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境內兩個地方邦,面積不大曾屬中國故土,人人都會說漢語

2020-12-11 123觀察室

在世界歷史上,中國是一個具有輝煌成就的文明古國。國外許多史學家認為,中國在過去的兩千多年始終屬於世界巔峰位置,而近代百年的落後時期只佔很少的一部分。正是中國具備強大崛起的歷史基因,才能抗住任何歷史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從唐朝開始,中國成為"中央之國",受到東西方的"朝貢膜拜"。這使得中國的文化和影響力遠播四海。時至今日,海外仍然有一些國家還秉承著中國的"衣缽",它們被稱之為"小中國"。這其中,有一個地方叫佤邦。

佤邦,又稱緬甸第二特區,是緬甸撣邦境內的一個高度自治的地區。其位於阿佤山區,由南、北兩部分組成,總面積不到三萬平方公裡,首府是邦康。佤邦總人口約為55萬,軍隊數量有4萬左右。佤邦地方政府和當地民眾使用的官方語言是漢語,而不是緬甸語。

從歷史上看,佤邦和中國關係密切。唐代屬於南詔國管轄,宋代屬於大理國管轄,明代時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根府土司管轄。清朝晚期時候,佤邦逐漸脫離土司控制,成為一個自治領地。

從地理上講,佤邦遠離緬甸本土,與我國雲貴高原相接壤,其境內多高山峽谷,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旱季乾燥少雨,雨季高溫多雨。佤邦境內蘊藏著豐富的鉛鋅礦、錫礦、寶石、稀土礦,但其礦產投資主要來自中國。

1948年開始,佤邦各族人民受到國民黨領導。1966年,佤邦先後出現自己的遊擊隊後開始擺脫國民黨控制。1989年,佤邦與緬甸政府達成停火協議,從此走上了和平發展的道路。

由於在歷史上長期受到中國影響,佤邦地區對中國一直抱有好感,很多人視中國為"故鄉"。二戰期間,英國殖民者乘機把佤邦等地,劃分到了緬甸境內,從此以後,中國失去了對這片故土的管轄權。

儘管佤邦實際上已經脫離了中國,但中國元素仍然在佤邦隨處可見。如果去佤邦旅遊,到處能看到正宗的方塊字,也能看到具有中國元素的建築和物品。中國人去佤邦旅遊,完全不用擔心自身安全,更不用擔心會有什麼語言障礙。佤邦地區的當地普通民眾,對中國人非常熱情,一些人還自稱是中國人。

