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0年8月11,斯巴達300勇士戰死

2021-02-07 璐璐書屋

    歷史上的今天,公元前480年8月11,希波戰爭溫泉關戰役中,斯巴達300勇士戰死。



    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90年,波斯軍兩次遠徵希臘,均遭失敗。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
    薛西斯為實現父親的遺願,發誓要踏平雅典,徵服希臘。為此,他精心準備了4年,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軍力。在這個戰役發生之前,波斯遣派了使者團進入希臘,勸說各個城邦放棄抵抗,臣服波斯帝國。波斯的使者代表甚至無恥地聲稱"我們只需要你們的水和土地(earth and water)"。希臘城邦都沒有屈服,雅典直接把波斯使者扔進了深坑,而斯巴達則把前來的使者扔進了一口大井,說井裡有的是水和土,並且嘲諷地建議井底的波斯使者嘗試自力更生,挖條通道解救自己。

    波斯帝國虎視眈眈,也迫使希臘七十多個城邦組成了戰時同盟。但是希臘經常同族內鬥,失利的城邦往往樂於引進外敵助陣。所以薛西斯在要求大部分希臘城邦妥協或者臣服的同時,還準備了大量的金錢用於扶植或者收買各城邦的反對派。



    波斯人數量過於龐大,直接與他們在北希臘或者中希臘的平原地帶列陣而戰無異於自殺。所以希臘人決定利用險要的海陸關口抵消波斯兵力的數量優勢,進而發揮希臘重步兵單兵戰鬥力。希臘戰艦則要發揮熟悉愛琴海海況的優勢。一旦用雄關阻攔波斯人的前進步伐,其人數優勢會成為巨大的累贅。大軍會由於傷亡過大或者糧草不濟,失去大部分戰鬥力。
    幾乎所有的希臘城區規劃,都是衛城-城區-城牆-農田的圈層結構。一旦戰火燒到本土,就意味著城外的農田和經濟作物受到蹂躪,公民會因為不能務農和經濟作物受損而蒙受經濟損失。大量的人畜集中在城區容易引發食物與水源汙染,進而誘發疾病。所以希臘城邦往往會約定在邊境上作戰,都不願意戰火燒到本土。
    6月份,薛西斯的大軍進入歐洲後來到北希臘。為了自保圖存,附近地區的希臘人紛紛投降了波斯。剩下的城邦選擇的下一處防禦地點,就是希臘中部的阿爾提米西亞和溫泉關。


    


    公元前480年7-8月,希臘聯軍前往溫泉關組織海陸兩線防禦。溫泉關是位於希臘中部的一處險要關隘,得名於關口的一片片炎熱的溫泉泉眼。溫泉關附近都是易守難攻,難以逾越的山川地形,不利于波斯騎兵活動。只有溫泉關所在的通道是一條東西走向的甬道,前後長約5公裡。最窄的地方"寬度只夠通一輛車"。
    對於以斯巴達為核心的陸軍而言,溫泉關的陸地防禦是進行長期抗戰的前奏。他們派出一位國王列奧尼達穩住聯軍浮動的士氣,為抗戰做出表率。但他們正在慶祝一年一度的卡爾納尼亞節和奧林匹亞運動會。這些節日大約要到九月下旬,也就是後來薩拉米斯海戰發生前夕結束。再加上斯巴達國內需要留足兵馬,防範奴隸階層的黑勞士趁亂起義,所以人數不多。主要是一支以300斯巴達王族衛隊和1000名二等邊民步兵為核心的7000人守軍。
    斯巴達王的特權之一是可以在出徵時攜帶100名親衛。即使是雙王同時出徵,一共也只能帶200名親衛隊,剩下100人留守國內。而這次列奧尼達帶了300人,體現了非比尋常的重視。挑選出來的300衛隊成員,全都是有子女的成年勇士。否則沒有子女的年輕戰士一旦陣亡,就意味著某個家庭的絕嗣。



