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2日,U18與U17再次展開了一次較量。前3輪,前者均以失敗告終,然而就在昨天,U18終於成功扳回了一局。不過,球迷對於U18的勝利並不驚喜,因為他們認為這次之所以能贏球是因為U17放水了(U17餘嘉豪、曾凡博不怎麼打)。U17和U18這2支隊伍當中,有3名廣東宏遠青訓球員曾得到杜鋒的重點關注,他們分別是U18的劉野、馬力克,還有U17的鄒運。但經過這4輪PK賽之後,杜鋒肯定對他們非常失望,或改變對他們的看法。
不管是劉野、馬力克還是鄒運,他們都是廣東宏遠二隊的佼佼者。17歲的鄒運比前2位球員小1歲,在這次比賽也沒有獲得太多展示自己的機會,所以筆者就重點說下劉野和馬力克。
關注宏遠二隊的球迷都應該清楚劉野的實力,他在球隊穩坐主力位置,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但入選國青隊之後,形同虛設,一點兒存在感都沒有。其實U18國青隊非常需要像劉野這種控衛,但主教練始終沒有給到他太多的上場機會,從表面上來看確實有些讓人不能理解,但實際上是有原因的。
筆者始終相信一名主教練不會無緣無故棄用球員,尤其是國青主教練。在9號進行的比賽,劉野只拿到1分,表現真是一言難盡,讓主教練如何信任你?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找找自身的原因,不管是技術層面,還是心理素質,他都需要好好反思一下。
再來說下馬力克,他與劉野的情況不太一樣,主教練還是比較信任他的。不過,馬力克的心理素質、基本功還是差了一些,而且技術相對粗糙。也正如有些球迷所說,再這樣下去,馬力克有可能會成為第二個高尚。為什麼呢?因為他現在就是單純想依靠自己的身體優勢來打球,其實比他身體條件出色的球員多了去了,他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練好自己的基本功,然後再把投籃、發球的命中率提高上去。
再看看廣東男籃一隊的年輕球員,徐傑、杜潤旺、胡明軒等都非常優秀,他們的技術都是比較細膩的,與馬力克、劉野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綜合這4場比賽來看,U17與U18存在較大差距,前者的天賦強於後者。不過,也有值得高興的地方,後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