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勇士威名遠揚,其尚武精神從何而來?

2020-12-16 尒尕品史

古希臘時期,犬牙交錯的地中海沿岸以及海域中的島嶼上,星羅棋布的林立這許多大大小小的城邦,這些城邦之間既有很多相似性,又保留著各自的獨立特色。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戰爭推動歷史進步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國家或城市,是不可能一直保持著一種和平的狀態的,戰爭往往成為國家或城市交流的獨特方式。生活在同一片區域內的國家、城邦,彼此之間不免時常有戰爭發生。在古希臘時期,城邦之間的鬥爭也十分的激烈。在眾多的城邦中,斯巴達與雅典是兩種不同政治體制下的最強者。斯巴達是多利亞人遷移至希臘後所建立的城邦,他們定居於此後,建設的市政府,以勤儉尚武為國是。斯巴達以武力強盛著稱,斯巴達勇士更是威名遠揚。斯巴達城邦為何會崇尚武力戰鬥?

古希臘遺址

斯巴達尚武精神的體現在「好戰」上

在所有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尤其好戰。斯巴達人所參與的戰爭,不勝枚舉。據記載,從公元前7世紀開始,為了爭奪希臘霸權,斯巴達與阿爾戈斯進行了長期的對峙;公元前6世紀初,斯巴達又挑起與提蓋亞之間的戰爭,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到公元前6世紀中葉將其徵服;公元前420年,斯巴達出兵攻打厄利斯,此時正值奧利匹克運動會期間,全體希臘城邦都是禁止戰爭的;20多年後,斯巴達又參與到科林斯的衝突中,這場衝突持續了將近10年。除此之外,斯巴達依仗著自己強盛的武力,不斷入侵底比斯等城邦,甚至幹涉其他城邦的內政。斯巴達人戰鬥的身影,遍布整個巴爾幹半島和愛琴海區域。

在斯巴達的政治體制,往往給人一種軍事獨裁的假象。據考察,斯巴達的政治制度中,城邦的實際權力掌握在公民大會手中,所有斯巴達的公民都可以在公民大會上發表自己的意見,關於對外戰爭嗎,他們也有權決定是否參與。如公元前432年,在斯巴達的公民大會上,公民們集體作出了對雅典開戰的決議。斯巴達的政治體制更像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民主制度,公民們通過公民大會,將自己主動的送上戰場。

斯巴達勇士

斯巴達尚武精神從何未來?

斯巴達人尚武,一方面是源於戰爭能給他們帶來榮譽感;另一方面是因為斯巴達的軍事教育;此外,參與戰爭的士兵可以不為生計所愁,也能提高政治地位。

戰爭能為斯巴達人帶帶榮譽感斯巴達人極其享受戰爭所帶給他們的榮譽感,即使是戰死沙場,其家人也會因為他為保護城邦犧牲而感到自豪,他依然是城邦和其家人的英雄。這一點在古希臘詩人提爾泰奧斯的作品中就能感受到。

「他在前方倒下喪失寶貴生命,會給城邦人民和父親帶來光榮。」「勇敢的年輕人,去贏得戰鬥!這是最高的價值,最好的獎賞,最美好的行為……百姓和城邦因你而榮耀!」

在希波戰爭的溫泉關戰役中,當時波斯軍隊突然攻擊希臘,此時正值奧林匹克節,許多希臘城邦都在準備著舉辦盛大的競技典禮,沒能預料到波斯人的入侵,使得希臘城邦反應不及。波斯軍隊到達溫泉關時,城內的希臘守軍只有幾千人,其中斯巴達有300勇士在此,而薛西斯的波斯軍隊卻有幾十萬之多,最後,斯巴達300勇士頑強抵抗,最終幾乎全軍覆沒。雖然他們失敗了,但是這300勇士對抗幾十萬波斯軍隊的勇氣以及堅決包圍希臘的決心,受到了斯巴人甚至是全體希臘人的敬佩。

溫泉關戰役

溫泉關戰役之後,斯巴達300勇士中,有兩人因為個人原因未能參戰,他們回到斯巴達後,沒有收到家人喜極而泣的淚水,卻遭到了蔑視與孤立。這兩人都不是主動逃避戰爭當逃兵的,倖存者之一的潘提鐵斯,是因為在戰爭期間出使外邦而有倖存活下來,另一位是因為戰爭時,眼疾復發。前者因為受不了回城後人們的冷眼與孤立,最後自殺身亡;後者直到在另一場戰爭中取得勝利,才擺脫了懦夫的稱號。其實現在看來,這兩人未能參戰都是情有可原,但是當時的斯巴達人不能接受任何未能參戰的理由,其家人也沒有因為其他的倖存而感到高興。那些犧牲了的勇士家屬,他們沒有因為丈夫或兒子的死亡而悲傷,反而是為他們的壯舉而自豪。

