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陳香梅作為裡根總統的親善大使到訪中國,這是她闊別中國大陸32年後,再次踏上故土。在歡迎宴會上,鄧小平讓陳香梅坐到第一貴賓席上,並說道:「陳香梅坐第一,參議員史蒂文斯先生坐第二,因為美國有一百來個參議員,而陳香梅嘛,不要說美國,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個。
陳香梅為何能得到如此高的待遇及評價,主要在於她自強不息的經歷,曾經人們知道她的名字主要是因為她的丈夫是陳納德,是飛虎隊的締造者,是抗日英雄,在丈夫的榮耀下,陳香梅的存在仿佛只能為丈夫錦上添花。
但是陳納德離世後,陳香梅沒有靠著丈夫的的光環默默終老,而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陳香梅與陳納德相識時才19歲,當時她是中央社的記者,情竇初開,涉世未深。當她受命負責採訪陳納德時,便深深的被陳納德的英雄氣概所吸引。
這位英雄將軍雖然已經年逾五十且飽經風霜,但戰場上的磨礪洗禮反而令其煥發著勃勃英姿,具有十足的魅力。
陳香梅對陳納德充滿了崇拜之情,而陳納德也對這位活潑、開朗的中國姑娘產生了好感,兩人交談的十分融洽。
關於兩人的相識,陳香梅在她的回憶錄《一千個春天》裡寫道:「他進入我的生命中,像春日的和風吹醒了百花,像四月的陣雨潤澤了大地。」
但是這份感情再美好,卻實在來的太晚。當時陳納德早已有家室,所以兩人只能將這份感情默默地埋藏在心裡,更不能向世人宣告這份感情。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了,陳納德準備離開中國,陳香梅前往送行,陳納德對陳香梅戀戀不捨,並對她承諾道:「我還會回來的!」
陳納德離開後,陳香梅讓自己儘量忙起來,用來衝淡對陳納德的思念,對於這段愛情究竟是否會有結果,恐怕誰也無法保證。
直到聖誕節後的第一天,陳香梅坐在辦公室裡,翻閱著桌上來自美國的電訊稿,突然間一條簡短的美聯社新聞躍入她的眼帘:克萊爾·陳納德少將已在舊金山搭機,前往中國上海,他拒絕同記者談此行的目的。
是的,陳納德果然信守承諾,他回來了。
再次回到上海的陳納德已經恢復了自由身,他對陳香梅展開了光明正大的追求,並向她求婚,陳香梅接受了陳納德的表白。
當陳香梅向家人提出來要和陳納德結婚時,卻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對。原因在於,陳納德比陳香梅年長32歲,而且是一個有過離婚經歷的老男人,而陳香梅出身於書香世家,她的外祖父廖鳳舒曾是外交官,父親陳應榮曾是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長,家人很難接受差距如此之大的婚戀。
陳香梅卻執著的說道:「我寧願和一個我愛的人,共度5年或10年的日子,而不願跟一個我沒有興趣的人相處終生。」
最終,家人擰不過陳香梅,選擇了祝福和成全。
1947年,年僅22歲的陳香梅與時年54歲的陳納德在上海舉行了婚禮。婚禮上,陳納德將軍用繳獲的日本軍刀切開大蛋糕,親朋好友紛紛舉起香檳敬酒祝賀。這對老夫少妻式的跨國戀情,曾一度引起轟動。
兩人婚後的生活十分幸福。共育有兩個女兒,分別取名為陳美華和陳美麗。
1949年,陳香梅跟從陳納德的民航公司撤離大陸,遷居臺灣。來到臺灣後,陳香梅在相夫教子的同時,她還重拾起了最愛的寫作事業。這時期,她在短、長篇小說和散文創作上頗豐。此外,她還協助陳納德將軍撰寫回憶錄《一個鬥士的自述》。
然而,這段幸福的跨國婚姻並沒有持續太久,11年後,1958年,陳納德便因肺癌離世,終年65歲。
陳納德的離世對陳香梅的打擊是巨大的,當時陳香梅才33歲。丈夫去世後,陳香梅寫道:
我才知道自己是多麼懷念他,需要他。愛情臨到你身上時,你從來不會覺得它十全十美,等有朝一日愛情突然離你遠去時,任何事、任何人也改變不了。
