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他為何能獲得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

2021-01-10 騰訊網

伊萬•布寧在俄羅斯文學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視。他連接著俄羅斯十九世紀文學和二十世紀文學,連接著俄羅斯本土文學與僑民文學。他曾三次獲得普希金獎,1933年憑藉長篇小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俄羅斯首位諾獎作家。

2020年11月13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舉辦「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之「伊萬•布寧:愛過就是幸福」,以紀念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

在活動現場,著名作家周大新分享了他四十年間閱讀伊萬•布寧作品的體會和感悟。北京外國語大學「長青學者」張建華教授總結了伊萬•布寧的藝術特色。播音專家潘鴻海先生在鋼琴伴奏下雙語朗讀了伊萬•布寧的三首不同主題的詩歌。

1870年10月22日,伊萬•布寧出生於俄國沃羅涅日省的一個破落貴族之家,因家境貧困,在中學只上了五年就輟學了,在大哥的輔導下完成了中學學業。他大量讀書,廣泛涉獵文學,並且很早就顯現了文學才華。8歲時,布寧寫下第一首詩,17歲時在《祖國》上發表了詩歌《鄉村乞丐》,加上之前發表的《悼納德松》和之後發表的長詩《葉落時節》,引起了文壇的注意。不久,布寧的名字就開始和列夫•託爾斯泰等知名作家出現在同一個雜誌上。1891年,布寧出版第一部詩集,那是他青少年時代習作的結晶。1894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鄉村草圖》發表;1895年發表的短篇《走向天涯》大獲成功。1897年以《走向天涯》為題出版第一部小說選集並得到一致讚揚。1898年的詩集《在開闊的天空下》和1900年的小說《安通蘋果》《墓志銘》,為他贏得了更廣泛的榮譽。1902年伊萬•布寧接受高爾基的邀請到知識出版社工作。1903年因寫作詩集《葉落時節》和翻譯美國詩人朗費羅的《海華沙之歌》獲得俄國科學院最高獎普希金獎。1906年結婚後,他多次到歐洲和亞洲旅行。1909年俄國科學院再度授予他普希金獎,並宣布他為榮譽院士。1910年,伊萬•布寧第三次獲得普希金獎,並在這一年發表了他的重要中篇小說《鄉村》。1911年發表的《旱谷莊園》是繼《鄉村》之後的又一次創作飛躍。1920年伊萬•布寧乘一艘希臘小輪船離開俄國赴君士坦丁堡,經巴爾幹,最後定居法國。他在法國既當作家又當編輯,並在那裡度過了餘生。1921年,他的《舊金山來的先生》發表,在法國等國引起巨大反響。《紐約時報》上的一篇評論稱布寧是「一位重要的俄國作家」,羅曼•羅蘭更是稱他為「天才藝術家」。1925年,他的名篇《米佳的愛情》發表。1927年他在巴黎的《俄羅斯報》上首次發表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一生》前四部,三年後由《最新消息報》發表第五部。1933年他以這部唯一的長篇小說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用很短的時間就花完了獎金中的12萬法郎,還收到了2萬份求助請求。1934年,著名作家庫普林就收到過布寧的救濟。二戰期間,他衷心祈願蘇聯勝利,在自己的別墅裡掩護了被法西斯分子追殺的人。1937至1944年,他精心創作了愛情主題短篇小說集《暗徑集》,他認為這部愛情小說集是自己最好的作品。1953年10月8日伊萬•布寧在巴黎逝世,遺體葬於巴黎市郊俄國僑民公墓。

1956年伊萬•布寧的作品首次在蘇聯出版。2000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拜謁伊萬•布寧的墓並獻花。1973年蘇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文學檔案《文學遺產》第84卷是布寧專卷,分上、下兩冊。2018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就下發了總統令,要在2020年舉辦一系列活動紀念詩人和小說家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旨在肯定作家為俄羅斯文學以及世界文學做出的傑出貢獻,俄聯邦政府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

