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黃洪表示,近年來,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而言:
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有10家保險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臺灣地區。
二是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前三季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覆蓋10億多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參保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平均提高了14個百分點,切實減輕了老百姓的經濟負擔;商業養老年金保險保費收入551億元,責任準備金5623億元;健康險前三季度保費收入達到6666億元。
三是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明顯增強。截至11月末,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18.5萬億元,佔全行業的88.3%,其中絕大部分為長期資金,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
四是風險防範成效顯著。近年來,銀保監會採取多項措施,推動行業轉型,改善負債業務結構,提高發展質量,行業主體回歸保障的格局已基本確立。目前,中短期業務保費佔比僅為4%,佔比從2015年高峰時期下降了近九成,萬能險業務佔比為15%,佔比從2016年高峰時期下降一半。深入治理行業亂象,嚴厲打擊股權違規、公司治理、資金運用、產品設計、銷售理賠、數據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目前,我國人身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36.5%,是監管標準的2倍多;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依法接管違法違規經營和風險隱患較大的人身險公司。
五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完成人身保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主流產品價格平均下降20%。積極推動銷售渠道「先照後證」,探索推進營銷體制改革,降低銷售成本。放寬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持股比例至100%;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2019年3月,批准籌建中英合資的恆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6月,批准友邦保險內地分支機構改建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這是國內第一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
黃洪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不斷深化人身保險改革,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產品,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