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

2020-12-23 騰訊網

12月20日,重慶又迎來了冬日暖陽。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

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

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

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一個夢想

辭去工作到大山深處支教圓夢

「12月,山裡已經很冷了,雪下了好幾場,剛在教室給孩子們生完炭火,寫下這封信……」

這是一封電子信件,信裡還附有十多張大山深處的照片。

「我是一名普通的支教志願者老師,這是我來到大涼山的第4個月,經歷了山裡秋冬兩季,跟孩子們從陌生到熟悉。」

黃雯在信中寫道,這次支教從今年年初開始準備,到後續辭去城市裡的工作,經歷了許多掙扎和選擇。

到大山裡去支教,是黃雯讀大學時就已經有的一個夢想。

「當時,家人都不太支持,我自己也感覺沒準備好。」黃雯說。

大學畢業後,黃雯先到外地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來又回到重慶。在工作的那幾年,黃雯一直沒有放棄過支教夢想。她說,這些工作經歷都是在為實現夢想做準備。

今年年初,黃雯在網上看到了大涼山需要支教老師的信息。

「是實現夢想的時候了!」黃雯說,自己從來沒有去過大涼山。雖然那裡一切未知,但卻是她心之所向。

經過層層選拔和專業培訓後,黃雯今年8月終於出發了。順著崎嶇的山路一路向上,黃雯離夢想也越來越近……

一個問題

「籃球場不都是水泥地嗎?」

黃雯任教的學校地處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上個月,美姑縣才剛退出貧困縣序列。

「學校的辦學條件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差,但是這裡的學生都很愛學習。」黃雯在信裡說,自己任教的學校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爾馬千愛慕小學」。「爾馬千」在彝語裡是「石頭」的意思。這也生動地形容了那裡的環境。

學校建在海拔2200多米的半山坡上,於2015年6月建成。全校有5個班級,共215名學生。學校的面積很小,只有9間校舍,校園設施也不完善。

學校的8名老師都是支教老師,黃雯負責五年級語文和教學課,以及四、五年級的音樂課。老師們吃住都在學校,雖然條件艱苦,但是黃雯樂在其中,每一天都過得很有意義。

「孩子們上下學都需翻山越嶺才能到校,看似很近的村落,卻因彎彎曲曲的山路需要走很久。但這不影響他們喜歡學校,喜歡上學。」黃雯在信中說,孩子們熱愛學習,這是她最開心的事。

在信中,黃雯講述了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關於夢想」。

讓黃雯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個小男孩,他說他想要當一名籃球運動員,知道姚明、知道科比、詹姆斯。他說這些都是在電視裡看到的,但是他覺得自己太矮了,甚至不知道比賽規則,只會把球扔進籃筐裡。

「他說的時候自己也笑了,露出兩顆小虎牙,然後全班都笑了。」

因為學校很多孩子喜歡籃球,黃雯特意找了一些籃球紀錄片、籃球比賽視頻,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放給孩子們看。「大家都擠在電腦前,目不轉睛。」黃雯說,大山裡信息比較閉塞,孩子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渴望。

有一次,孩子們正在看籃球比賽視頻。突然有一個孩子提問:「黃老師,籃球場不都是水泥地嗎?」緊接著,不少孩子也開始追問這個問題。

一個願望

修繕操場給孩子們一個「答案」

讓黃雯無法作答的原因,是因為學校的「籃球場」和視頻裡的不一樣。

事實上,學校並沒有籃球場,只有一個面積很小的水泥操場。「200多個學生在操場上做課間操,不少學生手腳都施展不開,經常會相互碰到。」黃雯說,操場面積雖然小,但卻是孩子們的樂園。

「他們喜歡在操場上跳皮筋、打籃球、跳舞、摔跤……」黃雯在信裡說,操場的一端立著一個籃筐,這就是孩子們的「籃球場」。

信裡寫道:每周三正課結束後,是學校的籃球興趣班時間。「這堂課總是被孩子們期待著,幾乎每個年級都有不少同學參與。一個小小的「籃球場」很快就被孩子們「填滿」了。

雖然孩子們在操場上玩得很開心,但是黃雯心裡卻很擔心。「水泥地面有很多地方凹凸不平,孩子們不注意就會摔倒。」黃雯說,每次看到孩子們在操場上摔倒受傷,都很心疼。

也是因為這個操場,黃雯很怕下雨天。「山裡雨水多,這個小小的操場時常積水。」黃雯說,雖然孩子們每次打球都要先掃掉泥巴和汙水,但是作用不大。「孩子們在坑窪的操場上打球,弄得身上、腿上、手掌上全是泥水。」

信裡寫道:我跟他們說「別打了,等天晴再打」。他們說「黃老師,沒關係的,有球玩就行。」

上個月,大涼州龍門鄉5所學校組織籃球聯賽,孩子們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也在別的學校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塑膠籃球場。

