名字的出現,大約在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之前,新中國成立後才成為縣和市。明朝初年,吳忠屬於寧夏鎮,也叫回樂鎮。由屯長姓名演變而來。吳忠是安徽鳳陽縣臨淮觀鎮人,世襲靖海侯。洪武二十三年因胡惟庸案受牽連,吳忠被誅,死後被葬於父輩墓地。

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於1937年8月3日曾到寧夏考察,他在日記中寫道:崇興寨與吳忠堡俱同治年間所築。靈武、金積為當時回人重要根據地,特築此二寨於兩縣之間……崇興寨稱右營,吳忠堡稱左營,俱駐兵之所。史學者楊森翔先生對於吳忠的歷史由來,發表了權威論文。據現存《清末民國吳忠堡略圖》所載,清末和民國年間的吳忠堡,面積很小。其具體位置在今吳忠市街心公園以西、西湖小區以東,裕民西街以南、郵政局以北,呈正方形。昔日的吳忠堡內,呈什字街形布局。商號、郵局、銀樓、油坊遍布,商業興盛,同時還有各種廟宇。張俊府第,在今西湖菜市場南,張家花園位於今吳忠軍分區範圍,都在吳忠堡大南門外,早已拆除無跡。

吳忠變更頻繁,這讓吳忠從吳忠堡、人民公社、吳忠縣、吳忠市、銀南地區,改設為吳忠市的滄桑巨變中找到了歷史底蘊和遺蹟。由於不斷地另起新名,幾乎割斷了吳忠的歷史記憶。幸好還有瓦渠、早(棗)園、板橋、石佛寺(東塔寺鄉)、興教寺、古城等幾個村莊的名稱僥倖被保留了下來,成了我們追憶吳忠歷史文脈的寶貴線索。

記憶中的吳忠就是民生、利通、裕民、朝陽、南北馬路那麼幾條窄窄的街道,周圍民巷錯落,一颳風,塵土飛揚。一下雨,泥濘難行。當時的東大街和西大街,也叫民生街,是主幹街。據老輩人講,原綜合商店就在今天街心公園正門,它的對面即是回樂劇場,附近鼓樓上有「古回樂」的刻字,後遭拆毀消失。東門沒有湖泊溼地,逐漸擴展為朝陽街和利通街。還有裕民小學,最早的東方紅中學(吳忠中學)座落在東端,是當時重要的學區。東北邊是銀南地區,有吳忠黨校設置,吳忠師範是最高學府,為銀南培訓了大批教育人才。

吳忠的變遷,得益於改革開放。先是南門新華橋秦渠岸邊設攤擺點,進行著農產品交易,蔬菜瓜果叫賣聲不斷。周邊的農人趕集都是騎著自行車,趕著驢車騾馬車來的,就是個三、六、九的露水集,下午四五點早早收了攤。農民們賣些諸如禽蛋、牛羊、鐮鋤、掃把、葦席、柳編農用品,買賣各求所需,達到心滿意足。其後是西門的那條土路,逐漸形成市場,路西是一色的土坯房,已出租給小商販們開飯館、打餅子、牛羊肉鋪、鐵匠鋪、農用品店,各種店鋪五花八門,旗帆招揚。路東是一條三四米的水渠,兩岸擔塊石板木橋,方便顧客購物,這些農家小店,規模雖小,卻也買賣興隆。只是西街路面狹窄,車馬相擁,行人擁擠。一條土街,泥窪不平。驢馬套車,自行車鈴兒叮噹,手扶拖拉機突突捲起塵土,車後冒黑煙。人擠人,車碰車,驢打鳴,牛拉糞,可謂人歡馬叫亂糟糟。

吳忠百貨大樓的建成,隨著街區店鋪門面的林立,使得周邊的客戶紛至沓來,電家從黑白電視也轉為彩電。記得那是1985年三十晚上,因買了十四寸的長虹彩電出大樓太晚,兩輛自行車被存車處鎖入庫房,無奈找不到看車人,我和父母只好徒步兩個多小時背著電視抹黑回到家,春節晚會都快結束了,我們全家高興得一夜末眠。

