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大眾視野之外的投連險,因網際網路金融高收益率保險產品再次活躍在市場面前,它們的收益率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2013年即將過去,投連險排名戰的硝煙味也日漸濃重。在最後的半個月中,哪家保險公司的產品能夠脫穎而出?哪家保險公司又淪為墊底?
《投資者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投連險形勢一片大好時,也有近20個偏股型帳戶發生了虧損。根據華寶證券的分類,倒數第一的是光大永明管理的光大策略帳戶,中意人壽旗下的中意積極進取帳戶與華泰人壽旗下的華泰理財三號緊隨其後,全部虧損比例均在5%以上。
投連險今年新增73億份額
過去幾年,因資本市場萎靡,投連險規模也是在不斷萎縮,在2012年前總規模還不足850億元。
但是今年以來,各大保險公司開始重新考慮投連險的發展。根據保監會的最新數據,今年前10個月,24家保險公司新增72.5億元規模。
新增規模排名前十的有平安壽險、泰康保險、信誠人壽、中德安聯、中美聯泰、工銀安盛、滙豐人壽、陽光人壽、友邦保險以及瑞泰人壽,規模基本上都在億元以上。
一家合資保險公司的品牌部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我們公司今年已經新推出了兩個帳戶,明年仍有計劃推出,目前正在申請中。」
他告訴記者,目前各家公司的明星產品是主推萬能險,但是萬能險另類投資的比例不能超過30%,所以收益很難有大的提升。而投連險的投資範圍沒有限制,因此在保監會放開保險投資的背景下,投連險應該會迎來一個春天。
光大策略帳戶排名倒數第一
目前,投連險帳戶一共有192個,偏股型帳戶,包括激進型帳戶和混合型帳戶一共有122個。
儘管今年投連險受益於政策利好而表現整體良好,但122個偏股型帳戶中仍有20個帳戶發生了虧損,虧損比例高達一成,部分虧損比例達到了5%以上。用一種另類的姿態向投資人提示著風險的存在。
據公開資料顯示,20個帳戶虧損中,光大永明管理的光大策略帳戶跌幅最深為7.61%;排名倒數第二的是中意人壽旗下的中意積極進取帳戶,為7.58%。倒數第三的是華泰人壽旗下的華泰理財三號,虧損5.63%。
根據華寶證券的分類,倒數第一的光大策略帳戶為混合型投資帳戶,成立於2011年10月27日。光大永明策略帳戶的特徵為以權益類投資資產為主要投資方向,權益類資產最高可達100%,固定收益類投資資產無限制。
根據官方網站的數據,光大策略帳戶在6月初淨值暴跌,持續時間長達1個月,此後淨值一直在低位徘徊。6月光大策略帳戶淨值跌幅超過15%。
光大策略帳戶在今年5月末時,今年以來的收益率還高達20%,排名前列。為什麼會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
光大永明沒有對投連險月度報告進行披露,但從有限的公開信息看,公司對分級基金情有獨鍾,並且對帶有巨大槓桿的股票型分級基金B份額尤其鍾愛。
去年,光大永明持有雙禧B、信誠500B、銀華銳進。今年上半年,光大永明還持有中海惠裕分級債券發起式B和銀華穩進兩隻分級基金。今年6月份,大盤指數迅速下跌,分級基金虧損劇烈,重倉分級基金的機構損失慘重。由於巨虧,三季度,公司應該對分級基金進行了清倉。
中意積極進取帳戶成立虧損達六成
中意人壽旗下的中意積極進取帳戶也是倒數榜上的常客。截至11月份,中意積極進取帳戶淨值只有0.41元。該帳戶成立於2007年,自成立以來跌幅高達六成,可以說是成立以來虧損最多的帳戶。
根據公司發布的中報,公司解釋積極進取帳戶之所以表現不佳的原因在於對股票市場的誤判。它在報告中稱,由於宏觀經濟增長回落,經濟整體呈現短周期衰退的特徵,該帳戶對股票市場不樂觀,採取了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權益保持在偏低的倉位上,品種選擇上配置多為指數基金。
中意旗下另兩個帳戶——增長理財和策略增長僅微微實現了正收益,也是出於公司對股票形勢的誤判。
以策略增長為例,年初將重心放在金融、基建和重倉等周期性行業,二季度配置醫藥和旅遊,這些行業略微有表現,但市場熱點在創業板、在於成長股、在於各種概念,公司沒有抓住結構性行情機會。
中宏人壽5個帳戶4個虧損
20個虧損帳戶中,中宏人壽有四個發生了虧損,成為虧損最多的保險公司。
華寶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宏人壽旗下有5個帳戶,發生虧損的4個帳戶分別是中宏行業焦點型、中宏積極成長型、中宏穩健成長型以及中宏投資管家,虧損額度分別為4.89%、4.65%、4.14%以及1.38%。
虧損的帳戶除了投資管家,其他3個同時成立於2008年4月份,3個帳戶自成立以來的收益跌幅都超過15%。
面對虧損的現狀,中宏人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卻表示:「我們公司的主要業務,集中於保障類、分紅類保險產品;投連業務的佔比非常小。今後如有其他相關的話題,歡迎跟我們聯繫。」
從公司的答覆來看,中宏人壽投連險低迷不振的現狀,或許就與公司的不重視有關。
中宏人壽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1996年11月,是國內首家中外合資人壽保險公司,由加拿大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和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發起組建,總部位於上海,目前已在天津、四川、山東等10餘省市設立分支機構。
太平人壽有望奪冠
與上述墊底產品相反的是,也有衝鋒在前的投連險帳戶。
華寶證券研究所的研究顯示,今年衝擊冠軍寶座的公司應該屬於太平人壽。
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來公司旗下兩款產品太平價值先鋒型和太平藍籌成長型的收益率分別為31%和26%,在122個激進型投資帳戶中排名前兩位。
這兩隻產品在過往11個月中基本上處於穩定上升的狀態,其中只有8月淨值回撤得厲害。不過,在9月份兩隻產品迅速調整,淨值回升。
數據顯示,9月份上證指數上漲3.64%,而太平人壽上述兩個帳戶單月收益分別大漲8.82%和7.61%。
之所以淨值飆升,從上市公司三季報的情況就能發現一二。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太平人壽旗下相關帳戶,包括分紅、投連、傳統產品等出現在15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上,集中在科技股、傳媒股等熱點板塊,這些板塊恰是牛股頻出的地方。
以9月份報告為例,公司在策略上提高倉位積極參與結構性機會。行業配置方向上,側重政策紅利釋放領域個股配置,例如土地流轉、自貿區改革、電信、電網、環保、海洋經濟等領域。也正是因為9月份的調倉換股,讓太平兩個帳戶淨值快速飆升,成為領頭羊。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過去兩年兩個帳戶虧損很多,目前這兩個帳戶的淨值仍然在1元以下,前者在0.9357元,後者在0.7684元。
排名第三位的是泰康優選成長型帳戶,回報率為24.45%,也是年底爭奪前三的強有力對手。泰康的投資能力也是有目共睹,其進取型帳戶取得的收益率能和公募基金曾經的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相媲美。不過近兩年,泰康各偏股型帳戶收益率有所下降,但仍然能保持前列。
排名前十的還有生命精選股票、平安進取、國壽平衡增長、滙豐匯鋒進取、招商信諾和諧A型、招商信諾靈動A型、中荷成長等帳戶。其中涉及保險公司最多的是招商信諾,旗下有兩隻產品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