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回顧】
【舉手提問】
【新課學習】
一、滑輪組和它的優點
1.滑輪組
人們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利用動滑輪能省力和定滑輪能改變力方向的優點,進行優勢互補,這樣組合在一起的滑輪叫做滑輪組。2.滑輪組的優點
從實驗和示意圖中可以看出,滑輪組同時具備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優點,所以,滑輪組的優點是二、滑輪組繞繩的方法
實驗繞法 畫繞法
2.改變力方向的繞繩方法
實驗繞法 畫繞法
3.同一滑輪組最省力和改變拉力方向對比圖
分析:
如圖所示,拉力F拉滑輪組使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拉力F大小跟A與地面的摩擦力f大小關係是 ,繩子自由端拉下的長度S跟物體A移動的距離S'的關係是 .
[溫馨提示]
在水平地面上勻速拉動物體,影響拉力大小的阻力是物體跟地面的摩擦力,不是滑輪和物體的重力。1.滑輪組繞繩安裝順序有多種方法,視頻中繞法只是其中之一。(3)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沒有豎直向上。
3.彈簧測力計拉力F、鉤碼重力G和繩子股數n的關係公式:F=G/n是不計動滑輪重和摩擦的關係公式(如下圖)4.若只不計繩自重和摩擦時,拉力F、繩子股數n與物體重G和動滑輪重GO的關係公式應為:F=(G+GO)/n.如下圖:F1=(G輪+GM)/2
四、滑輪組的應用
學校物理實驗室滑輪組,滑輪的組合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並聯組裝(如圖甲),另一種是串聯組裝(如圖乙),不論哪種組合方式其作用是一樣的。(甲)
(乙)
滑輪組作為一種常用的組合簡單機械,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大吊車 龍門吊
【中考真題訓練】
(2019盤錦)
利用滑輪組提升物體A,請用筆畫線代替繩子,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繩子繞法及物體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2.(2019銅仁)
一個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物從地面提升到樓頂,要求繩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請你用筆畫線代替繩子,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方法.3.如圖所示,某人站在A處通過一根繩子和兩個滑輪勻速提起物體B,所用的拉力F=100N,物體B重300N(不計滑輪重和繩重,不計摩擦力)畫出滑輪組的繞線。4.(2016賀州20題2分)
請在圖中用筆畫線代替繩子,將兩個滑輪連成滑輪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繩使重物升起.5.(2019常德)
用如圖所示的工具提升相同重物G(不計摩擦,不計繩、滑輪和槓桿重),最省力的是( )6.(2019江西)
如圖所示,物重為G的物體在不同簡單機械中均處於平衡狀態(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F4的大小關係是( )A.F2<F3=F4<F1 B.F2<F4<F1<F3如圖所示,下列簡單機械中,忽略槓桿、滑輪的自重、繩重及摩擦,當提起同一重物時,最省力的是( )
8.(2018烏魯木齊6題3分)
如圖所示,每個滑輪的重力相等,不計繩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兩種情況下繩子拉力F相等則每個動滑輪的重力為( )A.3 N B.6 N C.11N D.22N如圖所示,分別用甲、乙兩種形式的滑輪組把重為400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起;已知每個滑輪重20N,忽略繩子的重力以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圖甲中車對繩子的拉力為 N,圖乙中人對繩子的拉力為 N .
參
考
答
案
在
下
邊
找
哦
!
參考答案:
1題圖 2題圖
3題圖 4題圖
5. B 6. B 7. B 8. 400 210
第六章:力和運動
八年級:初步認識力的概念
八年級:力的作用效果和圖示
八年級:彈力和測力計
八年級:重力和它的大小
八年級:重力的三要素
八年級:[實驗]二力平衡的條件
八年級:靜摩擦力
八年級:滑動摩擦力
八年級:牛頓第一定律
八年級:慣性
第七章:壓強
八年級:壓力及作用效果
八年級:壓強
八年級:【實驗探究】液體壓強規律
八年級:液體壓強的大小
八年級:連通器
八年級:大氣壓強
八年級:流體壓強
第八章:浮力
八年級:浮力產生的原因
八年級:[實驗]浮力的大小與方向
八年級:稱重法測物質密度
八年級:物體的沉浮條件
八年級:阿基米德原理
八年級:平衡法測物質密度
八年級:浮力的利用(漂浮)
八年級:浮力的利用(懸浮)
中考難點:密度與浮沉
浮力稱重法計算題
利用圖像求解浮力
浮力易錯題(一)
浮力易錯題(二)
用浮力測密度的方法(一)
用浮力測密度的方法(二)
第九章:簡單機械
八年級:槓桿及力臂的畫法
八年級:[實驗]槓桿平衡的條件
八年級:槓桿的應用
槓桿最小力的畫法
力臂變化的槓桿
你會繞滑輪組的繩子嗎?
滑輪與輪滑有區別嗎?
槓桿平衡相關計算(一)
槓桿平衡相關計算(二)
功、功率、機械效率
《功》他做功了嗎?
《功率》比誰做功快?
《機械效率》為什麼使用斜面?
滑輪組機械效率計算(一)
滑輪組機械效率計算(二)
第十章:機械能及其轉化
《動能》都是超速惹的禍
《重力勢能》高空墜物危害大
《彈性勢能》你玩過彈弓嗎?
《機械能轉化》你玩過這些玩具嗎?
作者系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中學高級物理教師,在一線畢業班教學42年,致力於初中物理教材教法和中考試題研究,創建「初中物理同步」微信公眾號,幫助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知識,指導物理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興趣和思維習慣。
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在公眾平臺留言交流學習,也可以預約報名假期或周末線下輔導。
授課地址:濟南市萊蕪區世紀城小區
電話微信同號:13963452942
歡迎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