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關戰役,為什麼斯巴達只派出300人?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2020-12-17 騰訊網

不問敵人有多少,只問敵人在哪裡。這裡是斯巴達。

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90年,波斯軍兩次遠徵希臘,均遭失敗,但並未就此罷休。

公元前492年,波斯帝國國王『薛西斯一世』再度遠徵希臘,斯巴達國王率領由300斯巴達公民組成的軍隊駐守溫泉關,流傳百世的溫泉關戰役就此拉開。

波斯使者勸降

史傳溫泉關戰役,波斯帝國傾巢而出,全軍齊集小亞撒爾迪斯,號稱500萬,實則30—50萬人左右,分海、陸兩路,向希臘進發。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一向喜歡內部爭鬥的希臘各城邦組織了從未有過的聯合行動。30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同盟軍總統帥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擔任。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

列奧尼達經過戰略推演,決定布兵在溫泉關,利用溫泉關狹窄的地勢將波斯軍隊的人數優勢瓦解,逼迫其與精銳的斯巴達重裝軍團進行小規模的白刃戰。

本來列奧尼達的戰略方針是沒有錯誤的,只要聯軍在溫泉關部署足夠的兵力,由更加精銳的斯巴達軍隊領導,是非常有可能將波斯軍隊狙擊在溫泉關外。

電影斯巴達300

但是我們都知道,最後列奧尼達和他的斯巴達300衛隊悉數戰死在溫泉關,波斯軍隊長驅直入,和希臘展開了後面一系列的戰爭。

電影斯巴達300

那麼作為希臘聯軍統帥,為什麼列奧尼達只帶領區區300名斯巴達衛隊在溫泉關狙擊呢?

其實在斯巴達這一城邦,人群分成三等:

第一等為「公民」,也即斯巴達人,全民皆兵的斯巴達實際上是指全部合格的男性公民參軍;

第二等為「邊民」,他們居住在斯巴達城外,沒有公民權卻有自由身,他們當中有能力者可以自行裝備成重裝步兵與斯巴達人一道參軍;

第三等為「希洛特人」,也就是斯巴達的奴隸,完全沒有自由,除了負擔勞役生產之外,還需要在斯巴達人成人年時用肉身給他們訓練搏殺技巧。

電影斯巴達300

斯巴達300指的是斯巴達公民,其實還有為數眾多的斯巴達自由民。很顯然,在廣泛流傳的故事當中,這些自由人和奴隸的存在被隱瞞了。應該說,在溫泉關戰役的前期,希臘聯軍布防在溫泉關一地的重裝步兵就達萬人規模,輕裝步兵就更是有數萬人之多了。

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此重要的地勢,為什麼聯軍只派了這麼點人?這就要說到希臘的傳統了。

這背後的原因,說來是哭笑不得:當時,希臘人正在辦奧運會,8、9月份又是斯巴達人的傳統節日——卡尼亞節。正因為有這兩個原因,希臘各城邦的大部分公民都在參加這些他們視為神聖的節日而不能參戰。

這是全希臘的盛會,因而列奧尼達也不可能要求同胞們做出更多的讓步。在此之前,希臘各城邦也早就達成協議:奧運會結束之後聯軍主力立馬北上,倘若溫泉關失守,便退到科林斯地峽與波斯人決戰。

電影斯巴達300

而後面的故事我們也早就知道了,聯軍遭到叛徒背叛,列奧尼達為了給之後的決戰留下更多的兵力,他命令聯軍主力帶著扈從後撤。不過,掩護主力撤離必然就有人要留下來斷後,列奧尼達作為統帥以身作則,決定留下來指揮戰鬥。與其一同留下來的,才是那經過挑選、為後世所歌頌的三百勇士。

列奧尼達

聯軍主力後撤的那一天,除了由他本人親率的三百名勇士,還有其他來自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三千餘名自願留下來的戰士。這四千名戰士而非後世所流傳的三百人,用自己的肉體與熱血捍衛屬於古希臘人的榮耀與故土。

