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百萬網絡點讚,來自大涼山的籃球「黑鷹」們夢想翱翔

2020-12-12 西部網

四川涼山州甘洛縣,是一座大山裡的小縣城。連綿起伏的群山盡頭,蒼翠的綠色漸漸消失,一塊簡易水泥球場被青山環抱。霧嵐輕籠,籃球撞擊地面的「砰砰」回彈聲,在山谷間迴響。

球場上,一群黑瘦的孩子用嫻熟的技巧,使出許多成年人都很難做出的籃球招式:胯下、撤步、虛晃、轉身、拜佛、背運、歐洲步、山姆高德等等,行雲流水,毫無凝滯感。

因為驚人的籃球天賦,這群孩子獲得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在視頻平臺上,他們一條視頻的點讚數已經超過130萬。而這些孩子的一招一式,都是從一位叫「涼山黑鷹」的小夥子那裡學來。

瓦爾阿木在收拾籃球器材,屋子的外牆上塗寫著「全村的希望」。受訪者供圖

尋找「涼山黑鷹」

小夥子真名叫瓦爾阿木(以下簡稱「阿木」),今年21歲,彝族人。他是這群孩子們的教練兼領隊,「涼山黑鷹」也是他給籃球隊起的名稱。

阿木表示,之所以將球隊名稱取為涼山黑鷹,是因為鷹是彝族的圖騰。傳說在遠古時期,彝族最偉大的英雄支格阿魯就是鷹的後代。

阿木在汽修廠上過班,也曾在大城市工作,從小就喜愛籃球的他,心中始終有著一股對籃球的熱忱。他發現,村裡像自己一樣的人很多,即使十分熱愛籃球,但迫於生活的壓力,他們不得不出去打工,沒有打球的機會,更別說平臺了。

「不想做籃球以外的事情。」正因如此,阿木選擇從大城市回到家鄉,用自己打工攢的錢,在泥地中修建籃球場,通過舉辦「鷹之戰」,為村裡喜歡籃球的青少年提供打球的平臺。這一辦就辦了近一年。

在貧瘠的大涼山,想要長期辦一項籃球比賽並不容易。阿木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籃球能當飯吃?」

他在一部紀錄片中這樣說:「很多像我們一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是他們需要去打工掙錢,去娶老婆過日子,我沒有這樣想,我覺得先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辦賽初期,為維持「鷹之戰」的運營,他甚至需要通過打工掙錢來支撐比賽。

阿木(圖中)與「涼山黑鷹」隊的部分孩子合影。受訪者供圖

對如今的阿木來說,「涼山黑鷹」早已不是他一個人的名號,而成為了一支隊伍的象徵。

經過近一年的發展,「涼山黑鷹」隊正逐步壯大,「目前隊裡大概有二三十個孩子,基本上都是從涼山當地區縣裡選拔,年齡普遍在10到12歲。」

像鷹一樣越過山脊

9月20日,北京東單籃球場,這個籃球愛好者眼中的街球「聖地」迎來了一批「特殊」的選手。

受國內知名街球手吳悠邀請,來自大涼山的歐文惹、科比惹、拉力惹、木呷惹第一次來到北京。作為「涼山黑鷹」隊的代表,他們在這裡挑戰了一支在北京當地多次奪冠的小學球隊。

阿木解釋說,「惹」是彝族方言,就是「男孩子」的意思。球迷們認識涼山黑鷹,多半也是在視頻平臺被歐文惹、科比惹們花哨的運球所吸引。

歐文惹(圖左)在比賽中突破防守。受訪者供圖

比賽的畫面中,與對戰的北京當地小學隊員相比,身穿白色隊服的「涼山黑鷹」隊隊員顯得又矮又瘦。但結果卻是,面對著高一截的對手,涼山黑鷹在落後的情況下奮起直追,最終僅以43比44輸了一分。