西市場的建成,使原來紛亂的民巷在拆遷後規化整齊,露天的街市成為西北最大的封閉式的兩層四井商廊,天橋連通,接洽了人氣商機。衣服鞋帽,乾果茶攤,糧油食品,清真牛羊肉,禽魚海鮮,家具工藝,家用電器等各類區域商品各設門麵攤點,明亮厚實的有機塑料護頂,完全可以讓購買者體驗到種類的齊全、購物的快捷方便。封閉的商場,冬暖夏涼,空氣清新。在商場內做生意,四季不受氣溫局限。規模龐大的商品交流會的定期舉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商家紛湧齊聚吳忠創業經商,掀起了周邊群眾的購物熱潮。大家扶老攜幼,一家人一起趕赴交流會,大包小包地置辦著自己喜愛的各類商品。餓了全家吃碗餃子,來碗炒麵,再來盤手抓羊肉,來個蓋碗子。吃飽了,喝足了,再去看一場外地人圍帳設圈的馬戲表演,武術表演,甚至是耍猴人摔鞭,民間藝術團的硬氣功、精彩演唱節目。交流會成了十足的娛樂快餐,物質和精神同步需求,醞生出了一大批餐飲老闆、服裝老闆、糧油老闆、包工頭、私企老闆經理等萬元戶、百萬戶。飛速發展的建築業,是城鄉基礎建設的新興產業。吳忠拆舊建新,一大批商業街正在加緊施工建成。國貨商場、義烏商城、清真一條街、朝陽步行街等街區相繼形成商業規模。吳忠廣場的建成,讓初具規模的彩票銷售兌獎,掀起了全民參與購買的潮流。人山人海的不可控制的購買場面,在摩託車、彩電、冰箱、自行車甚至小轎車頭彩的誘導下,折射出當初全民齊賭拼運隨波逐流的不成熟消費心理。

西部大開發號角下的小城鎮開發建設,讓吳忠的建設者們緊跟時代步伐、把握髮展機遇,千禧之年伊始,大作水文章,建設黃河金岸城市帶。

大拆遷伴著大規化,東擴西移的城市大框架,使得濱河新區建設如火如荼。買房熱掀起購房潮,開發商也賺得盤滿缽溢。失地農民拆遷舊居沒了家園,安置房建成後喜遷新居,為了解決後顧之憂,黨和政府為城鄉居民辦了醫保卡,大病救治,小病報銷,失地農民也領到了退休金,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廉租房為低收入家庭和殘障家庭解決了住房難問題,公租房、經濟實用房又為外來人員和中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做了有機補充。解決民生問題,成了政府首措。耕者有其衣,眾者有其居,患者有其醫,貧者有其扶。百姓安居樂業,創業就業增收。

全國房地產過度投資開發,產生了泡沫經濟現象。房價的過快增長,脫不了某些商家炒作的嫌疑。房子是用來住人的,而不是拿來炒作的。吳忠也不例外,開發商戰線拉得過長,攤子鋪得過大,銀行貸款過多,而實質是資不抵債,外加房產過勝,購買力下降,開發商資金短缺,託欠農民工工資,工期延長,有些造成爛尾工程,有些形成有房無人住的「鬼城」、「空城」。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教育資源發展水平不均衡,三農問題嚴重。農民工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留守婦女,以及留守老人大量出現,加上許多人進城買房,農村也形成「空心村」現象。這是新農村建設出現的新問題,有待於制定新思路,加以解決。

吳忠市位於寧夏中部,地處寧夏平原腹地,是寧夏沿黃河城市帶核心區域,屬於半乾旱地區。「天下黃河富寧夏」,九曲黃河穿城而過,造就了吳忠市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素有「塞上江南」、「塞上明珠」的美譽。

