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
作者 | 孫大剩
這段時間,我又增重了。
增重的原因是前段時間的特殊情況導致停了幾天跑步,真正徹底恢復跑步是在本周。
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恢復。
曾經以為跑步這件事,永遠都不會放棄,也能夠一直堅持下去。
即使有一天因為意外情況暫停,也會在恢復狀態之後滿血復活。
事實也確實如此,18年,來北京的次年,我參加了一個線上的付費學習課程,21天全面行動。
一般的付費社群活動都會選擇在晚上進行,學員白天上班,每個人的精力不會分散過多,於是晚上的時間變得非常珍貴,不敢浪費一分一秒。
想想那時候的拼搏狀態真是讓人羨慕,課程形式大致是讀一本書寫出你的感悟等等,而且感悟要寫的像一篇文章,結構邏輯都要嚴謹簡單,還要語句精煉。
於是就把跑步時間壓縮了,當時告訴自己,沒關係,跑步是一輩子的事,現在只是短短的21天,只要過去了一切都會恢復正常。
果不其然,21天過去後,學習任務圓滿完成,跑步又重新回到生活中,一切彷佛都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類似的案例比較多,今天要說的是最近發生的這件事,他讓我明白放棄真的很容易,任何事只要堅持做到真的很酷。
前段時間比較關注我的話,會知道我的大姆腳趾出了些問題,有幾天嚴重到不能跑,等到不疼了,開始慢走快走,偶爾跑跑,因為心裡還是放不下運動。
甚至去醫院複查的時候,我還問醫生,現在已經恢復差不多了,可以恢復之前的運動了嗎?醫生的建議是不要過度,還需要觀察觀察。
說真的,聽到這句話時,心裡真不是滋味,運動不能完全恢復,飲食上也增添了很多限制,難道年紀輕輕就這樣了嗎?
又觀察了3天後,我鼓起勇氣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奔跑,3公裡,沒有任何問題,第一次這樣跑還是保守3公裡,然後就停止了。
這給我了很大的信心,第二天接著又去跑了3公裡,第三天6公裡,甚至是加速的,貌似可以運動了,心裡很開心。
但是,我從來沒想過,放棄的種子或者說偷懶的種子竟然在心中悄悄生了根,是可以跑步了,但總會用各種不是純跑步方式來去跑步。
更多時候則是喜歡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怎麼就突然這麼懶了呢?
想起此前那段鍛鍊的日子,為了馬拉松苦練16周,為了提升身體力量,鍛鍊了100多天,甚至每周都在寫鍛鍊報告,那個時候的衝勁都去哪了呢?
現在可好,偷懶開始心安理得,才短短一兩周,體重開始上漲,看著身上的脂肪,才覺得之前18%的體脂率確實也還可以,想著之前早上起床以及晚上下班後立即鍛鍊的情景,堅持真的是一件挺酷的事。
放棄真的很容易,但是為什麼偏偏是這個時候出現這樣的心態呢?
想到剛跑步那會,跑步這件事本身來說就是想去做的事,沒有很多人一開始所謂的堅持不下去,中途中斷等等的。
現在一個人跑步時間太久了,少了以前的歡樂,少了以前的熱烈,遇到一些事,習慣於宅在家中,躺屍於床上,少了很多的激情折騰。
也許真的就像是三十而已中所說的,過了當初青春折騰的年紀,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向前看上。
向前包含了未來現在,一邊心思重了,一邊心思就輕了。
但早晚都會找到一個平衡點,就目前來說,這種狀態還會繼續,因為做一些讓人成長的事才會形成正循環。
當時對跑步的熱衷,是跑步給我帶來了成長,認為只要一直跑下去,就可以獲得更好的自己。
跑步4年後的現在,跑步這件事在跑步上給我帶來的成長逐漸為0,卻在其他渠道為了帶來了更好的成長。
就像是深入紮根結束後,開始出新芽長新葉一樣,直到他們再一次來到平衡點。
運動上面的傾向雖然在減少,但卻不會停止。
現在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跳繩,然後上下班騎行,回到家之後再簡單跑個步,維持一天的運動時長。
放棄很容易,但堅持一定很酷。
這樣的方式短時間內依然看不到成長,但堅持下來一定很酷。
也許過程中的某一甜膩,會挑起當年的熱情,會再次重塑這副軀體。
一起加油吧,誰讓咱是北漂呢,下一次講講北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