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評論員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在通往民族復興偉業的徵途上,「攻堅」「克難」將是我們常態化的戰鬥姿態。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經濟界聯組討論時強調,「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將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只有不斷去探索、不斷去奮鬥,不斷去克服前進中的困難,才能走上實現新階段新目標的新道路。」
「困難凸顯」「難以預料」「當前的難關」,翻閱政府工作報告,「難」字頻現;「堅決貫徹」「擔當作為」「狠抓落實」,代表委員的聲音、各地群眾的迴響,「實幹渡難關」是關鍵詞。各項政策安排有條不紊地推進,各方真知灼見開誠布公地提出,從而凝心聚力、迎難而上,正是今年全國兩會承載的使命和意義。
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抗擊疫情是艱苦卓絕的阻擊戰、遭遇戰。全國範圍調集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疫情常態化下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同樣不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全國各地亮出硬招實招新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沒有哪項工作是易事,但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們從來就對困難和挑戰並不陌生,對成功和勝利更不陌生。
外部環境愈加複雜,風險挑戰更趨嚴峻,既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一葉障目,更不能自亂陣腳。「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基於科學認識形勢、把握髮展大勢,為經濟化危為機開出的辯證之方。
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令世界矚目,也讓我們有底氣、有能力做到臨危不懼。從「挑擔趕集」轉到「網上賣貨」,短短兩個多月,「芒果扶貧雲超市」販賣了超過10億元的特色農產品;「湘農薈」為湖南優質農產品插上「網際網路+」翅膀,連接供需兩端,攪活了農村的消費市場。「擴大內需」已不只是發展策略,更是重要的戰略支撐。
「新電商」「新經濟」是炙手可熱的新風口,為其發展提供技術基礎和信息通道的「新基建」亦是投資熱點。一系列的「新產業」「新業態」,為投資和消費找到了最佳結合點,也意味著內需體系擁有了逐步走向循環、面向長遠未來的重要砝碼。與此同時,加快推進智能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能培育新形勢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發展的動力,更蘊藏在破解難題、為民紓困的努力之中。一間鋪面、一爿粉店,或許算不上多大規模,卻可能是一個家庭的全部生計。受疫情衝擊,「湘消費」連結萬千商家引發了第一波消費熱潮,一場樸素卻不簡單的「湖南米粉大擂臺」,用最短的時間讓消費回溫,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匯聚起萬千家庭的涓涓細流,成就百姓民生、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大江大海。
困難面前,怎麼看,體現心胸、境界;怎麼幹,檢驗作風、能力。「略裕於學,膽經於陣」。各級幹部的精氣神是「定盤星」,把攻堅當「磨刀」、把克難當「練兵」,習得一身「見事早、反應快、工作細、出手準」的本領,方能擔得起民族復興的大任。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5月27日上午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攻頂隊員成功登頂,既是重新標記珠峰高度,也是奮力標註中華民族勇攀高峰的精神高度。鼓足「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氣,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以底線思維謀進取之事,馳而不息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衝刺,美好藍圖必定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