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消息,1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介紹:這一輪的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所以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來描述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這也預示著這項工作將面臨巨大挑戰。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只要努力,超重肥胖的防控還在機遇期。
人群的超重肥胖既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問題,也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密不可分。
第一,從人群層面來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超重肥胖發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不合理,脂肪供能比持續增加,高油高糖能能量密度高、營養素密度低的食物攝入較多,蔬菜、水果、豆及豆製品攝入不足,主食精細化等等,導致個體能量攝入增加。另一方面,各個年齡人群的職業勞動程度普遍降低,出行越來越方便,電子產品普及導致了居民靜態生活時間普遍增加,也導致了能量消耗的減少,能量攝入和能量支出的不平衡,是導致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第二,從社會層面講,促進健康的食物供應系統和人們積極參與身體活動也十分重要。所以說,超重肥胖的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需要社會、需要個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未來,一是需要繼續加大推進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要改善飲食和食物的供應環境,比如說推動健康食堂、健康餐廳,鼓勵食品企業生產低油、低糖的食品,為我們的居民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實現合理膳食,提供更多的支持條件。要改善促進人們身體活動的支持環境,加強人行道、自行車道、健康步道的建設,鼓勵綠色出行。加大體育、健身、娛樂場所、公園等促進身體活動設施的建設,並且向公眾開放。二是加大健康體重知識的宣教,繼續大力推進「三減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中的健康體重專項行動,我們要教會居民選擇食物和端好自己的每日餐盤,掌握在工作、學習、出行、家務、鍛鍊等方面達到充足身體活動的方法。2018年起,國家衛健委和體育總局已經在組織制定針對我國各個人群的身體活動指南,將來要讓人們能夠知道怎麼保持身體活動。要鼓勵每個人經常測體重,知曉體重才會管理自己的體重。三是要加強個體化的體重管理服務,著力推進以吃動平衡為核心的健康體重管理適宜技術,加強對超重肥胖個體化的指導,通過合理營養和充足身體活動,把健康體重貫穿在全生命周期。
最後我還想強調一下,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須堅持預防為主,貫穿全生命周期,要從女性備孕、母親孕期開始,從兒童青少年時期抓起。10月份為了應對我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與教育、市場監管、體育、共青團中央、婦聯等6個部門聯合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這個方案以強化家庭、學校、醫療機構、政府四個層面的責任為核心,對未來十年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提出了目標要求和具體落實措施。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遏制,全面促進兒童青少年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