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時候,保定府有個人叫吳為善,心地善良,家境殷實,經常周濟窮人,修橋鋪路,不遺餘力。
吳為善五十歲這年,突然得了病。第二天,就咽氣了。家人擺設靈堂,全家號哭。忽然,走進一位道士,鶴髮童顏,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吳為善的兒子吳四友出來接待他。
道士說:「我姓田,名木,是崦嵫山上的道士,最近濟寧崦嵫山上的道觀年久失修,聽說你父親樂善好施,特來募捐。」吳四友悲傷地說:「抱歉,家父剛剛去世,恐怕愛莫能助了。」
道士說:「我有起死回生之術,快領我去見你父親。」等吳四友領著道士走進靈堂。道士略加診治說:「這不過是內心鬱結失調,並沒有死。」說完,從懷裡摸出一隻石驢,道士念動咒語,石驢慢慢變大,變成了真驢。道士對著驢說:「我來這裡化緣,忘記帶靈丹妙藥,你立即去崦嵫山取一粒來。」驢點了點頭,出門而去。
吳四友說:「崦嵫山距此五百裡,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到時候父親的屍體恐怕已經腐爛了。」道士說:「莫急,快得很。」不到半個時辰,驢已返回,口銜一粒丹丸,大如珍珠,鮮紅如火。道士立即用溫水調和丹丸,灌入吳為善口中。過了一頓飯功夫,吳為善竟悠悠轉醒,恢復了生命。
吳四友急忙向道士叩拜,感謝他的救命之恩。道士說:「善有善報,記得到崦嵫山來還願就行。」說完,飄然而去。
吳四友回到靈堂,只見父親慢慢坐起,喟然一聲長嘆,說:「危險極了,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兒子急忙問怎麼回事。
吳為善說:「剛才被兩個鬼差牽引著,走了大約十來裡路,忽然間一個道士騎驢而來,攔住押解我的鬼差說:『吳為善一生行善,好事還未做完,你們快把他領回去,閻王那裡,我去說情。』鬼差對他很尊敬的樣子,就帶我返回來。等我到了門口,鬼差猛然把我一推,突然跌了一跤,就醒了過來,好像做了一場夢。」家人聽了,驚喜不已。猜想道士一定是個仙人。
半個月後,吳為善恢復了健康。他帶著五百兩銀子去濟寧崦嵫山去還願。到了崦嵫山,看見山腳下有一個石叟和一個石驢,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樣。石叟竟然和那個道士有幾分相似。詢問當地人,答道:「崦嵫山是張果老的道場,這是張果老和他所騎的驢。」這才悟出道士姓田,名木的本意,這田木合起來,不就是一個「果」字。
吳為善把崦嵫山道觀修葺一新,以後更加虔誠地行善積德,活到九十歲無疾而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