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7 17:4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華煒 通訊員 周茜 夢詩三悅
華豐造紙廠老照片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身邊的記憶,逐漸變成了歷史。
好在,歷史總歸會留下印記,而這些沾染了歲月痕跡的老物件,讓我們能在多年後,直觀地感受到當年腳下這片土地上,有過怎樣的故事。
華豐造紙廠,對於老一輩的杭州人來說,肯定不會陌生。今年5月26日,百年老廠華豐造紙廠完成了搬遷。
為了留住老廠的記憶,今年10月,和睦街道華豐社區的一座老華豐廠記憶展示中心——「華豐憶」故事屋將正式開放,讓老廠再現曾經的「輝煌」。
在故事屋開放前,記者提前打聽了一番,帶大家再度感受這個歷史悠久的造紙廠所留下的溫暖記憶。
歷時四月收集老物件,社區想要留住那段歷史
諸如張小泉剪刀廠、杭州油漆油墨廠、杭州玻璃器皿廠、杭州燈泡廠……作為杭州曾經的「工業重鎮」,拱墅曾聚集了一批有著厚重工業歷史的企業。如今,隨著產業的轉型升級,這些老廠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位於拱墅區和睦路555號的華豐造紙廠,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武林造紙廠」,1931年正式更名為「華豐造紙廠」,是中國造紙產業的骨幹企業。
為了服從統一規劃安排,華豐廠在安吉建起新廠,老廠從今年4月28日開始停止生產,近百年的華豐老廠於5月26日正式完成搬遷。
「廠房已經停用了,但是華豐的歷史和精神,我們希望能通過努力,儘可能地保留下來。」和睦街道華豐社區書記應玉蘭說道。
為此,社區在西北角準備開闢「華豐憶」故事屋,屋內藏品都是居民捐贈的老物件。
應玉蘭介紹說,現在的華豐社區,是原華豐廠的集體宿舍所在地,而故事屋則是其中一間30平方米的小屋,目前還在進行裝修,「今後,這裡將用來陳列居民捐贈的華豐廠老物件,展示老物件背後的故事。故事屋,不僅讓年輕一代華豐居民了解華豐社區的歷史和由來,也是為老一輩華豐人提供一個回憶歷史、緬懷輝煌的去處。"
社區歷時4個月,收集整理了關於華豐造紙廠的歷史物件、照片以及故事,目前已收集了幾十件老物件,接下來要進行分類,等10月份故事屋正式開放後,新老華豐人可以在此開展居民沙龍。
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他這裡是一枚金色獎章
收集來的物件當中,有印著口號的搪瓷杯,有非常有年代特色的不鏽鋼熱水瓶,還有職工子女入學證,第一次廠代會代表證等……
這些有著鮮明歷史特徵的老物件,囊括了1922年華豐廠成立以來,職工們曾經使用過的生產生活用品,涵蓋了近一個世紀華豐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在眾多老物件當中,一枚躺在紅絲絨盒子裡的金色獎章格外引人關注。
獎章的主人叫林洪根,今年84歲,這枚叫「金龍榮譽章」的金色獎章,已陪伴了他近半個世紀。
「這是當時華豐造紙廠的最高個人榮譽,只有極少數優秀職工才能獲得。」應玉蘭告訴記者。
對於獲得這枚獎章的歷史,林洪根老人記得清清楚楚。
「1958年,我進入華豐的第五個年頭,被任命為鍛造車間團員青年突擊隊隊長,我們自行設計、製造出了一臺單缸單網紙機,並將其命名為『青年號造紙機』。」林洪根老人回憶道。
「星星當月亮,電燈當太陽,奮戰五十天,拿下青年號,還接紅五月。」就是在這樣的口號下,當年的林隊長帶領著華豐的青年職工們齊上陣,伴隨著響徹金工車間的機器轟鳴,日夜不停地趕製機件。正因為在「青年號造紙機」的設計製造過程中的突出貢獻,林洪根獲得了這枚造紙廠的最高個人榮譽獎章。
除了故事屋還有故事牆,故事屋下月正式開放
根據目前的計劃,「華豐憶」故事屋將在10月正式開放。
此外,社區還計劃對小區環境進行改造提升,在小區大門口設置「華豐年輪」,以老照片和時間軸的形式展示華豐廠的前世今生。在華豐廠原有老牆上,計劃設計一個華豐好故事的展示牆,將社區內的好家風好故事每隔三個月輪換展示一次,使華豐文化代代相傳。
目前,社區正在抓緊搜集華豐廠老照片,整理華豐廠老職工、老黨員口述史。
這些老照片真實記錄了上世紀的市容街景,不僅真實反映了當時的居民生活狀態,更體現了一個時代的痕跡。
「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徵集老物件、老照片,對所有的展品輪流展出,希望能夠有更多有價值的展品奉獻給社區居民。」應玉蘭說。
1505641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