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2020-12-18 中國財經時報網

12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黃洪表示,近年來,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而言:

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有10家保險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臺灣地區。

二是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前三季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覆蓋10億多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參保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平均提高了14個百分點,切實減輕了老百姓的經濟負擔;商業養老年金保險保費收入551億元,責任準備金5623億元;健康險前三季度保費收入達到6666億元。

三是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明顯增強。截至11月末,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18.5萬億元,佔全行業的88.3%,其中絕大部分為長期資金,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

四是風險防範成效顯著。近年來,銀保監會採取多項措施,推動行業轉型,改善負債業務結構,提高發展質量,行業主體回歸保障的格局已基本確立。目前,中短期業務保費佔比僅為4%,佔比從2015年高峰時期下降了近九成,萬能險業務佔比為15%,佔比從2016年高峰時期下降一半。深入治理行業亂象,嚴厲打擊股權違規、公司治理、資金運用、產品設計、銷售理賠、數據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目前,我國人身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36.5%,是監管標準的2倍多;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依法接管違法違規經營和風險隱患較大的人身險公司。

五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完成人身保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主流產品價格平均下降20%。積極推動銷售渠道「先照後證」,探索推進營銷體制改革,降低銷售成本。放寬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持股比例至100%;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2019年3月,批准籌建中英合資的恆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6月,批准友邦保險內地分支機構改建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這是國內第一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

黃洪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不斷深化人身保險改革,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產品,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相關焦點

