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恢復平常
(點擊音樂,駛上回憶列車)
△在王文斌的追悼會上,戰友們來為他送行
年少從軍戍海疆,轉業入警衛京畿。從軍旅到警營,他始終不忘來處。1999年9月1日,王文斌同志從海軍轉業到北京市公安局地鐵分局,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二十載。即使二十年之久,有些習慣,總也不會變。他常說「這是部隊養成的習慣。」王師傅的好習慣,與其說,是部隊養成的,不如說,是他在兌現著對自己的承諾。「王師傅愛疊被子。無論什麼時候起床離開,他都習慣把它疊得方方正正。」 「王師傅是特守時的一個人,每次接班,他只會提前,不會拖後。」「文斌執行力特別強,能做到的絕對做到,條件不成熟的想辦法做到。」「他輕易不請假。這麼多年,他從未因私事請過一次假,每次回房山照顧老嶽父,也都是利用休息時間。唯一一次不在崗,還是2015 年他因為胃出血,直接住進了宣武醫院ICU,這才休息了一段時間。」「他還特別愛衛生、愛乾淨,每次都是提前到警務室,先打掃乾淨,再出去執勤,一天不落。」「王哥身上有老一代軍人吃苦耐勞的精神,他比我大14歲,他知道我腰間盤突出,每次有路線勤務,他都主動替我。」大家根據回憶復刻著細微的點滴,談起他對大家潛移默化的改變,仿佛他不曾離開。8月12日,在公交總隊舉行的民警從警20周年榮譽紀念章頒發儀式上,王文斌莊嚴敬禮,從總隊長手中接過沉甸甸的從警二十年紀念勳章。回想起二十年前穿上警服的那一天,那麼遠,又那麼近,清晰記得警徽下的宣誓:「我志願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夏日早高峰的北京地鐵四號線宣武門站,狹窄的空間,每日來往的客流高達到10000多人次。對來往乘客,它只是一個普通的地鐵站名,與其他站並無大異,也許只是多了些熙熙攘攘、擁擠嘈雜。而對於王師傅,地鐵站的工作,是他的使命。王師傅常說:「我就是幹這個的。」每日巡邏、安全防範、處理各類警情和突發情況,一次次安全提示、一樁樁查人找物、一件件糾紛調解……披星戴月,日復一日,王師傅穿梭於地鐵站臺、站廳、換乘通道、安檢口、閘機、電梯口、售票機,有警接警,無警巡邏,開展著轄區安全防控基礎工作。站裡及周邊情況,他都跟自己家裡一樣熟悉。「有次接一站臺糾紛警情,我說,『王師傅,咱坐電梯,從進站口進去』,王師傅馬上打斷我說,『我們走二換四通道,這樣最快,跟我來!』」同警區的劉警長回憶著。「記得有一次,夜裡十點多地鐵快要收車時,一醉漢在車廂裡耍酒瘋,打他媳婦兒,車廂秩序一片混亂。師傅帶著我出警,一邊把男子帶回警務室約束至酒醒,一邊安撫女子的情緒,一邊照顧身邊受到驚嚇的四歲孩子,直到後半夜,醉漢酒醒了,師傅又語重心長教育感化他。事後,女子執意要送師傅錦旗,師傅卻說,『您不用做錦旗,我就是幹這個的!你們大老遠來北京,沒事就好!回去好好過日子。」徒弟小高說。陳政委回憶:「王文斌作為副處級民警,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的發言,我印象特別深。他說,『作為人民警察,得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為什麼要幹這個職業……」從警二十年,王文斌幹過業務、幹過政工,帶過隊伍、也幹在一線。他工作經驗豐富,有擔當,能扛事兒。有他在的地方,大伙兒都特踏實。他常說「我就盼著你們年輕人好。」「王師傅看身邊的年輕同志,就像看自己孩子一樣。平常能教的都教,能幫的都幫,而一到立功受獎,他又總是想著把機會給年輕人。」警區小郝說。他知道我自己一個人在北京,很心疼我。那年我家人從新疆來北京,他還專門組織警區一起,給我家人接風。師傅就是我的家人……」 徒弟小梁說。「他的學習強國八千多分,全總隊大排名第八名。每次早上六點多警區統一坐警車下站的路上,他總是習慣性把手機拿出來開始學習強國,還鼓勵大夥一道兒學。帶動著身邊一撥兒年輕孩子。」付所有感而發。再平凡再瑣碎的工作,也是有危險的。可他總是衝鋒在前,泰然處置。他常說,「這事兒我來辦!」「記得2003年非典時期,大家都人心惶惶,整個街面上都沒有人出來。王哥是東直門站派出所副所長,那時所裡沒有食堂,但每天上崗的同志又得吃飯,他便冒著被傳染的風險,帶著口罩,穿著防護服出去給大家買菜,親手做飯。他說,『非常時期,我得扛起來,不能怕,也不能亂。』當時,我是東直門所的警長,大家真的是被他感動了。」軍博站派出所王政委回憶說。
「記得去年有一回,地鐵末班車收車後,警區同志一起坐車回所路上,老王隨口念叨了句,『今天一個精神病人還咬了我一口,不過後來給解決了。』同事幾個聽了都一震驚,這種事兒居然這麼隨意的被他給說出來了!」
「王師傅走前一天中午十一點多,我們在西單站一起吃飯。剛吃到一半,接110布警,宣武門站有乘客糾紛 。王師傅二話沒說,帶上裝備就要走,我說讓兩名輔警兄弟跟著一塊兒過去,他卻說,『你們踏實吃飯,這事兒我來辦!』 一個多小時後,糾紛調完了,王師傅再沒顧上回來吃……」劉警長回憶著。
王師傅走了,可他並未真正離開。真正的逝去,不是死亡,而是被遺忘。他不會忘記的事情,我們終不會忘。那二十平的小小警務室,依然有人接續堅守..
素材提供:公交總隊、炮局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