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文化✎微信號:Taizhouwenhua
✎每月覆蓋20000000微信用戶 | 最受歡迎的文化類公眾號
傳播:傳統文化 | 書畫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視覺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名窯中以"釉俱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它創造性地使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條件下燒制出窯變銅紅釉,並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硃砂紅、玫瑰紫等多種窯變色彩,紅裡有紫,紫中有藍,藍裡泛青,青中透紅,青藍錯雜,紅紫相映,宛如蔚藍的天空中出現的一片彩霞,五彩滲化,交相輝映。
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鈞窯瓷器不但釉色絢麗多彩,周身還布滿珍珠點、兔絲紋、魚子紋、蟹爪痕和曲折迂迴的蚯蚓走泥紋等生動美妙的窯變流紋。加之其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達到了類翠似玉賽瑪瑙的美麗程度,形成了鈞釉無可比擬的獨有特色,確有巧奪天工之美,在我國陶瓷工藝美術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鈞窯瓷器豐富多彩的銅紅窯變釉的成功燒制,徹底改變了以往青釉類瓷器一覽無餘的單色格局,極大地豐富了陶瓷裝飾的內容,並為以後中國陶瓷裝飾藝術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空間,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鈞窯瓷器以其蘊潤雅致,五彩斑斕的釉色著稱於世,同時它也是釉和造型完美結合的產物。鈞瓷造型既要講究實用功能,符合生活的客觀規律,還要考慮到藝術美,鈞窯瓷器的釉層豐滿且有流動性,為了適應鈞釉的這種特點,在造型上除了注意圓、扁、方、長、曲、直、縮、張格局合稱和虛實得當之外,還必須做到渾厚端莊,典雅大方,裝飾簡練,線條明朗,稜角突出,起伏得當,以增強鈞釉的藝術美。
其主要表現在:釉色美,銅紅釉的成功運用以及窯內溫度和還原氣氛的恰到好處;紋路美,釉在器型的不同位置就會出現拉絲、沉積、結晶等變化,呈現出兔絲紋、蚯蚓走泥紋、魚子紋和珍珠點等名貴紋路;流動美,厚釉在相應的器型上,經煅燒熔融流動,釉色與紋路相交出奇,渾然構成一幅幅神異的圖畫,這些流動的畫面,變幻莫測,猶如鬼斧神工,又如自然天成,隨著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呈現出各種絕紗奇景,如高山雲霧、峽谷飛瀑、滿山翠竹、星辰滿天、寒鴉歸林等,令人嘆為觀止,拍案稱奇。
欣賞鈞瓷要關注以下幾點
造型:古樸厚重、典雅端莊,簡潔大方、線條流暢,體現著古代宮廷的崇高和法度,表露出清新練達的民族含蓄之美,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
圖案:
「白胎燒就彩虹來,無色成窯畫作開」,古人之詩讚出鈞瓷的圖案之美。鈞瓷釉面,在高溫燒制中,釉料交融,自然流變,形成千姿百態的圖形,如同國畫藝術中的大寫意,形神兼備,似真似幻,意境無窮。
釉色:
釉色窯變,千變萬化。最為人稱道的有:硃砂紅、雞血紅、茄皮紫、葡萄紫、天青、月白、孔雀綠、寶石藍、禮花彩等,可謂萬紫千紅。有時多種顏色集於一身,「紅裡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紅」,有時還會出現珍珠點。因此有「畫家筆拙,丹青難繪」之說。而且「窯變無雙,鈞瓷無對」,絕對不會有兩件釉色完全相同的鈞瓷作品。窯變如畫的效果,早被文人墨客所讚美。如「畫家嫌筆拙丹青難繪,詩人怨詞窮錦句失色」、「晚靄微茫潭影靜,殘陽一抹淡流霞」、「煙光凌空星滿天,夕陽紫翠忽呈嵐」。
紋理:
鈞瓷燒造,工藝獨特,在色彩斑斕的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態的紋路,典型的如:冰片紋,看似錘擊,撫之無痕;蚯蚓紋,龍走蛇行;魚子紋,繁星點點。此外還有兔絲紋、蟹爪痕、雨絲紋等。特別具有審美價值的是冰裂紋,俗稱「開片」。縱橫交錯,如網狀分布,歷來以大器開小片,小器開大片為佳。由於這種紋路是胎質和釉面的冷熱收縮率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冰裂紋是燒制完成以後開裂造成的,不是在燒制中產生的隱於釉面之中,因此在開片形成的過程中,會產生裂開的聲音,一邊欣賞著「創過冰河玉凝透,碧瑩淺底網捕魚」的奇妙現象,一邊聽著輕靈而噼啪悅耳的開片之聲,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審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