  • 黃洪: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保監會黃洪: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進行了部署。對於人身險業發展現狀,12月1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而言,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
  • 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
    原標題:銀保監會:萬能險業務佔比較2016年高峰下降一半至15%   12月16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
  • 銀保監會:我國僅1/5的人擁有長期壽險保單,市場潛力大
    中國人身保險市場究竟怎麼樣?距離高質量發展目標還有多大距離?12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從滲透率、市場需求、供給能力、市場競爭狀況、市場主體的經營管理水平五個方面分析了今天中國的人身保險市場。
  • 銀保監會:目前我國被保險人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42.7%
    黃洪指出,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前三季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覆蓋10億多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參保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平均提高了14個百分點,切實減輕了老百姓的經濟負擔;商業養老年金保險保費收入551億元,責任準備金5623億元;健康險前三季度保費收入達到6666億元。
  • 銀保監會:人身險利差損風險加大 多措並舉打好風險化解攻堅戰
    11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賈飆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廣州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壽險業總精算師論壇」上表示,在全球低利率環境和利率下行趨勢下,人身保險業利差損風險在加大,但目前人身保險業利差損風險整體可控。
  • 銀保監會:正研究將部分目錄外費用納入商業大病保險之內
    黨的十八大以來,銀保監會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深化保險業改革開放,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
  • 銀保監會黃洪:我國人身保險市場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人均持有人身...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12月16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雖然我國人身保險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國人身保險市場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如在滲透率方面,目前我國人均持有人身險保單數不足
  • 前11月人身險同比增長超7%,水滴保險商城助力國民健康保障意識提高
    12月16日,銀保監會副黃洪表示,今年1-11月,我國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
  • 排雷「開門紅」六亂象 銀保監會喊話人身險公司:均衡發展
    10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關於加強規範管理促進人身保險公司年度業務平穩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家人身險公司加強人身險業務規範管理,圈定出重點查處的六大違法違規行為及險企自查時間表。同時,喊話公司合理規劃全年發展任務,平衡業務發展節奏,釋放出防控經營風險、促進人身保險市場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的信號。
  • 2萬億保險巨頭「倒臺」,保單怎麼辦?銀保監:有5萬元額外補償
    這不僅比2018年的570億和2019年的546.5億高出約40%,也是我國保險公司自2005年開始發行債券和融資以來的第三個高峰。對保險,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保險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在保障期內根本不會有問題,如果你買了它,就是在浪費錢。此外,近年來,關於保險的負面新聞不斷,比如不退款或少賠付甚至傳出破產的消息,導致他們對保險失去信任。
  • 銀保監會政策下一步!事關健康險、重疾險、車險、資金運用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進展平穩。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23家保險公司參與試點,19家公司出單,累計實現保費收入3.0億元,參保人數4.76萬人。儘管試點進展較為平穩,但業務總體規模不大,市場普遍反映政策吸引力不足。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積極協調財政部、稅務總局等相關部門,完善稅延保險試點政策,擴大試點地區範圍。
  • 銀保監會:鼓勵保險資管公司為優質上市公司提供更多長期資金
    來源:證券日報網 張歆本報記者 張歆在12月1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但我國人身保險業市場仍處於一個初級發展階段,最大的優勢是市場潛力大。
  • 國內第3家保險公司破產?規模高達2萬億,客戶保單怎麼辦?
    眾所周知,我國作為人口大國,保險市場也很龐大。就目前來看,我國就有240家正規保險機構。我國的保險公司實力也很強。根據2020《財富》世界500強名單顯示,全球共有29家保險公司入圍,中國就有8家保險公司在其中。
  • 我國已有3家保險公司破產,有一個規模達2萬億,客戶保單怎麼辦?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會選擇買保險,他們覺得保險是一種人身保障,可以減少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特別是一些富豪,對於購買保險更是樂此不疲,往往都會投入巨額資金購買保險。中國有14億人口,保險市場還是很大的。目前,國內有240家正規保險機構,其中平安和中國人壽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這兩家企業實力雄厚,並於2020年成功躋身《財富》500強。
  • 人身保險,護航平安健康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據統計,中國已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42.7%,風險保障總額超1000萬億元。
  • 銀保監會:全國範圍內推廣人身保險電子化回訪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李延霞)中國銀保監會日前對外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推廣人身保險電子化回訪工作的通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人身保險電子化回訪。人身保險電子化回訪是保險公司在保單猶豫期內,依託網際網路等技術,對投保人驗證客戶身份真實性,確認投保人知悉合同主要內容和猶豫期等相關權利的回訪。
  • 一文帶你讀懂我國的商業保險
    我們先來談談保險的監管。保險屬於金融,在我國屬於強監管的行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國務院通過「一行三會」,即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管理整個金融市場。雖然現在銀監會和保監會已經合併,但是其實還是各司其職。
  • 銀保監會現一輪人事大調整;美國第三大保險公司車險保費「殺熟」
    銀保監會現一輪人事大調整《財新》消息,3月下旬,銀保監會啟動了一輪重要的人事調整,涉及多個部門、多位局級幹部。據了解,銀保監會諸多重要部門的負責人均有調整,相關人士將於近期正式到位。銀保監會就保險資管新規配套規則徵求意見4月1日,《上海證券報》消息,在保險資管產品新規出爐的基礎上,相關三項配套規則——《關於規範開展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規範開展債權投資計劃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規範開展股權投資計劃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已起草完畢,銀保監會目前正在業內徵求意見。
  • 銀保監會掛牌兩年9部門負責人調整;重疾定義修訂保留甲狀腺癌,分...
    據悉,自銀保監會成立兩年來,銀保監會及派出機構皆陸續進行了多輪微調。截至目前,共有9個職能部門一把手和13個銀保監局一把手發生更迭,調整幅度各達3成有餘。此外, 兩年間13個履新的銀保監局局長中,有4名來自銀保監會,其中兩名由部門副職升為銀保監局一把手,另有5名副局長異地交流升任局長。
  • 我國第3家保險公司宣布破產,規模達2萬億,客戶的保單該怎麼辦?
    說起保險,有人對它嗤之以鼻,覺得買保險就是交「智商稅」,沒什麼用。不過還是有很多人認為保險能起到很大作用的,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人生難免會有意外,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保險或許是「救命稻草」。目前,我國的保險市場非常大,保險機構也很多,在240家正規的保險公司中,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是大家最熟悉的,當然也是反對聲最高的。但不管怎麼說,這兩家公司的實力毋庸置疑,在2020《財富》500強中,能看見它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