伊萬•布寧擅長抒情和哲思,他以詩人身份登上文壇,但在短篇小說領域頗有建樹,最後憑藉長篇小說獲得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布寧的創作特色非常鮮明,可以借用他的一部作品——《輕輕的呼吸》來形容,布寧以他的文學創作給俄羅斯、給世界留下了「輕輕的卻又深深的呼吸」。

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布寧美文精選」系列。《布寧詩文選》中的46首詩和20篇散文展現了作家在詩歌和散文領域的最高創作成就,《布寧短篇小說選》精選了最有布寧個性色彩的17篇短篇小說,《暗徑集》是作家的自選集,也是他本人最滿意的作品集,全方位展現了布寧式愛情書寫。這套書延續了「屠格涅夫自傳體小說」「普希金經典文選」的風格,是小開本的精裝書,配有原版的插圖卡。

(燕都融媒體記者 宋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燕趙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愛過就是幸福」 ——諾獎作家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文學公益...
    伊萬·布寧,是俄羅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也是俄羅斯文學史上不容忽視的作家。他連接著俄羅斯十九世紀文學和二十世紀文學,連接著俄羅斯本土文學與僑民文學。11月13日,為紀念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以「愛過就是幸福」為主題,在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舉辦「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
  • 紀念俄國作家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布寧詩文選》出版
    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舉辦「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之「伊萬·布寧:愛過就是幸福……」,以紀念俄國作家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布寧(1870—1953),詩人,小說家,俄羅斯皇家科學院十二位名譽院士之一,193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國作家。活動現場,人民文學出版社負責人向讀者介紹了新晉推出「布寧美文精選」系列。
  • 伊凡·布寧誕辰150周年,走進一位俄羅斯性格的寫作者
    2020年是俄羅斯著名作家伊凡·布寧誕辰150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布寧美文精選」系列,其中包括《布寧短篇小說選》《布寧詩文選》等。布寧以詩歌創作登上文壇,後因小說創作的傑出成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俄國作家。獲獎詞稱,布寧的作品「表現了典型的俄羅斯性格」。從布寧的小說作品中,可以窺見一個時代的俄羅斯鄉村乃至民族的生活群像。
  • 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俄羅斯文學失去布寧將暗淡無光
    今年是俄羅斯作家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伊萬·布寧對於很多中國讀者來說,或許是個熟悉的陌生人。一方面,他的諾獎作家身份很多人都知曉,但另一方面,他又遠不如普希金、果戈裡、託爾斯泰、屠格涅夫、契訶夫等作家在中國家喻戶曉。高爾基曾說:「俄羅斯文學如果失去布寧將會暗淡無光,將會失去他孤獨漂泊的心靈中彩虹般的光輝和璀璨的星華。」
  • 首位俄羅斯諾獎作家布寧誕辰150周年:愛情猶如「暗徑」
    撰文丨葛格伊萬·布寧,全名為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布寧(1870—1953,又譯蒲寧),是俄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小說家,代表作包括《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暗徑集》等。布寧是俄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小說家,他出生於沃羅涅日市的沒落貴族家庭,一生命運坎坷。
  • 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開獎季仍在進行。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已於北京時間10月8日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2016年10月,因內容豐富、充滿詩意的歌詞,75歲的迪倫獲得了的諾貝爾文學獎,但他卻遲遲未公開表示接受這個獎項。他的沉默甚至被諾獎評委會的一位委員評價為「傲慢」(arrogant)。之後,在寫給諾獎委員會的一封個人信件中,迪倫表示「因為其他的安排」,親自領獎的想法無法實現。
  • 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超級愛他這十句名言
    亨利·柏格森是法國著名哲學家,他於192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幾乎每一個當代哲學家都或多或少都受到柏格森的影響,他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很多人。
  • 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高調訪華,為何魯迅卻拂袖而去
    泰戈爾是印度著名的文學家,出生於1861年5月的一個商人兼地主階級的家庭。由於是家裡最小的兒子,所以在家裡是最受寵的那一個。就是在這麼優越的家庭條件下,泰戈爾在家庭的影響下一步步投入文學的懷抱,他十三歲就開始寫詩。1878年,17歲的泰戈爾按照父母的安排,遠赴英國留學。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證實:若非沈從文去世,他將獲1988諾貝爾文學獎
