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就後,項羽為何只願意當「西楚霸王」,而不想學秦始皇?

2021-02-08 小弦夜話集

01前言

秦末大起義中,農民起義軍代表陳勝吳廣很快的就被鎮壓下去了,慢慢的,以楚王國為首的諸侯聯軍成為推翻秦朝的最終勝利者。而楚軍陣營中,最為亮眼的莫過於「西楚霸王」項羽,其次就是劉邦了。雖然劉邦一路小跑,一直跑進了鹹陽成功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但是其實一直將秦王朝軍隊打的節節敗退的,是霸王項羽,而當時最為強大的也是霸王項羽。可以說坐擁20萬精兵的項羽有著傲視群雄的資格和實力,但是為什麼,最後項羽只願意做一個「西楚霸王」?而不是秦始皇一樣的皇帝?

劉邦項羽滅秦之戰

02衣錦還鄉

其實,項羽從來都不想做什麼皇帝,項羽想要的是推翻暴虐的秦王朝統治,將天下回到當時分封制的天下,然後自己衣錦還鄉。作為一個強大的霸主國來控制其他小的諸侯國。所以在將劉邦趕出鹹陽之後,項羽不僅沒有趁機佔據地理位置極佳的關中,反而大肆搜刮各種寶貝,然後一股腦地將這些寶貝全部運回了江東。

項羽

03分封制還沒有斷絕

當時,秦王朝雖然統一了中國,但是歸根結底秦王朝統治時間非常的短暫,所以人們心中還是比較傾向於分封制的。可以說項羽就是受到了這種思想的束縛,一直覺得分封制才是社會應該發展下去的制度。可以說,分封制是項羽的最終目的,但是分封制只是劉邦通往獨裁的手段而已。這裡的原因是因為,項羽是貴族,但是劉邦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所以兩人對待分封制的看法不一樣,項羽看到的全部都是分封制的好處,而相比之下,因為獨裁統治的秦朝遭到各種諸侯的打擊。所以項羽怕自己步入秦朝後塵,所以自然更願意選擇分封制。

秦末諸侯分割

而劉邦是從社會底層爬上來的,所以自然不是原有分封制的受益人,相比於分封制和「大一統」,劉邦顯然更傾向於秦始皇一樣的管理方式。但是當時所有的人都覺得分封制是非常明智地,在戰爭還沒結束的時候就急著要封地。就比如韓信,居然威脅劉邦來給自己封了一個「齊王」,劉邦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訓,也清楚分封制向集權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項羽

04仇恨心理

劉邦見到秦始皇出巡的時候,感嘆地發出了「大丈夫當如此也!」的感嘆。這說明,劉邦是非常羨慕秦始皇的地位和權力的,所以劉邦從一開始,就一直想成為秦始皇。但是項羽發出了「今後我要取而代之。」這種言論,項羽對於秦始皇,不是羨慕,而是赤裸裸的仇恨。這個仇恨也延續到了項羽對於秦始皇所建立的集權制的仇恨,因為項羽本來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貴族,但是卻因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最後落魄如此。所以項羽從一開始,就只是想將秦王朝徹徹底底地推翻,將社會秩序回歸到戰國時期的秩序。

劉邦

05尾言

不過這也註定項羽最後的失敗,因為項羽自始到終,也終究只是一個臣子的思想。項羽想要想東周時期一樣,扶持一個「吉祥物」,然後自己當一個徹徹底底的霸主。但是劉邦,卻有著創業者的思緒,劉邦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創建一家可以媲美秦始皇的公司,自己當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秦始皇

