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校長論壇在廣報中心舉行 20位名校長把脈教育熱點話題

2020-12-26 大洋網

12月19日,兩場重磅校長論壇在廣報中心舉行,20名省、市屬教育集團的總校長、國際學校校長、知名教育培訓機構校長齊聚一堂,就集團化辦學、教育評價改革等議題,發表真知灼見。

名專家名校長共論集團化辦學

上午場的論壇主題為「集團化辦學的探索與實踐」,由廣州市教育局和廣州日報聯合主辦。來自廣州市教研院、華附、省實、廣雅、執信、二中、廣大附中、廣鐵一中、華陽小學的專家、校長,以主題發言和圓桌會的形式,提出他們對集團化辦學的建議與思考。近幾年,廣州在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尤其是集團化辦學進入了「快車道」:全市共成立教育集團84個,實現市屬優質教育集團11個區全覆蓋。

隨著集團化辦學進入「深水區」,其面臨的挑戰亦日漸凸顯:如何確保龍頭校優質教育資源不被稀釋,從而做到「保峰填谷」;對於跨多區辦學的省、市屬教育集團而言,如何處理好不同區域之間在人員編制、預算經費安排、資源投入等方面的不平衡問題;如何有效評估集團化辦學的效果等等,都亟待總結經驗。在論壇上,校長、專家們從堅守集團化辦學的初心、集團化辦學的邏輯起點和發展趨勢、集團化辦學的規模是否越大越好等方面展開討論,為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讓集團化辦學催生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緩解「擇校熱」提供解決方案。

教育評價改革進行時未來人才這樣培養

下午場校長論壇以「教育評價與未來人才培養」為主題,包括國際教育校長圓桌會和金質教育機構校長圓桌會。下午場校長論壇由廣州日報社主辦,廣報求學和粵傳媒聯合承辦。

隨著教育需求的多樣化,國際化教育成為許多中國家庭和學生的新選擇,甚至不少家長在孩子幼兒園階段就有了這樣的計劃和需求。然而,不少家長對國際化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卻存在諸多誤區。國際化教育的內核是什麼?備受關注的全球勝任力教育到底如何開展,家長又該如何為孩子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國際化學校?在國際教育圓桌會環節,六位來自城中知名國際學校的校長圍繞上述話題展開討論。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在線教育何去何從;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校外教育機構如何助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質量教育;「新中考」「新高考」在即,考生和家長又該如何調整應對,都是家長關心所在。在金質教育機構圓桌會環節,五位嘉賓分別結合各自探索和實踐建言獻策。

沒有最完美的學校但有和孩子最匹配的學校

朱志東: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校長

談到國際化教育的內核,朱志東認為,國際教育的內核,是培養國際社會未來所需要的人才和核心綜合素養。首先,在培養人才的理念上,符合國際社會對未來人才核心素養的要求。其次,在培養人才的方式上,無論是課程設計、授課方式、學校文化和學生管理,採中外教育之優勢,兼容並蓄,融合創新。而在實施方法上,國際化教育不是完全國際化課程,而是建立在對自己文化、價值觀充分理解和認知的情況下,更為包容地看到世界教育的各個方面。

「我們培養的人才要在10多年以後才走向社會,所以要對未來人才進行評估很難。但有幾點是不變的。」朱志東認為,首先,學生要成為終身學習者,鍛鍊自我驅動力,能找到熱愛的東西去自我學習。同時,學生要具有思辨能力,拋開事物表象去找到本質。另外,學生要具有社區意識,關心自己身邊的事和人,能為周邊環境做出貢獻。

朱志東表示,每個學校都希望把學生培養成才。雖然沒有最完美的學校,但有和孩子最匹配的學校。如果某個學校生源相對整齊,應該考察學校整體教學理念、管理模式、師資等等方面是怎樣的。如果生源比較多元,除了考察上述方面,還應該考察學校分層教育做得怎麼樣。家長要清楚的是,申請學校之前,一定要對孩子的能力有深入的認識,看看哪些學校與孩子和家長的期望是匹配的,包括學術、培養目標、管理理念、學校文化等等。

