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報記者張愷報導
米哈的友誼賽高低沉浮,中國行勝國米、平皇馬(點球惜敗)讚譽一片,奧迪杯先後慘敗於拜仁和熱刺(共0比5)有被打回原形支離破碎之感,TIM杯再勝國米、點球擊敗薩索洛又有點回勇,本周一新賽季首場正賽義大利杯預賽2比0勝乙級佩魯賈晉級,缺乏客觀評判價值,米蘭表現出國內強、國際弱的特點。
義大利杯提供一些技術參考:堅持雙新援前鋒組合的4312陣型;羅德裡格・艾利-羅馬尼奧利新中衛搭檔,合計年齡才41歲;本田圭佑在前腰位置表現搶眼,助攻一球又送出一個必進球,前20分鐘4次打門回到上賽季開局的強勢,梅內替補日本人出場完成傷愈首秀;貝爾託拉奇-德容-博納文圖拉(波利替補)高硬度全能後腰,捨棄技術型球員蒙託利沃。
《米蘭體育報》給米蘭新陣定義為「無組織者陣容」,「沒有前後場的居中組織者,本田不是經典10號,他和梅內、蘇索等人一樣都需要多次拿球擺脫對手盯防,是附加的前鋒或中場,而非傳統意義中有想像力的10號,不能一人能夠定義一條線的。這樣的米蘭是從防線開始進攻,後衛壓上,分擔部分組織任務,中場重在攔截、平衡、側翼插上。」
《米蘭體育報》根據訓練特點、足球理念、戰術布置等多條宗旨認為:米哈類似孔蒂!貝爾託拉奇和博納文圖拉的雙遊弋型側翼,就是孔蒂的慣用套路,賈凱裡尼、馬爾基西奧、比達爾、博格巴的路數,貝爾託拉奇在TIM杯的進球便是證明,接雙前鋒配合妙傳後點包抄。後衛能帶球發動進攻,羅馬尼奧利的角色要求正是博努奇在尤文的功能。
兩位教練接手的球隊平臺相似,連續兩年的低排位無緣歐戰,「手術」的第一刀都是「切開」頭腦,培育球員爭勝欲望、扶植必勝信念,強化自信;第二刀是高負荷大強度訓練,孔蒂2011年在費城高溫下把球員練到吐,打造出比賽機器;米哈同樣,體能教練波文奇透露:「米哈對球員就像擠檸檬,榨乾為止,要付出110%的體能。大家都覺得訓練結束了,新一輪馬上開始。隊內絕大多數人不習慣這種過於緊張的訓練,但聯賽開始後會看到好處。球員怕米哈,普遍反應,時刻感覺到米哈的雙眼盯著自己,不敢放鬆。」
米哈有時告訴球員「放慢節奏,慢點」,隨即叫喊:「讓你慢點跑,不是散步!」大棒過後有胡蘿蔔,兩位教練都會請客吃飯做人情,加深隊內交流。米哈和孔蒂都是1969年生人,成名於1990年代,作為球員對戰了十多年。米哈成新孔蒂豪門首秀奪冠?媒體這麼猜,米蘭球迷巴不得。
連接米哈和冠軍教練的還有一點:安切洛蒂執教米蘭首戰也是義大利杯對陣佩魯賈,2001年11月13日義大利杯1/8決賽首回合,米蘭3比0完勝,因扎吉梅開二度。米哈賽前被記者問到這個話題時反問記者:「安切洛蒂什麼結果?」然後不住點頭,「這就是我想要的。」
有名帥相似度,但也有禁區:貝盧斯科尼時代的外教禁區。老貝先後請過5名外教:列德霍爾姆、塔巴雷斯、特裡姆、萊昂納多和西多夫,5人不僅零冠軍且下場都很慘,只有萊奧一人打滿整個賽季,還大罵老貝是「自戀的納西索斯」。這5人都有美妙綽號,列德霍爾姆是「公爵」,塔巴雷斯「哲學家」,特裡姆「皇帝」,萊奧「世界公民」,西多夫「教授」,都死在跋扈的老貝手上。
加利亞尼說「米哈特點像卡佩羅」,但願他能理想地結束一個賽季,終結老貝外教的噩夢。明年2月正值老貝入主米蘭30周年慶,紅黑世界需要類似1999年百年慶典的球場佳績。米蘭最後一次外教奪冠是列德霍爾姆的1978/79賽季,米蘭第10冠。
---
本微信刊載的所有內容,版權均為足球報所有,未經授權許可,其他媒體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改編,請聯繫足球報新媒體事業部。
郵箱:zuqiu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