吳忠農業發達,畜產業初具規模。金積工業園區,以金瑞清真食品、夏進乳品、伊利乳品、紅山河清真火鍋系列產品等為龍頭,清真企業佔有一席之地,成了吳忠的名牌產品。吳忠空氣清新,沒有超排高炭工業汙染。一個低排放金積熱電廠,替代了市內大小鍋爐熱供熱。雖說市民汽車擁有輛在逐年增加,很少有霧霾天,pM2.5沒有超標。晴天多,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適合植物積存糖分養分。這都得益於近年來城市開發過程中,力求綠化在先,拉大城市道路框架,拓寬路面車道,道路兩旁植樹種草裁花,大小公園配套建設,使得市民休閒散步、打拳晨練、跳廣場舞有了鳥語花香的好去處。金龍廣場、萬達廣場、華聯地下超市等購物中心的均布建成,讓市民更加方便消費。萬達電影城、金龍電影城、恆大電影城,讓各種電影大片博得年輕觀眾的追捧。新建的商品小區地下車庫設施完善,緩解了停車難。濱河新區,湖水相連,湖在城中,水映樓閣。吳忠創建了全國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和諧家園。

清真一詞在阿拉伯語(حلال)中,原意為「合法的,符合宗教教法的"。清真食品不僅僅是指不吃豬、驢、狗肉等不反芻動物以及病死肉。即使是雞鴨羊牛,沒有以真主之名誦經而宰殺的,都不能算作清真,這是有伊斯蘭宗教神學意義的。

在回族人口佔全國三分之一的寧夏,吳忠市俗有中國回族之鄉之稱。吳忠市利通區是回族人主要居住區,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遍布城鄉,是廣大穆斯林群眾上寺禮拜從事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

自唐以來,阿拉伯商人來中國經商定居,形成回回民族,雖失去了阿拉伯母語,卻將清真食品經過幾百年的傳承發展逐漸發揚光大。回族人在食材的選擇上十分講究,大到牛羊,小到雞鴨。在餵養上十分細祥的人家,要將一隻雞拴養一個月,飲用清潔水,乾淨的食物,無汙染草料餵食。宰殺時,洗淨雞鴨口鼻爪掌,牛羊甚至也要洗淨口蹄毛髮。清真寺的教長阿訇,洗水淨身,以真主之名誦念《古蘭經》,用磨石磨利刀子,一下割斷禽畜喉管,以減少其疼痛,淌淨全身血液。穆斯林不吃病死的牛羊雞鴨肉,動物血液,不吃不潔之物,甚至醜陋猙獰之物也極其厭惡。這種來自精神方面的潔身自好,已經超越了身體的潔淨。回族商人更以誠信為本,本份行事,不弄虛作假,不做違背良心的生意。這是那些以病死肉、充水肉為牟利的不良商家,永遠達不到所信仰的清潔本真。

寧夏的羊肉以鹽池灘羊的肉質鮮美嫩香無羶味而聞名全國。草原牧草豐沛,羊如同吃了甘草藥物,拉下的羊糞蛋都是六味地黃丸,那肉味自然是香飄十裡。上世紀九十年代,利通區澇河橋清真牛羊肉聲名遠揚,發展到現在,已遠銷全國,乃至阿拉伯國家。這些年各地封山禁牧,牛羊施行圈養,加大了添加劑飼料餵養,減少了青草飼料,使得牛羊肉的出欄期縮短,肉質水平整體下降,這也是許多食客搖頭說現今的牛羊肉不如從前香美的具體原因。

寧夏吳忠的清真美食由其清真品質所決定,講究品質高潔,選料考究。肉食選取清真牛羊肉,麵食以油炸的油香、饊子等為主,味道香脆可口,顏色金黃,極富回族民族特色。飲食上營養搭配合理,特色鮮明。清真手抓羊肉、辣爆羊羔肉、羊雜碎、粉湯餃子、炒糊餑、燴小吃、炒煎粉、羊脖子、羊肉搓面、涮羊肉等清真美食,令廣大食客讚不絕口。吳忠的清真美食,以其貨真價實、口味清香爽口而響譽中外。 其中回族群眾最喜歡吃的麵食是羊肉揪面和羊肉臊子麵。