「要是我們也有一個這樣的操場就好了。」黃雯心裡反覆想著這句話。她知道,雖然孩子們沒說,但是他們卻很想要一個真正的塑膠籃球場。

黃雯又想起了孩子們的那個問題:「籃球場不都是水泥地嗎?」

於是,黃雯寫下了這封信。她希望通過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向社會愛心人士求助,一起為學校修繕操場,給孩子們一個「答案」。

「希望能在下學期開學時,給孩子們一個『驚喜的禮物 』。」黃雯說,這是自己的「新年願望」,她希望明年新學期開學時,能站在新操場上大聲回答孩子們:「看,籃球場是這樣的!」

這也是這裡孩子們的「願望」。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相關焦點

  • ...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嗎?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重慶老師的「求助信」:誰能給我們一個驚喜的禮物 看,籃球場是...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遠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這一天,重慶晨報·上遊新聞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寫信的人名叫黃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黃雯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也說出了一個「新年願望」:想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
  • 重慶支教女孩為大涼山求助「夢想籃球場」
    今天被一個到大涼山支教的重慶江北區的女孩感動了。她的新年願望,不是和家人團聚,也不是買新衣服,而是希望給大涼山區的孩子修建一座「夢想籃球場」。這位女孩名叫黃雯,是 2020 年初進入四川大涼山深處美姑縣龍門鄉的「爾馬千愛慕小學」的一名支教老師,目前在給學生上四五年級的課程。學校位於海拔2200米的半山坡上,學校雖然小,卻有200多名學生。像她這樣支教的老師就有八個。
  • 陳冠:衝出大涼山,一位90後支教老師的極限奔波
    與微信的熱鬧相比,他所任教的學校卻有些世外山林的感覺——千哈博愛小學,一所藏在四川大涼山深處、2600米海拔的支教學校。這裡是整個涼山彝族自治州最後實現脫貧攻堅的7個縣之一,但天南海北匯聚而成的支教團隊,讓孩子們的眼裡不只有身後的大山,更有山外的世界。「90後」校長陳冠,通過開展最「平價」的體育活動,讓24個孩子走出了大山。
  • 大涼山彝族女教師沙馬五作:成都有那麼多優秀的老師,不缺我一個
    作為一個普通的彝族女孩,沙馬五作從小受鄉村代課老師父親的影響,立下了當老師的夢想,她是村裡第一個考上本科的大學生。畢業時,沙馬五作選擇從繁華的成都回到大涼山當一名鄉村老師,「成都有那麼多優秀的老師,不缺我一個,大涼山的孩子們需要我去『拯救』。」
  • 來大涼山支教吧!
    去支教是我能認為最能完成我所期待的,謝謝索瑪花給了我重生。」          出於天性中對孩子的喜愛和骨子裡對教書育人的敬仰,在2013年2月,我辭去了在北京一家上市地產公司高管的職務,來到大涼山,參加了「四川省索瑪慈善基金會」的支教公益活動。 圖:這是我支教的學校:涼山州木裡藏縣羊窩子小學
  • 大涼山裡最美的「鄂爾多斯姑娘」
    在東勝區有這樣一群姑娘她們捨棄城市、離開家鄉選擇走進大涼山,千裡支教她們是大涼山裡最美的鄂爾多斯老師!是鄂爾多斯最美的姑娘!郝小雨說,幾位支教老師針對這樣的情況,在學校相繼組織了六一兒童節、畢業典禮等活動,並組建鼓號隊等各類社團,還帶領學生參加全州的演講比賽、健身操比賽等,為孩子們搭建了更多展示自我才華的平臺,這許多的「第一次」讓孩子們對世界和自己都有了新的認識,潛移默化中提升了他們的自信心。
  • 涼山貧困縣來了一位「硬核」支教老師
    涼山貧困縣來了一位「硬核」支教老師川報觀察記者 袁敏 王代強 視頻剪輯:郭雨荷「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Zhaojue?」「It’s rainy.」5月28日下午,陣陣清脆的英語對話從涼山州昭覺工農兵小學四年級一班的教室裡傳出。
  • 優必選與虎撲足球攜手,助力大涼山孩子們實現運動夢想
    其中,城市足球集團暨四川優必選足球俱樂部已攜手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開啟慈善募捐項目,1:1配捐愛心助力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實現運動夢想。在此次慈善項目中,虎撲足球也將作為四川優必選足球俱樂部的官方媒體合作夥伴向社會發聲,同步助力孩子們實現夢想。
  • 雲南大山孩子們的「夢想清單」被淮安高校老師遠程「清空」
    鶴慶縣與淮安相隔5000餘裡,從2014年暑假開始,淮陰工學院組織「來自遠山深處力量」支教團隊奔赴雲南,連續6年通過愛心支教、心靈家訪、成長陪伴、青春契約等形式,關注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大病救助、農村教育等,傳遞淮安愛的力量。