斯巴達戰士雕像

斯巴達勇士的尚武精神還源自從小的軍事教育每一位斯巴達男子,在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斯巴達勇士之前,都要經歷殘酷的考驗和訓練。剛出生的斯巴達男子,就會被帶到家族長老面前,接受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驗,長老堅持過後,如果認為孩子是健康的並且能夠茁壯成長,便會交還其父,讓他帶回去撫養,而那些病弱不健康的孩子,就會被拋棄,就此結束他們短暫的一生。孩子們從小就會被灌輸一種崇拜勇士與英雄的思想。等到7歲時,就要離開家庭到城邦所提供的軍事培育學校裡。讓城邦所有的同齡孩子都聚集在一起在比較之下長大。這些孩子會被分為若干個小組,小組中表現優秀的人就會成為小組內的「領導」,發號施令。

這些孩子在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一起成長,知道20歲,才開始他們真正的兵役生涯。從小對他們的訓練,是要他們學會堅強,學會服從。他們不需要進行文化藝術的學習,這些在斯巴達人眼中都被認為是無用的東西。他們只需要知如何提升戰鬥力,保衛城邦的獨立與自由就可以了。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在評價斯巴達時,認為斯巴達人之所以能夠在戰爭中多次取勝,是因為斯巴達的勇士從小接受了戰爭訓練,而他們的對手卻沒有。

彩陶繪畫中的斯巴達勇士

從事戰爭可以不為生計發愁,還能提高政治地位當然,斯巴達男子都投入到戰爭事業中,誰來進行農業耕作,保持城邦經濟發展,維持生計呢?斯巴達與其他城邦需要土地所有者親自從事勞作不一樣,他們的土地都是由奴隸與黑勞士進行管理與耕作,城邦的商業機構也有黑勞士與奴隸負責,作為城邦的主人,斯巴達男子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柜」。在這種制度下,士兵們將不會為生計發愁,只需要在戰爭中好好表現,若是戰死沙場,其家人也不會因為他的死亡而無法生活,反而能為自己和家人帶來榮譽;同時還能提高政治地位。

古希臘衛城想像圖

在美塞尼亞戰爭期間,斯巴達進行了軍事制度的改革,轉變了作戰方式,重裝步兵成為主要的兵種。重裝步兵的改革,使得戰場上的公民、貴族以及平民都在同一個方陣裡,都在一起作戰訓練。戰鬥中,彼此在一起與敵人廝殺,由此產生了政治平等的呼聲,平民們不在如以前一般承認貴族的優越感,要求在政治上打破貴族對權力的壟斷,由於對外戰爭需要依靠公民參與,所以貴族們不得不選擇妥協。

斯巴達300勇士劇照

結語

斯巴達尚武精神體現在他們頻繁的對外戰爭上。這種尚武精神使斯巴達在眾多的希臘城邦中脫穎而出,在城邦外交上佔據優勢。而尚武精神主要是源於戰爭給斯巴達人帶來的榮譽感,以及斯巴達人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公民的軍事化成為成為斯巴達平等觀念的土壤,斯巴達公民的政治權利也源於他們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公民們可以通過戰爭獲得政治權利與經濟權利,成為斯巴達早期公民與貴族之間鬥爭的利器此種情況下,斯巴達國王所享有的特權也不會比斯巴達公民們多多少。