回族飲食攤點、飯館、飯店都掛有清真招牌或藍色布條,商品食物的包裝都印有清真字樣或相應經文、圖案。在吳忠,漢餐很少,幾乎是青一色的清真字樣,清真工業園區已形成規模。

手抓羊肉,因用手抓食,故此得名。手抓羊肉一般選用肉質細嫩的「棧羊」羔羊肉,這種肉肥瘦相間,食而不膩。調味很簡單,只選用花椒、青鹽、乾薑數味。其特點是羊肉酥爛,味香噴鼻,細嫩爽滑,滋味綿長,不油不膩,清淡可口。

創始於1915年的老毛手抓,被稱為「天下第一抓」。經過五代傳人,這近百年老店,在選羊、煮肉、切肉上有祖傳秘方和獨特的講究。其熟肉有鮮、嫩、香三特色和爽口不膩、不羶不腥、常食不煩三大特點。老毛手抓曾先後接待中央國家部委領導和省市領導數百位,接待國內各省市、國外40多個國家的賓客過百萬人次。老毛手抓羊肉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餐飲名店」。吳忠的手抓也遍地開花,「國強"了,"金四"了,諸如張三李四,掐指一算,滿街都是。當然,"老毛」和「毛強」牌商標被寧夏工商局認定為寧夏著名商標,成為名符其實的回族品牌而響譽海內外。

這些年蘭州清真牛肉拉麵在寧夏發展很快,致使吳忠人以"吃拉麵,喝早茶"為時尚流行語。拉麵師傅個個技藝高超,勁道十足的拉麵,在拉麵師傅的功夫巧手中,變換著粗細不一的形狀,調劑著不同客人的口味。從滾燙的大鍋裡挑出熱氣騰騰的拉麵入碗,再盛上一兩勺清香的牛骨湯,撒些牛肉碎丁,扔一把香菜,調好油潑辣子,再要個小菜,一小碟牛肉拌片,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如果是寒冬的早晨,吃一口面,喝一口湯,身上頓時感到溫熱。有朋友聚餐,坐在安靜的包間裡,燒一壺開水,每人一盤八寶蓋碗茶,滾燙地倒入冰糖、紅棗、枸杞、葡萄乾、桂圓、芝麻、核桃仁、茶葉這八樣寶貝聚齊的茶盅裡,盅蓋捂一會,慢慢地拉著家常,古今中外名人趣事網上八卦一番,邊吃邊扯磨,拿起盅蓋輕刮輕飲,不知不覺兩三個小時過去了,這才想起還有事做,又匆匆地出門,打幾下車喇叭,嘀嘀幾聲,算是告別,一打方向盤,車和人各奔東西。

現代人風行吃火鍋,清真火鍋底料這一潛力具大的市場賣點,讓吳忠工業園區的"寧夏紅山河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尋機做大做強。公司主要從事清真固態、半固態調味料的加工和銷售,產品有"珍椒"幹辣系列、"紅山河"老火鍋系列、"賽大廚"佐餐調料系列等四十多個品種,產品遠銷陝、甘、青、內蒙、新疆等省區。秉承發揚民族飲食文化、打造民族飲食文化品牌的理念。

大大小小的音樂火鍋城,在吳忠大街小巷歌聲飛揚、香飄四方。早先的重慶火鍋是個外來品,大多擔心底料的不潔、食源的不真,火鍋的生意在回族人餐桌上沒能火起來。清真底料的上市,這個瓶頸被突破了。清真火鍋從清真麻辣燙得到延續升級,一家人歡聚一堂吃火鍋,唱歌起舞的聚餐消費模式正在廣大青少年中時尚流行。桌上擺滿了蔬菜、粉條、蘑菇、羊肉片、薯片、豆腐、腐竹、鵪鶉蛋、海鮮等葷素搭配得當的火鍋,極具營養,在冬天吃起來熱辣暖心,一家人圍鍋閒話,以茶代酒,吃得舒心快樂,真可謂其樂融融。愛亮嗓音的,點上自己的拿手歌曲,原來那些深藏不露的,竟是十足的麥霸。