相關焦點

  • 西楚霸王項羽,實力碾壓劉邦,為何最終一敗塗地?
    作為歷史上的西楚霸王,項羽的能力毋庸置疑,只不過最終的項羽仍然是失敗的,天下最終被劉邦奪得。秦末時期,天下大亂,項羽異軍突起。作為歷史上最為年輕的霸主之一,項羽受到了後人的敬仰。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花時間最少但成就最高的霸主。項羽出生於公元前232年,23歲那一年,他跟著叔父項梁起義反秦。年紀輕輕的項羽就開始起義,從此之後,項羽走向了巔峰。
  • 秦國滅亡以後,項羽為何寧願做西楚霸王,也不願當皇帝?
    項羽是秦朝末年的豪傑人物,被稱為西楚霸王。在秦朝的暴政統治下,百姓怨聲載道,自陳勝、吳廣開始,各地起義軍不斷,項羽就是其中最具實力的一方,大有成為新統治者的勢頭。秦國滅亡以後,項羽為何寧願做西楚霸王,也不願當皇帝?
  • 「神勇霸王,千古無二」西楚霸王項羽的傳奇一生
    而項羽以個人武力令天下人折服,尊其為"西楚霸王"。後人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從年少義憤填膺到青年時的衝鋒陷陣再到兵敗被圍。下面請讓我為大家講訴西楚霸王的坎坷。一:少年得志,胸懷天下項羽是泗水下相人,他的爺爺是楚國名將項燕,自幼便繼承了爺爺的那種英雄氣概,從小無父無母的他由項梁培養長大,教他知識與武術。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在幹什麼?
    秦始皇是在他38歲的時候統一的六國,也就是說秦始皇38歲之前,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他們都是在幹什麼?想要知道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看看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他們分別是多少歲?只有了解了他們的年齡,才能知道他們具體能夠幹什麼。秦始皇是公元前259年生人,劉邦是公元前256年生人。
  • 西楚霸王項羽死後葬在山東?
    其中翹楚當屬劉邦、項羽。劉邦建立漢朝,奠定了漢民族與漢文化的發展基石。而項羽於烏江岸邊殊死血戰,最終自刎而亡。一代戰神項羽身首異處,他最終被埋在哪裡卻不得而知。現在山東、安徽等地有三處項羽墓,山東兩處,安徽一處,「西楚霸王」死後,是被葬在山東了嗎?
  • 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
    ①平凡少年公元前232年,項羽出生在今天的江蘇省宿遷市。項羽的父親是楚國的將軍項燕,可惜一次戰爭中被秦國的大將王翦殺害了,項羽小時候只得跟著他的叔父項梁一起生活。項羽小時候不喜歡學習,他的叔父項梁教導他:羽兒啊,你要努力學習,日後才能興旺楚國。項羽反駁道:學習只需要會寫名字就夠了,要學就學能領軍打仗的兵法,立足於萬人之上。
  • 神功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是被小羅羅害死的【睿智生活傳媒平臺】
    神功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是被小羅羅害死的據說神功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是被小羅羅害死的,小羅羅的手段有那麼高嗎?其實他們是呂嘜敨、楊喜、楊武、呂勝、王藝這5個人,聽起來都是名不見經傳,都是小羅羅,那神功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怎麼會被這個小羅逼死呢,是因為這5個小羅羅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們是以前行軍中最能打的關中軍團中的成員。秦軍有多厲害我們就不細說了,靠著他們,秦始皇能夠在短時間內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可以說個個都是特種兵。
  • 西楚霸王項羽,為何敗給無賴劉邦?
    三國裡,劉備的境遇曾經與大漢開國皇帝劉邦很相似,底層出身,白手起家,身邊文韜武略的人才不少,但劉備的蜀漢最終沒能完成一統,反被曹魏所滅,而劉邦卻打敗了強大的西楚霸王項羽
  • 一目兩眸,嗜殺成性,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西楚霸王——項羽
    偏生他長大後武功強大得嚇人,一人在太守府斬殺殷通及近百門客,領軍作戰時還百戰百勝,簡直是遊戲裡的BUG。如果他把書讀好,把劍學成然後把兵法啃完,那他豈不是比歷史上的西楚霸王還要逆天?記載中項羽有重瞳,即"一目兩眸",基本就是一隻眼睛有超過一個瞳孔,醫學上稱之為多瞳症,是一種病症。
  • 西楚霸王項羽——被歷史抹黑了兩千年的真英雄
    項梁於是又教項羽學習兵法,項羽非常高興,但是只學個大概,不肯深加研究。有一次秦始皇出巡,項羽見秦始皇為儀仗威武綿延數裡,並大聲說:「彼可取而代之也。」叔叔連忙捂上他的嘴,心裡卻暗暗高興。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自幼以勇氣聞名鄉裡。順勢起兵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
