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不一樣,有的堪稱運動天才,小小年紀輪滑、平衡車等熟練掌握不在話下。
而有的孩子則不同,明明一歲就會走路了,可是到了兩三歲時走起路來還是歪歪扭扭的。
同樣是一個年紀的娃,差距為何這麼大呢?排除疾病的原因,其實這和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究竟有哪些原因會造成孩子運動不協調呢?又該如何去改善?
3歲寶寶跳舞胳膊不會轉彎,是不協調嗎?
春節長假,3歲的沫沫的和爸爸媽媽一起,窩在家裡很久了。寶爸為了陪孩子玩可謂是煞費苦心。
這天媽媽在廚房裡做飯,爸爸和沫沫在客廳玩耍。媽媽一邊做飯一邊聽到屋裡傳出陣陣笑聲。她好奇地走過來一看,寶爸和兒子在學電視上的舞蹈動作,不過兒子更像是「小殭屍」。
沫沫伸出雙手伴隨著音樂一蹦一跳的,但是肢體看上去非常僵硬,寶爸過去糾正了幾回都改不過來。他的胳膊根本不會拐彎,只能直直地伸著。
望著眼前這滑稽的一幕,媽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她對爸爸說:「寶寶這肢體也太硬了!」寶爸卻說:「何止是僵硬,簡直是不協調啊!」
晚上寶媽越想越睡不著覺,兒子13個月就會走了,可是現在3歲了走路仍然磕磕絆絆的,跳舞也很笨拙,這是運動不協調嗎?該怎麼辦呢?
新生寶寶至3歲兒童大運動發育表
生活中很多爸媽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總覺得自家孩子比其他的孩子發育慢,運動跟不上。
別急,我們先來看看大運動的發展規律,以及每個階段父母能為孩子做些啥。
1個月的寶寶:俯趴抬頭數秒,豎抱頭部能自然樹立幾秒。
此時父母可以做些輕柔的皮膚按摩和四肢運動,逗引寶寶抬頭,但是千萬不要勉強。
2個月的寶寶:抬頭時下巴能短暫抬起,部分寶寶雙肩能抬起。
媽媽可以抱著寶寶,讓爸爸在身後以搖鈴或聲音逗引,讓寶寶練習左右轉頭。
3個月的寶寶:俯臥抬頭,呈45度到90度角,個別寶寶已經能進行翻身練習。
防止寶寶突然後仰,發現寶寶有翻身的傾向後,可以輔助其先將左腿放到右腿上,然後握住寶寶的左手產生翻身動作。
4個月的寶寶:前臂支撐,翻身,拉坐起身。
注意在拉坐起身的過程中,父母不要過於用力,是個逐漸減力的過程,而且要在寶寶身後放置軟墊子,不要磕了頭。
5個月的寶寶:能輔助直立、靠坐,熟練向各個方向翻身,手能夠到腳。
家長雙手扶著寶寶腋下,讓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並扶著寶寶雙腿蹦跳,每天多練習幾次。
6個月的寶寶:獨坐,抓眼前的東西放入嘴裡,部分寶寶能匍匐爬行了。
坐是寶寶的大運動發展裡程碑,家長可先放些東西練習靠坐,逐漸過渡到獨坐,不要心急。
8個月的寶寶:能夠手膝爬行,並能從爬行換到坐姿。
爬行很好的寶寶,換到坐姿也不會含胸,而是昂首挺胸,不要怕髒,多加練習。
10個月的寶寶:手膝爬行非常快,能夠扶著物體站立。
父母可引導寶寶扶著物體移動,練習邁出小步伐。
12個月的寶寶:慢一點的孩子能獨立走上兩三步,快一些的走得更遠。
在這個階段很多寶寶還在爬,不要強迫孩子立刻學走步,爬行也是在鍛鍊肌肉力量和協調能力。
15個月的寶寶:走路很穩當,能夠完全蹲下撿東西。
如果寶寶到此時仍然沒有一絲走路的跡象,建議去專門的婦幼醫院諮詢,看是否為腳部或腿部發育不足。
18個月的寶寶:能小跑了,但是身體控制能力仍然不算協調。
此時孩子的活動範圍更大了,家長應注意給孩子營造安全的環境。
21個月的寶寶:會上樓梯了,能踮起腳尖夠東西。
寶寶此時還不會左右交替上樓梯,不用管他,先讓他有上下樓梯的意識即可。
30個月的寶寶:雙腳離地跳。
36個月的寶寶:自己能雙腳交替上下樓梯,能騎著車跑了。
以上,雖然每個孩子有個體差異,但大體情況不會相差太大,父母對照這份規律表,對孩子的運動發展做到心中有數。
如果發現孩子運動遲滯,比標準相差太多,那就需要趕緊向專業醫生求助來解決問題了。
孩子運動不協調啥原因?該咋辦?
不要覺得孩子不協調這件事是個小事,如果不重視一方面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另一方面,還可能因此而不合群,產生自卑心理。
其實大部分孩子的運動不協調,是與家長不當的養育方式相關的,一起來看下。
1.過度包辦
許多老人對孩子過於寵溺,總是把孩子抱在懷中,要麼就是放在童車裡。孩子缺乏運動和鍛鍊的機會,就很容易出現觸覺遲鈍,反應遲緩,以至於運動不協調。
一定要摒棄包辦的思想,在安全的範圍內讓寶寶多運動,多爬行,每個大動作發展都要加以輔助,這樣孩子的平衡協調能力才會越來越好。
2.缺乏營養
這一條可能大部分家長都會不服氣,說每天給孩子進補了很多食物,怎麼可能營養不良呢?
需知人體每天攝入的營養必須保證均衡,如果顧此失彼會影響到孩子某個器官的長成,自然會令協調能力大為降低。
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時,可以去做一個專門的營養元素評估,缺啥補啥,不能亂吃。平時更是要做到膳食均衡,合理進餐。
3.衣服不合身
如果孩子所穿的衣服過於「苗條」,緊緊地裹住了孩子,他運動起來自然不方便。而如果孩子衣服太厚,也不利於寶寶「大展拳腳」。
穿衣不當,會限制孩子的行動能力。而他們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如此束縛很多動作都做不了,時間長了自然沒有其他小朋友那樣靈活。
給孩子選衣服,棉質吸汗的是首選,在尺寸上也一定要適中。喜歡運動的孩子還可以選擇穿運動衣服,更有利於孩子「發揮」。
4.鞋子不合腳
和衣服一個道理,穿鞋過大過小,或者材質太硬,都不能讓孩子盡情地玩。雖然是無心之舉,但總用鞋子來扳住孩子的腳,寶寶不舒服,自然會肢體僵硬。
而且鞋子和孩子的腳部發育息息相關,鞋子選不好會影響娃長個哦。選擇運動鞋給孩子穿,尺寸要按需更換才行。
5.玩具沒選對
玩具是每個小朋友最好的夥伴,在鍛鍊手眼協調方面,推薦這三個簡單易學的玩法。
滾小球:找來一個硬紙盒和一個小球,在紙盒上挖出和球大小相等的洞。家長先做示範,然後指導寶寶將球從洞口滾入盒子中,反覆練習。
看圖搭積木:父母可以將一些圖片擺放給孩子看,然後讓孩子自己模仿圖片,一個人嘗試搭建成圖片模樣的物體。開鎖:當孩子的手指靈活度開發到一定程度後,父母可以讓寶寶自己試試拿鎖開門。
我是糖果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一個四歲寶寶的媽媽,有育兒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