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地圖顯示,城邦是如何成為一個帝國的

2021-01-19 三牛說

嗨,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歷史。

古希臘的地中海國家由許多城邦組成,直到馬其頓國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大帝將他們併入希臘帝國,才統一。希臘位於愛琴海的西側,北部是巴爾幹半島的一部分,南部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由科林斯地峽與北部陸地隔開。北部地區以雅典城邦而聞名,伯羅奔尼撒人,斯巴達人。在愛琴海也有數以千計的希臘島嶼,在愛琴海的東部有殖民地。在西面,希臘人在義大利境內和附近建立殖民地。甚至埃及城市亞歷山大也是希臘帝國的一部分。

這些古希臘的歷史地圖把希臘從史前時期一直延伸到希臘和羅馬時期。許多地圖來自佩裡卡斯塔涅達圖書館的地圖收集歷史地圖:歷史地圖集,由威廉謝潑德。其他的是塞繆爾巴特勒的《古代和古典地理學地圖集》。邁錫尼人的希臘時期大約從公元前1600年到1100年,結束於希臘的黑暗時代。這是荷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描述的時期。在邁錫尼時代末期,寫作被拋棄了。海圖和古希臘時間線。發現地圖,涵蓋希臘到伯羅奔尼撒戰爭,以及亞歷山大大帝,他的帝國和繼任者。

在特洛伊地圖附近,普羅潘提斯的海岸和奧林匹亞的計劃被看見。這張地圖顯示了特洛伊和奧林匹亞、達達尼爾海峽和愛琴海。特洛伊是指青銅器時代的城市,被列入希臘特洛伊戰爭。現在,它在今天的土耳其被稱為安納託利亞。這座古希臘城市位於愛奧尼亞海岸,靠近今天的土耳其。以弗所是在公元前10世紀由阿提卡和愛奧尼亞的希臘殖民者創造的。

黑海在希臘大部分地區的東面。它也基本上在希臘的北部。在這張地圖上希臘的頂端,靠近黑海東南海岸,你可以看到拜佔庭,也就是君士坦丁堡,在君士坦丁大帝在那裡建立城市之後。科爾基斯島位於黑海東側,是神話中的阿哥諾人去取金羊毛的地方,也是女巫美狄亞出生的地方。幾乎就在科爾基斯山的正對面是託米,羅馬詩人奧維德在奧古斯都皇帝統治下從羅馬流放到託米後就住在這裡。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國的地圖,這張波斯帝國的地圖顯示了色諾芬和10000的方向。

也被稱為阿契美尼德帝國,波斯帝國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雅典的色諾芬是一位希臘哲學家、歷史學家和軍人,他寫了許多關於馬術和稅收的實用論文。阿提卡地圖顯示了塞莫皮萊的計劃是在公元前480年,在薛西斯的統治下,波斯人入侵了希臘。公元前480年8月他們在塞薩利和希臘中部之間唯一的公路塞莫皮萊的2米寬山口襲擊了希臘人。斯巴達將軍和列奧尼達國王掌管著希臘軍隊,試圖阻止龐大的波斯軍隊進攻希臘海軍的後方。兩天後,一個叛徒帶領波斯人繞過山口,跟在希臘軍隊後面。

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年初期的希臘,斯巴達聯盟和雅典聯盟之間的戰爭開始了所謂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希臘較低的地區,伯羅奔尼撒半島,是由與斯巴達結盟的波利亞和阿爾戈斯組成的。狄利安聯盟,雅典的同盟,分布在愛琴海的邊界。伯羅奔尼撒戰爭有很多原因。在底比斯領導下的希臘公元前362年,在這張地圖上顯示。底比斯霸權統治從371年開始,當時斯巴達人在盧克特拉戰役中被擊敗。在362年雅典再次接管。

公元前336-323年的馬其頓帝國包括埃託利亞和阿契亞兩大聯盟。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希臘的城邦太過軟弱,無法抵擋在腓力和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統治下的馬其頓人。馬其頓吞併了希臘,接著又徵服了他們所熟悉的世界。馬其頓地圖包括色雷斯、達契亞和莫西亞。達契亞人佔領達契亞,達契亞位於多瑙河以北,被稱為現代羅馬尼亞,是一群與色雷斯人有親戚關係的印歐人。同一種族的色雷斯人居住在色雷斯,這是歐洲東南部的一個歷史地區,現在由保加利亞、希臘和土耳其組成。巴爾幹半島的古老地區和羅馬省。它位於多貝河南岸,今天被稱為塞爾維亞中部。