挑選學校不要只看升學率

袁拔:廣州新僑學校執行長

袁拔認為,一所好學校最重要的標識是:它會考慮「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家長和學生在挑選國際學校時,不要對課程體系有偏見,任何一個成熟的、經過認證的課程體系都能辦出優秀的國際學校,關鍵看學校的辦學理念、核心團隊以及辦學投入。

許多人在選擇學校時,會很關注升學結果。但升學結果只是優質國際學校辦學外在展現的一部分而已,它並不是一個優質國際學校的全部。好的升學結果其實由很多因素決定,除了生源、師資和硬體之外,學校的運營管理能力尤其重要。

與此同時,還應該關注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以及良好的財務運行情況。需要著重強調的是,整個學校的運營系統,校長是總設計師和首席運營管理人,校長的背景和經驗,以及過往在「同類型學校」的辦學成就,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所學校的運營管理。袁拔支招,可以通過學校官網、微信公眾號、招生說明會、開放日、社交媒體、家長群、在讀學生和朋友等渠道獲得,也可以與招辦老師、學校負責人交流獲取數據和信息。

選學校前先了解孩子興趣愛好所在

劉長勤:廣東實驗中學IFPAD國際藝術高中部執行校長

劉長勤認為國際教育應該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中國的文化和教育,放眼世界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教育。二是西方的文化和教育,學生需要學習西方文化教育中精髓的部分。最後,中西方文化教育融合後產生出新的東西。

她表示,未來是人工智慧的時代,想要不被取代,人類就要從事付出情感、創意的工作。學生是要面向2030年以後的,批判性思維和責任心就十分關鍵。

談到國際化學校和家長如何雙選,劉長勤的觀點是,在考察國際學校的過程中,家長要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做正確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儘可能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所在。只有真正熱愛,孩子讀這個課程才有內驅力,才能學得好,發展才能更穩健。同時,要考察學校校風、學風、班風,尤其是師資。穩定優質的師資是成功的國際學校最關鍵的因素。

國際教育的內核是「知己知彼」

楊琳琳:廣州市番禺區諾德安達學校中方校長

楊琳琳表示,國際教育的內核可以用「知己知彼」概括:「知道自己的價值、安身立命之本,用自己讀得懂的文字、語言、講得通的邏輯,去把自己的觀點告訴別人,不是告訴別人『我和你一樣』,而是告訴別人『我和你不一樣』的點。」

楊琳琳認為,國際教育一方面要培養認知技能,另一方面要培養非認知技能,如探究精神、創造力、自我認知等;學生需要在全球性的校園中培養全球勝任力,不是簡單地學習知識,一定要融會貫通。

對於選擇國際學校,她為家長們提供了四個考察方向:首先看師生有沒有發自內心的笑容;第二看課程設計、資源整合為學生提供了多少獨特的機會,是否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第三看學校是否以學生為中心,讓孩子對學校有歸屬感;第四要看老師們的發展空間有多大,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師資才足夠優秀和穩定。

態度、情感比學術能力更重要

博賜能:愛莎國際教育集團教育總監(國際)

博賜能(Craig Boyce)認為,國際化教育是為了培養未來人才,隨著世界的一體化,更需要培養能夠跨文化、跨學科的人。「國際化教育能給孩子一個機會,與來自不同文化、不同學科、不同國家的人來往、溝通、交流,能夠深刻地自我認識、自我理解,看清楚自己的優缺點,開拓學術上的寬度、深度,培養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全世界各個地方都能做出貢獻、好好生活。」

學生如何才具有全球勝任力,他強調了情感的重要性,「孩子只有身心健康,深刻理解情感,才能產生好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管理能力和領導力,也就有了全球勝任力」。

他還表示,國際學校會從兩個角度來選擇合適的學生,第一是學術水平,第二是態度,包括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相比之下,態度比學術能力更重要。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除了了解整體情況、課程體系等以外,要重點關注學校的教學理念和培養目標。另外,還要了解家校關係如何。

