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北五市柔性引才用才助力振興發展

2021-01-19 金臺資訊

艱苦邊遠地區加快發展,人才是關鍵。2019年12月,我省印發《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遼西北等艱苦地區流動的若干措施》,提出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加大本土人才培養力度、創新人才柔性引進和使用機制等9條舉措,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遼西北等艱苦地區貢獻才智、建功立業。

一年多來,遼西北五市深入貫徹落實《若干措施》,不斷強化效益意識和柔性引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讓更多優秀人才向遼西北等艱苦邊遠地區順暢流動,補齊人才匱乏的短板。

遼西北各市對人才高度重視,建立健全機制、配強工作力量、強化激勵保障,一系列舉措目標明確——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為吸引集聚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朝陽市將「大學進園區進企業」工程作為市縣兩級書記工程,建立「1 7」工作推進機制,堅持市領導與7個縣(市)區黨政分管領導聯動,共同推進。整合11個單位成立市人才建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目前市、縣(市)區共有600多人從事人才工作。

葫蘆島市強化人才服務激勵保障。對長期在基層一線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人才加強激勵力度,每年給予工作補貼。嚴格落實《葫蘆島市關於推進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1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基金)池,在待遇上對到建昌縣創新創業的各類人才實行傾斜。

遼西北五市緊緊抓住全省鼓勵引導人才向遼西北等艱苦地區流動的有利契機,創新人才柔性引進和使用機制,搭建各類引才引智平臺,為引進人才架起暢通「橋梁」。

阜新市以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創新創業平臺,用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目前,省農科院已在彰武縣建立現代農業專家工作站,瀋陽農業大學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建立4個人才工作服務站,省、市、縣三級專家聯合進站開展技術服務。

通過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學會服務站等平臺,鐵嶺市開闢了省級學會專家與縣域特色產業間的直通車。在西豐縣,添育中草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與瀋陽藥科大學建立專家工作站,引進5名專家,種植4個品種,有效帶動當地群眾走上種植中草藥材的增收致富之路。

利用省科協各學會、協會的專家資源,鐵嶺市積極推進「創新驅動助力示範縣」建設。在推進過程中,省、市、縣三級科協互聯互動,摸準需求、對接專家、協調溝通、對接產業和實體,保障示範縣工作接地氣、出實招、見實效。目前,鐵嶺市共創建示範縣3個,佔全省總數近1/4,累計建立專家工作站19個、學會服務站29個,引進省級優秀專家130餘人次。

遼西北五市充分利用遼寧教育資源優勢,推進遼西北等艱苦地區與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合作,柔性引進一批高層次專家,「訂單式」培養一批農村實用人才,為推動鄉村振興、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在朝陽市,「政府 大學」「企業 大學」「企業 成果」等共建模式不斷得到創新。市、縣(市)區政府與高校院所籤訂合作協議,以校地共建方式,為「大學進園區進企業」提供服務和保障。企業和大學聯合組建公司或產業發展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企業引進大學院所科技成果,促進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據統計,「大學進園區進企業」工程開展以來,全市共有310家企業與清華大學、中科院、東北大學等省內外100餘所大學院所開展合作,轉移轉化科技成果405項,柔性引進高層次專家5147人次。

錦州七裡河經濟開發區園區企業與省內3所院校籤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創建科研實踐基地5個,引進高端人才53名,包含博士生21名。義縣對接省農科院果樹所、蔬菜所、花生所後,多位專家深入義縣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累計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45期,培訓3200餘人。

圍繞縣域產業發展需求,阜新縣、彰武縣與省農科院、瀋陽農業大學等13個院所校開展人才科技共建,從借智借力到協同創新、從縣校合作到產教融合,優勢互補、互促互進。在與省農科院和瀋陽農業大學對接時,兩縣整建制地吸引農業領域專家人才前來掛職交流、開展項目合作。陳溫福院士任農業產業發展顧問,19名專家掛職科技副縣長、副鄉(鎮)長,59名行業專家深度參與產業規劃、基地選址、棚舍設計等工作,先後開展調研指導和技術攻關160餘次,解決農業生產技術難題近千個。

