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大豆或突破1億噸,394億口罩抵美,外媒:中國成貿易大贏家

2020-12-23 BWC中文網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市場優勢互補,多國商家和消費者都因此享受到巨大的紅利空間。例如,全球多國農民不斷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價值,憑藉向中國出口大量農產品獲得利潤,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已成為全球市場公認的,不可替代的代名詞。

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據媒體12月22日報導,據悉,中國2020年料進口大豆逾1億噸,創紀錄高位。此外,今年中國的大豆壓榨量將達到9,260萬噸,並稱中國穩步復甦的生豬養殖業提振豆粕需求。分析認為,這就為全球多國大豆種植戶帶來了商機。

以美國和巴西的農民為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10月進口的美國大豆數量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10月從美國進口340萬噸大豆,較去年同期的114.7萬噸大增196.4%。9月進口量為117萬噸。中國10月同時買進423.3萬噸巴西大豆,較去年同期的379.3萬噸增加11.6%。9月進口巴西大豆725萬噸,南美大豆季節即將進入尾聲。而早在今年7月時,芝加哥期市CBOT大豆期貨收高,也是受中國買家再次購買美國大豆的提振。

這就不難理解,美國和巴西等多國農民一直依依東望,有美國農民表示,中國市場很重要,我們離不開中國市場。再以俄羅斯農民為例,俄羅斯衛星通訊稍早前援引俄羅斯農業部副部長謝爾蓋·列文表示,到2024年,俄葵花籽油生產商可滿足中國和印度市場的大部分供應。

列文在題為《俄羅斯油脂產品對印度和中國的出口:成功戰略》會議上說,「中國和印度的人口收入不斷增長。因此這些國家的消費市場正逐漸從更為廉價的植物油轉變為葵花籽油。」「到2024年,俄羅斯生產商很有可能佔據中國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將達到50%,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將達30%。」這一預計,也是俄羅斯農業經濟正在取得繁榮和突破的一個佐證。

這一跡象表明,俄羅斯農民也正受益於中國市場的購買力。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俄羅斯農業領域的出口份額已佔到該國天然氣出口份額的四分之一,俄聯邦也表示,農業正在成為俄羅斯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顯而易見的是,這離不開中國市場。

上述跡象正是全球多國農民不斷受益於中國市場的縮影,與此同時,全球多國消費者也正受益於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中國優質商品為其生活帶來的無限便利,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也為人類應對新冠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一度成為全球經濟硬通貨。

例如,目前已知的,中國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也就是說,2000多億隻中國口罩等醫療物資運抵全球。在這一過程中,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印度,俄羅斯等多國派出了飛機直接到中國提貨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再以美國市場為例,據統計,截至11月22日,中國已累計向美國出口口罩約394.3億隻,外科手套約8億雙,防護服約6.5億套,護目鏡約4676.2萬副。僅口罩一項,相當於每一個美國人都從中國獲得了約120個中國生產的口罩。也就是說,目前已知的,394.3億隻中國口罩運抵美國。

而早在今年3月時,美國多個州上演爭搶中國企業生產的呼吸機的一幕幕就更加說明問題。當時有中國呼吸機企業表示,訂單就像雪片一樣飛來……這也說明,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已成為全球消費者高度依賴,不可替代的象徵。無獨有偶,美國《紐約時報》12月14日報導,美國人正狂掃中國貨,其交易規模大幅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媒體報導稱,今年2月至7月,中國與全球醫療產品貿易相關的數字從8億美元的逆差變為360億美元的順差。醫療用品出口量激增或許解釋了中國商品貿易順差為何在同一時期增長了64%。同期,發達國家的醫療器材進口量飆升。

數據顯示,美國醫療用品貿易在上述階段下降了約20%,從而導致美國2月至7月商品貿易逆差增長率提升了2.2個百分點,而歐盟醫療用品貿易下降了約10.5%,導致歐盟同期商品貿易逆差增長率提升了6%。該外媒進一步分析稱,中國成為全球貿易最大贏家。(完)

