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曾經有一首著名的情詩,詩日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詩歌文字直白如話,但是情致卻很婉約,帶給人深深的震撼和濃濃的回味。願以此詩為半壺紗的著眼,因為我覺得半壺紗就是從這裡升華和演繹。
半壺紗曲調悠遠,禪意濃濃,但又不獨是禪意,更有深深的思念和男女之情。正是
這曲與詞的結合,才讓她如此打動人心,百聽不厭。
墨已入水 渡一池青花
攪五分紅霞 採竹回家
悠悠風來 埋一地桑麻
一身袈裟 把相思放下
歌詞前四句,刻畫了一位書生和修行者的形象,原來這就是故事的男主角。
從歌詞來看,他是一位頗有才情的讀書人,同時並不遷腐,反而是個行動派,有才氣,有風度,而且能甘於平淡,正是深得我心,讓女子傾心不已,愛慕難捨。
然而這樣一個奇男子,卻放下了才情,放下了相思,甘心青燈禮佛,常伴孤月清風。他是無情?有情?對愛慕的女子有意?無意?
十裡桃花 待嫁的年華
風冠的珍珠 挽進頭髮
檀香拂過 玉鐲弄輕紗
空留一盞 芽色的清茶
這四句描畫出一位女子的形象,對於她的樣貌,我們可以想像,十裡桃花,漫天飛舞的花瓣,這是多麼美麗的風景,美得讓人心醉,讓人無法自拔。這就是這位女子的樣貌,她正是待嫁年華,就像是一朵剛剛盛開的桃花一樣嬌豔動人。
從第二句來看,男女主人公是曾經談婚論嫁過的,甚至連鳳冠霞帔都已經準備好了,一位女子最美麗的時候,就是她做新娘的時候,鳳冠霞帔,玉鐲輕紗,美人淺笑,新郎官俊朗不凡,這原本是多麼幸福的一對啊。
這裡第三句「檀香拂過」是非常重要,這暗示了男女主人公是青梅竹馬的,從小認識的,以至於雙方都比較自由的出入對方的居處,相知以心,相執以禮,可惜不能相濡以沫,共到白頭。
這裡也說明男子對於修行是早有此心的,不是突然冒出來的決定,也可以想像男子對於這段情是非常放不下。而今風冠霞帔還在,手上的玉鐲、面前的輕紗也在,但是斯人已逝,傾幕的愛人卻再也找不見了,只剩下一盞芽色的清茶在獨自散發著幽香,而品茶的人卻走了。代表著相知相愛的人終於離開了自己。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 你眼中都看到
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
怎知那浮生一片草 歲月催人老
風月花鳥一笑塵緣了
男子出家之後,心中的所思所想,他心中祈禱,祈禱「我心中的山水」,女子「眼中都看到」,這裡的山水不是真山真水,而是不同於男女愛情更高的存在,兒女私情固然甜蜜,但是心中的山水,才是真正的大道和智慧,這裡指的就是佛法。
還記得《劍雨》中,陸竹說:「禪機已到,若你能放下手中這把劍,離開這條道
我願是你殺的最後一人。」同樣是希望所愛的人能悟道,陸竹是為了讓細雨放下殺意,重新開始生活;在《半壺紗》中,男子希望戀人能夠理解他,原諒他辜負了她,他為她生生世世祈禱,希望她也有一天能了悟。
而此時女子所想的,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從前面的詞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是一位對愛情充滿了憧憬的女子,她也許從情竇初開開始,就渴望著和這位男子共結連理,郎才女貌,舉案齊眉,白頭偕老,這是她要的一生。
現在最大的夢想破滅了,美好的憧憬變成了「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的喟嘆,對她來說風月花鳥雖依舊,塵緣卻已不在了。這個「一笑」,是多麼無奈,帶著人生無法圓滿的深深遺憾。
十裡桃花 待嫁的年華
風冠的珍珠 挽進頭髮
檀香拂過 玉鐲弄輕紗
空留一盞芽色的清茶
最後一部分,場景又回來了,空閨裡一位端麗的女子,身披著風冠霞帔,鳳冠的珠簾挽進了青絲裡,如雪般的玉臂輕輕掀開面前的輕紗,多麼期望這一刻心中的男子就出現在眼前,領著她走向燭臺,可惜只有一盞清茶在嫋嫋散發著幽香。
男女之愛也包含在大愛之中
眾生之愛皆是愛
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的痛苦
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
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
---《西遊·降魔篇》
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
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
只求此女子從橋上走過。
---《劍雨》
我若是半壺紗裡男子,絕不會離開那女子。因為遇到她,本就是佛祖的安排。佛祖可以等,可她地等不了。我不敢肯定下輩子還能遇到她,遇到了也不是現在的她和我了。
這也許就是《西遊·降魔篇》裡面說的:「一萬年太久,愛我,現在。」
還有另一個版本:
一個婚後發生了情變的女人,來到庵裡請求出家,主持卻注視著她含著相思、含著怨恨的眼神,告訴她說:「你塵緣未了」。
雖然出家遭到拒絕,但是主持還是給了她幾身袈裟,允許她在庵外結廬而居,帶髮修行。多年的時光就此度過,她漸漸把愛恨放下。閒暇時白日裡研墨作詩作畫打發時間,傍晚來到池邊洗筆,看墨色入水暈開仿佛一朵朵青蓮,池水中倒映著天邊的晚霞。然後在池邊採幾株竹筍回家做菜。家門旁邊的空地上種著桑麻。
晚飯後,沏一杯茶,看著水霧嫋嫋升起,浮現著自己結婚那天的畫面。十裡桃花盛開,自己的頭上帶著鑲滿珍珠的鳳冠,鳳冠上還披著紅色的輕紗。來到堂前,八仙桌上擺滿祭祖的供品,牆上是夫家先祖的畫像。八仙桌左右坐著丈夫的父母,自己的手中端著一杯芽色的清茶。
茶杯中的水霧與祭祖的檀香纏繞融合為一體,剛剛端起,腕上的玉鐲碰到了面前的輕紗,輕紗帶起的微風吹散了嫋嫋的煙霧,也吹散了結婚的畫面,只留下自己眼下面前的這杯芽色的清茶。
那此時不知身在何處的他啊,可曾還對我有著牽掛?若是我此時心中的寧靜安詳能夠被你看到,了解,那麼我就會化身為佛步步生蓮為你祈禱,祝你永遠平安喜樂。你可知那浮生一片草,那片草就是佛用來一葦渡江的蘆葦。而對於我的浮生,這片草就是我對你的相思和怨恨,仗著它我度過這些年,歲月催人老。忘掉對你的怨恨,最後回憶一下我們一起度過的風月花鳥美好的時光,然後,一笑,塵緣了。
第二天,拋去了愛恨的女子來到庵前,主持正在門外微笑等她,也許主持每天都在等她,等了許多年。
▼▼▼
希望您能關注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