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子
說是北宋個遼國的疆域不得不一個人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是五代十國時後晉的皇帝,借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之助建立後晉,與其他政權抗衡。他雖為皇帝,仍向契丹稱臣,石敬瑭雖然比耶律德光年長十歲卻稱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史敬堂成為後晉的皇帝後,為了表示對契丹的感謝,就把燕雲十六州周割讓給了契丹。以太行山和燕山山脈作為天然屏障來抵禦遊牧民族入侵的中原王朝,也就失去了這個屏障。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一直想重新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卻因為突然的去世而中斷。宋太祖後北宋又曾經幾次出兵想奪回燕雲十六州,卻都以失敗告終。常常以長城為邊界線的中原王朝,只能往南推移。
我如今生活在河北省霸州市,這裡就曾經是宋遼的邊界。這裡流傳著很多楊家將鎮守三關的故事,也有很多地名都與這些有關。比如有一座六郎橋,傳說就是楊六郎主持修建的。還有一條河叫牤牛河,傳說是穆桂英牤牛河陣大破天門陣時飲牛的地方……但這些畢竟都是傳說,穆桂英更是一個歷史上不存在的人物,但這裡作為宋遼邊界卻是真的。
霸州在北宋時期是益津關的所在處,包括現在被劃入雄安新區的雄縣,在地下還保留了完好的宋遼古戰道,是一套完善的軍事防禦設施。
我的老家河間在北宋時是瀛洲,曾經是燕雲十六州之一,在後周時連同鄚州也就是現在任丘被收復到中原王朝。
到了北宋末年,金朝滅了遼國佔領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並一直向南進攻,最後南宋和金以淮水和大散關為界,這時候河北就都是金國的管轄了。
在北宋時,河北北部大部分地區都屬於遼國,南部地區屬於北宋;而到了南宋時,就都在金國的管轄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