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登權
太陽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一種宇宙物質,正是因為有太陽,人們才能看到光明,正是因為有太陽,世間才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正是因為有太陽,才有世界上的五彩繽紛,也正是因為有太陽,人們才會感到什麼叫溫暖。
然而,在不同民族的歷史記錄裡,對太陽都有不同的態度,尤其是對待太陽的相關神話,充分反應出各個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徵,這些文化特徵,也充分反應出這個民族的精神風貌和骨子裡所蘊藏的某種內在氣息。
比如在中西文化中,對待太陽的不同的神話故事,充分體現了中西文化影響下的不同的民族特徵。
在西方文化中,主要表現在希臘神話裡。希臘神話中關於太陽的神話是這樣的:
太陽是一個天神,人們叫他太陽神。他的名字叫做赫利俄斯,是希臘神話中提坦神許珀裡翁與忒亞的兒子,是月亮女神塞勒涅和黎明女神厄俄斯的兄弟。他是一個高大勇猛、英俊瀟灑、面白無須的美男子,他身穿紫色長袍,頭戴散發出無數金光的太陽冠冕。
赫利俄斯的主要任務就是每天駕攆著太陽車,從東到西為人們奉獻光明,是一個神聖不了侵犯的神靈。
每天早上,當赫利俄斯的姐姐黎明女神厄俄斯用她那玫瑰色的手指打開黎明的天門後,赫利俄斯就如約地駕起由四匹赤焰火馬所拉著的日攆,一路由東到西進行遨遊,當黃昏來臨的時候,他駕著的日攆就到達了俄刻阿諾斯的彼岸。
後來在西方的文化裡,赫利俄斯就是一個專門為人類帶來無限光明的神靈,在西方的意識裡,正是因為有赫利俄斯,這世界才有如此美麗,因此,赫利俄斯也被神話得十全十美,是神界中的最美男人,因此,他有許多情人,也有許多孩子。
比如,在希臘神話裡,他的情人之一的克呂提厄變成了向日葵;每天把臉朝著太陽的方向移動;還有在傳說中他有個著名的兒子法厄同,因強駕太陽車而被累死。後來的希臘神話中,赫利俄斯與藝術之神阿波羅被混同了一個人。
而在中國的神話裡,關於與太陽有關的神話,最重要體現中華文化的有兩個獨立的沒有任何聯繫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夸父逐日。
相傳在中國上古時代的北方的一座大山上,住著華夏的一個巨人民族,叫做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領名叫夸父,他的身子很高很大,站立起來頭就可以頂著天上的雲彩;他的腳非常長,一步就可以跨越長江黃河。他一旦跑起來,速度飛快,沒有任何人能跑得過他。
話說有一年,天空一滴雨也不下,大地上一片乾旱,森林被烤焦了,莊家一粒收成都沒有。夸父心裡非常難受,他就決定,要跑去把太陽抓住,不讓太陽這麼肆虐地炙烤著這片肥沃的土地。
於是,有一天,太陽剛一爬出海面,夸父就朝著太陽奔跑。她不停地奮力奔跑,不知跑了幾千裡,但是他一直都沒有太陽跑得快,總是慢太陽一點,沒過多久,在夸父的追逐下,太陽就跑到山的另一面去了。
夸父有堅強的毅力,他一直在追趕著太陽,累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河裡的水,跑了足足有九天九夜,終於在太陽下山的地方離太陽很近了,他很想一下把太陽抱住,可是太陽噴射出非常熱的火焰,夸父被太陽烤得萬分口渴。
她喝乾了黃河和渭河裡的水,可是還是口渴難當。他聽說北方有一個大湖,大湖裡的水像海水一樣豐富,永遠都喝不幹,於是他向北方跑去,可是由於太渴,半路上,夸父就被渴死了。
死了以後,夸父的身體就變成了一座山,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座山叫做夸父山。他的拐杖變成了一棵桃樹,幾年之後就變成了許許多多的桃樹,形成了一個桃樹林,這個桃林非常美麗,五彩雲霞環繞,紫氣嫋繞,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桃林寨」。
雖然夸父沒有抓住太陽,但是夸父的行為感動了上蒼,上天處罰了太陽,讓太陽乖乖聽話。從此,天下風調雨順,一派生機盎然,人們豐衣足食,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第二個故事:后羿射日。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華夏大地上烈日炎炎,非常乾旱,森林被烤焦,河流被曬乾,人們的日子根本沒法過下去。其主要原因,就是帝俊與羲和生了十個兒子,十個兒子都是太陽。這十個太陽每天輪流到天上來值班,從東到西進行遨遊。每天都給地球溫度。有時候,十個太陽都非常頑皮地跑到天上來,炙烤著大地,熱得人們無法忍受。
為了拯救人類的生命,大力士后羿張弓搭箭,射了九箭,射下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在天空。從此,天上就只有了一個太陽,陰晴雨雪,四季輪換,人們就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這個后羿,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神話人物,由於非常善射,相傳是堯舜的射師,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射日,成為中華民族家喻戶曉的故事!