他們長眠在此,拖住了敵人的步伐,為聯軍贏得了最後大決戰的勝利。

相關焦點

  • 300人打五十萬?被誇大的溫泉關戰役,斯巴達人實際上有7000!
    這部電影以世界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溫泉關戰役為背景,向我們講述了斯巴達勇士勇戰波斯入侵者的故事。我想各位心中已經想到了這部電影,它便叫做《斯巴達300勇士》。在這部電影的背景之中,不可一世的王中之王薛西斯一世率領著五十萬大軍進攻希臘,本以為是一場摧枯拉朽的戰役,結果波斯大軍在溫泉關一帶遭到了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率領的300勇士的阻擊。
  • 溫泉關戰役時,參加戰鬥的希臘聯軍到底有多少人?|原創
    在這部西方史學開山巨著當中,詳細的記載了這一段歷史,今天要講到的溫泉關戰役自然也在其中。▲波斯帝國版圖古人寫史,都會混雜著史詩與文學加工的情節。尤其是在描述這一場如此悲壯的戰役時,希羅多德自然也收不住文人那股子創作欲望。這也催生出了「斯巴達三百勇士大戰五十萬波斯軍隊」這一版本的故事,並流傳了兩千之久。
  • 斯巴達300裸男勇士,在溫泉關以一當百殺敵2萬?別再被電影騙了!
    相信大家對《斯巴達三百勇士》這部電影都不陌生,把斯巴達人的戰鬥力描述的非常的強悍,讓人看起來熱血沸騰。可是看完之後回想起來,也只有那群只穿著小內內、披著紅色披風的斯巴達猛男讓人印象深刻了。雖然電影只是電影,不能當成歷史紀錄片來看,但是還是有許多的人將其當成真實的溫泉關戰役。那麼溫泉關戰役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外敵入侵打響溫泉關戰役,斯巴達奮勇抗擊,譜寫勇士精神讚歌
    希波戰爭雙方對戰場面既然溫泉關具有關鍵的作用,鎮守此處的就是以軍事實力著稱的斯巴達300勇士以及部分希臘聯軍,其中領頭作戰的是斯巴達的國王列奧尼達。前後夾擊之下,溫泉關已經註定失守。不過叛徒只是其中一個突出的原因,溫泉關一戰,守軍的命運其實在作戰之初就已經有了大概走向。因為斯巴達正處在卡尼亞節期間,並且有明文規定在此期間不能進行軍事鬥爭。而為了能夠穩定軍心,斯巴達國王只帶領了幾百人以鎮定軍心。但畢竟如此大的兵力差距,勝負的結果已經很明顯。
  • 如果進攻溫泉關的軍隊是秦朝大軍,300斯巴達勇士能抵擋嗎?
    ——西摩尼得斯(古希臘詩人) 歷史上曾發生過大大小小無數次戰爭,其中有很多經典戰役被載入史冊,許多歷史愛好者都曾做過許多推測和假設,比如戰國時期與亞歷山大的假象對決,中外名將之間的博弈等,這肯定會是精彩的對決,曾有人提出過一次假設,如果當年進攻溫泉關的軍隊不是波斯軍隊,而是我國戰國時期強大的秦軍,結果會是怎樣?斯巴達300勇士能夠抵擋住秦軍的猛烈攻勢嗎?
  • 上古時期的戰役,「溫泉關之戰」——一段壯烈的史詩
    不過今天所講的的不是斯巴達這個王國,而是跟它有關的一次戰役,一次影響歐洲的一次史詩級戰鬥——溫泉關之戰。自從馬拉松戰役,大流士一世被希臘聯軍反擊的丟盔棄甲後,他的兒子,也是後來的薛西斯一世在他父親意外駕崩後,秉承父志,決定踏平歐洲,於是起兵20萬人(也有人說30萬人)西徵。
  • 如果進攻溫泉關的是秦朝大軍,300斯巴達勇士還守得住嗎?
    歷史上規模宏大的戰役不計其數,其中許多經典戰役,如今天要提到的「水泉關戰役」,古希臘的300名勇士(實際上是298名)在水泉關阻擊20-30萬波斯帝國軍隊,這是一個「地形戰」的典範。最近,影視劇《大秦賦》熱播,很多人都在看戰國時代秦國的強大,也讓我們對秦始皇的嬴政有了真正的了解。必須說,秦軍的強大令人畏懼。很多歷史愛好者曾經假設,如果亞歷山大東徵遭遇強大的秦國,那將是一場怎樣的對決。
  • 溫泉關戰役:改變了西方的歷史?(下)
    據希羅多德記載,在波斯軍隊抵達之前,駐守溫泉關的希臘人有:斯巴達的重武裝兵300名;鐵該亞人和曼提涅亞人1000名,雙方各佔一半;從阿卡狄亞來了1120人,其中120人來自歐爾科美諾斯,1000人來自其餘地方;除去這些阿卡狄亞人之外,從科林斯來了400人,從普列歐斯來了200人,從邁錫尼來了80人。以上都是從伯羅奔尼撒來的,一共是3100人。
  • 溫泉關戰役中,希波雙方投入的軍隊到底有多少?
    溫泉關之戰是第二次希波戰爭中的一個戰役,希臘各城邦派兵7000人駐守溫泉關,當波斯薛西斯以五萬波斯軍隊進攻溫泉關時,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率領300名衛隊馳援。溫泉關是一邊靠山,一邊靠海的狹長地帶,地形狹窄易守難攻,7300名希臘軍隊,在溫泉關守衛了三天,除一部分軍隊撤退外,4000名希臘人戰死,波斯人付出了七千人的代價,也有的記載說兩萬人。
  •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既然溫泉關不利大規模行軍,波斯人只能水陸運兵的方式,而阿爾提米西亞因為港闊並且可以低於強風的特點,就成為了波斯人的首選。比如著名的「馬拉松戰役」,波斯軍隊就是通過這條水路增兵的。有了這個先見之明,希臘人也必須要提前做好海上的防禦措施,以免波斯人對溫泉關形成合圍之勢。
  • 公元前480年8月11,斯巴達300勇士戰死
    歷史上的今天,公元前480年8月11,希波戰爭溫泉關戰役中,斯巴達300勇士戰死。
  • 這不是斯巴達:古典時代的歷次溫泉關之戰