本文由三牛說史原創,歡迎關注,大家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地圖的歷史②:古希臘,製圖學的奠基時代
    雖然在人類文明的早期就已有人嘗試過用地圖來複製和展現這個世界,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真正給地圖學奠定基礎的是古希臘時代。公元前800年到前450年是古希臘歷史上的古風時期。在古風時期,古希臘從之前文明倒退的黑暗時期中恢復,並在詩歌、哲學、戲劇、美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古典時期的希臘城邦文化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雄鷹墜地,雄才大略的皮洛士與命運多舛的古希臘城邦
    引子 公元前323年6月,一生徵戰打下一個大大疆土的亞歷山大大帝因發熱病逝於巴比倫,享年33歲。對於這位亞歷山大大帝病逝的原因,歷史記載眾說紛紜,但不管如何在亞歷山大大帝生前,馬其頓王國的疆土空前強大,他徵服了古巴比倫、古希臘、佔領了埃及、中東地區,與古希臘爭雄的波斯帝國也在其手下匍匐。
  • 古希臘城邦的標配長矛之中,斯巴達最短威力卻驚人
    雖然希臘較早便配有長矛,可是每個城邦採用的標準還不一樣,其中斯巴達城邦的長矛最短,但威力卻十分驚人。古希臘城邦都採用各自相互獨立的政治制度,導致各城邦之間武器製造的標準也不一樣,另外所針對的目標也不一樣。
  • 古希臘城邦國家建立之前的社會圖景:氏族社會制度
    一、地理上的分散導致氏族內部民主,對外霸權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西方學者一直將古希臘譽為西方文明的發祥地,實際上,古代希臘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一個文化和地理概念,其不僅包希臘半島和愛琴海諸島,而且還包括小亞細亞沿海地區和西西里島。
  • 古希臘文明的發展歷程:從邁錫尼文明到城邦政治的轉變
    在這個過程中,邁錫尼文明繼承和發展了克裡特文明,成為了古希臘地區的主導文明。雖然邁錫尼文明繼承和發展了克裡特文明,但是在早期,這個文明的形態還處于氏族(部落)社會。不過隨著邁錫尼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佔領和克裡特島之後,它們的政治制度就開始慢慢發生變化。
  • 希臘史13:古希臘歷史時間軸與大事年表,簡說古希臘歷史
    然而,最近的考古學顯示,乾旱歉收的時期造成了饑荒,導致了文明的沒落這一原因可能性更大,而並非是多利安人的入侵。考古學顯示出希臘世界在這一時期中文明的衰落,邁錫尼人雄偉的宮殿被摧毀或是遺棄,希臘文字停止使用。黑暗時代的陶器只有簡單的幾何裝飾,缺乏邁錫尼期間的器件所展現的豐富的圖案設計。黑暗時代的希臘人的居住點數量稀少,並且規模很小,可能說明人口的急劇減少。
  • 透過《古希臘文明的光芒》追尋古希臘的璀璨文化
    城邦文明時期到了公元前500年上下,波斯帝國的不斷擴張導致希波戰爭爆發。戰爭結束後,希臘主要領導者雅典人意識到「帝國主義」可以給統治者帶來權利,於是便把之前組建的提洛同盟變為以自己為首的帝國,並想吞掉另一大城邦斯巴達建立的伯羅奔尼撒同盟,最後導致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爆發,希臘城邦制度由此走向衰落。不久,北方崛起的馬其頓控制了希臘,隨國王亞歷山大一路東徵,開啟了希臘化時代。隨著帝國版圖不斷擴大,最終形成了亞歷山大帝國。
  • 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勇士威名遠揚,其尚武精神從何而來?
    古希臘時期,犬牙交錯的地中海沿岸以及海域中的島嶼上,星羅棋布的林立這許多大大小小的城邦,這些城邦之間既有很多相似性,又保留著各自的獨立特色。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戰爭推動歷史進步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國家或城市,是不可能一直保持著一種和平的狀態的,戰爭往往成為國家或城市交流的獨特方式。生活在同一片區域內的國家、城邦,彼此之間不免時常有戰爭發生。
  • 「民主」衰落,「帝國」崛起,希波戰爭成為雅典政治變革的助燃劑
    當時雅典公民參政議政 ,投票表決的意識非常強烈,並且非常積極,這使得民主政治得到了充分發揮,使雅典成為當時半島上最強大的城邦之一。波斯帝國大軍入侵之前,雅典的民主政治平穩運行,公民的集體意識和城邦意識非常強。而此時的波斯帝國,卻是一個與雅典民主政治截然相反的專制主義。
  • 希臘城邦、波斯帝國的滅亡與馬其頓帝國的崛起
    古波斯帝國、希臘、馬其頓帝國、羅馬共和國對巴爾幹半島輪番爭奪,數百年後,巴爾幹半島最終歸屬羅馬,羅馬帝國由此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陸,地中海成為內海的龐大帝國。一、希臘城邦欲要言羅馬,必先言希臘。希臘歷史早於羅馬。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中國東周前半段春秋時期),許多以城市為中心的小國出現在希臘各地,它們在歷史上被稱為城邦。
