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網紅村|古村落+紅色文化,即墨的這個傳統村莊不要太好玩!

2020-12-23 青島頻道

  魯網11月22日訊 在即墨的金口鎮

  有這樣一個小村莊

  村裡現存幾十處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築

  青石古巷 灰磚青瓦

  處處透露著古香古色

  也因此吸引了一眾遊客來旅遊觀光

  這裡

  便是南裡村

  如今

  這個傳統村落

  又被賦予了紅色內涵

  集古色古香與紅色文化教育於一身的

  「神奇小村」

  你真的不想來看看嗎?

  我們的網紅村——傳 承 歷 史 文 脈 的 南 裡 村

  走進即墨區金口鎮南裡村,好像穿越到了清代,一棟棟特色古建築仿佛都想告訴來者:我們故事多著呢。

  南裡村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相傳明永樂初年,有馬、陳、李、鄒四姓人家自雲南遷至即墨東部,在現在的店集河畔居住。後四村毗連,村裡開有多家旅店。來往金口古港做生意的商人多在此住宿,所以清以前這裡也被稱為「客旅店」,後簡稱「店集」。之後,店集分東裡、南裡、中裡、西裡四村,其中,南裡最為繁華。

  南裡村完好保留著六十餘棟清代民居建築以及三處鄒氏支祠,守備府是即東地區唯一完整四合院建築。守備府是原先鄒國相的故居,鄒國相曾任候選守備,所以這條街也叫做守備街。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後,南裡村整治了每一條街道小巷,空中強弱電、光纜、網線等線路全部入地,每年都會維修維護古建築,最大限度保護了古村落整體風貌。

  除了古建築,南裡村的血液中還流淌著紅色文化。新中國成立之初,1950 年至1956 年,即東縣政府駐地就設在南裡村鄒氏祠堂,即東縣雖然只存在了約12年,但它卻實實在在記錄了一段青島本地革命歷史。2019年,金口鎮按照「保護開發,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了即東縣史館等紅色文化遺址,紅色文化元素的加入,也讓南裡村的文化內核更加豐富。

圖源:青島時尚

  即東縣史館的講解員邢麗告訴我們,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即東縣史館參觀,其中不乏從市區來的遊客。

  邢麗是土生土長的金口人,2016年,大學畢業的她選擇考回自己的家鄉工作,此後便一直在金口鎮文化旅遊辦公室工作到現在。即東縣史館打造完成,邢麗一直負責縣史館紅色歷史文化的講解,她希望能借自己之嘴,讓更多人了解金口,了解即東縣的歷史。

  如今的南裡村,是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村,是山東省傳統村落,還被評為了省市區三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相信未來南裡村的旅遊事業也會發展得更加紅火!

