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半數成年人超重或肥胖,這幾項指標要定期監測

2021-01-12 澎湃新聞
我國超半數成年人超重或肥胖,這幾項指標要定期監測

2021-01-07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楚超 保健時報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

我國超半數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1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報告》顯示,我國居民營養狀況持續改善,但超重或肥胖問題仍然凸顯。專家認為,高油高糖食物攝入過多,蔬菜、水果、豆及豆製品攝入不足,主食精細化,加之現代的工作方式以及電子產品的普及使身體活動減少,這一切共同導致了國人的超重或肥胖。

近5年居民營養狀況現三大可喜變化

《報告》顯示,我國居民營養狀況持續改善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即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續增長、營養不足的問題得到持續改善以及人群微量營養素缺乏症得到持續改善。

具體說來,首先,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6~17歲的男孩和女孩平均身高分別增加1.6釐米和1釐米。其次,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降至7%以下,低體重率降至5%以下。特別是農村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由2015年的11.3%降至5.8%,6~17歲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率從4.7%降至2.2%。第三,微量營養素缺乏症方面,以貧血為例,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貧血率與2015年發布的結果相比均有顯著下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居民健康意識在逐步增強。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近年來,吸菸率、二手菸暴露率和經常飲酒率均有所下降。人均每日烹調用鹽9.3克,與2015年相比下降了1.2克。居民對自己健康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定期測量體重、血壓、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標的人群比例顯著增加。

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仍然凸顯

雖然近5年我國居民營養狀況出現三大可喜變化,但是有喜也有憂。據李斌介紹,《報告》基於對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的監測結果而完成。監測發現,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發病仍呈上升趨勢。

具體來說,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有超過50%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歲(中小學生)、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人群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

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發病率與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持續增加,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佔總死亡88.5%,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比例為80.7%。

吃得太油、太甜、太精細,身體活動太少

造成國人超重肥胖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中國疾控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分析認為,一方面,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不合理,脂肪供能比持續增加,高油高糖、能量密度高、營養素密度低的食物攝入較多,蔬菜、水果、豆及豆製品攝入不足,主食精細化等,導致個體能量攝入增加。

另一方面,各個年齡人群的職業勞動程度普遍降低,出行越來越方便,電子產品普及導致了居民靜態生活時間普遍增加,也導致了能量消耗的減少,能量攝入和能量支出的不平衡,是導致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須堅持預防為主,貫穿全生命周期,要從女性備孕和孕期開始,並從兒童青少年時期抓起。」趙文華強調說。

每天食物≥12種,每周運動≥150分鐘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60%的慢性病發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改善生活方式,要有健康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長常繼樂表示,現在人們都比較關注健康知識的獲取,但有些書籍或網絡上的知識不一定科學,所以一定要確保知識來源的權威性。

飲食方面,每天至少要吃夠12種以上的食物,包括主食、副食、水果、堅果等;每周攝入食物應該不少於25種。

運動方面,目前監測發現,年輕人身體活動尤為不足,或許與生活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有關。其實運動不一定非要安排在一定的時間,而是可以把零散的時間利用起來,每周運動150分鐘以上,或者每周3次,每次超過30分鐘。

過了30歲要監測身體各項指標

「到了一定年齡段,血壓、血糖和血脂要定期監測。」常繼樂說,30歲以上,每個人要知道自己血壓、血糖和血脂情況;40歲以上,每個人要知道自己的肺活量或肺功能狀態,要了解自己的骨密度情況,這些至少每年要測1次。這樣做有助於慢性病早發現、早治療、早幹預。

