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運動不協調,跳起舞來像「小殭屍」,父母這5個方面要重視

2020-12-22 糖果的媽媽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不一樣,有的堪稱運動天才,小小年紀輪滑、平衡車等熟練掌握不在話下。

而有的孩子則不同,明明一歲就會走路了,可是到了兩三歲時走起路來還是歪歪扭扭的。

同樣是一個年紀的娃,差距為何這麼大呢?排除疾病的原因,其實這和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究竟有哪些原因會造成孩子運動不協調呢?又該如何去改善?

3歲寶寶跳舞胳膊不會轉彎,是不協調嗎?

春節長假,3歲的沫沫的和爸爸媽媽一起,窩在家裡很久了。寶爸為了陪孩子玩可謂是煞費苦心。

這天媽媽在廚房裡做飯,爸爸和沫沫在客廳玩耍。媽媽一邊做飯一邊聽到屋裡傳出陣陣笑聲。她好奇地走過來一看,寶爸和兒子在學電視上的舞蹈動作,不過兒子更像是「小殭屍」。

沫沫伸出雙手伴隨著音樂一蹦一跳的,但是肢體看上去非常僵硬,寶爸過去糾正了幾回都改不過來。他的胳膊根本不會拐彎,只能直直地伸著。

望著眼前這滑稽的一幕,媽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她對爸爸說:「寶寶這肢體也太硬了!」寶爸卻說:「何止是僵硬,簡直是不協調啊!」

晚上寶媽越想越睡不著覺,兒子13個月就會走了,可是現在3歲了走路仍然磕磕絆絆的,跳舞也很笨拙,這是運動不協調嗎?該怎麼辦呢?

新生寶寶至3歲兒童大運動發育表

生活中很多爸媽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總覺得自家孩子比其他的孩子發育慢,運動跟不上。

別急,我們先來看看大運動的發展規律,以及每個階段父母能為孩子做些啥。

1個月的寶寶:俯趴抬頭數秒,豎抱頭部能自然樹立幾秒。

此時父母可以做些輕柔的皮膚按摩和四肢運動,逗引寶寶抬頭,但是千萬不要勉強。

2個月的寶寶:抬頭時下巴能短暫抬起,部分寶寶雙肩能抬起。

媽媽可以抱著寶寶,讓爸爸在身後以搖鈴或聲音逗引,讓寶寶練習左右轉頭。

3個月的寶寶:俯臥抬頭,呈45度到90度角,個別寶寶已經能進行翻身練習。

防止寶寶突然後仰,發現寶寶有翻身的傾向後,可以輔助其先將左腿放到右腿上,然後握住寶寶的左手產生翻身動作。

4月的寶寶:前臂支撐,翻身,拉坐起身。

注意在拉坐起身的過程中,父母不要過於用力,是個逐漸減力的過程,而且要在寶寶身後放置軟墊子,不要磕了頭。

5個月的寶寶:能輔助直立、靠坐,熟練向各個方向翻身,手能夠到腳。

家長雙手扶著寶寶腋下,讓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並扶著寶寶雙腿蹦跳,每天多練習幾次。

6個月的寶寶:獨坐,抓眼前的東西放入嘴裡,部分寶寶能匍匐爬行了。

坐是寶寶的大運動發展裡程碑,家長可先放些東西練習靠坐,逐漸過渡到獨坐,不要心急。

8個月的寶寶:能夠手膝爬行,並能從爬行換到坐姿。

爬行很好的寶寶,換到坐姿也不會含胸,而是昂首挺胸,不要怕髒,多加練習。

10個月的寶寶:手膝爬行非常快,能夠扶著物體站立。

父母可引導寶寶扶著物體移動,練習邁出小步伐。

12個月的寶寶:慢一點的孩子能獨立走上兩三步,快一些的走得更遠。

在這個階段很多寶寶還在爬,不要強迫孩子立刻學走步,爬行也是在鍛鍊肌肉力量和協調能力。

15個月的寶寶:走路很穩當,能夠完全蹲下撿東西。

如果寶寶到此時仍然沒有一絲走路的跡象,建議去專門的婦幼醫院諮詢,看是否為腳部或腿部發育不足。

18個月的寶寶:能小跑了,但是身體控制能力仍然不算協調。

此時孩子的活動範圍更大了,家長應注意給孩子營造安全的環境。

21個月的寶寶:會上樓梯了,能踮起腳尖夠東西。

寶寶此時還不會左右交替上樓梯,不用管他,先讓他有上下樓梯的意識即可。

30個月的寶寶:雙腳離地跳。

36個月的寶寶:自己能雙腳交替上下樓梯,能騎著車跑了。

以上,雖然每個孩子有個體差異,但大體情況不會相差太大,父母對照這份規律表,對孩子的運動發展做到心中有數。

如果發現孩子運動遲滯,比標準相差太多,那就需要趕緊向專業醫生求助來解決問題了。

孩子運動不協調啥原因?該咋辦?