相關焦點

  • 吃海鮮、尋秘古村落,中山這些地方太好玩了!
    吃海鮮、尋秘古村落,中山這些地方太好玩了!香山古驛道群英故裡文化遺產兩日遊Day1孫中山故居 (1小時) → 翠亨村(0.5小時) → 左步村(0.5小時) → 午餐:南朗崖口海鮮食街 → 雍陌村(0.5小時) → 泉林歡樂世界(2小時)→ 古鶴村(0.5小時) → 羅三妹山(1小時) → 入住:三鄉溫泉賓館
  • 文成這個村變化太大啦!從「空殼村」一躍成為「網紅村」!
    在石莊村的民宿「開臣璞居」裡,每天都會接待來自各地的遊客,儘管開業不到一年,但已經是村裡的網紅民宿。「我聽別人說過這裡很不錯,今天來了,果然沒有失望。」遊客陳女士連連稱讚。民宿前臺工作人員:「今天訂出去18間 ,非周末的話百分之六十左右入住率,周末房量會多些,有時候會訂不到房。」
  • 1排古樹守候了村莊上千年;1口水井帶紅了1個古村落
    摳住石頭生長的古柏樹今天,這個攻堅隊的副隊長——煥河村第一書記朱超,笑容滿面,帶著我們這群尋找脫貧攻堅素材的人滿村寨走動,不停地向我們介紹這兒的美麗景點,村莊特色,還有,他和他的工作團隊為這個村莊脫貧致富所做的點點滴滴
  • 福州這個古村落帶你穿越
    古村落的修繕,不僅改變了村容村貌,還為村莊帶來了創收機遇。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來雲光村遊玩的人數就突破了一萬人。」 雲光村是海口鎮最偏遠的山區,在王亦孝記憶中,以前的村莊環境髒亂差、交通很不便利。 「以前的路,下雨天沒有人敢走,別的村莊的人把我們村叫做『牛屎村』,現在水泥路做得多好啊,真是今非昔比。」王亦孝告訴記者。
  • 台州這個「網紅村」,《人民日報》點讚!
    俯瞰沙灘村。   沙灘村沒有沙灘,有的是石板路、古樟樹、老戲臺……村子清雅恬淡、古韻悠然,是當地有名的「網紅村」。少為人知的是,六七年前,這裡還曾是人走屋空、荒草叢生的「空心村」。   從「空心村」到「網紅村」,沙灘村的華麗轉身是如何實現的?
  • 泰州九個村入選首批江蘇省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支點。近日,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公布,我市9個村入選,總數居全省第五,蘇中、蘇北第一。我市入選的9個村各具特色在靖江市季市鎮季東村,幽幽村落以十字街為中心,10多條小巷呈棋盤狀,街巷內,古樸的房屋鱗次櫛比,青色磚牆,門楣磚雕,屋簷木雕,石板路……村中,傳統代表性建築共5處:印莊巡檢司衙門、朱家大院、朱氏老宅、黃氏貿易商行、胡家大院,均為清代建築。
  • 中國傳統古村落的典範——康縣岸門口鎮朱家溝
    朱家溝隨處可見傳統文化符號,村內的古道、古宅、古泉等建築,形成了獨特的傳統農耕文化景觀,至今仍留存著石碾、磨盤、鐵器作坊、石馬槽、功德石碑等傳統古遺存。2016年,朱家溝以「保護發展傳統村落、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為主題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建設與保護並重。
  • 江蘇公布首批傳統村落名單,泰州9個村入選!
    傳統村落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支點近日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公布我市9個村入選季東村始建於元代前,村落以十字街為中心,10多條小巷呈棋盤狀,街巷內古樸的房屋鱗次櫛比。村中傳統代表性建築共5處:印莊巡檢司衙門、朱家大院、朱氏老宅、黃氏貿易商行、胡家大院,均為清代建築。興化市大垛鎮管阮村管阮村是鄭板橋陵園所在地,人文氣息濃鬱。村莊古樸整潔,環境優美秀麗。
  • 句容茅山風景區陳莊自然村入圍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
    中國江蘇網12月16日鎮江訊(周業) 近日,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布了138個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公示名單,句容茅山風景區李塔村陳莊名列其中,句容僅5個村落上榜。村莊現有農戶88戶,常住人口230人,總面積3225畝。近年來,陳莊村強化規劃引領,因地制宜,開展了道路提升、農村無害化戶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等村莊綜合整治;同時,依託茅山紅色文化、自然山水等資源優勢,完成了「望山慢巷」、「新四軍井」「公共廚房」、村史館以及休閒長廊等村休閒配套設施項目建設,成功獲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
  • 義烏髮布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實施意見...
    目前,義烏市擁有2個歷史文化名鎮、13個國家級傳統村落、5個省級傳統村落、1個金華市級傳統村落和若干個市級備選傳統村落。有關專家認為,挖掘、保護、發展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是美麗城鎮建設的重要內容。這個政策的出臺,為如火如荼進行的美麗城鎮建設,打造「人文美」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 紅色文化看金寨:探秘「紅色小鎮」金寨湯家匯鎮!
