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刀——遠古時代的刀具先驅 至今還在用

2020-12-18 萬有引力匠心社

「最初......」這是西方經典《聖經·創世紀》的第一句話。不過,即使將其改寫為:「最初,刀是人類的第一件工具。」《聖經》或許也不會因此被褻瀆。以人類最古老的祖先——約四百萬年前生活在遙遠的非洲東部的史前猿人為例。

▲史前人類狩獵大型野生動物

▲最早的人類工具燧石刀片是用來切割生肉、剝皮、製作工具

在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已進化至能夠直立行走、開發技能、利用火種並參與獵殺大型野生動物。那時的史前人類,必須去獵殺野生動物,以便剝皮製衣,割肉充飢。想要做到這一切,需要藉助工具,而燧石就在這時候開始進入了人類的視野,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把刀具。

最初,史前人類拿著一塊燧石對著另一塊小心地敲打,將燧石打磨出精準的形狀。漸漸地,經過多年的嘗試,切割燧石的技術得到改進。史前人類將一塊大石頭作為砧板,手握燧石在砧板上不斷擊打使之成型。

▲史前人類敲打燧石製作刀具
▲還原手工敲打燧石製作刀具
▲還原手工打磨燧石刀
▲史前時代的杏仁狀燧石刀片

為了避免石刀出現鋸齒狀邊緣,這些石頭都被手工精修打磨成杏仁狀。越來越發達的切割技術和越來越精準的手法,使得這些石刀的邊緣越來越鋒利。小碎片使用時往往只將一邊打磨鋒利,另外一邊則保持光滑。不像那些較大的燧石刀一樣兩邊都會被打磨鋒利。

新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所使用的工具則更加複雜精細,隨著製作工藝的逐漸進步,三角支點被人們廣泛認知,具體表現為燧石被固定在長骨棒或者木頭長柄上製成長矛。為了更好地切割毛皮,刮刀也被製作出來。由於將燧石綁在木棍尾端做成長矛的方法開始普及,狩獵大型猛獸也逐漸變得更有效率。

▲史前人類留下的各種燧石工具,進一步深加工可做成長矛、刀具、箭頭等

史前各個時期的成就,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技術與材料:長矛,愈發精細的剃刀型燧石刀片,還有骨製品和象牙製品。緊握在拇指與食指間的簡單的燧石工具,本身就是一把直刀。其中一些是將一把打磨成鋒利的刀刃而將另外一頭當刀柄,另外一些是將其打磨後,其中一邊當刀刃,另外一邊用木棍、骨棒、動物硬角或者象牙充當支軸,然後利用植物纖維或者動物肌腱將其捆綁紮實。他們甚至通過加熱熬煮動物肌腱的方法來製作膠水。

▲用動物肌健捆綁紮實的骨柄燧石刀
▲鹿角柄燧石刀

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史前人類早已掌握了鑿制燧石的基本方法,即將兩塊燧石用力撞擊以塑形。也是在這時間裡,他們發現了火的存在,使史前人類告別飲毛茹血的生活。當然還有留下的刀具遺物——這之中便有神奇的柳葉刀和燧石刀,我們至今不能判定柳葉刀獨特的形態究竟是出於實用的目的,還是僅僅是風格化的產物。可以說,史前人類的刀具是一項無與倫比的美妙發明——刀片被恰到好處地裝在了刀柄之上,而刀柄的取材範圍也是寬廣無比,更常以特別的藝術形式來表現。

▲精緻的燧石柳葉刀片,至今無人知道其用途是做什麼

這些刀具雖然製造於久遠的史前時代,但其漂亮的外表和原創性依然得到了後世的推崇,其實用性更是不用懷疑。我們的祖先極會就地取材,動物屍體的每一部分,如肌腱、骨頭、皮、牙齒、犄角等都得到了最佳利用。而在掌握了木頭和石塊的應用方法之後,工匠們更加不用擔心材料,大自然中有著豐富的資源供以應用,而他們也從不會缺乏製造的點子。

▲克洛維期文化遺蹟的燧石和黑曜石做成的矛尖和刀片

▲克洛維期文化遺蹟的瑪瑙石矛尖

直到公元1492年,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抵達美洲時,那裡已經居住著500萬人。若往上追溯,可發現第一批當地居民為公元前14000年生活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克洛維斯人,他們也為後世留下了一些極有意思的遺產。克洛維期文化遺蹟發現了數千件文物,包括矛尖、刮刀、石刀、骨刀、牙刀。這一高度發展的文明為後世留下了美洲最久遠的大量史前文明遺產。

