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上,農村過年用電超負荷,突然斷電了怎麼辦?大家能適應嗎?
大年三十晚上,村裡在城市居住的年輕人都回家了,回家陪父母過大年。
每年這個時候,就是村裡電工提心弔膽的時候,因為回家過年的年輕人們,他們在老家都有父母給預備的臥室,臥室裡的取暖工具自然就是空調了。
也就是說大年三十晚上,村裡會有比平日高出可能百分之三十的空調用電量,再加上大家都在熬夜看春晚,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於是電纜必定是超負荷工作。
大年三十這天晚上,電工擔心突然斷電,村裡超負荷用電必定導致電纜負重過多而拒絕工作,雖然提前檢查過線路,但依然不敢保證不出問題,於是大年三十晚上,電工總是整裝以待,以防突然出現斷電情況,在七點到九點這個時間段裡,通常會是最容易斷電的時候。
當突然斷電時,電工會迅速去檢查電路,看看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裡修理好電路,讓村民能夠不耽誤取暖,不耽誤看春晚。
停電大概是一個小時左右,那麼停電後大家適應嗎?停電以後,一家人會圍到父母的大火炕上,父母的被褥沒有鋪開,大家在熱乎乎的大炕上盤腿而坐,只有家中的男主人公會在地下看守爐火,讓爐子燃的更旺些。
突然斷電,家裡會點燃蠟燭,孩子看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以前從來不用的蠟燭,會開心的在炕上嬉鬧,一家人坐在一起說說笑笑,並沒有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相反卻增加了一家人享受天倫的機會。
總覺得很快電就修好了,年輕人領著孩子回到他們的房間,父母才鋪開被褥看著春晚準備睡覺,先頭的熱鬧氛圍也消散了。
總覺得大年三十晚上停電並不是什麼壞事,可以讓一家人有機會在燭光裡體驗最原始的親情,說說話總結一下這一年的成就,再為明年設定目標,燭光裡父母的笑臉是那樣的燦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