回族的齋月,是每年伊斯蘭教曆九月,男滿十二歲,女滿十周歲以上的回族穆斯林都要封一個月齋。智理不清、老弱病殘及經期婦女可以不封齋。封齋是為了讓人體驗飢餓乾渴的痛苦,讓有錢人真心舍散救濟窮人,養成穆斯林堅韌、剛強、節儉的美德。

開齋節那一天,男人們要沐浴更衣,舍散乜貼錢,到清真寺大殿裡集體聚禮,彼此見面,互道色倆目,祝賀齋月裡封齋吉慶,身體健康。聚禮下寺後,要趁車到墳上給亡人上墳。這期間,女人洗水更衣,三天前就掃塵清潔屋子,提前發麵,購買上等的胡麻油。到了開齋節那一天,早起和面、接面、壓面、揉面、省面。面裡加入了白糖、牛奶、蜜蜂,省好的面柔軟筋道,鍋裡倒入上好的胡麻油,油溫適度後,開始下鍋,炸油香、炸饊子、炸餜子。出鍋的油香、饊子金黃脆亮,滿屋的油氣撲鼻。每家每戶逐一互送香氣,互道色倆目。

開齋節後七十天是古爾邦節,也就是宰牲節。該節起源於一個伊斯蘭教故事,說真主為了考驗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誠,在夜裡降夢給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殺自己的兒子獻祭。伊卜拉欣毫不猶豫地照辦了。在他要用刀子割斷親生兒子伊斯瑪儀的喉管時,真主便派使者用一隻黑頭綿羊替代了伊斯瑪儀,這就是宰牲節的由來。宰牲節這一天,許牲的人家,最少要宰一隻羊,有的還宰牛羊駱駝。古爾邦節期間大家要相互竄門賀節,有的分發牛羊生肉施散給親友,或貧困人家。有的油香上包上熟肉,舍散給鄰裡親友。

開齋節和古爾邦節是寧夏回族人最大的兩個節日,這兩個節日是法定節日。充分體現了回族人的節儉堅韌、樂施好善的品行,同時也將回族人的清潔精神並存於點滴的日常生活之中。

吳忠民族團結堪稱典範,正將以伊斯蘭飲食文化發揚光大。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引領下,吳忠人發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開拓寧夏與阿拉伯國家的貿易往來,特別是在清真飲食這一方面,吳忠人更要打好清真牌,讓"吃在吳忠,玩在吳忠"這一十分自信的口頭禪,更加清潔本真。讓世界了解吳忠,吳忠走上世界。讓清真的味道,享譽全國,漂洋過海。

吳忠依託黃河,打造黃河金岸特色旅遊。喜歡遊山玩水的,可乘船逆流而上,高峽出平湖,觀賞青銅峽以黃河人文景觀重點塑造聞名遐邇的黃河大壩、壯觀的十裡長峽、獨特的一百零八塔、神奇的臥佛山、鳥島溼地等一批精品景觀。以黃河水上遊覽的方式將這些景點聯繫起來並輻射到明、清時代的長城及廟山湖、廣武巖畫、牛首山寺廟群,展示黃河文明。新建的黃河樓,百米多高,登高可觀黃河金岸吳青城市群落無限風光,黃河如帶,山水樓群盡收眼底。黃河公園綜合配套的娛樂設施,為孩子們及年輕朋友們划船、遊泳提供了驚險刺激的遊樂場。利通區穆民新村,鹽池的花馬池畔,臨界靈武水洞溝遺址,雅丹地貌,屬舊石器時代。羅山更是風景如畫,紅色六盤,山高雲淡。四百多年歷史的同心大寺極具伊斯蘭風格建築,也是革命教育文物。

