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接近尾聲,長達50多集的等待,小夥伴們終於盼到爾晴領盒飯。
隨著宮鬥升級,女主魏瓔珞一路打怪,穩坐延禧宮,生生把這座曾經偏居一隅、不招人待見的冷僻宮殿,變成了整個紫禁城最蒙聖寵的地方。
即將大結局的《延禧攻略》,仍然高居微博熱搜榜榜首,話題閱讀量高達100多億,遠超全球總人口!
這部劇的爆紅也讓故宮的延禧宮成了近期的熱門景點,一度需要排隊才能入內參觀。
圖片來自:北京青年報
據一名在延禧宮附近值班的故宮工作人員稱,延禧宮地處東六宮中比較偏僻的位置,古代也多次發生火災,並不算很受人「待見」,前些年開放之後,遊人也不是很多。但隨著《延禧攻略》的熱播,延禧宮變成了故宮的熱門景點。
不少遊客從外地慕名而來。距北京青年報報導,從山東來北京遊玩的林女士說,自己是看過《延禧攻略》之後,專門來北京參觀延禧宮的。
然而,等他們進入延禧宮參觀時才發現,真實的延禧宮竟是這樣的……
我們先來看看,劇中的延禧宮是什麼樣↓
劇中的延禧宮雖不至於奢華,卻也具有相當完整的宮殿格局,而且均為中式建築,在劇中女主角魏瓔珞的布置下,看起來很是溫馨雅致。
但真實的延禧宮在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口中,卻成了北京地區最古老的一個爛尾樓,這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現存的延禧宮與劇中的延禧宮外觀大相逕庭,不僅包含西洋風格的建築,而且建造並不完整,看起來甚至有些破舊。
據公眾號「微故宮」的全景地圖顯示,延禧宮坐落在故宮博物院東六宮的一隅,現如今的全貌如下↓
俯瞰是這樣↓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延禧宮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等建築共25間,如今就剩下宮門——延禧門。
單霽翔院長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宣統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原址上開始修建一座西洋式建築,自此延禧宮原本的面貌全變。
宣統元年(1909年),端康太妃(也有說是隆裕太后),決定重修延禧宮,在原址修建一座三層樓西洋式建築,即被稱為「水殿」的水族館(俗稱水晶宮),其真正的名字叫做靈沼軒。
現今的延禧宮水殿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那些愛趕時髦的太妃太后們,當年對這座水殿有著美好的期待:雙層玻璃為外牆,玻璃中養魚;地板也是玻璃,下面池中亦養魚;建築外圍也是水池,照例是養魚……
後來因為時代形式變了,沒有建造完成,於是,延禧宮就變成了北京地區最古老的爛尾樓。
中國古代建築講究對稱,這在故宮的整體建築造型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東西六宮基本都是按正方形的格局對稱排列的,形制相當規整,每一宮都是一個封閉、獨立的院落,各自都分前後殿,兩邊則有配殿耳房。后妃的東西六宮總面積超過皇帝的後三宮。「六宮」泛指后妃居住的地方。
後三宮和東西六宮鳥瞰圖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據故宮博物院官網介紹,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即東六宮的東南下角,第一排的東側。
後三宮和東西六宮平面圖 圖片來自《遊訪故宮——凝固的皇權》
初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清代改名延禧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
故宮博物院導覽標牌上的延禧宮標識
延禧宮前後兩進院,前院正殿五間,黃色琉璃瓦歇山頂,殿前有東西配殿各三間。後院正殿五間,亦有東西配殿各三間,均為黃色琉璃瓦硬山頂。室內懸乾隆皇帝御筆匾曰「慎贊徽音」,東壁懸乾隆《聖制曹後重農贊》,西壁懸《曹後重農圖》。
東六宮中的延禧宮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與劇中的設定相似,延禧宮歷來不被重視。住在這裡的大部分都不是重要的妃嬪,偶有品級較高的妃子入住,多是品級較低的貴人、常在、答應等。
而且,歷史上的延禧宮屢遭火災,的確可以稱得上命途多舛。延禧宮的遭遇據說是其風水問題,因地處八卦艮位,故屢遭雷火。
1917年張勳復闢時,延禧宮北部被直系部隊飛機投彈炸毀。1931年,故宮博物院將其改建為文物庫房。
東六宮中的延禧宮(圖片來源:《故宮建築圖典》)
沒錯
北京最古老的爛尾樓就是它了
網友表示,怪不得這個地方破破爛爛的:
還有網友入戲太深……總算知道裡面的角色為啥沒有好下場了:
如今,延禧宮的水殿自然仍是爛尾,因為出於文物保護的中一般不新建、不復建的原則,對水殿的修復和復原也保留著當年未完工的模樣。
三面的文物庫房,被充分地利用起來了,作為故宮的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古陶瓷研究中心和古書畫研究中心等使用。
2010年,延禧宮作為古陶瓷展廳對公眾開放。之後,這裡多舉辦陶瓷和書畫類展覽。
未來,延禧宮將有新用途。單霽翔院長表示,準備在延禧宮建外國文物館。
據悉,為了給遊客提供更好的遊覽體驗,故宮博物院專門在延禧宮前豎立了一塊標誌牌,並在上面發布了延禧宮內主要建築——靈沼軒的虛擬實境體驗二維碼,遊客掃描二維碼後,就可以通過手機全景觀看靈沼軒修復後的樣子。
一名體驗過虛擬觀看的網友表示,通過對比建築的原本設計和現存遺址,更能夠感受到歷史的興衰、時間的更替,「特別感慨」。
劇中魏瓔珞在雪地裡跪遍東西六宮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皇帝要求魏瓔珞三步一叩首,跪完十二個時辰,從乾清宮跪回長春宮,同時需要大喊「奴才罪該萬死」,如此才會同意讓魏瓔珞重回長春宮侍奉。
該劇情播出當晚,便有網友規劃了從乾清宮到長春宮的路線圖,並稱其為「奴才罪該萬死」觀光路線。
此後,還有網友在微博上稱,「看這集預告時,很認真的把紫禁城平面圖翻出來研究了一下這條路線」↓
還有人表示,「想走咱魏姐走過的奴才罪該萬死一日觀光路線」↓
然而,這條路真的能走通?有網友貼心指出,「裡面的部分道路並不開放」↓
被清宮劇帶火的路線恐怕不只這一條,故宮每年1000多萬人次的遊客中,恐怕不少是衝著劇中經典場景和路線前往參觀的。
有網友@摩羯座小公舉520 表示:去過故宮三次了。每次看完一部清宮劇,就想去趟故宮。之前是還珠格格的漱芳齋;後來是步步驚心想看故宮的雪;甄嬛傳想看碎玉軒和永壽宮,現在看延禧宮略,想去看延禧宮。
隨著影視劇走紅的故宮建築,恐怕在劇迷們心中如數家珍。清宮劇給大家帶來娛樂的同時,增進了大家對於歷史的興趣,無疑是一件利於文化普及的好事。
但CD君還是要提醒大家,刷劇歸刷劇,歷史歸歷史,如果去參觀印證電視裡的景觀,千萬要保持歷史的警惕心,別把劇情混同於現實,不然可能會出現落差哦。
來源:中國青年報、上觀新聞、揚子晚報等
編輯:胡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