參考資料

《古代斯巴達政制研究》

《斯巴達「尚武」原因淺析》

《古希臘政治、社會和文化史》

相關焦點

  • 外敵入侵打響溫泉關戰役,斯巴達奮勇抗擊,譜寫勇士精神讚歌
    歷史上發生的一些事件的始末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就逐漸被人們淡忘,但其中的一些精神卻能夠深深撼動人心,並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流傳下來對後世產生深刻的影響。一直以來,斯巴達勇士的形象都十分深入人心,尤其是在抵禦波斯入侵的溫泉關之戰中,三百勇士對抗波斯的數萬大軍,差距懸殊之下,斯巴達一方的敗局已定。但這些勇士卻用視死如歸、英勇不屈鑄就了勇士精神。
  • 古希臘城邦的標配長矛之中,斯巴達最短威力卻驚人
    雖然希臘較早便配有長矛,可是每個城邦採用的標準還不一樣,其中斯巴達城邦的長矛最短,但威力卻十分驚人。古希臘城邦都採用各自相互獨立的政治制度,導致各城邦之間武器製造的標準也不一樣,另外所針對的目標也不一樣。
  • 真實歷史改編電影《斯巴達與三百勇士》,現在的世界仍不和平!
    《斯巴達與三百勇士》真實歷史改編電影,可以說是最棒的戰爭電影之一。戰爭中看到的不是人類醜惡的一面,而是人類最真實的一面。戰爭的可怕在於,不論你經歷了多少,你都永遠無法習慣它。今天就來說說很早前的一部好萊塢古代戰爭電影《斯巴達300百勇士》,想必很多人都記憶猶新吧!在劇中斯巴達憑藉300百人擋住了波斯軍隊,後來卻因一個人的出賣而被全部消滅了。影片通過300勇士這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在古希臘鼎盛的時代,有兩個城邦在數百個希臘城邦中顯得特別出色,這就是雅典和斯巴達。雅典以繁榮的文化出名,而斯巴達則是一個尚武的城邦。
  • 不倦的「戰爭機器」:斯巴達勇士為何如此強悍?你看看他們的童年
    希波戰爭是一場史詩級的歷史戰爭,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有太多讓後世人銘記的時刻,如馬拉松大捷和溫泉關之戰。在古希臘浩瀚的文明史中,有一個城邦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它便是斯巴達國度。斯巴達300勇士的歷史故事,直到今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個素材通過書籍、故事、影視無數遍的傳頌著。
  • 以斯巴達和雅典為主的古希臘前期教育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詩歌、建築、科學、文學、戲劇、神話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很深的造詣,是西方文明和教育的搖籃。而歐洲的教育史的源頭通常被認為來自於古希臘時期的多樣化教育制度。古希臘並沒有大統一的政權和國家制度,而是以鬆散的城邦制為主體。各個城邦具有獨立性和自主性,也奉行著不同的制度和思想體系。
  • 斯巴達人尚武卻不大舉侵略擴張,那他們的軍事力量用在哪裡?
    斯巴達人尚武卻不大舉侵略擴張,那他們的軍事力量用在哪裡?這是一個關於國家意志的問題。斯巴達人,是公元前八世紀,居住在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的古希臘人。拉哥尼亞平原三面環山,中間有一小塊平原。「斯巴達」原來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
  • 【古希臘列國志】斯巴達(一):建立城邦
    )是古代希臘城邦之一,斯巴達城位於中拉哥尼亞平原的南部,埃夫羅塔斯河的西岸。1.建立城邦當今為世人所熟知的斯巴達指的是特洛伊戰爭80多年後多利亞人建立起來的斯巴達城邦,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邁錫尼的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是更早時期的希臘人,他同後邁錫尼時期之斯巴達的唯一關聯只有相同的名字和地域。
  • 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而我們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之戰,這是一場為廣大歷史愛好者熟知的經典戰役,列奧尼達斯率領三百勇士力據十萬大軍的英雄傳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時也引出過無數人的疑問:為什麼希臘城邦只派出如此稀少的兵力保護國門呢?實際上,真正守衛在溫泉關的並不只有300名斯巴達人。
  • 古希臘的三國時代——雅典、斯巴達和底比斯,究竟是誰笑到了最後
    公元前8世紀,中國進入了春秋時期,而同時期的古希臘則在愛琴文明滅亡之後重新出現了滿天星鬥般的城邦文明。古希臘城邦1、伯羅奔尼撒同盟盟主——斯巴達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斯巴達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
  • 斯巴達,雅典,誰能代表古希臘文明?
    古希臘作為一個廣為人知的歷史國度,但留給人們考證的歷史卻屈指可數。古希臘擁有數百城邦,但真正可供世人考證的只有斯巴達和雅典兩個城邦,但是這兩個城邦在歷史類型和文明上又迥乎不同,在這個小國寡民的城邦世界中,此二者都太大了,倘若非要在這兩者中取其一作為古希臘文明的代表者,那麼答案只能是:雅典。