相關焦點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後,美國人狂掃中國貨,外媒:中國成貿易最大贏家
    的確,目前已知的,中國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中國製造的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類商品被全球市場廣泛採購,並一度成為全球硬通貨。而近期全球多國開始大批採購中國企業生產的疫苗,事情的最新進展是,中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
  • 中國買入大豆或突破1億噸!美豆價格大漲,美國農民成最大贏家?
    有多個機構認為,中國今年進口大豆有望突破1億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那麼,在疫情之下,為何今年突然大量買進美豆?美國農民成為最大贏家,美豆價格繼續大漲據英媒報導,從9月份開始,由於大豆貿易商和大豆壓榨廠商不斷發出訂單,國際供應商對中國出口的大豆量激增,許多機構開始對國內12月份到港的大豆數量做出樂觀預測。
  • 394億口罩抵美,美民眾:離不開中國貨
    與此同時,中國商品也因為質量好性價比高等特點在世界各地競爭品中脫穎而出,許多商品也逐漸發展成為了不可替代的標籤,其中,由於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中國製造的醫療醫藥類商品如口罩等就在全球協同抗疫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 今年進口大豆數量或將突破1億噸
    據預測,今年中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將突破1億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由於貿易環境逐漸改善,今年美國大豆受到中國買家的青睞。過去幾個月,美國大豆正在加速回歸中國市場,促使對華出口量屢屢出現暴增。據悉,僅今年10月,中國買家向美國發出340萬噸的大豆訂單,同比去年的114.7萬噸增長2倍。 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達到959萬噸大豆,比去年同期的進口量828萬噸提高15.8%。隨著美豆對華出口迎來佳境,11月底美豆的出口庫存已降至7年最低。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後,美國人狂掃中國貨,印度越南無法成世界工廠
    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憑藉優秀的品質,已具有明顯的不可替代性,並彰顯出價值。比如,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幫助人類應對新冠病毒就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以來,中國製造的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類商品被全球市場廣泛採購,並一度成為全球硬通貨。目前已知的,中國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
  • 價格飛漲 進口或超1億噸 大豆為何如此瘋狂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嘉)近期大豆價格走勢有些「瘋狂」。一方面國產新豆上市後,價格上漲過快;另一方面,進口大豆數量也將超過1億噸,後續價格預計仍將高位運行。大豆為何如此瘋狂,市場何時能降溫?中國大豆網董事長劉兆福對記者表示:「由於颱風引起的連續降雨,今年新豆上市的時間推遲了20天左右,南方銷區貨源較為緊張,貿易商、加工企業等出高價收購大豆,帶動北方地區也開始加價收農戶的大豆。這導致新豆一上市,價格持續走高。」進口大豆的價格也是一路飛漲。
  • 中糧高管:中國2020年料進口大豆逾1億噸 創紀錄高位
    原標題:中國2020年料進口大豆逾1億噸 創紀錄高位--中糧高管 摘要 【中糧高管:中國2020年料進口大豆逾1億噸 創紀錄高位】中國中糧集團的一位管理人士周二表示
  • 阿根廷遇罷工潮,港口癱瘓,大豆對華出口受阻,美國將成大贏家?
    ,阿根廷80%的農產品是從這些港口裝運的,每罷工一天,將會造成1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到今天為止,損失也是達到了140億美元,阿根廷是一個農產品豐富的國家,大豆就是其中的一種,我國每年都會從阿根廷購買大豆。
  • 394億口罩抵美,中國或清零美債,美聯儲或「彈盡糧絕」,不敢賴掉美債
    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1月14日報導,在美國,拖欠房租的現象日益嚴重,僅紐約市的房客欠付的租金債就高達逾20億美元。該美媒援引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根據房東的回應,居住在紐約市公寓中的多達185,000個家庭的租金滯後兩個多月,平均債務超過6,000美元。與此同時,一些人正在面臨被從住房中驅逐,導致無家可歸。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印24架飛機購物,狂掃貨後,越印無法成世界工廠
    由於中國疫苗表現了可靠性和有效性,現在已經有至少40個國家向中國企業提出了新冠疫苗的採購需求。也就是說,目前,至少40國計劃購中國疫苗。另有數據透露,中國四款疫苗已拿到了約16個國家的近5億劑疫苗的合同,並且訂單數量還在持續增長。這就意味著,中國企業研發,生產的疫苗正在為人類應對新冠病毒作出重要貢獻。這也是科研能力,技術水平與生產能力再一次得到驗證的跡象。