學習不是為了達標 而是為了成長

陳海淑:中黃國際教育集團副總監、中大附屬外國語小學校長

陳海淑認為,許多人講到學習,更多想到的是要達標,很少想到去成長,更多考慮的是怎樣去培養會考試的孩子,很少考慮讓孩子們學會精細化規劃未來。作為教育者,應該努力改變這種局面。老師要會教,將孩子培養成一個終身學習者,讓他們學會怎麼去思考,怎麼交流,怎麼自我管理,怎麼和別人溝通,怎麼去研究。

老師如何會教?陳海淑指出,可以採取探究式的教學、概念驅動的教學、協作式教學、因材施教式教學、差異化教學,評價體系也要改變,教學才會變得更生動,讓孩子們喜愛。

對於如何選擇心儀的國際學校,陳海淑建議,可以用「望聞問切」的方法來考察學校。走進學校望環境,聞理念,問學生問老師,再根據自己看到的、結合孩子的情況進行分析。她建議,除了參加學校開放日,儘量也在平常時間走入校園,看學校真實的情況。另外,家長值得關注的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國際學校也一定要注重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因為只有中國的才是世界的。

文科提早積累 理科合理規劃

劉靜鋒:廣州樂學培優品讀行教學總監

「我認為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二者是互相補充的關係。」劉靜鋒認為,線下教育之所以不可替代,是因為線下教育有一個學習場。來自不同學校的孩子們,可以在一起學習分享,成為好的學習夥伴。這是線上教育不可取代的優勢。

劉靜鋒表示,作為一家以文科更為突出的校外教育機構,樂學培優品讀行語文堅持以文化自信、家國情懷、立德樹人為教學理念。今年他們帶領孩子去潮州體驗韓愈,到惠州體驗蘇軾,通過讀經典、體驗家鄉,讓孩子更好地愛自己、愛歷史。舉辦此類綜合素養活動,正是以創新思維和具體行動助力孩子建立一個更立體更完整的學習能力模型。

談及「新中考」「新高考」的備考建議,劉靜鋒支招,文科要提早積累,理科要合理規劃,「新初一的期中考試是考數學、語文、英語、歷史、政治的,如果孩子文科積累不好,到了初一就會很難面對。理科就是進行階段性的計劃」。

從小學、初中起 就要及早規劃 

馮永粦:精銳教育廣州總校長

馮永粦說,「新中考」可以敦促學校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關注重點從「分數至上」轉向「全面育人」,從追求「學科成績」轉向促進「學生成長」。就拿「新中考」來說,新增了歷史科目,體現歷史學科基礎性作用,加強廣東高考綜合改革「3+1+2」模式的有效銜接。同時,「新中考」考試科目涵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7~9年級)規定的全部科目,有利於克服「不考不教、不考不學」的傾向,避免學生偏科和人為限制考試科目,有助於引導學生學好每門課程,打好共同基礎。

馮永粦指出,在這種新政下,就要求學生及早做高考的系列規劃。「孩子的升學其實是一個系列性的升學規劃,不能是到了哪個階段,才想起規劃,它應該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要去統籌,特別是到初中以後就要堅定你的目標,初中、高中都要緊緊圍繞規劃的終極目標去設計、打造。」

在馮永粦看來,有三點值得特別注意。「第一,家長是孩子升學最好的陪伴,必須要全面了解孩子,才會有綜合的分析、科學的規劃。第二,在全面評價的條件下,孩子要文理兼修,但切忌『眉毛鬍子一把抓』,要有時間規劃和學習重心。第三,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大家要約束自己,這樣在備考上就會有更好的效果」。

家長做好孩子的「參謀」和「軍師」

沈翠連:學大教育廣州總校長

沈翠連表示,在線教育除了智能化功能外,還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如,一個學生周三做完作業後,還有2個小時,他可以利用在線教育上一堂完整的課,這是打破時間限制。在線教育也可以打破空間限制,比如廣東高考考的是全國卷,全國有10個省份都考的同樣的試卷,我們可以在10個省份匹配師資,匹配度更高,取得的效果也會更好。」