    除了雅典和馬拉松以外,溫泉關恐怕是希臘歷史上最具知名度的地方。只要提到那裡,人們就會聯想起公元前480年中的那場希臘人與波斯帝國大戰。想到斯巴達王列奧尼達及其300勇士的可歌可泣壯舉。其中有些的重要性,甚至可與斯巴達300勇士的壯舉相提並論。僅在古典時代,這裡就曾先後有過四次激烈衝突,而且均與斯巴達人沒有絲毫關聯。
  • 壯懷激烈 溫泉關之戰中的300勇士
    1.看過好萊塢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那300名斯巴達勇士,勇猛無畏的戰鬥精神,和精彩的戰鬥場面。指部影片就是根據希臘歷史上著名的溫泉關之戰拍攝的。是希臘歷史上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一場戰役2.溫泉關戰役發生在馬拉松戰役之後第十年,是波斯王大流士的兒子薛西斯為了挽回馬拉松戰役失敗的恥辱,而發動的對希臘城邦的一次大規模戰役3.薛西斯發誓要踏平雅典,徵服希臘,洗雪馬拉松戰敗的恥辱。為此她進行了4年準備。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兵力陸、海大軍500萬人、可謂是傾巢出動。氣勢洶洶,不可一世。
  • 世界戰爭史上的豐碑——溫泉關戰役(希波戰爭三部曲之二)
    為了自保圖存,色薩利和附近地區的希臘人紛紛投向了波斯。波斯大軍迅速席捲了北希臘,於當年七八月間來到了溫泉關,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親率300名士兵扼守中希臘北部的溫泉關,通往溫泉關的崇山峻岭之間只有一條通道。列奧尼達是斯巴達兩位國王之一,他這次帶隊並不是去守衛溫泉關,因為敵我兵力懸殊太大,他們是決定戰死在那裡。
  • 斯巴達300勇士:希臘300人擊潰波斯50萬人?伊朗總統:不符史實
    斯巴達的名氣,得益於《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的宣揚。這個古希臘城邦知名度相當高,在古希臘諸多勢力當中,斯巴達以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其戰力相當強悍,電影中表現的「溫泉關戰役」就是最有名的例子。
  • 別把電影當歷史《斯巴達300勇士》的5大歪曲歷史硬傷
    1998年,經過多年籌備,弗蘭克·米勒的嘔心瀝血之作:戰爭歷史題材漫畫《300》問世,再現了那場千古留名的史詩之戰—溫泉關戰役。2006年,著名電影導演扎克·施奈德將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經典漫畫搬上了大熒幕:《斯巴達300勇士》。電影上映後,一時間成了火熱全球的佳作。其中血脈僨張的血腥戰爭場面,一時間讓所有觀影者感到熱血沸騰。
  • 華為一年:溫泉關,還站著那個斯巴達人
    為了這次迎戰,斯巴達派出了三百勇士走向了溫泉關。此後那個關於死守的故事,被希羅多德到好萊塢電影傳唱了千年。我們站在後覺者的上帝視角看會知道,如果沒有這場勝利,人類文明會被徹底改寫。從馬其頓到羅馬,西方文明的煙火可能就此消散。但在當時,七十個希臘城邦的軍隊和民眾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斯巴達300勇士》歷史事件改編,燃燒的荷爾蒙,備受男同胞喜愛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而又殘酷的戰役,溫泉關之戰。波斯國王率30萬大軍徵戰希臘,各個城邦的國王開始出兵抵抗波斯大軍,抵抗最前沿的戰場就是溫泉關。而此時的國王列奧尼達堅定地打破了原有的一切傳統,帶領著精銳的300名斯巴達勇士去往溫泉關,用堅定的信念和行動來守護自己的子民和土地。用最冷靜且有正確的方法對待即將發生的一切困難。溫泉關地勢險要雖然易守難攻,但是波斯大軍擁有30萬之多,對於他們來說必須死守溫泉關為聯軍取得機會才有可能獲勝。
  • 斯巴達300勇士守溫泉關,阻擋30萬波斯大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因為這個時候正值希臘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卡爾納尼亞節和奧林匹亞運動會(奧運會前身),希臘規定這個時候所有戰鬥都必須停止,所有人都要參加慶祝節日和運動會,尤其是青壯年男子。這是一個法律規定,而希臘各城邦都是法治國家,因此他們不能違背。為了抵抗波斯的入侵同時又不能違法,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破例率領他的國王衛隊300人,會同臨時組成的民兵7000人提前趕赴溫泉關布防。
  • 塞莫皮萊,(即溫泉關)戰役始末
    塞莫皮萊(即溫泉關)戰役(公元前480年)——代表們最終達成一致,在經過塞莫皮萊的地方進行防禦。馬裏海灣和陡峭的山脈之間在這裡有一條狹窄的道路,是從北部通往希臘中部僅有的一條好走的通道,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帶領一支6000名全副武裝的斯巴達步兵立刻趕去防禦這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