從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時的一部分刀具由燧石製成,而其他的則是採用了史前火山留下的天然玻璃產物——黑曜石作為刀具原材料。燧石為矽質巖石,質地堅硬,由石英、玉髓、蛋白石結合而成,多為結核狀石灰巖形態。而黑曜石看上去與黑色玻璃相似,它是由不同的火山熔巖迅速冷卻後形成。

▲史前火山口附近留下的副產品天——黑曜石礦,也是天然玻璃

燧石和黑曜石這兩種巖石中都有一種叫中性長石的成分,分為兩種顏色:灰色——閃長巖類,黑色——輝長巖類。閃長巖為花崗石的主要巖石類型之一,由長石晶體構成;輝長巖是以粗粒輝石為基礎的巖石;流紋巖,其化學成分與花崗巖相同,呈玻璃質;斑巖呈紫紅色,多由中性長石構成;粗面巖,摸上去質感特別堅硬。

▲加工黑曜石刀片是夾緊施壓成型,不能猛力敲打塑型,否則碎裂一地

黑曜石不同於燧石,塑形雕刻並不是用猛力敲擊的方法,而是通過施壓成型,然後慢慢打磨鋒利,這過程比可敲擊燧石困難得多了,因為黑曜石物理特性像玻璃一樣比較脆。但是做成的黑曜石刀身卻也因此擁有了強大的削砍力,一點不遜於現代用鋼鐵製成的威力十足的刀具和箭頭。這些黑曜石刀身全部安裝於鹿角或獸骨製成的刀柄上,而刀柄上的裝飾圖案則根據當地部落間的不同習俗而有所不同。

▲中世紀瑪雅人使用的黑曜石匕首用於人祭和戰爭

▲還原的瑪雅人黑曜石刀

▲顯微放大的黑曜石刀口(上)遠比磨利的鋼刀刀口(刀)鋒利

▲黑曜石刀片非常鋒利,輕輕一划,皮膚裂開

令人奇怪的是,這種黑曜石從歷史迷霧中走出的刀具材料不僅在史前時期為古印第安人所使用,直到今天,它依然被人們嘗試復原使用!要知道,在別的大洲(如古代中國、埃及),金屬冶金術早在公元前3000年時便已出現了!

▲至今還有人使用黑曜石刀

冰河時代,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過於寒冷,作為史前人類食物來源的野生動物不斷遷徙,史前人類只能跟隨它們過著遊牧狩獵的生活。各個時期的史前人類分散在大陸的不同地方,並因當地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的不同而發展出不同的史前文明。作為生活工具和武器的刀無疑是史前人類最忠實的夥伴。隨著人類智力的發展及文明的進化,逐漸發現了地表各種金屬礦物,控火技術也更加成熟,由此,金屬冶金術誕生了。

銅是最早被冶煉的金屬。由於銅的質量和硬度無法與石頭、鋼鐵相比較,因此,人類在其中無意加入了錫,青銅由此產生。就當時的科技而言,這種合金技術並不容易掌握,需要很長的時間實踐來開發技術、總結經驗並對其加以改進。因此,青銅時代十分漫長,在那段漫長的時間裡,被生產出來的各種青銅刀具都相當令人驚嘆。有的古代青銅刀具充滿了現代設計藝術氣息,不禁讓人震驚:在那個缺乏原材料和完美工具的年代,技術是如何進步到如此境界的。

▲古代青銅刀劍外表跟黃銅顏色一樣,生鏽後就變綠

隨著史前時期的遠去,鐵器時代的到來,打開了人類通往現代的大門。制鐵工業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在這個時期裡,冶金業不再僅僅為製作刀具服務,而是被更普遍地運用到各個行業。刀具的製作者們也在這漫長的年代裡默默堅守,不論是經濟蕭條時代,還是在出現了最初規模的貿易或者建立了交易中心的情況下,不論戰爭還是和平,不論是用於家居、工作中還是戰場上,刀匠們都始終奉上質量上乘的刀具。