這場比賽裡,「歐文惹」打出一記精彩的街球式進球。這個驚豔的進球引發現場觀眾的驚嘆,也展現了他的籃球天賦。

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打籃球」時,「歐文惹」們給出了「我喜歡」、「我愛籃球」、「我被籃球迷住了」等質樸的答案。言語中,一切顯得那麼純粹。

但在熱愛之外,阿木則想得更多。在他看來,對於這些大涼山的孩子們,籃球意味著「希望」。「因為籃球,這些孩子得以走出大山,享著歡呼和簇擁、鮮花與掌聲。如果沒有籃球,他們的一生或許很難有這樣的機會。」

圖為歐文惹(左上)、科比惹(右上)、拉力惹(左下)、木呷惹(右下)。

在策劃比賽的同時,阿木也通過自學的籃球技巧和課程來教隊伍裡的小朋友打球,「我不是專業的教練,我只是把我學到一切都教給他們,希望他們能一直堅持下去,能走出大山。」

「就在幾天前,有幾個孩子曾對我說,他們未來想去打職業(聯賽),而我則會盡我所能幫他們去實現夢想。」

「願他們擁有翅膀,學會自由翱翔。」阿木祈禱著這些大涼山孩子能像涼山裡的黑鷹一樣越過山脊,越飛越高。

涼山黑鷹的「冰與火」

在短視頻平臺,阿木已經收穫超31萬的粉絲,獲贊最多的一條視頻,點讚數超過130萬。不少網友以為,在短視頻平臺擁有相當人氣的他,可能已經賺了不少錢。

但事實上,在熱度的背後,「鷹之戰」的運營仍存在著不小的資金缺口。阿木對記者坦言,目前他仍在想辦法籌錢,儘自己努力讓孩子們繼續有球可打,「孩子們出去打一場比賽的食宿、場地都需要不小的投入。」

阿木介紹,目前舉辦一站鷹之戰成人比賽需要近萬元的花費,舉辦一站鷹之戰幼兒比賽花費相對較少,大約在5000-6000元左右。

不過,對於鷹之戰的未來,阿木仍然非常樂觀,「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最近這段時間,能夠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和鼓勵,我心存感激。」

圖為「涼山黑鷹」們的簡易籃球框。截圖自紀錄片《尋找涼山黑鷹》

網絡的熱度確實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多機會,越多越多的圈內人士開始關注到這群大涼山的孩子。

阿木表示,此前歐文惹、科比惹、拉力惹、木呷惹的北京東單之行,全部費用都是由吳悠提供。在「鷹之戰」的孩子們中,歐文惹是公認最有天賦的,阿木表示,涼山州體育局也承諾未來將對歐文惹進行重點培養。

天空才是雄鷹的家園。「如果有機會,我也願意『放手』,讓孩子們走向更廣闊的舞臺。」阿木說。

阿木表示,短期來說,他的目標仍是希望將鷹之戰的比賽繼續做下去,讓更多人關注到涼山的孩子們。「就算孩子們不能成為職業球員,也希望他們能走出涼山,然後再帶更多人走出來。」

鏡頭拉回從北京回涼山的前一晚,這群第一次走出大涼山的孩子,早早來到空無一人的球場,一遍遍地奔跑、投籃、做動作。仿佛這樣做,才能減少他們對這塊夢幻球場的不舍,儘管這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室內球場。