吳忠的教育文化、體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吳忠回中、吳忠中學、吳忠高級中學、吳忠四中及寧夏民族職業學校的擴建改建,加速了人才培養和職業技能培訓。吳忠中小學及幼兒師資分布均等,使學前教育得到了充分保障。兩館一中心,吳忠日報,吳忠電視臺,文體局,移動、電信、廣電,文聯等煤體文化中心,為全市人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遷移吳忠不到十年,我目睹了近幾年的巨大變化,對於吳忠的描寫只限於簡單的概括。我想成為這座城的一棵花草樹木,根繫於土壤,才能感受深切。和那些曬太陽的老農們閒聊,他們談及到自家的農田建了樓群,自家的老房子拆遷後蓋了學校,自家的果園開了公路,一笑一投足中露出對土地情感,對家園的懷念。他們是土生土長的吳忠人,每條街,每棵樹,每道溝溝坎坎,他們都曾走過。他們說,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只是自己年齡大了,享不了幾天福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們這代人佔了城市的主體,到了天命之年,我們的父輩們漸漸老去,自己也快當了爺爺,也要跨入中老年行列。老態的舊吳忠,在拆遷建設中轟然倒去,只存在黑白照片中,陳列在博物館中。新吳忠正在日新月異,就像十七八歲的小夥姑娘,越變越帥氣越美麗。

吳忠人要學會管理城市,要逐漸適應城市生活,提高市民素質,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孤殘老人託家養老建設,使得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讓"蘭花"愛心精神志願傳承,成為吳忠人傳遞愛心的一張名片。吳忠有四通八達的高速路,還要建銀川到西安、中衛到蘭州、銀川到包頭的高鐵,吳忠到中衛的城際鐵路,建成後出行將更加方便快捷。全民奔小康的路指日可待,吳忠人的生活將更加幸福安康。