  • 2242億口罩運抵全球,394億口罩運抵美國,美國人狂掃中國貨,有進展
    中國海關總署1月14日表示,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人民幣計價出口17.93萬億元,同比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 1543億,中國狂買美國農產品:已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71%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913.9億元,增長44.4%。 中國買家大幅採購的農產品主要有玉米、大豆、高粱、豬肉、牛肉等。一下子購買大批量的美國農產品,中國市場是否能完全消化? 對中國的利好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通過購買更多的農產品和能源產品來減少甚至消除目前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為2185.7億美元。作為參考,2019年,中美貿易順差為2958億美元。
  • 中國今年或將進口3000萬噸美國大豆!國內2大買家成「主力軍」
    由於貿易環境逐漸改善,今年美國大豆受到中國買家的青睞,美豆的價格也出現持續性上漲,一度漲至4年最高點。有德國媒體預測,受此影響,今年中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將突破1億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那麼,為何突然大量採購美豆?究竟國內哪些買家正在出手?
  • 美對華出口大豆持續走高,突破30億美元大關,美媒:中國信守諾言
    報導稱,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十分重要,自2008年以來,出口到中國的大豆,佔美國大豆對外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中國市場的風吹草動,將直接影響美國大豆貿易。 中國信守諾言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截至到2020年10月,對華出口大豆佔美國大豆全部出口總額的73%,金額為35億美元,僅次於2013年11月的35.1億美元。
  • 大豆最早起源於中國,為何中國還要大量進口
    2019年中國進口糧食總量為1.06億噸,其中大豆就有8851萬噸,佔到糧食進口總量的83%,進口的大豆中有5667萬噸來自巴西,1690萬噸來自美國,美國佔比這麼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中美貿易戰導致中國進口大豆更傾向於巴西。
  • 高盛:最終1.5億美國人或感染,394億口罩抵美,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
    美國媒體CNN1月5日援引醫學期刊《JAMA Network Open》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截至2020年11月15日時,美國實際感染數就應接近4690萬例,但當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報告則為約1080萬例。也就是說,此前,美國新冠病毒實際感染數可能是官方報告的4倍。
  • 中國394億口罩落地美國,被一洗而空,印越趕超已成奢望
    在年前爆發的衛生事件中,也一度將我們的中國製造產品變成了西方國家眼中的香餑餑。屆時,我國394億口罩落地美國,被美國居民一洗而空,那麼,印度和越南再想超越已成了奢望!中國製造被各國廣泛採購在爆發衛生事件之後,對世界各國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而我國也是經過自身努力,以及自身的實力支持,成功的走出了困境。
  • 中國394億口罩落地美國,被一洗而空,印越趕超已成奢望!
    在年前爆發的衛生事件中,也一度將我們的中國製造產品變成了西方國家眼中的香餑餑。屆時,我國394億口罩落地美國,被美國居民一洗而空,那麼,印度和越南再想超越已成了奢望!但由於這個衛生事件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辦法,所以防護措施以及醫療用品成了關鍵性物資,各國都在投入生產中。當我們國家有所好轉後,看到其他國家還陷入困惑時,我國也向各國伸出了援助之手,協助他們來解決難題。再加上我國對此事的重視度,也在自主研發一些藥物,當中國頻繁發聲表達喜訊時,也是受到了各國的關注。
  • 11月出口激增進口轉降,前11月對美順差逼近去年全年
    此外,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前11月,中國對美國出口4058.26億美元,增長5.7%;自美國進口1184.62億美元,增長6.1%;對美貿易順差2873.64億美元,幾乎與去年全年對美順差2958億美元持平。
  • 中國大豆進口有望破億噸大關 重慶發放全國首筆生豬圈舍抵押貸款...
    國際大豆湧入中國市場中國大豆進口有望破億噸大關  據路透社報導,自9月以來,國際大豆賣家在華銷售量激增,多家國內大豆貿易商和大豆壓榨企業不斷加大採買力度。  海關總署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我國進口大豆達9280.3萬噸,增加17.5%,我國月度進口大豆數量已連續六個月創下歷史同期最高。  國際大豆賣家正紛紛湧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