▲燧石為火鐮敲擊打出火星生火

▲燧石直至今日還能發揮餘熱:為火刀、火鐮擊石取火

相關焦點

  • 全世界都在用的一種兵器,已經伴隨我們有三百萬年的歷史
    在冷兵器時代,國家之間殺伐徵戰,大多數都會用到同一種武器,那就是刀,刀這種工具可砍可削可刺可剁殺傷力極強。 刀的使用歷史從人類使用工具開始就一直延續至今,堪稱冷兵器中的常青藤,只要人類存在它就不會被淘汰。
  • 中國古代石刀功能的實證分析 ——基於大辛莊商代石刀的顯微觀察
    長期以來,學者們多根據石刀的形態對其進行分類並對其用途進行推定,大都認為石刀是一種收割工具;李濟認為石刀「像是一種刮刀,與制骨業有密切的關係」;同時,「石刀的應用,大約多關於日常生活的事件,刮皮、砍骨、切肉、割草等類的事,大概都以這類石刀運用」;有學者認為,「中國之石刀最初系切割之具固無疑問,而日後逐漸演變成農具,故一石刀而兼有兩種用途,至晚期則專供切割用之石刀,與兼作農具用之石刀,於形式上已有所差異
  • 涼山寶藏⑥ | 雙孔半月形石刀——見證安寧河谷的富饒
    稻子黃時,用石刀或者銅鐮採下穗實。在涼山發現的近百餘件石刀中,唯以此件保存最完整、中部起稜最具特色。它是涼山石刀系的佼佼者。這件石刀,經過選材、加工、穿孔,用於收割或刮削,也許還未來得及真正使用便隨主人深埋於地下,直至被考古工作者發掘再度回歸人們的視線。《館藏文物精粹》裡有過關於它的小詩。「你就像一鉤彎彎的明月,卻收割過安寧河畔三千年前的稻穀。
  • 龍說夜郎丨婦女能頂大半個天,穿孔石刀告訴你
    「銍」就是割稻穗,普遍主流的觀點認為,典籍中的「石銍」就是「石刀」,是古人收割莊稼的工具。根據貴州石刀的出土情況,以穿孔的半月形和長方形最為常見。畢節青場瓦窯遺址出土的8件石刀,均為半月形穿孔石刀,有單孔和雙孔兩種。
  • 工具機刀具發展歷程
    到採用硬質合金時,效率又比用高速鋼提高兩倍以上,切削加工出的的工件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也大大提高。由於高速鋼和硬質合金的價格比較昂貴,1938年,德國德古薩公司取得關於陶瓷刀具的專利。197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生產了聚晶人造金剛石和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這些非金屬刀具材料可使刀具以更高的速度切削。
  • 阿善遺址 包頭那遠古的文明
    臺地高於黃河河面80—96米,是一處相當完整的原始社會晚期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總面積約有5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度在一到兩米之間,由深到淺地疊壓著第一、二、三、四期文化遺址。前三期屬於距今6000—4200年的新石器時代,第四期屬於青銅器時代。
  • 工具機刀具發展歷程,真是發展迅速~
    到採用硬質合金時,效率又比用高速鋼提高兩倍以上,切削加工出的的工件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也大大提高。由於高速鋼和硬質合金的價格比較昂貴,1938年,德國德古薩公司取得關於陶瓷刀具的專利。197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生產了聚晶人造金剛石和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這些非金屬刀具材料可使刀具以更高的速度切削。
  • 十五世紀,非洲大洋洲還用石刀骨劍,明朝已用超級武器地毯轟擊了
    說到兵器,這個世紀的非洲大洋洲還在用石刀骨劍,關注歐洲還在刀砍斧剁,而明朝已經用超級武器地毯轟擊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大洋州鯊骨劍。15到20世紀大洋洲使用的一種劍,長40到100釐米,重0.3到1公斤,為吉裡吉斯群島奇門兵器。劍身形狀不一,有長有短,有單手,有雙手,還有三叉劍,根據製作者興趣及材質決定。劍身為鯊魚骨,其上的鋸齒狀利刃為鯊魚齒。
  • 數控刀具的起源,人類真的很偉大!
    到採用硬質合金時,效率又比用高速鋼提高兩倍以上,切削加工出的的工件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也大大提高。由於高速鋼和硬質合金的價格比較昂貴,1938年,德國德古薩公司取得關於陶瓷刀具的專利。197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生產了聚晶人造金剛石和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這些非金屬刀具材料可使刀具以更高的速度切削。
  • 世界著名戰術刀具發展史(圖)
    從近50年來刀具市場的演化歷史來看,60-70年代為獵刀、野外活動用刀的鼎盛時期;巴克(BUCk)、戈博(Gerber)、Randall等刀具工廠如日中天,造就了許多經典好刀。1964年出廠的Buckl 10作戰用可摺疊刀更是引起了一場刀具界的「工業大革命」。多年以來,BUCK11O以其優越安全的鎖定裝置,黃銅及優質木材製成的結實握柄,3.5英寸長的優良刀刃,深得使用者的喜愛。一般而言,3英寸長的刀刃便可完成90%的切削工作,而BUCKl 10 3.5英寸的刀長設計使得它在野外使用時更加遊刃有餘,不論是解剖獵物或切削木頭,都非常趁手爽快,攜帶也十分方便。
