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計劃,2月上旬,徐連高鐵將開通運營,徐州與連雲港兩座城市之間僅需40多分鐘車程,不再需要花費兩個多小時繞行淮安。這也標誌著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一橫」的重要部分補齊,從連雲港至烏魯木齊的新陸橋通道全線貫通,有望成為我國聯繫東西最長的高速鐵路通道,西至新疆,東達黃海,花果山(在江蘇連雲港)將連上火焰山(在新疆吐魯番)。
上觀新聞製圖
徐連高鐵線路西起徐州市,東至連雲港市,2017年7月開工建設,2020年6月全線鋪軌,2020年12月開始聯調聯試,今年1月8日開始試運行。全線設置徐州東、後馬莊、大許南、邳州東、新沂南、東海縣、連雲港等7座車站,正線全長約180公裡,設計時速為350公裡。徐連高鐵是新隴海線和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連雲港接通青鹽鐵路、連淮揚鎮鐵路以及鹽通鐵路,聯通沿海通道,實現渤海灣、山東半島、長三角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快速通達。
蘇北高鐵網即將「全盤皆活」。徐連高鐵將結束沿線邳州、新沂、東海三地不通高鐵的歷史,開通後,從邳州到徐州的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現在最快1小時縮短至20分鐘左右。此外,徐連高鐵還將讓連雲港向北、向南、向西出行全部有了快速通道。目前連雲港到南京通過連淮揚鎮鐵路線,大約需要2小時30分。前幾天,連雲港市社科院研究員古龍高感慨,多年前自己在南京讀大學時,要從位於南京下關地區的南京西站上車,出了南京要在安徽轉上一大圈,要17個多小時才能到連雲港。未來,隨著徐連高鐵開通,連雲港有望2小時達到南京,3個多小時到北京。
連雲港是一座有著鐵路傳統的城市,早在1921年,隴海鐵路徐州至海州(即今連雲港)大浦段開工建設,已讓連雲港在近百年前就有了鐵路。依託隴海蘭新線,連雲港成了中西部地區最為便捷的出海口之一,上世紀80年代,即有人提出發動河南、陝西等省份在連雲港集資建港,「共建共用連雲港」。上世紀90年代,連雲港便提出大陸橋運輸,依託的還是隴海蘭新線這條鐵路大動脈。1992年12月1日,第一列國際貨櫃列車從連雲港始發後,東起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新亞歐大陸橋正式開通運營。古龍高回憶,1995年,連雲港動用當時市內「最好、最新、最大」的華聯商廈,舉辦「95中國江蘇亞歐大陸橋經貿懇談會」,這是沿橋地區首次聯手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當時被譽為「黃金走廊」的隴海蘭新經濟區成了外商投資新熱點。上世紀90年代後期,90%以上前往中亞、歐洲等地的鐵路過境貨物都是從連雲港發出,後來的中歐班列走的不少路線都是當時連雲港通過大陸橋「蹚出來的」。
連雲港熟悉鐵路,也懂得利用鐵路。早在2019年12月30日,連雲港就利用隴海鐵路連雲港至連雲段運輸能力,對既有線路設備、設施進行改造,開行連雲港市域列車,市域鐵路橫跨連雲港市海州區和連雲區,線路全長35.1公裡,設置連雲港、鹽坨、連雲港東、墟溝、連雲等共5個辦理客運業務的站點,其將高鐵未能覆蓋的連雲港開發區、連雲片區、徐圩片區等與連雲港高鐵站連接起來。這是江蘇省首條市域鐵路,也成了連雲港的「擺渡車」,連雲港站至連雲站間開行11對市域列車,全程最快44分鐘。
再說徐連高鐵另一端的徐州,作為全國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徐州「米」字形高鐵樞紐已開通6個方向,高鐵通達全國25個省會城市,徐州與北京、上海、南京並列全國第一方陣。徐州正「突破地級市思維」,自覺定位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密切與長三角主要城市經濟往來和產業對接,全面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區域整體發展能級。2020年7月30日,淮海國際港務區正式成立,目標是建設內陸國際化樞紐經濟新高地,而這一目標定位,離不開區域聯動發展的支撐。此前,連雲港海港、徐州陸港、淮安空港正合力構建徐淮連物流樞紐「黃金三角」。如今徐州有了新目標——力爭到2025年,跨入「萬億俱樂部」,到2035年,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重大標誌性成果。
除了徐連高鐵外,春節前的長三角鐵路還有新進展。2月1日,我國首條民營資本控股的杭紹臺鐵路開始全線鋪軌,建成後將形成一條長三角核心區輻射浙西南地區、浙江省內溝通杭州都市圈與溫臺都市圈的快捷通道,屆時,台州至杭州的鐵路出行時間將由目前的2小時左右壓縮至約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