於他們而言,這是他們對深山外繁華世界的嚮往,是通過籃球改變命運的期待,是讓自己自由翱翔的天空。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收穫百萬網絡點讚,來自大涼山的「黑鷹」們夢想翱翔
    在貧瘠的大涼山,想要長期辦一項籃球比賽並不容易。阿木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籃球能當飯吃?」他在一部紀錄片中這樣說:「很多像我們一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是他們需要去打工掙錢,去娶老婆過日子,我沒有這樣想,我覺得先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辦賽初期,為維持「鷹之戰」的運營,他甚至需要通過打工掙錢來支撐比賽。
  • 這才是籃球最美的樣子,吳悠自掏腰包讓大涼山籃球少年登陸東單
    雖然吳悠身上充滿了爭議,但是這次吳悠對於四川大涼山山區籃球少年做的事情實在是太暖心了,很多球迷也點讚,這才是籃球最美的樣子。「歐文惹」在四川的大涼山山區,有一群籃球少年,因為交通環境等等因素,他們很難走出大山,他們沒有漂亮的籃球場,他們沒有漂亮的籃球裝備,可是他們的認真和堅持以及對於籃球的熱愛,讓人們送給他們一個可以的稱號「大涼山小黑鷹」。
  • 大涼山小黑鷹現身街球聖地!本來他要自費資助的,結果...
    若不是如今信息科技這麼發達,我們不會知道在這個隱秘的角落,還有這群熱愛籃球的少年。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吳悠也是通過網絡看到了大涼山黑鷹隊的孩子們,吳悠被孩子們嫻熟的過人技巧驚豔到了,從那時起,就默默關注著。直到今年7月25號,吳悠在成都做活動,涼山黑鷹的運營者私信吳悠。
  • 大涼山小黑鷹現身街球聖地!這才是街球第一人
    這個角落就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這裡有一批因籃球夢而走到一起的少年,他們是大涼山小黑鷹。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吳悠也是通過網絡看到了大涼山黑鷹隊的孩子們直到今年7月25號,吳悠在成都做活動,涼山黑鷹的運營者私信吳悠。
  • 逐夢路上 這些籃球少年們走出大山 「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的大山裡,有一支少年籃球隊,這支少年籃球隊的名字叫「涼山黑鷹籃球隊」,他們打球的視頻目前在網絡上獲得了數百萬的點讚。 涼山黑鷹籃球隊的隊員都是一群因籃球夢而走到一起的少年。他們的年齡都在8--12歲之間,他們熱愛籃球而且球技精湛。今年九月,球隊中的四名小球員受邀走出了大山,來到了北京。北京東單籃球場,籃球愛好者眼中的街球「聖地」。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 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 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 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亞體看點 | 涼山黑鷹,大山裡的「NBA巨星」
    提到四川大涼山你會想到什麼?四個「精心」挑選出來的隊員,甚至都不夠正規球賽的首發人數,平均年齡10-12歲,歐文惹、科比惹、拉力惹、木呷惹(「惹」在當地民俗中是少年的意思),教練瓦爾阿木,代號「涼山黑鷹」,21歲,從城市歸來,憑一腔熱血投身於涼山籃球「事業」發展,致力於讓涼山的籃球少年飛躍山脊,這就是涼山黑鷹隊的所有人員。人少嗎?少!窮嗎?窮!真的熱愛嗎?真的愛!強嗎?強的離譜!
  • 黑鷹歐文惹,這個故事你一定要聽
    史上最漫長的NBA賽季結束了,我們希望能利用接下來這段時間,來講述一些更平凡,卻更真實的籃球故事。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群來自大涼山的孩子,本文的作者,網名「機智的小紅軍」的趙環宇老師,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近乎偏執地,在用自己的筆寫中國籃球故事的人。希望這樣的故事,能被更多人所讀到。
  • 小籃球裡的大夢想