  • 為何上古時期被稱之為中鋒時代,盤點遠古時期四大中鋒
    大家都知道四大中鋒,分別是奧拉朱旺、奧尼爾、尤因、大衛羅賓遜,如今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畢竟現在被稱之為控衛時代、小前鋒時代,但是在四大中鋒之前,還有遠古時期,也被稱之為中鋒時代,下面來盤點遠古時期的四大中鋒。看看都有誰。
  • 卡巴軍刀為何成為美國大兵最愛用的刀具之一?
    今日用在裝備上的戰術二字,具體意義是有些模糊的。不過最重要的,還在於體現裝備的多用途能力。今天我們所介紹的戰術刀具,就是曾幹倒黑熊的鐵血卡巴,從二戰沿用至今,美陸海軍人手一把的卡巴戰術匕首在二者之中,陸軍槍刺由於是作為肉搏戰武器設計的,在與對方拼刺刀時可以吸收不少衝擊力,但在作為野外生存之用時卻難以應付很多切割、劈砍硬物的需求。為應付後一情況,不少陸軍士兵也用各種手段拿到了陸戰隊的卡巴匕首。與普通槍刺相比,卡巴刺刀通用性極強,足夠在荒原縱橫馳騁。
  • 還在為刀具磨損而煩惱嗎?知道這些解決措施幫你節省刀具成本!
    刀具磨損是切削加工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分析刀具磨損的原因,能夠讓我們在數控加工中更有效的延長刀具的壽命,避免刀具磨損而產生的加工異常。不斷進步的刀具材料、塗層技術和切削刃研磨技術對於有效控制刀具磨損也是非常重要的。刀具只要參與工件切削就必然會出現磨損的情況,那麼影響刀具磨損的原因有哪些呢?
  • 全球最獨特的天使雕像,用10萬把刀具製成,每把刀代表一位遇難者
    導語:全球最獨特的天使雕像,用10萬把刀具製成,每把刀代表一位遇難者眾所周知,日常生活中不僅僅只有槍械能夠傷人,刀具也對人類有很大的威脅,一直以來當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都會採取暴力解決,受害者有可能會被殺害,也有可能受到重傷,如此情況下很多藝術家突發奇想
  • 青銅器時代——中國遠古文化的一個璀璨時代
    東亞歷史之05篇:遠古中國之青銅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大約在距今五千年前結束,進入青銅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在世界各地得到發展,但在遠古中國尤為輝煌燦爛。1928年起,考古學家陸續在河南安陽挖掘出古代文明的屋宇、宮殿、墳墓等遺址,並證實了安陽曾經是古代「殷商」的首都,因此這些遺址被稱為「殷墟」。
  • 時代的選擇:從遠古到現在的背包發展
    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生計需要外出打獵,採摘野果,那時的人們對於獵物可以採取肩扛手提的方式,但對於較於零碎的物品就不得不找點什麼東西將其包裹,便於攜帶。於是,歷史上的第一款「背包」就此誕生。它的材質大多採用動物的皮毛所制,當時人們用魚骨針和石針來將其縫製在一起,形成一塊較大的「布」,再有較為零碎的食物或是其他物件時,就可以將其包裹在裡面,便於攜帶。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形成,人們開始學會將採集到的野麻纖維提取出來,用石輪或陶輪搓捻成麻線,然後再織成麻布。
  •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6500萬年前,由於地球上出現一次特別大的災難,導致恐龍滅絕,而在450年前,人類才由此誕生,不過現如今的地球還是有很多古老的生物,生存了下來,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與他們同一時代的其他生物早就已經滅絕了,但是這些生物卻能夠適應地球環境的變化,生活到了現在。
  • 高速鋼刀具一百年發展歷史全覽
    更多的人願意用1900年巴黎博覽會上高速鋼刀具的公開演示作為「高速鋼元年」,不僅因為這個時間的簡單易記,或許更因為高速鋼刀具當年所引起的轟動效應;有人則願意記錄泰勒和懷特研製成功高速鋼的1898年,因為那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突破;另有一些文獻記錄則強調1906年,那一年泰勒和懷特確立了真正影響後世百年的W18Cr4V。
  • 加工高錳鋼用什麼刀具?附CBN刀具車削加工高錳鋼案例
    因此,博特刀具認為,選擇合適的刀具,並採用合理的切削加工工藝參數,是有效解決高錳鋼車削加工難題的關鍵。高錳鋼材料在表面遇到衝擊、突然加壓或摩擦後,表面材料會被劇烈強化,硬度可達50HRC以上,容易加劇刀具的磨損,甚至出現崩刀的現象。2、切削力大,刀尖處應力集中。高錳鋼工件在車削加工過程中,材料表面會出現氧化層,導致切削力明顯增加,容易導致刀具崩刃。3、切削溫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