不要覺得孩子不協調這件事是個小事,如果不重視一方面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另一方面,還可能因此而不合群,產生自卑心理。

其實大部分孩子的運動不協調,是與家長不當的養育方式相關的,一起來看下。

1.過度包辦

許多老人對孩子過於寵溺,總是把孩子抱在懷中,要麼就是放在童車裡。孩子缺乏運動和鍛鍊的機會,就很容易出現觸覺遲鈍,反應遲緩,以至於運動不協調。

一定要摒棄包辦的思想,在安全的範圍內讓寶寶多運動,多爬行,每個大動作發展都要加以輔助,這樣孩子的平衡協調能力才會越來越好。

2.缺乏營養

這一條可能大部分家長都會不服氣,說每天給孩子進補了很多食物,怎麼可能營養不良呢?

需知人體每天攝入的營養必須保證均衡,如果顧此失彼會影響到孩子某個器官的長成,自然會令協調能力大為降低。

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時,可以去做一個專門的營養元素評估,缺啥補啥,不能亂吃。平時更是要做到膳食均衡,合理進餐。

3.衣服不合身

如果孩子所穿的衣服過於「苗條」,緊緊地裹住了孩子,他運動起來自然不方便。而如果孩子衣服太厚,也不利於寶寶「大展拳腳」。

穿衣不當,會限制孩子的行動能力。而他們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如此束縛很多動作都做不了,時間長了自然沒有其他小朋友那樣靈活。

給孩子選衣服,棉質吸汗的是首選,在尺寸上也一定要適中。喜歡運動的孩子還可以選擇穿運動衣服,更有利於孩子「發揮」。

4.鞋子不合腳

和衣服一個道理,穿鞋過大過小,或者材質太硬,都不能讓孩子盡情地玩。雖然是無心之舉,但總用鞋子來扳住孩子的腳,寶寶不舒服,自然會肢體僵硬。

而且鞋子和孩子的腳部發育息息相關,鞋子選不好會影響娃長個哦。選擇運動鞋給孩子穿,尺寸要按需更換才行。

5.玩具沒選對

玩具是每個小朋友最好的夥伴,在鍛鍊手眼協調方面,推薦這三個簡單易學的玩法。

滾小球:找來一個硬紙盒和一個小球,在紙盒上挖出和球大小相等的洞。家長先做示範,然後指導寶寶將球從洞口滾入盒子中,反覆練習。

看圖搭積木:父母可以將一些圖片擺放給孩子看,然後讓孩子自己模仿圖片,一個人嘗試搭建成圖片模樣的物體。開鎖:當孩子的手指靈活度開發到一定程度後,父母可以讓寶寶自己試試拿鎖開門。