  • 西楚霸王項羽自刎後,他的兩個兒子和妻子去哪了?
    公元前202年,「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西楚霸王項羽坐上了人生的末班車
  • 力拔山兮氣蓋世,西楚霸王項羽為何兵敗劉邦?
    熟知歷史的人都會知道項羽,這個昔日的西楚霸王,對於他的一生十分的不忿,本該為人中豪傑,最後卻落得自刎於烏江的悲涼下場。這也讓許多人對他十分的惋惜!是啊,怎麼會被惋惜呢?    於是,項梁就開始教授項羽兵法知識。原本以為他會好好學習兵法,但沒想到他是好好學了,只是知知甚淺。所以啊,這樣一個做什麼事都三分鐘熱度的人,而且只知道橫衝直撞的莽夫怎麼可能敵得過心機頗深的劉邦呢?
  • 西楚霸王:大丈夫當如此也!
    項羽簡介《史記》記載: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秦朝末年起義軍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項氏家族崛起秦始皇巡遊會稽,渡過浙江(今錢塘江),項羽和叔父項梁一同去觀看。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霸王看著死在懷裡的虞姬,歇斯底裡的痛哭。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只是未到傷心處啊。哪個英雄寧願孤單,只是沒有了那個願意陪打江山的人!在電影《霸王別姬》中,張國榮和張豐毅的經典對話:「說的是一輩子!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是什麼狀況?
    那麼,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正在做什麼呢?漢初三傑之韓信生於公元前231年的韓信,統一戰爭結束之時,大概10歲。從這段時間至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渡過長江投靠項梁,種種跡象表明應該是個貴族,原因有四:1、 當年對於韓信有「幾十飯之恩」(韓信連續吃了幾十天)的漂母,面對韓信日後必當重謝之言,反懟了這位年輕人一番,其稱道韓信為「王孫」。
  • 西楚霸王破釜沉舟,所向披靡,四面楚歌,項羽製造了多少成語?
    西楚霸王項羽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有意思的是,和項羽有關的成語非常多。在楚漢相爭的風雲際會中,敢和項羽比成語數量的,估計就是置項羽於死地的韓信了。「取而代之」。秦始皇巡遊會稽郡,渡過浙江(上遊是新安江,中遊是富春江,下遊是錢塘江),來到了會稽郡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天子出行,這輩子可能就只能見這一回,吳中的百姓紛紛圍觀。
  • 西楚霸王項羽只留下一首詩,弦外之音有人知,英雄美人成千古絕唱
    —   —關注唐詩宋詞天天讀 頂級傳統文化美刊——對於無言面對江東父老在烏江邊自刎的項羽大家並不陌生,他有一個非常有氣勢的稱號叫西楚霸王
  • 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一說,只是個美麗的誤會,現實很傷感
    編者按:提起西楚霸王項羽,給人最深的印象除了他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以外,我想就是他最後兵敗垓下,最後烏江自刎而死的悲壯景觀了吧。
  •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秦朝末年起義軍領袖,傑出的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且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李晚芳對其評價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 西楚霸王
    (《史記·項羽本紀第七》)於是,項梁開始教授項羽兵法,項羽非常高興,但是學了個大概後,項羽又厭倦了,不肯深加研究。秦始皇巡視全國時,路過會稽,乘坐大船渡江,項梁帶著項羽在一旁圍觀,項羽沒有一點圍觀群眾的自我認知,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也。」
  • 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的烏江在哪裡?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這首緬懷西楚霸王項羽的詞《烏江》,將項羽的驕傲和悲壯以及其對項羽的崇敬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作為秦末亂世的戰神級霸王,垓下之戰的失敗,讓英雄落幕。為了尊嚴寧死不降,又不願回江東,走投無路的項羽自刎於烏江,時年三十一歲。有不少人替項羽惋惜,認為項羽若回江東,以他的強大能力,未嘗不能東山再起,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