    溫泉關保衛戰是決定城邦生死存亡的大會戰。一旦溫泉關失守,雅典的國土就門戶洞開。
    波斯帝國方面參加這次遠徵的士兵來自臣服波斯的46個國家,100多個民族。有穿著五光十色的長褂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米底亞人;有頭戴銅盔、手持亞麻盾牌和木棍的亞述人;有用弓箭和斧頭作為主要武器的帕提亞人和花剌子模人;有穿長袍的印度人;有穿緊腰鬥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獅子皮、用紅白顏色身的衣索比亞人,他們的武器是棕櫚樹制的弓、燧石做的箭頭和鑲羚羊狐狸皮;身穿鮮豔的紅鬥篷,手拿標槍和盾的色雷斯人;還有帽盔上裝飾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軍隊的人員這樣龐雜,武器裝備又是這樣五花八門,使得這支二三十萬人的大軍很像一次各族軍隊和軍備的大展覽。
    希臘這邊只有包括299名皇家衛隊戰士在內的七千餘人。但在一些早期傳奇和現代影視中,誇張的稱只有300名斯巴達人,將奴隸和友軍全部忽略。
    波斯大軍在溫泉關不遠的平原紮下大營以後,薛西斯首先展開了心理攻勢。他派人捎信給希臘守軍,說波斯兵多得數不清,光是射擊的箭矢就能把太陽遮住。自幼接受嚴格軍事訓練的斯巴達人不但沒有害怕,還嘲笑說:"那太好了,我們可以在蔭涼裡殺個痛快"。
    在大戰之前,薛西斯仍舊不願放棄,最後一次派使者前去告訴列奧尼達,如果他和他的軍隊願意投降,波斯王可以讓他成為全希臘之王。列奧尼達回復道:"如果你知道這個生命中什麼最寶貴,你就不會成天垂涎覬覦別人擁有的東西;對我來說,為希臘光榮地去死比成為我的民族的首領更為重要!"
    溫泉關地勢險要、山道狹窄、大部隊不能展開,騎兵和車派不上用場,薛西斯採取了派步兵輪番衝擊的強攻戰法,企圖利用人數的優勢打垮斯巴達人。在大戰的第一天,薛西斯派出僕從國米底亞人和色雷斯人的軍隊,以及在馬拉松戰役中喪失親人的戰士組成第一波攻擊陣型,將之前獲得的希臘俘虜放在最前方當炮灰,希望以人數優勢迅速擊潰溫泉關守軍。
    波斯軍隊先進行了一波遠射,放出密如鼓點的箭雨,形成了持續不斷的火力打擊。



    溫泉關內的希臘重步兵們熟練地組成了盾牆。經過幾輪打擊,箭雨對重步兵的殺傷微乎其微。但是落在盾牌上的箭鏃增加了盾牌的重量,也加大了持盾者的心理壓力。
    開始近戰的米底人和薩卡人收起強弓後不斷前進,他們投出一支短矛,再使用另一支來肉搏。他們撞上了斯巴達最精銳的300王族衛隊。
    這300勇士憑藉過硬的身體素質,身披鐘罩型的青銅胸甲。每個人都左手持青銅覆面鑲邊的大盾,右手舉起矛,從上往下刺向波斯人的眼睛或者頭盔保護不到的脖子。當第一排的戰友與對方搏鬥時,後面兩排的斯巴達人人會趁機在波斯人的盾牆空隙裡紮上一矛。
    希臘人利用地形優勢居高臨下,成批的波斯聯軍士兵在斯巴達人的盾前倒下。
     根據一位當時的古代希臘歷史學家的說法,波斯人的第一波攻擊被完全地粉碎,而希臘人只損失了2-3個斯巴達戰士。