  • 【古希臘列國志】古希臘城邦:阿爾戈斯
    古希臘城邦:阿爾戈斯 阿爾戈斯,也叫阿戈斯,希臘城市,臨阿古利科斯灣,近邁錫尼。位於卡斯楚和聖伊利亞斯兩山麓的阿爾吉夫平原上。
  • 城邦霸權雛形初具!古希臘半島上,雅典和斯巴軍事集團強勢崛起
    為解決溫飽問題,古希臘人揚帆出海在城邦時代的古希臘,世界文明史發展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航海時代出現了,這就是古希臘人自發組織的,為了能夠衝破半島惡劣自然條件限制,而出現的海外殖民運動。二者一個是渴望東方神秘國度的大量財富,同時還夾雜著宗教、殖民的意味,一個則是更加充滿解決溫飽和生存問題上的純粹追求,這使得跨越兩千年的航海時代出現了本質上的區別。
  • 古希臘錢幣探蹤
    克洛伊索斯的錢幣也成為世界上最早的金、銀幣。而古希臘世界的第一枚銅幣,則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西西里島。這與古希臘僱傭兵佣金緊密相關。僱傭軍每月的軍餉為一斯塔德金幣,而每周的軍餉為四德拉克馬銀幣。可見,古希臘錢幣的鑄造與城邦、王國之間的軍事行動有著密切關係。
  • 地中海時代的海權興衰,是如何決定帝國命運並影響世界格局的?
    那麼,海洋與文明,到底是如何決定帝國命運,並影響世界格局的呢?今天,我將以輝煌千年的地中海文明為例,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地中海時代的海權興衰,是如何影響帝國命運與世界格局的。地中海文明的起源:古希臘的崛起歐洲帝國對地中海的覬覦,在其絕佳的地理位置。
  • 早期中國與古希臘文明的比較
    同時以創建「中國民族強勢生存」「中國原生文明」理論,成為整體研究中國文明的重要理論家。歷時十六年,創作了長篇小說《大秦帝國》。2011年,《大秦帝國》入選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並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提名和新聞出版總署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著有《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上中下)《強勢生存》《大爭之世:戰國》。對早期中國與古希臘進行比較,可以揭示一些基本的文明差異。
  • 「教俗共榮,相輔相成」,拜佔庭帝國如何利用並傳承古希臘文化?
    後來一些拜佔庭學者們開始認為這一說法遠不能代表古希臘文化對拜佔庭帝國的價值,古希臘文化對拜佔庭帝國的塑造作用開始逐漸被關注。基督教與古希臘文化實則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基督教的很多理論都是與古希臘的哲學有關聯,例如斯多噶派對上帝是萬物主宰的觀點經過演繹就逐漸發展成為了基督教的教義。古希臘文化中的儀式也都能在基督教宗教儀式和習俗中找到身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拜佔庭時期廣受流傳的《荷馬史詩》。
  • 古希臘人如何健身
    以古希臘人為例,他們必須優先考慮健康和健身。為了希臘帝國的崛起,希臘人必須時刻處於最頂尖的狀態。那時,健身就是軍事力量的支柱。在像斯巴達這樣的古希臘城市,不僅鼓勵孩子們從小健身那麼,如果沒有當今的現代化舒適的健身場館,希臘城市國家的公民如何在戰鬥中嶄露頭角的
  • 希臘史22:從提洛同盟到雅典帝國——雅典是怎樣成為海上帝國的?
    提洛同盟示意圖(提洛島位置圖)公元前478年,希臘、愛琴諸島和小亞細亞的一些城邦形成新的同盟,同盟金庫設在提洛島。它的目的原是為繼續對付波斯聯合作戰,後成為雅典稱霸工具。下列事件可以說明雅典帝國是怎樣形成的:公元前476年,雅典人從波斯人手中奪取斯特裡夢河畔的愛昂(Eion),把城中的居民變為奴隸;接著,攻下愛琴海的斯基洛斯島,把包括多洛皮亞人在內的居民變為奴隸;公元前472年,徵服卡利斯圖,強迫其人盟。公元前468年攸裡梅敦河戰役以後,雅典已然成為東地中海地區的海上強國,綜合國力大為提升。
  • 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素未謀面,卻是似曾相識的故人
    赫西俄德在《神譜》把希臘多地的神話傳說,歸納整理到一個有機完整的系統之內。奧林匹斯諸神成為城邦時代的希臘人信仰,古希臘人活在一個神話國度之中。希臘神話的神祇忒沒節操,他們之間會爭權奪利、有情慾、有嫉恨、會追求世俗的快樂,人神同性是希臘神話的一大特性。
  • 雅典城邦民主自由,繁榮昌盛的根源——家庭教育如何成就雅典?
    凝望數千年前的雅典,依稀可以看到古希臘文明的繁榮,這裡誕生了眾多影響西方世界文明的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一個個響亮的名字見證了雅典的偉大,更見證了古希臘文明的璀璨。那麼不禁讓人好奇,雅典為何如此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