陳納德去世後,陳香梅第一次嘗到了人走茶涼的滋味。丈夫陳納德一手創辦的民用航空公司沒過多久就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派人接手。陳香梅當時在民用航空公司任職,但新任上司容不下她,施加種種壓力迫使她離開。
照理說,陳香梅作為陳納德的妻子,原本應該分得五萬美元的遺產,可最後卻只領到三百美元的喪葬費。原因在於她和陳納德的前任的孩子產生了財產糾紛,一時間五萬美元遭到凍結。
陳納德去世後,陳香梅並沒有投奔到舊金山的父親那裡,也沒有依靠散落在美國和臺灣的親戚朋友們,而是在1960年,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前往華盛頓居住。
幸好陳香梅曾做過記者和作家,有著良好的文筆,所以來到美國後,陳香梅進入了喬治亞城大學擔任翻譯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後,陳香梅一邊忙於工作,一邊忙於兩個女兒的教育。
陳香梅很聰明,很有頭腦,來到美國後,她為了掙錢養家,還在業餘時間學習演講技能。她很努力學習演講,終於,她經過不懈努力成為了一名演講家,演講成為她的第二職業。後來,羅斯福總統夫人的演講經理人柯斯頓·列做了陳香梅的經理人,當時她的每場演講,都可以獲得5000美元的酬勞。
這也讓陳香梅找到了自信,後來,陳香梅為了緬懷與丈夫陳納德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她用英文寫把自己與陳納德的婚戀寫了下來,取名為《一千個春天》,這本書在紐約出版後瞬間成了暢銷書。
頭頂陳納德遺孀和暢銷作家的名號,陳香梅開始應邀出現在上流社會舉辦的雞尾酒會和宴會中,由此結識了很多政界名流。
1963年,陳香梅受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委任,成為第一位進入白宮工作的華人。此後,她被八位美國總統任命為政策顧問。
1970年她又擔任飛虎航空公司副總裁,這也是美國航空公司第一位女副總裁。並加入美國大銀行,成為大銀行裡的第一位亞裔董事。1972年,陳香梅被選為全美七十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雖然身在異國多年,但陳香梅仍然牢記自己是華夏兒女,改革開放以後,陳香梅多次以美國總統府出口委員會副主席的職務,帶領許多美國企業家到中國考察、投資,促進美中兩國各方面關係的發展,素有「中美民間大使」之美譽。
晚年的陳香梅還在中國大陸設立專項教育基金,啟動 「香梅千校過程」 和「陳香梅優秀校長獎」等,助力西部、艱苦地區的教育事業。
陳香梅憑藉驚人的勇氣和毅力成功進軍政界和商界,終於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她的一句名言便是:「只要中國人能揚眉吐氣,我於願已足」
關於愛情,陳香梅看淡了許多,雖然追求她的人很多,但她一生未再嫁,而是始終以陳納德的遺孀自居,關於她的一生,陳香梅曾總結說道:「雖然我以陳納德將軍夫人為榮,但我更以陳香梅個人能靠自己的努力而創造了自己的天空為傲,更以在白人的天下無畏無憂地和他們比高下為傲……。我一生的經歷,從流亡學生到從事新聞工作、單人匹馬在美國奮鬥,甜酸苦辣都有。一路走來很有趣味,所以我沒有白活。」
其實人生不在於長短,只在於是否虛度時光,陳香梅的人生正如她自己所言,有趣味,沒白活。
2018年3月30日,陳香梅在華盛頓家中因病逝世。
這就是陳香梅,敢於突破世俗,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更是為愛情選擇獨身60年。在丈夫離世後,她沒有甘於平庸,而是憑藉自身努力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在異國他鄉與白人比高下,終打拼出自己的事業,橫跨政商兩界,被世人尊重。
參考資料:《陳香梅傳》、《一千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