相關焦點

  • 遼寧省委組織部就柔性引進人才若干措施答記者問
    相對全職引進人才而言,這種方式更加靈活,更重實效,既破除了傳統思維對引才工作的束縛,也突破了地域、身份、行業界限對人才流動的限制。黨中央高度重視柔性引進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要強化效益意識和柔性引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
  • 湘西高新區柔性引才的「第一次」
    文 朱良杜 圖 張術傑 吳 剛2020年,湘西高新區立足自身「改革、創新、試驗」職能定位,在人才工作中不斷轉變思路,探索新方法舉措,柔性引才呈現了「六個第一次」,人才制約得到有效緩解。一是第一次實現院士工作站掛牌。
  • 柔性引才看醴陵⑨|以柔引才,醴陵「小酒瓶」文化範科技感十足
    編者按: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湖南醴陵作為全國百強縣,堅持「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柔性引才機制,堅持實效導向,回應群眾期盼,解決基層需求,創新加強基層柔性引才用才工作,著力加快建設全國最優人才生態區。今年年初,醴陵市被湖南省委組織部選為全省柔性引才用才試點。
  • 浙江金華推出超10萬崗位 市縣「一把手」任引才主播
    金華啟動「智聯金華·百校千企十萬崗」大學生引才專場。金華組織部供圖中新網金華4月9日電(記者 奚金燕)正值大學生畢業季,也是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如何將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儲備城市發展潛力有機結合起來?
  • 首屆在滬湘籍知名人士推進「引才入湘」規劃懇談會在上海成功舉行
    華聲在線7月26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寧靜 官銘 攝影 李君華)7月25日下午,由湖南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和上海振興湖南經濟聯誼會共同舉辦的首屆在滬湘籍知名人士推進「引才入湘」規劃懇談會在上海舉行。
  • 創新招聘方式吸引人才留廈 "直播帶崗引才"活動明日登場
    近年來,市組織人社部門牽頭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圍繞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聚焦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攻堅、「三高」企業倍增發展、「六穩六保」、「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重大戰略等中心工作,強化人才要素保障,形成了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局面。
  • 杭州市餘杭百丈鎮:人才「引育用留」帶動鄉村振興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學家洪德元受聘成為餘杭百丈鎮首位柔性引進的院士。洪德元院士將與當地龍頭農業企業合作,支持當地打響「浙江三葉青」品牌,幫助鄉村振興產業。  記者了解到,浙江三葉青的藥用價值要高於外省三葉青,但由於目前沒有細分市場,統一按重量進行銷售,這成為當地農業龍頭企業擴大規模的瓶頸。
  • 西北師範大學:用文化浸潤山鄉發展 以志智謀劃鄉村振興
    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17日電 新年伊始,西北師範大學駐甘山村幫扶工作隊全員到崗,持續開展節前送文化到村入戶、為民幫辦實事、超前謀劃鄉村振興等幫扶工作,營造和諧、幸福、祥和的節前氛圍。  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西北師範大學駐甘山村幫扶工作隊堅持連續多年的好傳統,購買了筆墨紙張,發揮隊員的特長,主動為村民書寫春聯,將新春的祝福送到農戶家中。
  • 市人才服務中心聚焦招才引智 助力廈門高質量發展
    市人才服務中心聚焦招才引智難點重點 助力廈門高質量發展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何無痕)轉型的廈門,求賢若渴;發展的廈門,海納百川。廈門高質量發展的背後,需要中高層次人才的強力支撐。為吸納更多創新人才到廈門,為各行業快速發展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打造產業人才「蓄水池」,近年來,在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部署指導下,市人才服務中心聚焦招才引智難點、重點,破解企業面臨的引才難、對接高校資源受限等問題,積極搭建中高端人才引進交流對接平臺,大力加強線上推介和線下服務,幫助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引進發展急需緊缺人才。
  • 鄉村振興要「有才」
    當前,站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發展交匯點上,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各級各部門要統籌謀劃推進人才工作,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多措並舉「育人才」。要在強化組織保障上下功夫,發揮黨管人才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充實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細化人才管理部門的工作責任,強化各部門協調配合,形成人才培育工作合力。