她介紹,學大教育提出和踐行的個性化教學理念,是幫助學生成長、成才,課程中融入了心理疏導、人生規劃等內容,「學校的教育教學是集體式的,學生個性化的問題,我們校外輔導機構可以形成有力補充,形成合力。接下來,我們會更好地將線上線下相結合,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對於應對新高考的策略調整,沈翠連認為,學生們要提高自我認知,包括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徵、學科優勢,最好提早進行職業體驗、規劃職業生涯。家長也要花時間提前學習新高考政策,搜集各個目標學校的信息,梳理志願填報規則,從而做好孩子的「參謀」和「軍師」。

我們要做家長感動的服務

唐剛:罡得教育集團總校長

「單單只有在線教育不可能有完美的效果,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在線教育中學習借鑑。」對於在線教育,唐剛認為,基於目前的教育培訓模型的發展趨勢,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都會有它各自的優勢,也會是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他也期待行業的同仁們共同努力,讓行業更健康地發展。  唐剛表示,罡得教育的理念是做感動家長的服務,「孩子成績提高,家長更多是滿意,不一定是感動,所以我們要在孩子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對孩子加以引導」。他介紹,目前,除了文化課外,罡得教育還積極探索了信息編程、成長教育、家庭教育、職業規劃等,幫助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2021年是廣州新高考、新中考的第一年,學生該如何應對?唐剛建議,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從低年齡開始打牢基礎,同時注重孩子的個性培養,就能在中考和高考上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除了智商和情商,還要培養「世商」

李希:英孚國際留學備考中心全國總監

李希認為,「新中考」與「新高考」的改革正好反映了國家以發展的角度來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新中考」反映的是「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新高考」反映的是逐步打破單純以考試分數評價學生的方式,要求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同時也要求各高校以及全社會科學選拔人才、維護教育及社會公平。

「通俗一點說,就是回到了每個家長在養育孩子時的最普通也是最樸實的願望——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教育者,李希表示,她非常高興看到這樣的變化: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認識自我,評價自我。

李希透露,英孚每年發布的《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中顯示,中國的英語熟練度在近五年一直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並以連續兩年邁入中等熟練度水平。如今的中國學生,日後面臨的必然是全球的挑戰。她認為,除了智商和情商,還要培養孩子的「世商」(世界商數)。「我們的人才要能用與世界共通的語言來傳遞中國價值觀,為人父母要培養孩子成為健康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王婧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林霞虹、伍仞、曾俊、謝澤楷、王婧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婉虹