    薛西斯派出了最精銳的兩萬御林軍,他們的戰鬥力不輸斯巴達人。希臘軍隊的傷亡開始增多,列奧尼達當機立斷,按照之前訓練的做法下令佯敗。不死軍們一路追擊,前排的斯巴達老兵卻在一瞬間轉身,出其不意地殺死了一波衝在最前頭的敵人。就這樣,斯巴達人成功地造成了不死軍前後排的互相擁擠,向後潰退的波斯人正好堵住了後排前進的戰友。斯巴達人在交鋒中大獲全勝。
    在第二天薛西斯派出了總共50000人對希臘守軍進行猛攻,但是照樣沒有奏效。因此薛西斯十分困惑,決定暫時停止攻擊,命令軍隊撤回駐營地。
    面對斯巴達人的頑強抗戰,薛西斯再次決定使用金錢收買和招降,尋找願意為波斯服務的本地人效力。
    一個名叫埃彼阿提斯的當地農民來報告說,有條牧羊古道可以繞過溫泉關的中關,一直到達希臘聯軍的後面。薛西斯立即命令這個希臘人帶領御林軍沿著荊棘叢生的小道直插後山。他們穿峽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時候,越過一片橡樹林,接近了山頂。本來,列奧尼達在小路旁的山嶺上安排了1000名來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數日無戰事,他們便放鬆了警惕,直到寂靜的黑暗中傳來嘈雜的腳步聲時,他們才慌忙上陣。波斯將軍不敢下令自己的軍隊立即進攻,但是嚮導埃彼阿提斯提醒他這些人不是可怕的斯巴達公民,所以波斯人立即用密集箭雨襲向這些希臘人。佛西斯人一直敗走到山頂。但波斯人也不追趕,直向溫泉關背後插了下去,至此完成了對希臘主力守軍的合圍。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得知佛西斯人被擊潰,波斯軍迂迴到背後時,知道大勢已去,但還是召開了最後一次戰時會議。為保存實力希臘軍隊開始撤退,他與300斯巴達士兵、900希洛人和700名由將軍迪莫費魯斯率領的賽斯比(特斯匹亞)城邦戰士在後方掩護大部隊撤退。
    前後夾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撲向關口,腹背受敵的希臘人奮勇迎戰。他們用長矛猛刺,長矛折斷了,又拔出佩劍劈砍,佩劍斷了,波斯人擁了上來。希臘人殺退了敵人的四次進攻,但是列奧尼達也戰死了,戰士們拼死保護自己的統帥屍體。
    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逐漸被壓縮到一個小山丘上。賽斯比人的心理防線逐漸崩潰,很多賽斯比人舉起了雙手,顫抖著向波斯人投降,然後被殺紅了眼的波斯人毫不猶豫地斬殺,最後波斯軍隊將殘餘的斯巴達人死死圍住,在口令聲中將雨點般的標槍和箭投向他們,直到最後一個斯巴達人倒下。至此,溫泉關最終被波斯軍隊攻佔。
     據記載,在最後這場野蠻血腥的戰鬥中,薛西斯的兩個兄弟阿布羅科麥斯和海帕蘭西斯也殞命其中。


  


    付出約20000(也有記載說是7000)波斯士兵生命的溫泉關血戰,對於薛西斯來說,就象是一場惡夢。一想到血戰到底,寧死不屈的斯巴達士兵,他就心驚肉跳地問:"斯巴達人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心胸狹窄而又殘暴的薛西斯下令割下戰死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的首級,並且把屍體釘到十字架上(通常波斯人十分尊敬那些英勇不屈戰死的敵人),這些令人髮指的行為直接暴露了薛西斯的殘忍和遭受慘痛損失後的極度憤怒。
    薛西斯隨後審問了戰後被俘虜的一些希臘阿卡狄亞城邦戰俘," 你們希臘人為什麼只派出這麼一點軍隊來防守?"這些戰俘說其他人都去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了。薛西斯問如果在運動會上得了冠軍,獲勝者會得到什麼時,戰俘答到獲勝者將會被授予一個橄欖枝編成的頭冠。
    聽到這些,站在一邊的波斯將軍提格蘭尼斯忍不住對波斯統帥瑪多尼斯說:"我的老天,你這幾天面對的都是些什麼人啊?他們竟然僅僅為了這些虛幻的成就去作戰,而不是為了錢!"
    在波斯人離開溫泉關之後,希臘人把其他希臘戰死者的遺體收集起來,統一安葬在那座最後激戰的小山上。人們建造了一座石獅來永久懷念英勇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
    斯巴達人雖然輸掉了溫泉關戰役,但是不屈的戰鬥意志一直影響到了整個希臘,支撐到最後,第二次波希戰爭以希臘聯軍的勝利告終。
    在戰役的四十年後,列奧尼達的遺骸才被歸還給斯巴達。悲痛的人們授予這位偉大的國王最高的榮譽,將他的遺骨重新安葬在山上,斯巴達每年都會舉辦儀式活動來紀念這位蓋世英雄。