  • 高效招才、頻繁引才 58同城招聘助力蒙娜麗莎快速發展
    來源標題:高效招才、頻繁引才 58同城招聘助力蒙娜麗莎快速發展 在專業化水平日益提升的婚紗攝影市場,人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 ...每年涉農引才聚才2萬人,註冊科技特派員近900名——青島多舉措...
    活動期間實地觀摩了萊西市「鄉村人才配置」試點情況,交流總結各區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情況,並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任務。為更好地解決鄉村人才供需匹配、賦能服務等問題,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專班在萊西市試點搭建鄉村振興人才配置網絡平臺,力爭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 市城市管理局:踐行惠民情懷 助力鄉村振興
    市城市管理局:踐行惠民情懷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1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涇陽縣:匯聚鄉賢之力 助力鄉村振興
    為充分挖掘鄉賢資源,探索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地有效路徑。近日,涇陽縣「發揮鄉賢作用 助力鄉村振興」培訓會在口鎮舉辦,培訓會專門邀請中共鹹陽市委黨校趙梅老師現場授課。趙梅老師從鄉村治理的現狀及由來、如何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壯大並發揮好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治理作用三個方面為出發點,通過現場列舉案例,從鄉村教育、孝道講到鄉賢情懷、回歸,從資源分類講到原種農業。她認為鄉村的變化發展在鄉賢,號召鄉賢抓住鄉村振興大好時機,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青年人才回歸。同時為鄉賢在特色農產品種植、鄉宿等產業發展方面給予意見建議。
  • 「科技副總」正式上崗 淄博柔性引才為企業「輸血注氧」
    12月17日,淄博市「科技副總」集中選聘活動成功舉辦,30名「科技副總」代表現場接受企業聘書,「一人雙崗」,在校企之間架起一座座新的合作橋梁。校企「牽手」 從雙向流動到柔性引才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 開創粵港澳大灣區引才用才新局面
    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一戰略定位考慮,深圳的引才用才改革措施不僅將促進深圳創新型城市建設,也將為粵港澳大灣區開創引才用才新局面。  助推深圳成為面向全球的一流創新人才聚集地  截至2019年底,深圳已累計認定國內高層次人才9000餘人,累計引進海外留學人員超過13萬人。
  • 開創粵港澳大灣區 引才用才新局面
    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一戰略定位考慮,深圳的引才用才改革措施不僅將促進深圳創新型城市建設,也將為粵港澳大灣區開創引才用才新局面。助推深圳成為面向全球的一流創新人才聚集地截至2019年底,深圳已累計認定國內高層次人才9000餘人,累計引進海外留學人員超過13萬人。
  • 福建省移民發展中心推進後扶項目示範區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原省移民局轉隸省水利廳更名為福建省水利水電工程移民發展中心之後推出的10個後扶示範區之一。  當前,省移民發展中心以助力鄉村振興,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為主攻方向,以持續改善庫區民生、不斷增強移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目標,在「十三五」收官之年推出的助力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措施。
  • 構建「人才濟濟」新格局,助力幹事創業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印發《關於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若干措施》,從多個方面推出硬核措施,讓人才能夠助力當地改革發展,為新時期的幹事創業提供強大組織保障。現在是知識經濟的新時代,沒有人才的興旺,就沒有行業和產業的振興。
  • 《遼寧日報》刊發:爭當資源型城市轉型示範市、遼西北突破發展排頭...
    11月20日,就如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記者採訪了阜新市委書記呂志成。 呂志成說,阜新市堅決把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時代特徵、新發展理念的實踐要求、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根本保證,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認真謀劃阜新轉型振興新思路新途徑,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描繪好未來五年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