    近日,西方沈從文第一人金介甫在接受採訪時說: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漢學家馬悅然,以及曾任文學獎評委會主席的埃斯普馬克,先後證實,沈從文若非去世,會獲得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如果沈從文拿了諾獎,「沈從文熱」可能會持續更久!那這會不會是真的呢?
  • 布寧是俄羅斯首位獲諾貝爾文學獎作者,力壓30位文學強手奪得桂冠
    在長達三十三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競爭活動中,從沙皇統治下的舊俄到十月革命勝利後的蘇聯,迄今還沒有一位作家、詩人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是這塊土地上沒有世界聲譽的作家嗎?不是,託爾斯泰、高爾基都相繼被提名過,然而,都沒有獲獎。由此也曾掀起過一陣不滿的聲浪。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恭喜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恭喜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時間:2020-10-09 10:24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恭喜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
  • 諾貝爾文學獎為何冷落美國作家?
    世上有「諾貝爾情節」的國家絕不止中國,山姆大叔也算一個。不過,對於科技實力雄厚的美國而言,其他類別的獎項如探囊取物,唯有文學獎令他們最黯然神傷。自黑人女作家託尼.莫裡森(ToniMorrison)1993年獲獎以來,美國已有18年沒能染指這一獎項。
  • 帕斯捷爾納克誕辰130周年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月10日是鮑裡斯·帕斯捷爾納克(Boris Pasternak)誕辰130周年紀念日。他是著名小說《日瓦戈醫生》的作者,是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俄羅斯最傑出的詩人。在紀念日到來之際,我們為大家介紹有關這位著名作家的一些趣聞。
  • 美國詩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的詩集被稱為嚴肅又頑皮
    周四,美國詩人路易斯·格魯克憑藉其「坦率而又堅定」的作品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2016年鮑勃·迪倫之後首位獲得該獎項的美國獲獎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馬茨·馬爾姆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了該獎項。諾貝爾委員會稱,格魯克於1968年以《長子》(Firstborn)一詩首次亮相,並「很快被譽為美國當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之一」。諾貝爾文學委員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說,格魯克12本詩集的主要特點是「意境清朗」。
  • 眾說紛紜,競爭激烈的諾貝爾文學獎,在2020年究竟會花落誰家?
    相比於曾經拿到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以及中國作家莫言等人,村上春樹的作品中不涉及政治及社會問題,也就是說村上春樹作品沒有很強的主題及目的,或許這也是村上他一直未能得獎的重要原因!此外,除莫言以外,這些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年齡層主要集中在70歲的作家。比如2016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兼歌手鮑勃·迪倫今年都已經79歲了。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我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百年孤獨》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被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他憑藉《百年孤獨》這一巨著,直接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百年孤獨》究竟多偉大?也正因如此,《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也憤怒的說下了「在我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是什麼讓馬爾克斯如此氣憤?中國又是如何獲得《百年孤獨》的正版授權呢?故事的開始還要從1990年馬爾克斯的一次來華訪問開始。
  • 截至2020年已有117人獲諾貝爾文學獎,華人作家2人獲獎
    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1901年12月10日,在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瑞典文學院首次授予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諾貝爾文學獎,由於健康原因,蘇利·普呂多姆本人未能出席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盛大、隆重的授獎儀式。而是由法國駐瑞典公使代領。
  • 諾貝爾文學獎為何選擇石黑一雄?
    諾貝爾文學獎出現過一次爆冷。 日裔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獲得2017年諾貝爾文學家,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名字很是陌生。 為什麼他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為什麼成功的會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