常繼樂告訴人們,慢病是可治的,但一定要規範治療。對於有些疾病,斷斷續續吃藥危害更大,比如說高血壓和糖尿病。如果每天堅持規範、規律用藥,血壓、血糖或血脂能穩定在正常水平,就能夠把對身體的損害和對生活質量的影響降到最低。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原標題:《我國超半數成年人超重或肥胖!過了30歲,這幾項指標要定期監測!》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超重肥胖問題凸顯: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超重肥胖問題凸顯。據介紹,2015年至2019年,國家衛健委組織中國疾控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開展了新一輪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口,現場調查人數超過60萬,具有國家和省級代表性,根據監測結果編寫形成《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數據顯示,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
  • 中疾控專家: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介紹:這一輪的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所以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來描述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這也預示著這項工作將面臨巨大挑戰。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只要努力,超重肥胖的防控還在機遇期。
  • 半數國民超重或肥胖,肥胖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早在2016年,《柳葉刀醫學周刊》就發布了研究數據,中國的肥胖人口達到近9000萬,超越美國並成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近日《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正式發布,我國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處於超重或肥胖狀態。
  • 9到17歲學齡兒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超過10%,家長們要注意了
    然而這並非只是個例,更像是成千上萬的中國家庭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許多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方式上還停留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程度,對於兒童肥胖的概念認知更是模糊,更有甚者,在孩子是否肥胖的事情上進行來回的拉鋸辯解,而在終於認清孩子肥胖的事實後,關於肥胖對孩子所造成的危害更是一問三不知。
  • 中疾控專家: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 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須堅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在發布會上表示,除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症這兩種人們已經比較熟知的營養不良以外,第三種形式的營養不良是超重肥胖。同時,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 北京一年級學生3成視力不良 成年人肥胖率上升
    ■2014年北京市20-59歲成年人各項體質指標平均數  近日,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教委聯合發布《2014年北京市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監測數據表明,2014年北京市總體體質達標率為89.2%,與2010年相比,體質水平有所增長,但城鎮男性有所降低,其中20-39歲城鎮男性成年人的體質達標率降幅最大;成年人、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率有所增長。視力低下、肥胖和齲齒仍然是北京學生身體健康的三大問題,其中,2014年小學一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30.9%,比2010年上升了5.82個百分點。
  • 山西省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達「高流行水平」
    11月18日,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轉發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等6部門制定的《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方案指出,我國兒童青少年營養不均衡、身體活動不足現象廣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已成為威脅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 國家衛健委:居民吸菸率下降 超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國家衛健委:居民吸菸率下降 超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中國新聞網 | 2020-12-23 11:32:13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23日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時指出,近年來,居民吸菸率、二手菸暴露率、經常飲酒率均有所下降
  • 兩個成年人就有一個胖子!中國過半成年人超重,必須重視這3點
    近日,國新辦發布了我國的《2020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上面對我國居民目前各年齡層次患有慢性病的狀況進行了分析統計,其中,最引人注目就是關於肥胖症狀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我國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率超過了50%,達到歷史新高。
  • 國家衛健委: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隨著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斷延長,加之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和行為危險因素流行對慢性病發病的影響,我國慢性病患者基數仍將不斷擴大,防控工作仍然面臨巨大挑戰。一是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水果、豆類及豆製品、奶類消費量仍然偏低,膳食攝入的維生素A、鈣等不足依然存在。
  •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本報記者 張佳星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飲食結構的「直筒腰」帶來了驚人的影響。
  • 我國成人平均身高持續增長,超重肥胖率超50%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過50%,6歲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專家分析,能量攝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是導致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6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6.8%和3.6%。「能量攝入和能量支出的不平衡是導致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 我國超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接近1米7,女性...
    李斌介紹,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此外,我國居民超重肥胖的形勢嚴峻,城鄉各年齡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
  • 我國過半成年居民超重肥胖 ​體重超標會帶來哪些疾病?
    我國過半成年居民超重肥胖 ​體重超標會帶來哪些疾病? 2020-12-24 11:06:58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姜慧梓 | 字號:A+ | A- 【我國過半成年居民超重肥胖,體重超標會帶來哪些疾病】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 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 6歲以下兒童達到10%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表示,超重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
  • 我國一半居民超重或肥胖,想要不變胖,可以堅持這幾個習慣
    不是有人開玩笑說:「10個胖子裡面,有9個是吃胖的」,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很誇張,仔細想想也是很有道理的。近日有這樣一條消息上了熱門「中國超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中國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中國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 我國成年人平均身高、體重公布,你超重了嗎?
    報告顯示,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6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近20%,6歲以下的兒童超重肥胖達10%。
  •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全文)
    體育總局負責實施幼兒、成年人和老年人群的體質監測工作;教育部負責實施兒童青少年(學生)的體質監測工作。本次監測指標與以往相同,主要包含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三個方面。監測對象為3~69周歲的中國國民[1]。
  • 【重磅】國家體育總局發布: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發布
    體育總局負責實施幼兒、成年人和老年人群的體質監測工作;教育部負責實施兒童青少年(學生)的體質監測工作。本次監測指標與以往相同,主要包含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三個方面。監測對象為3~69周歲的中國國民[1]。
  • 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關於肥胖的這件事3/4的人不知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介紹:這一輪的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 為什麼許多胖子一年365天都在喊著要減肥?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告訴他,肥胖不好,對身體健康有害!的確,肥胖人群更容易招來三高症狀,也被證實更容易罹患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