我是糖果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一個四歲寶寶的媽媽,有育兒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寶寶身上有淤青是來給父母報恩的?如果胎記長成這樣,家長要重視
    民間對青屁股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傳說,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檸檬加醋:青屁股的寶寶,我們說是寶寶上輩子跟父母吵架,被父母給打了,然後青色屁股是對孩子的懲罰,讓他們記住自己上輩子的錯誤,然後這輩子轉世投胎後來給父母報恩。
  • 「先爬後走」的寶寶和「不爬就走」的娃,這五個方面有明顯區別
    一、在這5個方面,二者有區別 身體協調性不一樣 最直觀的,會爬行的孩子感覺功能更協調。曾有調查顯示,大多數有感覺障礙的寶寶都沒有在嬰兒期學會爬行或爬行的時間非常短,而爬行是公認的預防感覺障礙的最佳方法。
  • 寶寶手眼不協調怎麼辦?
    手眼不協調不屬於生理問題,屬於視動統合能力,是學習能力的一種,如果這方面不好有可能前庭不好,也就是感統失調。 什麼是手眼協調? 手眼動作的協調是指人在視覺配合下手的精細動作的協調性,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覺能力而組成的。
  • 紅旗嶺的「殭屍舞」走紅全中國!
    「殭屍舞」等於「佳木斯快樂舞步健身操」        「殭屍舞」原本不叫「殭屍舞」, 實則是一種 「行進有氧健身操」,因源於黑龍江        據王春生介紹,「殭屍舞」一套總共7節:上肢運動、肩部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腰運動、下肢運動,每節7個動作組成,再配上時長50分鐘《阿妹的情歌》《美觀》等7個音樂曲目,能分別鍛鍊脖子、肩部、腰部、胯部、膝蓋、腿等身體各個部位
  • 如果寶寶有這4個現象,說明寶寶可能積食了,父母要引起重視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出現這4個症狀暗示積食已經很嚴重了,父母萬萬要留心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再也不愁吃不上飯了,即使是豬肉價格,居高不下,人們都依舊能夠吃得起肉。對於以前的人來說,如今天天就跟過年似的,每餐都是非常豐富的。
  • 如何看出寶寶的智商,在5歲前就很明顯了,主要體現在這3個方面
    全天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尤其是在現代社會這麼激烈的情況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從胎教開始,父母就想要通過努力,讓自己的寶寶聰明一點兒。再到現在層出不窮的早教班,可以看出來,在開發寶寶智商的這件事情上,父母從未停歇。
  • 為什麼寶寶明明很困,卻還是不肯睡?這三個原因父母要重視
    正是這三個原因導致孩子經常鬧覺,所以父母要是遇到孩子不想睡,需要引起格外重視。採用三個緩解的辦法:孩子困後別拖著不讓睡如果父母在餵奶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出現打哈欠的行為,那麼父母首先應該要哄孩子入睡,而不是擔心孩子尿布沒換,奶沒吃完。
  • 萌娃一聽到音樂,就情不自禁的跳起舞來,網友:有模有樣好可愛
    文:小麗小孩子跳起舞來,有時候真的是可愛死了,不知道大家家裡的寶寶會不會跳舞呢?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可愛的萌寶吧!準確的來說,是這個小女娃要獻舞啦,是不是很期待呢?萌娃突然間聽到音樂響起來,小女娃情不自禁的開始了自己的舞蹈,先是用屁股往左邊扭一下,再把屁股往右邊扭一下,就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接著把雙手依次舉起來,像是要撒花一樣,動作超級的逗,這樣撒花了一會,就把放下來,開始上下左右扭動了。看到這萌娃扭呀扭,搖呀搖。好像有當舞蹈家的天分,網友們看到都覺得好萌好可愛呀!1、可愛的小公主,你願意嫁給我嗎?
  • 現在父母為什麼越來越重視寶寶的體能運動呢?
    在中國傳統教育中,往往更注重應試教育,以孩子成績來判定是否優秀,經過幾十年的教育改革,以及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受到西方教育的影響,開始逐漸重視孩子素質教育。據資料顯示,常年參加體育鍛鍊,愛跑、愛蹦、愛跳的孩子身體會相對健壯,雖然看上去很淘氣,但是,他們生病的次數往往少於不愛動的孩子;那些安靜而不愛運動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是「乖寶寶」,但是有很多會因為運動量少,出現極瘦或極胖的現象。
  • 寶寶的大運動訓練要遵循規律,父母避免三個錯誤做法,別誤傷孩子
    正如上文提到的林姐訓練自己孩子站立,這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操作,過早、過多都對孩子的發育不利。寶寶站立是需要條件的。首先,寶寶的骨骼要發育到一定的程度,脊柱要出現頸前屈、胸後屈、腰前屈等;其次,寶寶的肌肉也要發育到一定的程度,能扶著東西站得穩。這樣,孩子才能開始練習站立,否則,對孩子的脊柱和腿部發育不利。
