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院長道歉,相關責任人受罰,為什麼輿論還不滿意?

2020-12-12 凸峰

~ 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和YOYOGI一起旅行】,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 ~

故宮,這兩天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點。「大G」、「撒歡兒」、「開車進故宮」等詞眼一時將這座有著600年歷史的文化遺產推上了風口浪尖。

院長致歉

21日凌晨,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故宮官博上發布了道歉聲明,全文如下:

王旭東院長的道歉聲明

聲明要點概括如下:

① 因閉館日活動人員眾多、原停車場(西華門)已滿,故而將金水河前太和門廣場闢為臨時停車場。而該處多年來也一直作為閉館日臨時停車場使用。

② 該處的地磚為現代材料,並非古蹟。

③ 管理卻有不妥之處,故相關責任人:分管副院長、保衛處處長受到了停職檢查的處罰。

輿論不服

聲明有理有據,作為新到任的故宮博物院院長、臨時停車場所這一做法沿用多年確實並非王院長「首創」。可是筆者看了各大社交平臺,社會輿論對這一紙聲明竟然更多的是不服、繼續質疑。從故宮博物院官博發表道歉聲明的評論就可以看出,如圖:

《道歉聲明》下的前四條評論

這是得贊最高的TOP4評論,得贊數能看得出輿論的方向,顯然、大家很不認同王院長所表達的觀點。

故宮到底錯在哪裡

我們順著民意的方向走下去不難看出,大家需要的是一個真誠、客觀的說明,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陳述性質的「道歉」。這次「開車進故宮」事件,故宮真的做錯了,但是錯在哪裡?王院長或許並沒有講明白。

錯,就錯在「透明度」上。

故宮

故宮,即使在如今作為一種文化品牌進行「渠道下沉式」地推廣、它仍舊給人一種神秘感、這種印象似乎很難在短時間抹去。這種神秘感就造成了群眾與故宮之間產生客觀上的距離。比如這次「故宮風波」,群眾至今還沒有搞清楚,故宮裡到底能不能開車?故宮停車場到底在哪裡?故宮中哪些地方是可以行駛機動車的?故宮閉館日通常進行些什麼活動?這些問題故宮官方根本沒有講清楚,也就是在透明度上的失職。

錯誤與進步

近些年,故宮博物院在推廣自己的文化IP上煞費苦心,這是有目共睹的。2012年後,故宮博物院在單霽翔院長的領導下,進行了改革創新,讓「故宮」變得有血有肉具備人格化、為商業化、產業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們才得以見到那些封存已久的瑰寶、我們才得以暢享數位化參觀體驗。

前院長 單霽翔

錯歸錯,如果能認識到錯誤,那麼錯誤也是能夠轉化為進步的。故宮曾經的進步,是基於對現狀的深刻思考。那麼今天,故宮仍舊需要痛定思痛,把這次故宮風波的前因後果做一個深刻的復盤。這樣,才能平息輿論、才能讓遊客們重新對故宮這座文化遺產持有希望。

~

輿論「還不滿意」,終究是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

故宮

滿意的答覆,不是雄辯、是行動。透明、公正方才是正確的管理方式,對故宮是如此、對國家也是一樣。難道不是麼?