    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央廣網記者深入革命老區安徽金寨探訪這裡的紅色文化、紅色資源和紅色精神。
  • 泰州這9村入選「省傳統村落」!有您所在村嗎?
    本網訊(餘長江)今天,從泰州市住建局村鎮部門獲悉,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公布。泰州市9個村入選!總數居全省第五,蘇中、蘇北第一。具體是哪些村莊上榜呢?有您所在村嗎?下面,我們快來一起了解一下喲!據了解,傳統村落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支點。泰州下列這9村落獲「省點名」。下面,我們再一起來看看這些村落有什麼特別的呢?
  • 這是個紅色的「古村落」」山西省聞喜縣陳家莊村調查
    早就聽說我們縣出了個著名的村,被譽為紅色革命舊址,最近還上了中國傳統古村落的名單。當時看見網上鋪天蓋地的新聞,一直沒有機會去看看,恰逢這次田野調查,讓我找到了機會去探尋一番。8月15日早上,我和哥哥嫂嫂乘車去了聞喜縣郭家莊鎮陳家莊村,離我家不遠,但也不是一兩公裡的距離。經過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了這個聞喜名村,第一次田野調查的我有些迷茫,調研的我更像是個旅客。車開到村口我就下了車,對著村門大標就拍了起來,心裡想著說怪不得人家是個名村,這村標都比我們那裡氣派。
  • 雲南玉溪市36個國家傳統村落掛牌亮身份
    2020年,通過招商引資,興蒙鄉文創休閒康養小鎮項目在這裡落地,對白閣下村原有的古民居群落建築進行了街巷美學改造,在保持老街及古民居群建築原有風貌的基礎上結合通海鮮花種植特色,將整條古街道街打造成喀卓百花一條街,吸引了周邊群眾到百花巷內參觀,極大的推進了傳統村落的宣傳、保護和發展。
  • 河北石家莊,太行山裡的十大古村落
    古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現今卻成了「即將消失的美景」。如果不能引起關注和足夠的保護意識,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村莊一旦消失,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 「美麗鄉村看過來」中國傳統古村落——裡耶鎮巴沙村
    巴沙古寨全貌巴沙村,又名巴沙湖是個典型的土家古村落總面積12平方公裡2016年被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名錄」田園巴沙一條小河繞村而過,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巴沙古寨盡收眼底。一到初春,綠樹相印,桃李滿莊,寨裡寨外,瀰漫著蓬勃的氣息。
  • 江西又一古村走紅,位於萍鄉石門山下,保存數量眾多紅色標語
    這裡不僅有武功山奇美名聞天下,同樣有著不少美好的古村落。綠色的田園,生長出純樸善良的人,田野間的阡陌小路,都連著每家每戶的心。錯落有致的房舍,炊煙繚繞的街村,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更懂得什麼叫純真。光陰、在此滯留,把古戲臺的風姿鏤刻,黛瓦、白牆,光滑的青石板,如一闕婉轉的辭賦,讓您百轉千回。湖塘村位於萍鄉蓮花縣路口鎮,這是一個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
  • 探訪傳統古村落——餘官營
    餘官營村位於寶豐縣周莊鎮政府東南4公裡處,西鄰馬起營,東接香山礦,北靠鳳凰嶺,南至平頂山新華區滍陽鎮夏店村,烏江河在村南自西向東緩緩流過,是明清至近代滍陽通往洛陽官道上的重鎮,有「三裡長街,通衢重鎮」之稱,是遠近聞名的商貿聚集地,也是河南省首批傳統古村落。
  • 浙江公布第九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等名單
    近日,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全省第九批(2021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43個)和一般村(202個)名單。各地要按照「修復優雅傳統建築、弘揚悠久傳統文化、打造優美人居環境、營造悠閒生活方式」的要求,重點實施古建築修復、村內古道修復與改造項目,同時做好搬遷安置區基本公建設施建設、與歷史風貌有衝突的建(構)築物整修改造等項目建設。
  • 鄉村成旅遊目的地首選,新安縣十大傳統古村落,展現鄉村自然之美
    一些傳統古村落在此過程中也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城鎮居民旅遊需求逐漸釋放之下,鄉村成為人們外出旅遊的首選。據《2020年中國鄉村旅遊發展現狀及旅遊用戶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1-8月,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12.07億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達到5925億元。鄉村的崛起不僅帶動我國旅遊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