把希臘神話裡的太陽神與中國的夸父逐日與后羿射日相比,兩者卻有著其本質上的不同,這種區別就是中西文化中兩者民族精神的不同表現。
希臘神話裡的赫利俄斯這個太陽神,為人類帶來光明,是一個美好神靈的象徵。在西方文化裡。人類為了追求美好生活,通過自身難以實現,就藉助神靈的力量,通過神靈來為人類服務,創造人間美麗。
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美好生活不是神靈給予的,神靈不但不會給予人類創造美好,反而會給人類製造痛苦,人類需要過美好生活,就必須自己去努力爭取。
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都是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戰天鬥地,與困難做鬥爭,因為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裡,所有的美好都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只有我們嚮往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生活,通過一生的努力,美好生活才能出現。
因此,在中國的文化裡,太陽根本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神靈,即便是什麼大神,我們人類也有能力去戰勝它?太陽是帝俊的孩子又如何,后羿連連發弓,不是也被射爆了嗎,帝俊這個神靈又能拿后羿有什麼辦法呢!
在西方,神靈是不可侵犯的高高在上的人類的主宰,一旦你觸碰了神靈的威嚴,你將死無葬身之地。而在中國,在我們祖先的眼裡根本就不會畏懼什麼神靈,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到底,那怕最後自己為此而死去,也在所不辭。
夸父明明知道不可為而為之,最後死在了找水喝的路上,可是,他受到了後人的崇拜,受到了後人的敬仰,最後就算沒抓住太陽,但是也讓太陽受到上天的懲罰。
兩者文化上的不同,體現出兩者在民族精神上的不同。華夏文化告訴我們,中國人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弱性民族,我們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為了美好生活的嚮往,為了心中的那份執念,中華民族會團結奮進,哪怕你敵人再強大,我們也不會有半點退縮。
這種自強不息的文化元素一直在影響著我們,所以,在西方列強入侵中國以後,中國人民通過100年時間的艱苦鬥爭,不懈追求,尤其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流血犧牲,取得了中華民族的獨立。
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文化元素的基因,我們通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不到的時間,完成了西方300多年才完成的革命,目前中國人民已經從富起來向強起來的階段過度,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我們有為祖國繼續向現代化國家發展而不懈奮鬥的精神動力。
神,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完全不同,西方文化對神靈的崇拜與屈服,暴露了生命的弱性,雖然神靈能讓他們的民族過上美好生活,但是那種生活是一種賜予,神靈什麼時候想收回去就收回去了。
而在中國,神,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就算力量有懸殊,我們的民族仍然不屈不撓,與之相拼。只要有這股骨子裡堅韌不拔的毅力,人定勝天。很多時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後還真取得了勝利。因此,我們的美好生活,是通過我們的雙手努力得來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不能剝奪我們享有美好生活的權利!
以上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
請繼續閱讀以下文章:
(現代詩)母親:這個節日裡,我為你寫一首詩!
逐鹿之戰:4600年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戰爭!意義何在?
許凱飾演《從前有座靈劍山》中的王陸:為何要助力海雲帆闖關?
河洛古國:5300年黃帝時代都邑?雙槐樹遺址被發現!
從取火途徑看中西文化的區別:華夏文明是西方文明不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