【作者簡介】:李少軍,男,寧夏青銅峽人。

 推薦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進入寧夏微論壇免費發布消息哦~

相關焦點

  • 吳忠拉麵的歷史變遷
    小編曰:民以食為天,吃貨站中間!(開玩笑啦)飲食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在吳忠獨具特色,品種繁多,品味獨特,因而有「吃在吳忠」的美譽,拉麵便是其中特色之一。  曾幾何時,拉麵成為吳忠人流連忘返的風味早餐。
  • 舌尖上的吳忠--早茶拉麵
    曾幾何時,拉麵成為吳忠人流連忘返的風味早餐。更讓人嘆服的是,近兩三年來,吃拉麵已經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或者文化交流,是這座年輕而又古老城市的一道餐飲文化風景。吳忠的早茶拉麵備受熱捧,與其說它是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不如說它是回族文化的重拾和傳承。吳忠的拉麵,由路邊店、快餐食品演變成一種飲食文化,不僅已成為居民不可或缺的食品,更體現的是一個城市的生活格調。一天從一碗麵一壺茶開始。
  • 國網吳忠供電公司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側記
    「零距離」整套供電服務方案,確保吳忠市57項重點用電項目早接快送,早日形成有效負荷。  2020年冬天,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沙草墩幼兒園用上了「電取暖」。在看到綜合能源改造的優勢後,吳忠市巖鑫冶煉有限公司等三家高耗能企業也進行實地勘查,積極推廣電能替代。
  • 吳忠版「頭腦王者」,測測你能連勝幾局?挑戰開始了
    吳忠被譽為東方的千塔之城,是馳名中外的「中國回族之鄉」。說實話饊子這道油炸麵食據傳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吳忠黃酒以張寡婦黃酒為最出名,據傳張寡婦是清朝末年人,是寧夏金積堡人士,金積堡就是現在的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她16歲嫁給袁氏為妻,後來袁氏病故,張袁氏與兒子張永吉苦心孤詣一起經營者酒鋪,把黃酒店鋪經營的小有名氣,張寡婦黃酒也一直流傳至今
  • 東方的千塔之城—寧夏吳忠
    吳忠市,別稱銀南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地級市,是馳名中外的「中國回族之鄉」,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東方的千塔之城。吳忠是河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方遊牧民族與漢族文化的交匯點。紅寺堡區—羅山羅山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人文薈萃,歷史文化底蘊極為豐富,為寧夏三座名山之一,素有「瀚海明珠」之美譽。西王母揮土化山、雲遊比丘玄震開山建寺,攜二虎化仙而去等諸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圍繞羅山而展開。
  • 來吳忠,嘗嘗地道的回族早茶
    然而本期,食堂君就要帶大家探一個做出咱回族人自己早茶文化的城市——寧夏吳忠。還記得咱們的這篇推文嗎【賞銀西高鐵之美,吃遍清真大西北!】。沒錯,吳忠也是銀西高鐵沿線的一個不容錯過的美食城,這兒不僅是「回族之鄉」,還是吃客們的美食世界。
  • 寧夏吳忠:一朵蘭花 一群紅馬甲 溫暖一座城
    2008年3月6日,王蘭花接到一個求助電話,哈小蘭在電話那頭嚎啕大哭:「姨媽呀,我的娃得了白血病,快不行了,您救救我的孩子吧。」王蘭花吃了一驚,趕緊勸慰對方。  經了解,孩子11天沒進食了,喝水就吐。家裡把能賣的都賣了,能借的都借遍了,錢花光了,孩子的病情也不見好。
  • 【回族人物】虎嵩山與吳忠中阿師範學校
    吳忠又是寧夏穆斯林的聚居地之一,縣城內原有清真寺五座,即南寺、北寺、東寺、西大寺和吳南大寺。各類人才聚集,經堂教育盛行。1937年,虎嵩山在吳忠創辦中阿講習所並任所長。1938年,吳忠回族上層人士何義江、李鳳藻、馬全良、楊福壽、楊福廣、馬南軒等人接受馬鴻逵堂兄馬鴻賓的支持資助,在縣城中心又修建一座清真寺,稱 「中大寺」 ,聘請虎嵩山任教長。
  • 舊時吳忠回商八大商號的形成
    A 「八」是一種文化現象「八」不只是一個數詞,而且是一種文化現象。據《朔方道志》載:明朝時,「若靈武之吳忠,當孔通道,商販雖然與郡城並論,而市集之盛要,亦不在自鄰以下矣」。「吳忠堡列市數十處,逢三、六、九交易,逢集至者,駢肩累足,極為繁盛」。當時,已有商行、木行、鐵行、皮行、騾馬市、羊市、牛市、柴草市、炭市、菜市、米糧市、肉市之設,而且這種逢三、六、九交易的集市貿易現象一直到今天還在沿用。