   以史為鑑,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被美國《斯巴達300勇士》野蠻化的波斯雄主——薛西斯
    看過《斯巴達300勇士》的朋友想必對片中的大反派薛西斯都不會陌生,在影片中,這位波斯帝國「萬王之王」只穿了個褲頭,男性特徵十分明顯;他的上衣由一條條花裡胡哨的金鍊子編成,禿腦瓜子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還有三哥特產鼻環加持,活脫脫一副野蠻人造型,隨便哪個非洲酋長都比他靚麗些。
  • 波斯大帝薛西斯一世出擊希臘,火燒雅典,擊敗斯巴達300勇士
    說起薛西斯一世,我們似乎不太了解,但看過《斯巴達300勇士》的,肯定知道這個人。這部電影就是以薛西斯一世出擊希臘為故事背景的。馬拉松一戰,波斯失敗後,大流士一世回到了波斯,不久後就去世了,他的兒子薛西斯順理成章成為新的王。薛西斯一世為了完成父親大流士一世的遺願,決定再次遠徵希臘。
  • 300勇士的來源《斯巴達300勇士》的另類解讀
    《斯巴達300勇士》對大家來說不會陌生,可你們知道300勇士是由哪些人組成的麼,他們不是什麼皇家親衛,其實是監獄裡的囚犯。公元前425年波斯已佔領歐洲大部分地區。薛西斯一世把勸降書送到了斯巴達,言辭毫不客氣,他要斯巴達的「土和水」。
  • 歷史上以一當百的斯巴達三百勇士真的存在嗎?
    斯巴達三百勇士想必不用小喬多說了吧,大家應該都知道,但大多認為只不過口口相傳的故事,又有點神話成分在其中,讓大家對這個事其實不怎麼認可,總覺得是傳說,不該歸於歷史,小喬今天要告訴你,斯巴達三百勇士確實是真實的歷史事跡,就存在古希臘跟波斯徵戰中的溫泉關戰役。公元前480年,波斯君王薛西斯的網撒向了愛琴海,他率大軍入侵希臘。
  • 斯巴達300勇士守溫泉關,阻擋30萬波斯大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從公元前492年起,波斯鐵血大帝大流士一世先後兩次率領大軍遠徵希臘,但遭到希臘軍隊的頑強抵抗,慘敗而歸。大流士一世最終也鬱鬱而終,後來其子薛西斯一世繼位,這位年輕的帝王相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踏平希臘,佔領歐洲是他的宏圖大志。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領30萬波斯聯軍侵入希臘境內,這就是著名的第三次希波戰爭。
  • 斯巴達300勇士:希臘300人擊潰波斯50萬人?伊朗總統:不符史實
    斯巴達的名氣,得益於《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的宣揚。這個古希臘城邦知名度相當高,在古希臘諸多勢力當中,斯巴達以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其戰力相當強悍,電影中表現的「溫泉關戰役」就是最有名的例子。
  • 怎樣才能300人群毆20000人丨這就是斯巴達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統率五十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親率希臘聯軍扼守住地勢險要的溫泉關,但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列奧尼達斯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親率300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希臘軍隊在這個狹小的關隘依託優勢地形,血戰了3天,阻擋了在數量上幾十倍於自己的波斯軍隊。但是波斯軍隊人數眾多,在公元前480年8月11日,在殺了近2萬人的波斯軍隊後,300名勇士全部犧牲。
  • 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斯巴達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他們崇尚野性,講究紀律,斯巴達的生存方式:暴力摧毀對手的抵抗,無論是結束於公元前404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還是結束於公元前480年的溫泉關之戰。而我們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之戰,這是一場為廣大歷史愛好者熟知的經典戰役,列奧尼達斯率領三百勇士力據十萬大軍的英雄傳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時也引出過無數人的疑問:為什麼希臘城邦只派出如此稀少的兵力保護國門呢?實際上,真正守衛在溫泉關的並不只有300名斯巴達人。
  • 真實發生過的溫泉關之戰,斯巴達三百勇士不止有六塊腹肌-8月11日-聊個今天
    8月11日溫泉關之戰爆發,斯巴達三百勇士對抗號稱50萬波斯大軍。
  • 斯巴達勇士有多厲害,來這款遊戲中看看你就知道了!
