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是湖南省的省會城市,也是長江流域的重要中心城市。 但是在近代歷史中,對長沙的印象是更多的革命城市,這裡是維新運動和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嗎? 出現了更多革命領袖劉少奇、黃興等。 而且長沙一直保持著思想的開放性,長沙至今還是媒體藝術之都,湖南衛視是很多人電視節目的回憶。長沙「如虎添翼」,再添一員「猛將」,紅磚粘土儲量達1048萬噸!
芙蓉區是長沙的老城區之一,古代是長沙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芙蓉區屬於老城區,因此這裡誕生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國內有名的馬王堆漢墓在這裡發展,芙蓉區的街頭巷尾更是歷史遺蹟,許多歷史古城比較完整。 2018年常住人口達到59萬人,實現GDP1326.73億元,經濟實力同時上線。
繼芙蓉區之後,長沙又迎來了「猛將」,是雨花區。 其實雨花區是1996年成立的。 以境內的佛道聖地雨花亭命名。 管轄區的名字很有詩意。 雨花區區域面積292.2平方公裡,2019年常住人口達到95萬,實現GDP2075.77億元,轄區經濟發展在長沙市突出,多年來一直是國內綜合實力百強區和工業百強區。
那麼,雨花區是如何在以後居住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呢? 首先與轄區的優勢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有關,雨花區位於長株潭經濟圈的中心位置,也是交通人流經貿非常繁榮的地區,先天性發展的優勢比較大。 而且雨花區是長沙東南部的入口,車站長沙南站建成,交通非常方便。
除了交通優勢外,雨花區還具有礦產資源優勢,這裡的建材礦產屬於當地優勢資源,其中石灰石儲量達392萬噸,矽砂儲量達386萬噸,紅磚粘土儲量達1048萬噸。 依靠這些資源,雨花區建材行業屬於地區前列,加上食品、醫藥、機械、菸草等優勢產業,實現了工業發展極大的繁榮。
另外,不僅在經濟發展方面有優勢,在文化發展方面也有優勢,地區內有國家4A景區石燕湖、大型城市植物園和千年歷史古鎮東山古鎮,具有地區魅力。 所以雨花區是長沙的另一個「猛將」,未來發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