  • 寶寶1歲多還不會走路,怎麼辦?大運動康復師:水到渠成要這樣做
    走路這件事常常被父母過度放大,以至於我們忘記了會走路只是個結果,從而忽略了寶寶之前的大運動發展情況。舉例來說,如果寶寶從抬頭開始就比其他孩子慢,那麼他學會走路的時間很可能也會比較晚。所以,如果寶寶過了1歲還不會走路,父母們不要一味地擔心,而是應該根據寶寶之前的大運動發展情況,來調整當前和今後對大運動發展的預期。
  • 她是慈禧太后的御前宮女,才華樣貌出眾,跳起蝴蝶舞來像仙女!
    不少人都知道晚清時期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叫李蓮英,殊不知她還有一位御前宮女,此人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煉,樣貌出眾婀娜多姿,有人說她的顏值猶如仙女一般,跳起蝴蝶舞來更像天女下凡,那麼大家知道此女子是誰嗎?首先是因為她的家族身份,裕容齡屬於滿族正白旗人,老爹叫裕庚,官至一品,被大清任為日本公使,因此裕容齡就跟父母常年駐紮在日本,從而使得她有條件學習了日本舞蹈。後來,大清又派裕庚出任法國大使,因此裕容齡又隨父定居法國巴黎,不久後她通過關係認識當時的舞王伊莎多拉,接著跟人家練起現代舞。由於裕容齡天資聰明,學舞蹈學得很快,因此得到了伊莎多拉的賞識。
  • 寶寶幾個關鍵期|做父母的千萬別錯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個最敏感的時期,而處在這個「關鍵期」的孩子,他們的各種能力發展是最快、最容易的時候,如果在這段期間進行相應的教育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旦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就需要用幾倍的努力來彌補。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抓住嬰幼兒這個時期的潛能開發。
  • 寶寶一歲前會發生這些變化,父母可從幾個方面努力,幫助提升智商
    有些寶寶會出現吃手的表現,這也說明了他們開始在慢慢探索世界。2、4~6月齡寶寶會翻身和獨立坐,小手慢慢會抓東西,並且能在雙手間轉換,手指有了抓握的力量。到了8、9個月左右,能用簡單的發音和肢體語言與父母溝通,並且在藉助大人外力的條件下可以扶站。
  • 寶寶翻身有3個「信號」,父母要重視,並且用正確的翻身技巧
    如果寶寶發現自己翻身一直沒辦法學會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久而久之他們就不願意學習了。 所以父母可以用玩具逗弄孩子,讓孩子能夠主動學會翻身。 正是因為孩子翻身晚的原因有很多,所以父母應該要引起重視。
  • 這份運動發育時間表,父母要重視
    其實,父母應該要重視孩子的運動發育時間表:翻身:3-4個月正常來說,孩子在白天之後身體發育會愈加快速,而這時候的他們相比之前也會比較結實。而當孩子學會站立之後,說明孩子離行走已經不遠了。行走:不遲於18個月有些孩子由於營養還有自身條件的因素,很快就能夠學會走路,但是有些孩子卻需要18個月左右才能夠學會走路。
  • 6個月寶寶發育得好不好?看這5個方面,都具備說明娃發育的好
    下面丁媽帶大家解讀6個月嬰兒的發育過程,看看你家寶寶的身高體重,以及大動作各方面的能力是否達標?高興時會哈哈大笑,不高興時會發脾氣會生氣,而且寶寶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喜歡到處摸、到處看,用自己的感知盡情的探索世界。6個月的寶寶渴望快樂,要求情感互動,已經不滿足於父母對自己單純的照顧,經常要和自己身邊的人玩、喜歡有人時刻關注著,和他說話。
  • 聰慧的寶寶一般體現在三個方面,4歲前就有顯示,父母要留心培養
    別人家的寶寶平時都張羅著出去玩,而曉麗家的娃,一般時候在家裡就自己玩得挺好,也不要求父母帶自己出去。有些時候,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曉麗喊她,她也不回應。曉麗看了新聞知道有的孩子比較內向自閉,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 1歲寶寶精細動作訓練如此重要,3個小遊戲讓寶寶手眼協調頭腦靈活
    寶寶進入1歲以後,他的種種進步會令你非常驚喜。除了慢慢學會走路和會說更多的話之外,他雙手及手指的靈活度,在這一年也會有很大提高。 對於手和手指的運用,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我們稱為精細運動。
  • 父母和寶寶玩5個益智遊戲,娃更聰明
    文丨小書蟲媽媽相信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健康活潑。想要孩子聰明,那麼,父母對寶寶進行早期的智能培育與開發是很有必要的。從人類大腦的發育過程來看,腦細胞在胚胎期形成,胚胎後期一直到4周歲是腦細胞成長、發育、分化的過程,這一階段稱為大腦快速發育期,父母要把握好這個時期。那麼,如何給新生兒做智能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