相關焦點

  • 二十位名校長把脈教育熱點話題
    12月19日,兩場重磅校長論壇在廣報中心舉行,多名省、市屬教育集團的總校長、國際學校校長、知名教育培訓機構校長齊聚一堂,就集團化辦學、教育評價改革等議題,發表真知灼見。
  • 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
    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與會嘉賓合影。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人民網深圳12月19日電 (記者孫競)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支持,人民網與廣東省教育廳、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今天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
  • 聚焦高質量教育發展 2020年度教育論壇即將啟幕
    央視網消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主辦的2020年度教育論壇將於12月8日下午在京召開。  央視網教育盛典論壇以「雲生態·話未來 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教育行業,表彰先進典型,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把脈教育發展方向。在本次活動中,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全國各知名高校和中小學校長以及國內知名教育機構負責人匯聚一堂,共同圍繞當前教育發展的熱點問題、重大問題展開討論。
  • 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渝舉行
    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現場。新華網發新華網重慶12月4日電(李海嵐)12月4日,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重慶)學校召開。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名校長齊聚重慶,聚焦五育融合、教育評價改革等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
  • 第四屆全國中學校長論壇在六盤水市第三中學舉行
    第四屆全國中學校長論壇在六盤水市第三中學舉行 2020-10-17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美校長論壇泰山中學舉行
    中美校長論壇泰山中學舉行 40位美國教育官員和中小學校長來泰交流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百名中小學校長論壇「雲端」論道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0月16日廈門消息(記者 莊楊筱)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百名中小學(中職)校長論壇10月16日在廈門和臺灣兩地共同舉辦,廈門會場設在國際會展中心,臺灣會場設在嘉義大學。本屆論壇首次採用視頻連線、同步互動的方式進行,兩岸約200位校長就「學生綜合素養評估」這一主題展開「雲端」論道。
  • 20多位國際院士把脈!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明日在煙舉行
    20多位國際院士把脈! 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 以「後疫情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將於12月3—4日在煙臺舉行,來自11個國家的20多位國際院士和2位諾獎獲得者、20多位醫院院長
  • 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即將舉辦 書記校長期待分享智慧、凝聚共識
    人民網深圳12月18日電 (記者 何淼)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支持,人民網與廣東省教育廳、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承辦的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將於12月19日舉行。
  • 全國大學校長深圳「論道」:聚焦「十四五」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創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0日11時40分訊(許義麗)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與「十四五」起步的銜接之年。奮進「十四五」,如何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校長論道現場12月19日,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在深圳舉行,全國60餘位大學書記、校長齊聚,關注熱點、溝通碰撞、共謀發展,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建言獻策。
  • 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在深舉行,探討「十四五」高等教育高質量...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12月19日,主題為「奮進『十四五』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辦。副市長聶新平出席開幕式。
  •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支教幫扶涼山州教育發展:既解決燃眉之急...
    向堯富是華東師大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以下簡稱「校長中心」)組織的首批赴涼山州支教的35位教師之一。從2019年8月底開始,他們來到四川涼山州西昌市進行支教幫扶活動,代課、上示範課、組織教研、參與學校管理……他們還擔當所在單位與受援學校的資源紐帶。這首批35位教師中,有23位在結束任期後又表達了留任意願。
  • ...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精準服務校長論壇成功舉辦
    央廣網鄭州12月4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王靜 侯家選)12月2日至3日,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精準服務校長論壇在河南大學成功舉辦,來自全省科技戰線各領域的32名青年科學家、32所中小學校長、50名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進行了深入學習交流。
  • 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即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郝萍)為助力教育事業創新發展,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支持,人民網與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將於12月19日在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舉行。
  • 首屆中國-紐西蘭校長論壇召開 探索跨文化交流與未來教育
    10月11日,「2019年首屆中國-紐西蘭校長論壇」在北京一零一中本部圓明園校區召開。論壇經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海澱區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紐西蘭奧克蘭孔子學院共同支持,由北京市海澱區教委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公室主辦,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承辦,紐西蘭森根國際集團協辦。
  • 聚焦智慧健康學校 高雄•北京校長專題論壇在京舉行
    聚焦智慧健康學校 高雄•北京校長專題論壇在京舉行 2015-03-11 15:20:3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段紅彪
  • 2020年華師大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召開 專家學者共話五育
    光明網重慶12月6日電  12月4日,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重慶)學校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名校長一起,聚焦五育融合和教育評價改革等熱點問題,交流學習經驗,共建新時代育人體系。
  • 清華耶魯劍橋等21名校長「把脈」疫情下的在線大學教育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4月24日晚,清華大學舉行「全球大學特別對話:新冠疫情下的大學在線教育及展望」主題會議。該會議由清華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主辦,來自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等15個國家的21所高校校長、副校長和專家學者,以及多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參與會議。
  • 長沙縣大同星沙教育集團校長伍英榮獲「十佳好校長」稱號
    【通訊員楊密】近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基礎教育論壇雜誌社聯合舉辦2019第四屆全國「好老師、好校長、好園長、好家長、好社團、好學校」公益推選活動。長沙縣大同星沙教育集團伍英校長被評選為全國「十佳好校長」。
  • 2021CPPL|百萬教培人關注,第四屆中國民辦教育校長職業化高峰論壇...
    對於許多民辦教育人來說,面對如此多的困難與挑戰,中國民辦教育校長職業化高峰論壇也許能幫你找到答案。大會規模、蒞臨大咖、參會校長、內容看點等各個方面全維升級,朗培教育集團與全國萬名民辦教育人共同探尋民辦教育變革與未來創新之路。歷經三年沉澱的CPPL,通過輸出前沿理念和辦學經驗,已成為積極引領中國民辦教育行業職業化、規範化,促進教育品牌和個人交流合作的優勢平臺。隨著朗培教育集團對CPPL的不斷打造、升級與傳承,其在教培業的影響力也逐年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