    斯巴達勇士有多厲害,來這款遊戲中看看你就知道了! 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吧,甚至連LOL的英雄戰爭之王潘森都是以斯巴達勇士為原型設計的。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 斯巴達300勇士後來去哪了
    (更多乾貨和原創文章,盡在「三角感悟」訂閱號,敬請點擊關注)斯巴達的300勇士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給予如今的人們有哪些啟示
  • 不倦的「戰爭機器」:斯巴達勇士為何如此強悍?你看看他們的童年
    在他們的理念之中,要麼勝利、要麼戰死,沒有第二種選擇。溫泉關之戰,在付出2萬名波斯士兵的生命後,薛西斯為何感慨?李奧尼達和他的斯巴達勇士們為何被歷史銘記?讓我們透過浴血溫泉關的三百勇士,探尋一下斯巴達國度強悍的秘密,以及那些殘酷的文化,是如何給人的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
  • 斯巴達國王和三百勇士為何求死?因皆一個神靈的預言
    「異鄉人,你若到斯巴達,請轉告那裡的公民,我們陣亡於此地,至死尤恪守誓言」,何其悲壯。這是聳立在希臘德摩比勒隘口(溫泉關)一尊石獅子狀紀念碑上的銘文,這尊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公園前480年,在波希戰爭中陣亡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和300勇士所立。
  • 溫泉關戰役,為什麼斯巴達只派出300人?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這裡是斯巴達。 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90年,波斯軍兩次遠徵希臘,均遭失敗,但並未就此罷休。 公元前492年,波斯帝國國王『薛西斯一世』再度遠徵希臘,斯巴達國王率領由300斯巴達公民組成的軍隊駐守溫泉關,流傳百世的溫泉關戰役就此拉開。
  • 別把電影當歷史《斯巴達300勇士》的5大歪曲歷史硬傷
    1962年,時年5歲的小男孩弗蘭克·米勒第一次觀看電影《斯巴達300勇士》(1962年電影版),其中有一幕深深震撼了他:戰鬥到最後一刻的數名斯巴達勇士面對敵軍的箭如雨下,紛紛倒地陣亡,這場持續3天的戰役終於還是結束了。那時,米勒第一次明白,勝利並不一定屬於英雄。
  • 《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描述了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親率30萬大軍徵戰希臘。不得不說,電影真真醜化了薛西斯。可能也是因為電影本身就是根據漫畫改編。歷史上的波斯國王薛西斯是醬紫醬紫....歷史上的薛西斯雖然好大喜功,暴虐殘酷,但是人家還是非常厲害的軍事家,政治家。ok,說回我們故事。
  • 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勇士威名遠揚,其尚武精神從何而來?
    據記載,從公元前7世紀開始,為了爭奪希臘霸權,斯巴達與阿爾戈斯進行了長期的對峙;公元前6世紀初,斯巴達又挑起與提蓋亞之間的戰爭,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到公元前6世紀中葉將其徵服;公元前420年,斯巴達出兵攻打厄利斯,此時正值奧利匹克運動會期間,全體希臘城邦都是禁止戰爭的;20多年後,斯巴達又參與到科林斯的衝突中,這場衝突持續了將近10年。
  • 壯懷激烈 溫泉關之戰中的300勇士
    1.看過好萊塢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那300名斯巴達勇士,勇猛無畏的戰鬥精神,和精彩的戰鬥場面。指部影片就是根據希臘歷史上著名的溫泉關之戰拍攝的。為此她進行了4年準備。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兵力陸、海大軍500萬人、可謂是傾巢出動。氣勢洶洶,不可一世。4.薛西斯大軍走到達達尼爾海峽,命令隨軍的奴隸和工匠修起一座渡橋。但是橋剛修好,就狂風大作,把橋吹斷。盛怒之下薛西斯殺掉了造橋的人。5.最終渡橋還是造好了。薛西斯命令工匠們把所有渡船排列起來,用粗大的繩索和海岸相連,船面上還鋪了木板(跟三國時期赤壁之戰類似)。
  • 【新武將揭秘】斯巴達克斯與斯巴達,傻傻分不清?
    說起斯巴達克斯,想必很多人就會聯想到斯巴達,畢竟斯巴達300勇士的故事可謂是深入人心,而且兩者在名字上好像又那麼相似!
  • 最佳障礙賽登陸中國 斯巴達勇士賽引路跑新體驗
    網易體育9月29日報導,2016年10月16日和10月30日,由中國頂級體育營銷公司盛力世家引進的斯巴達勇士賽(Spartan Race)將分別在上海和北京兩座內地城市舉行,此外,中國臺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也將在11月舉辦斯巴達勇士賽,這是這項全球最佳障礙賽首次進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