    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出現,給了籃球愛好者發光、發熱的舞臺。大涼山的小男孩古古羅加子是一位幸運兒。他通過「涼山黑鷹」在快手上傳的視頻被大家所認識,成了大家眼中的「涼山小科比」。黝黑的膚色,瀟灑的動作,「小科比」掛著鼻涕在球賽上進攻、突圍,被老鐵們雙擊稱讚。
  • 先鋒力一代,為籃球夢想歡呼
    這裡,我們看到了「鐵籠中被圍觀」的格鬥少年,「最悲傷小學作文——《淚》」,著名的「懸崖村」……但這裡還生活著一群年齡最小只有10歲的黑鷹少年們,沒有籃球場就用木板和木棍搭,沒有教練就自己看著短視頻照著學——憑藉對籃球的熱愛熱愛和對偶像的嚮往,他們打出大涼山打遍京城。
  • ...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嗎?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這就是灌籃3》讓夢想之花在大涼山中綻放
    「人窮志不能短,扶貧必先扶志」,今年11月四川涼山7縣摘帽脫貧,在擺脫物質貧困的同時,志氣與夢想也孕育著一批蓄勢待發的雛鷹——「涼山黑鷹隊」,這是一支隊員年齡最小只有10歲的籃球隊。優酷《這就是灌籃3》本周六將迎來第二場外戰,節目組也將這支外表看起來黝黑瘦小的小小籃球隊請到了節目現場,成為特別的灌籃加油官。
  • 優必選與虎撲足球攜手,助力大涼山孩子們實現運動夢想
    其中,城市足球集團暨四川優必選足球俱樂部已攜手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開啟慈善募捐項目,1:1配捐愛心助力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實現運動夢想。在此次慈善項目中,虎撲足球也將作為四川優必選足球俱樂部的官方媒體合作夥伴向社會發聲,同步助力孩子們實現夢想。
  • 四川大涼山「跑出」女足小將:綠茵場綻放夢想之花
    中新社成都11月15日電 題:(中國減貧故事)四川大涼山「跑出」女足小將:綠茵場綻放夢想之花中新社記者 嶽依桐「以前我不知道足球是什麼樣子的,但現在,踢足球是我的夢想。」包括俄的麼呷作在內,目前該校共有30位來自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的彝族女足隊員。她們與足球結緣的故事,始於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和成都市金牛區教育局針對布拖縣開展的校園足球幫扶項目。
  • 快脫貧了,大涼山孩子暑假這樣過
    在向深貧「堡壘」發起最後總攻的決戰時刻,記者深入大涼山多個縣,探訪當地孩子們的暑期生活。▲8月13日,布拖縣阿布澤魯小學內正在夏令營中的孩子們在校園新操場上玩籃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賀攝▲8月11日,兩個彝族孩子在昭覺縣城郊安置點南坪社區內健身設施上玩耍。
  • 「涼山黑鷹」讓熱愛打球的人有球可打
    8月1日,最新一期《致籃球》讓我們認識了一位外號「涼山黑鷹」的小夥子。故事發生在大涼山的甘洛縣阿沙莫村,這裡坐落於四川連綿不斷的群山之間,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它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自然也就遠離了繁榮與發達。
  • 情系大涼山,夢之藍公益愛心守護學子們的夢和遠方
    在中國西南邊陲的大涼山腹地,有一群樸實的彝族孩子,他們雖然大多缺少父母的陪伴,卻無比熱愛學習、樂觀向上,他們知道上學是家裡的希望,也是實現夢想,抵達遠方的希望……這是夢之藍公益助學小隊在四合鄉中心校看到的情景。
  • 少年》之外,大涼山的女孩和夢想也被帶到了北京
    而不為人知的是,在影片拍攝之後的2019年底,10名來自彝族的女孩也加入了這個棒球大家庭。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一處民宿大院,正是這群「棒少年」和「棒少女」們如今在北京的家。2020年6月份,拍攝團隊開始記錄下這支女子棒球隊的故事。從四川大涼山來到遙遠陌生的北京,自下山那天起,等待她們的一切都是嶄新的。
  • 吳悠帶山區籃球少年看世界,這才是真正的街球王
    那裡物資匱乏,交通不便卻有著一批懷揣著籃球夢的少年,他們的童年沒有王者榮耀、沒有英雄聯盟甚至沒有電腦和手機,籃球成了他們為數不多的娛樂項目。儘管沒有一塊真正意義上正規的籃球場,可那裡的籃球氣氛一點也不比外面差。在那裡有一群熱愛籃球的少年,組成了一支籃球隊叫做「黑鷹」籃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