  • 美食 |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吳忠篇
    其特點是:雞肉亮白鮮嫩,口感筋道不肥膩,雞湯清淡滑爽,配以平菇、麵筋、粉條等佐料,原汁原味,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食用時配上一小碟鹹菜,在吃肉喝湯的同時,夾點鹹菜放入口中,定會使人胃口大開。一品中寧清燉土雞為保持土雞的特有品質,製作過程中除必要的調料外,不放任何添加劑,是地道的具有滋補保健功能的地方風味小吃。炒煳餑
  • 吳忠34歲成為最年輕開國將軍,對越反擊作戰,他兩鬢斑白連下六城
    吳忠將軍生於1921年,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被授予少將軍銜,時年34歲,是我軍開國將帥中最年輕的將軍。吳忠是四川蒼溪縣人,他本來是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生活十分幸福美滿,但是在他9歲的時候,當地的一夥土匪劫掠了他家,導致其家道中落,在這段日子裡,吳忠受盡了苦難。
  • 小蘑菇趟開鄉村振興路——記吳忠市第四屆道德模範馬國良
    在位於吳忠鑫鮮農副產品市場的君良食用菌批發部給老顧客們配送完蘑菇,下午他準時趕往自家的大棚。「這段時間蘑菇供不應求,定時定點採摘,保證品質與口感,價錢好得很。」馬國良說。馬國良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生物技術專業,大學裡學了些培育和種植蘑菇的技術。2012年大學畢業後,他隻身跑到上海,在全國最大的金針菇種植基地「偷」學技術。
  • 吳忠「夜婡巷」夜市開業啦!
    「夜婡巷」採用古老的綠皮火車為主經營場地,共有226輛小餐車,9節火車車廂組成,可解決就業崗位1000餘人,預計人均年收入5萬元,年銷售額實現1.5億元左右。
  • 吳忠隨禮紅包行情表;以後大家隨禮不再成為負擔!
    >報導吳忠百姓身邊事,做吳忠人自己的媒體平臺投稿電話/微信:17709575617今天,小編給大家搜羅了關於人人涉及到的份子錢的行情,用俺們吳忠話說就是「出勤」!錢送少了吧,被各種嫌棄,送多了吧,又各種擔心真的不曉得該如何是好!談之色變啊,不用多說,小編都懂得噥噥下面這則給你們奉上,供吳忠的夥伴們作參考!作參考!
  • 國網吳忠供電公司積極推進監控業務移交工作
    為貫徹落實國網寧夏電力變電運維模式優化和集控站建設試點工作要求,構建「無人值守+集控監控+設備主人+智能運檢」變電新模式,吳忠供電公司接到寧夏電力公司變電設備監控職責移交工作的通知後,立即組織研究確定監控模式,完善各類管理制度、標準及業務流程的梳理和編制,提前開展人員優化配置,多次召開協調推進會,解決存在的各類問題,全力推進公司變電設備監控職責移交工作。
  • 陸地冰壺塞上江南推廣進入吳忠
    人民網吳忠9月12日電(記者 王霞光)2020第三屆寧夏體育大集,山水體育陸地冰壺(校園版)大展風採,在加速推廣普及陸地冰壺(校園版)運動基礎上,得到來自寧夏其他地區體育教育部門的高度認可,成為配合地區冰雪運動發展的重要活動項目。繼銀川之後,該項目又走進第二站———吳忠。
  • 尋找於4歲時失蹤於寧夏吳忠的男孩,家在這裡你在何方?
    姓名:張雷性別:男性出生日期:1992年04月15日籍貫:重慶市失蹤日期:1996年05月30日失蹤地點: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南門街道造紙廠家屬區旁失蹤時身高:80釐米特徵描述:個子較同齡孩子矮小,頭很圓、後腦勺扁平,圓臉,雙眼皮,理著小平頭。
  • 仰義鄉賢大會系列報導②丨「村去城來」 再造新仰義
    如今,在新一輪建設熱潮中,當地以實現「村去城來」為目標,以推動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林裡片區山林生態新城開發建設、宜商宜產宜居宜休閒的製革街區改造重生、「水」和「路」等基礎配套同步跟進等為主要抓手,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共同打造甌江沿線靚麗風景線,奮力助推鹿城中心城區首位度提升,著力拓展溫州城市空間。
  • 國網吳忠供電公司開展變電站對標活動
    5月初,國網寧夏電力下發了《「學戰略、保安全、創標杆」變電站(換流站)對標活動方案》,吳忠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成立專門工作小組,對照活動方案,對中心第一階段內的工作進行安排,結合自身實際,從安全管理、運維質量、設備治理
  • 陸地冰壺(校園版)塞上江南推廣進入吳忠
    人民網吳忠9月12日電(記者 王霞光)2020第三屆寧夏體育大集,山水體育陸地冰壺(校園版)大展風採,在加速推廣普及陸地冰壺(校園版)運動基礎上,得到來自寧夏其他地區體育教育部門的高度認可,成為配合地區冰雪運動發展的重要活動項目。繼銀川之後,該項目又走進第二站———吳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