  • 【致敬教師】來自公安大學的支教老師,普安歡迎您!
    我希望,也有信心,能夠用這一年不長的時間,在這些孩子的心裡埋下名為夢想和遠方的種子,除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把尊重知識,熱愛知識的態度交給他們,並一代代傳承下去。 ——辣子樹小學支教老師寇珺 東城區實驗小學支教老師 宋佳林
  • 奉獻青春"彝"路有你 95後支教老師方燕林的"援涼"故事
    因為她想在自己畢業的前兩年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於是,她開始了解「支教」。起初,她在網上查找有關支教的各類信息。偶然間,在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看到了杉樹支教的招聘信息,一條條對支教老師的要求說明與強調,她說:「當時,我覺得那是一個對涼山孩子們很負責,很靠譜的支教組織」。
  • 退休高校教師夫婦連續6年支教
    (勵彤 攝) 本報訊(記者陳朝霞 通訊員勵彤 周秉)「感謝你們千裡迢迢遠赴我校來支教,你們就像是一把金鑰匙,打開了我們新視野的大門……」這幾天,74歲的忻元華和老伴滕崇在海曙區的家中整理來自千裡之外的學生來信,看到信中溫暖的文字,感慨良多。上個月,忻元華夫婦剛從四川大涼山支教回來。
  • 響應瓜帥號召 四川優必選隊助大涼山的孩子們實現運動夢想
    其中,城市足球集團暨四川優必選隊將在中國攜手開啟慈善募捐項目,1:1配捐愛心助力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實現運動夢想。城市足球集團在過去三個月內已經捐贈總價值接近1,000,000英鎊的善款,物資和設備租賃,用於全球範圍內的COVID-19疫情抗擊工作。城市足球集團旗下的俱樂部、員工、球員、教練和球迷將一同參與其中。
  • 平安守護者在行動,給孩子們帶來愛和夢想——2020年平安雲支教百佳...
    百佳志願者參與線上支教的方案,得到了平安志願者協會負責人肖晶晶的支持,百佳志願者來自全國四面八方,很想聯動來一次主題公益,本次活動的組織者陳樂波在在百佳志願者群發布了信息後,也得到了廣大志願者積極響應,分別來自產險、壽險、普惠和金服各條專業線熱衷公益的百佳志願者積極報名
  • 路更堅實夢正圓——大涼山孩子告別雲端泥地擁抱「豪門」綠茵
    他與同樣熱愛足球的支教老師們在學校裡進行著梯隊培養。因為足球,來自大涼山深處的孩子們得以走出雲端——曾去南京踢過友誼賽,也在中超賽場上踢過表演賽。今年「小升初」考試中,阿作伍勒在全縣5000多名考生中排名1300多名,被昭覺縣萬達愛心學校錄取。這個暑假,他和夥伴們白天訓練,夜晚寄宿在萬達愛心學校的宿舍中,由瓦吾小學的兩位支教老師照顧生活起居。
  • 虎撲足球&優必選 助力大涼山孩子們實現運動想
    其中,城市足球集團暨四川優必選足球俱樂部已攜手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開啟慈善募捐項目,1:1配捐愛心助力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實現運動夢想。在此次慈善項目中,虎撲足球也將作為四川優必選足球俱樂部的官方媒體合作夥伴向社會發聲,同步助力孩子們實現夢想。
  • 如何寫一封讓人難以拒絕的工作求助信?
    今天,我想與你聊一聊,如何寫一封讓人無法拒絕的工作求助信。前段時間,一位朋友說,後續想做負責全國業務的職位(總監級)。我們先聊了他的優勢,然後他說自己的劣勢是不太會向人求助。然而,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幾乎每個人的工作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與支持。
  • 收穫百萬網絡點讚,來自大涼山的「黑鷹」們夢想翱翔
    在貧瘠的大涼山,想要長期辦一項籃球比賽並不容易。阿木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籃球能當飯吃?」他在一部紀錄片中這樣說:「很多像我們一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是他們需要去打工掙錢,去娶老婆過日子,我沒有這樣想,我覺得先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辦賽初期,為維持「鷹之戰」的運營,他甚至需要通過打工掙錢來支撐比賽。
  • 收穫百萬網絡點讚,來自大涼山的籃球「黑鷹」們夢想翱翔
    在貧瘠的大涼山,想要長期辦一項籃球比賽並不容易。阿木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籃球能當飯吃?」他在一部紀錄片中這樣說:「很多像我們一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是他們需要去打工掙錢,去娶老婆過日子,我沒有這樣想,我覺得先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辦賽初期,為維持「鷹之戰」的運營,他甚至需要通過打工掙錢來支撐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