  • 作為斯巴達對外徵服的附屬品,希洛制與城邦興衰結為一體
    斯巴達是古希臘世界最為強大的一個城邦,其城邦政治的發展,到達古希臘的發展頂峰。而斯巴達能夠得以不斷的擴張和發展,與其在對外徵服過程當中建立的希洛制有著重要的聯繫。希洛制是斯巴達獨有的一種對待徵服領土的制度,指的是斯巴達所徵服的領土上的所有人,都被稱為希洛人。
  • 古希臘的教育對比
    一、斯巴達的教育斯巴達教育的主要特徵是單純的軍事化教育,相當忽視文化教育。在斯巴達,整個國家實行全民皆兵的制度,斯巴達人幾乎不從事任何生產活動,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軍事訓練以備戰爭,因而他們的教育宗旨就是鍛鍊強壯的體魄、堅韌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培養合格的軍人。
  • 《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描述了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
    據說波斯軍團傷亡兩萬多人,真假不好說,畢竟古希臘人一向能吹。故事呢是好故事。就是看到上圖沒有,看的時候總有種看油畫的趕腳。雖然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但是藝術化太嚴重。為了突出斯巴達戰士的勇猛,還刻意淡化了其實守關的特麼根本不止300人啊喂。斯巴達勇士是300人,但其實還有一部分希臘聯軍,再加上斯巴達每個勇士出戰的時候最少都會有五名奴隸服伺他們。
  • 斯巴達300勇士:希臘300人擊潰波斯50萬人?伊朗總統:不符史實
    斯巴達的名氣,得益於《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的宣揚。這個古希臘城邦知名度相當高,在古希臘諸多勢力當中,斯巴達以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其戰力相當強悍,電影中表現的「溫泉關戰役」就是最有名的例子。
  • 【古希臘列國志】古希臘城邦:阿爾戈斯
    古希臘城邦:阿爾戈斯 阿爾戈斯,也叫阿戈斯,希臘城市,臨阿古利科斯灣,近邁錫尼。位於卡斯楚和聖伊利亞斯兩山麓的阿爾吉夫平原上。
  • 城邦霸權雛形初具!古希臘半島上,雅典和斯巴軍事集團強勢崛起
    為解決溫飽問題,古希臘人揚帆出海在城邦時代的古希臘,世界文明史發展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航海時代出現了,這就是古希臘人自發組織的,為了能夠衝破半島惡劣自然條件限制,而出現的海外殖民運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對希波戰爭後古希臘奴隸制度的變化重點關注,這是造成雅典走向霸權主義,拋棄民主政治的重要因素。過於對海外殖民城邦的依賴,非常容易導致霸權主義的出現前文我們已經講到古希臘進入城邦時代所面臨的巨大困境,並且以此困境作為動力,開啟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中的第一次航海時代。
  • 古希臘地圖顯示,城邦是如何成為一個帝國的
    古希臘的地中海國家由許多城邦組成,直到馬其頓國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大帝將他們併入希臘帝國,才統一。希臘位於愛琴海的西側,北部是巴爾幹半島的一部分,南部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由科林斯地峽與北部陸地隔開。北部地區以雅典城邦而聞名,伯羅奔尼撒人,斯巴達人。在愛琴海也有數以千計的希臘島嶼,在愛琴海的東部有殖民地。在西面,希臘人在義大利境內和附近建立殖民地。甚至埃及城市亞歷山大也是希臘帝國的一部分。
  • 希臘史21:普拉提亞戰役—一名斯巴達勇士逆轉戰局,希臘僥倖取勝
    以雅典戰艦為核心的希臘海軍,在狹窄的薩拉米斯海戰中重創了波斯艦隊。薩拉米斯海戰只是暫時遏制住了波斯人的攻勢,波斯王薛西斯返回小亞細亞之前,將一部分軍隊交給波斯貴族馬鐸尼斯(Mardonius,一譯馬爾多尼烏斯,大流士一世的女婿,薛西斯一世的姐夫)指揮。
  • 古希臘斯巴達:野蠻的文明史
    實際上,斯巴達的本意便是「適合耕種的地方」。時至今日,斯巴達地區也以其柑橘和橄欖聞名於世。斯巴達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6世紀的邁錫尼文明時期,在著名的特洛伊戰爭中,它曾經扮演過重要的角色,戰爭之源海倫也是在這裡被搶走的。邁錫尼是希臘神話中「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故鄉,其生母的丈夫安菲特律翁曾是邁錫尼的國王,但後來安菲特律翁因謀殺叔父,不得不放棄王位,攜妻子兒女出逃。
  • 斯巴達戰士為何很強?別被電影騙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斯巴達!
    大概十年前,曾帶基友看了非常經典的古代戰爭電影《斯巴達300勇士》,講述波斯30萬大軍壓境,斯巴達王李奧尼達率本國300勇士迎戰薛西斯一世的故事。直到現在,「斯巴達式」這個詞仍經常作為「刻苦」和「地獄式訓練」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