相關焦點

  • 女子開車進故宮,故宮博物院院長道歉,此事件到此結束
    女子開車進故宮事件持續發酵,今天凌晨,故宮終於坐不住了,再次道歉,並且是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親自」致歉。這次的道歉文字比上一次多得多,並且也有了相應的解釋和處罰決定。不過這一次的長篇文字,貌似仍是沒有說到重點,大家再一次失望至極。
  • 故宮博物院院長就「開車進故宮」事件致歉 相關負責人停職
    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王子衿)迎來600歲「生日」的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近日因「開車進故宮」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也引起公眾對故宮文物保護的擔憂。微博截圖繼17日晚間故宮官方微博聲明事件屬實,今後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後,21日凌晨,該微博發布「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道歉」內容,並稱已對負有領導責任的故宮博物院分管副院長和保衛處處長停職檢查。根據該公告,1月13日,經過故宮博物院批准的閉館日活動有200餘人參加。
  • 故宮院長道歉 稱臨時停車場地面是現代材料 這是啥意思?
    近期發生的「開車進故宮」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引起公眾對故宮文物保護的擔憂,故宮博物院院長微博道歉稱:「我代表故宮博物院再次向社會公眾誠摯道歉!」此前公眾最想知道的有關問題也有了答案。微博截圖這位院長的道歉的部分內容概括起來是:1月13日200多人參加的閉館日活動是經過批准的。
  • 故宮博物院院長「凌晨」道歉:副院長停職和非文物!
    沉默4天後,故宮博物院終於拿出了道歉的聲明,這次和上次相比,有了責任到人的處罰,而故宮博物院的道歉也變相地把所有錯誤攬到自己身上,而那名叫露露的女子則啥事沒有,開奔馳進故宮並沒有收到任何懲罰。1月21號凌晨,故宮博物院院長負責人王旭東再一次道歉稱,當天閉館日活動因臨時改變停車位置,接待人員未嚴格執行接待方案,午門金水河停車場那塊是現代材料,多年來一直作為停車場, 還把對此負責的故宮博物院分管副院長和保衛處處長停職。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迫於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天緊急出面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爭議緣起:傳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媒日前爆料,為配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級為「文化部」的下屬三級機構。消息傳出後,有人認為這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看故宮院長的道歉信內容,我們可能「冤枉」奔馳女了!
    1月21日凌晨12:33分,持續了幾天的「我在故宮開大奔」事件當事人之一:故宮博物院,終於回應了網友們的質疑。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故宮微博上發布了致歉信,但是網友們對於這四百字左右的致歉信似乎並不滿意,尤其是事件中的女主角高露更是隻字不提。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
  • 故宮博物院再次發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致歉》聲明
    1月21日凌晨,針對@露小寶LL「大奔撒歡兒」事件,故宮博物院再次通過官微發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致歉》聲明,內文稱在1月13日舉辦的閉館日活動中,內部引導車輛停放時,「將原定的西華門內西河沿停車場,變更為午門內金水河南側臨時停車場」,此舉沒嚴格執行報批的接待方案。
  • 朕亦甚想你:專訪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在數字文創產品方面,故宮博物院不僅推出了「胤禛美人圖」、「每日故宮」等多款APP,微信平臺「微故宮」還設計了「你在宮裡是什麼角色」、「紫荊城物候」等線上遊戲,增強交互性與趣味性。截至2015年底,故宮博物院共計研發文化創意產品8683種。故宮的文創產品銷售額增長至近10億元人民幣,遠超文創先驅者——臺北故宮博物院近兩億元人民幣的年收入。
  • 故宮博物院兩位前院長受聘新職
    故宮博物院兩位前院長近期均受聘新職。據《深圳特區報》消息:12月7日上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正式揭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楚宏、市文聯黨組書記李瑞琦出席揭牌儀式。原文化部副部長、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受聘為深圳大學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後發表致辭。 深圳大學官網 圖消息提到:2019年5月開始,深圳大學啟動博物館籌建工作。今年11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學術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成立,原文化部副部長、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受聘出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深圳大學黨委書記劉洪一任管理委員會主任。
  • 故宮博物院院長回應火爆特展引發「故宮跑」現象
    「如果說第一次出現『故宮跑』,是因為經驗不足,那麼如果再次出現』故宮跑』和觀眾晝夜排隊現象,則只能說是服務意識的麻木。」昨天(16日),全方位展示近年來故宮博物院提升觀眾公共服務做法的《故宮服務》舉行新書發布會,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會上回應了火爆特展引發的「故宮跑」現象。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本文轉自【海外網】;原標題:【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出席《五牛中國尊》首發式,發表故宮...
    ▲單霽翔院長在發布會現場演講2020年12月5日,由朱炳仁、鍾連盛兩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聯袂創作的《五牛中國尊》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平宮盛大發布,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等文化界、工美界大咖出席,共同見證這一重磅作品的問世。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故宮博物院院長致歉;微信短內容新功能開啟內測申請丨鈦晚報
    今日頭條:故宮博物院院長就奔馳進宮事件致歉,副院長、保衛處處長停職1月21日消息,今日凌晨,針對「周一開車進宮」事件,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通過官微向公眾再次致歉,聲明稱,「1月13日,經過故宮博物院批准的閉館日活動有200餘人參加。
  • 故宮博物院院長親自揭秘!故宮禁區裡藏著「另一個」中國
    他說自己這輩子不想離開故宮了,從院長的位置退下來後,他可以去故宮研究院搞搞研究,要是能考上志願者,也願意當個志願者。他始終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故宮成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文化空間。在臺灣演講時,他直言不諱:「沒有名字的文物,就像孤魂野鬼。」
  • 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華夏博物館」?馬英九:我不贊成,毫無必要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當局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兩岸輿論議論。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11月28日下午報導透露,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受訪時候對於上述事件直言「我不贊成,毫無必要」。中國國民黨方面則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併入文化部門勢必縮編職能,試問未來如何支撐臺北故宮博物院各項專業的重要工作?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致歉,網友提四個疑問引發關注
    1月21日,持續了數天的「開奔馳進故宮」事件,終於迎來新進展,不再是網友和媒體唱獨角戲了,作為當事人之一故宮發了致歉信出來,而且是以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的名義發的。值得注意的是致歉信落款時間是1月20,發布時間是1月21號的凌晨12:33,不知院長臨時在半小時之內趕寫出來的稿子,還是早就寫好了,就等著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的發出來,儘量不引起轟動。
  • 延禧宮前世竟是爛尾樓,還差點成了「水族館」?故宮博物院院長這樣說……
    但真實的延禧宮在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口中,卻成了北京地區最古老的一個爛尾樓,這是怎麼回事?事實上,現存的延禧宮與劇中的延禧宮外觀大相逕庭,不僅包含西洋風格的建築,而且建造並不完整,看起來甚至有些破舊。
  • 德州永盛齋扒雞與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先生濟南再聚首!
    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現任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先生親臨現場做了以故宮元素為主題的文化講座,來自省內外的數百位嘉賓聆聽了單霽翔院長的講座,德州永盛齋扒雞集團也應邀也參加了本次活動。單霽翔先生講座現場在講座中,單霽翔院長用詳實的案例、數據,通過數百張珍貴歷史圖片,詳細介紹了故宮博物院在環境整治提升、古建築修繕、「平安故宮」工程、珍藏文物修復、文創產品研發等方面所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