實際上,除了佤邦之外,緬甸境內的果敢自治區也曾為中國故土。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新商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 現如今的果敢,雖然屬於緬甸自治區,但其和佤邦一樣,使用的仍然是中文,說的仍然是漢語。在果敢,也能隨處可見中國元素。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佤邦和果敢曾經為中國故土,但如今卻已成異國領地,希望這些"小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緬甸的這三個邦貧富差距很大 其中兩個是沿海地區
    緬甸有7個省和7個邦,省大多都是緬族人居住的地方,邦則是少數民族人口佔多數,而且大多數邦都地處偏遠的山區,今天要說的這三個邦卻有兩個是沿海邦。欽邦欽邦是緬甸西部一個內陸邦,主要以山地為主,境內居住的大多都是欽族人,交通條件差,經濟發展相對落後,首府哈卡是欽邦的第一大城市,人口僅三萬人左右。
  • 緬甸一地方號稱「小中國」,說漢語寫漢字,吃了敗仗還能回到中國
    在歷史上中國就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自秦朝開始就和周邊的國家有交流!那時候很多周邊的國家,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國。所以很多中國人,都到那些國家去做生意什麼的!同時也在那裡傳播中國文化,所以說中國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從歷史上就一直都有,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地方,不屬於中國但是這裡生活著很多華人。
  • 這個地區說漢語,用人民幣,甚至是中國的區號!但早已不屬於中國
    除了我國大陸960萬平方公裡和港澳臺特區外,在世上居然還存在這麼個地方,在那裡的大多數人是漢族,甚至還有不少人說自己是中國皇族的後代
  • 緬甸佤邦被稱為「小中國」,說漢語使用中國教材,和中國有何淵源
    緬甸是一個聯邦共和國,下轄7個省7個邦和2個中央直轄市,也是1個多民族國家,但是其內部的民族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佤邦與我國的雲南接壤,曾經是我們的領土,也叫緬甸第二特區或者撣邦第二特區,撣邦是緬甸最大的行政區,果敢、佤邦、勐拉等名義上屬於撣邦,但卻有自己獨立政治軍事的實體。
  • 這個國家曾經屬於中國,現在屬於緬甸,但依然說漢語用人民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的速度令世界矚目,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國實現了富強、民主,如今中國繁榮昌盛,百業聚興,我們才能夠快樂幸福的生活在這。在與我國相鄰的一個國家,他們的語言和中國一樣,都說漢語寫漢字,使用的貨幣也是人民幣,但與中國不同的是,那裡常年戰火不斷,居民飽受戰火的摧殘,經常會有因戰亂,受傷死亡的無辜百姓,這個地方叫果敢,隸屬於緬甸境內,全稱是「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
  • 這裡是第二個中國,說漢語寫漢字用中國號,吃了敗仗還能撤到中國
    大家都知道自治區的作用,就是在國家統一管理下,各個自治區仍然能享受獨自自主自力更生的地方並且跟省是平級,並且國家發布政策都是偏向自治區的。在中國共有5個自治區,但是你知道在國外也存在著這樣一個漢族自治區嗎?在我國雲南和緬甸的交界處,他們的身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並且都承認自己是中國的後代。
  • 世界上另一個「中國」,人口60萬軍隊4萬,不僅說漢語還用人民幣
    眾所周知,我國是人口大國,自古以來佔地面積就很龐大。喜歡歷史的人應該有所了解,隨著社會發展,周邊很多國家都受到中國影響,如今越發繁榮。說起「中國」大家會想到五星國旗,但你知道世界上另一個地方也有「中國」嗎?說起來有些荒唐,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 緬甸為何能鯨吞蠶食中國近2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緬甸,位於中國南部,是一個面積較大的東南亞國家。緬甸的國土面積為67萬平方公裡,不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其實原屬中國。
  • 說漢語寫漢字過中國節日,這個異國地區,與我國有著怎樣的淵源
    從清朝到二戰,由於國力衰弱丟失了大部分土地,現在的緬甸的佤邦曾經就是中國的領土,這個與我國有血緣關係的地區如今建設得怎麼樣了?佤邦又稱緬甸第二特區或者是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之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或者是北撣邦第二特區,其實從一個地區有這麼多名字就能看出來,這裡必然不是普通的地方,佤邦分為南北兩處,中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北佤邦面積約1.7萬平方公裡,控制著465.37公裡的國境線,東邊和我國雲南的耿馬縣、普洱市等縣市接壤,南佤邦面積1.3萬平方公裡,東邊是寮國,南邊是泰國,佤邦中的北佤屬於高寒山地區
  • 世界上另一個「中國」,說漢語,用人民幣,電話都加中國區號
    在中國的雲南和緬甸的交界地區有一個叫果敢的地方。果敢其實又叫「緬甸撣邦果敢」,它隸屬於緬甸區域,在這裡其中九成的人是中國人。
  • 緬甸內戰——繞不開的中國陰影
    ,很多人懂漢語,寫漢字,與中國邊民血脈相連,這些地方長期處於戰爭和動蕩中。為什麼政府會吧民族地方武裝看成是外國入侵者呢?我們待會兒說。 緬甸北部與中國聯繫到底有多深?這個聯繫大大超出想像,首先,很多地方在歷史上是中國管轄,比如果敢、佤邦、克欽邦,很多靠邊境地區歷史上屬於中國,拿佤邦來說,在歷史上與西盟佤族自治縣是同一個土司管轄,境內佤族與中國佤族本是一體,官方文字還是簡體漢字,佤邦領導人鮑有祥還在中國上過學(都是百度上說的),這個聯繫可就深了去了。
  • 感動中國的不止日本還有印度曼尼普爾邦(附該邦百科)
    曼尼普爾是印度最貧窮的的邦之一,屬於蒙古人種,靠近中國邊境,和中國有著頗深的淵源,他們對中國人非常友好,它是印度東北一個極度渴望獨立的邦,一直被印度政府封鎖的邦(即使印度人去哪裡也需要辦理特別通行證,外國人更是難上加難),他是一個自發不學習印地語,不看印度歌舞的邦,市場上大部分貨物都是MADE IN CHINA的邦,操漢藏系語言的邦。
  • 中國古代為什麼徵服緬甸,打通印度洋出海口?
    中國目前只瀕臨了一個大洋,那就是太平洋。如果中國的船隻要到波斯灣進口石油,那就必須要繞道馬六甲海峽,但是馬六甲海峽受制於他國,使得我國的石油安全頗受威脅。這就引起我們思考了,中國的雲南距離印度洋只有470公裡,隔著一個緬甸。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將緬甸納入版圖,開拓印度洋呢?
  • 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地圖
    果敢(Kokang),全名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位於緬甸東北部比鄰中國雲南省,以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
  • 你當他是緬甸人,其實他比你更漢人
    人們印象裡果敢屬於緬甸,事實上,在2017年以前,這塊地方不屬於任何國家,他們有軍隊、有政府,有獨立經濟體,但轄區內居民無國籍,雖然可以持邊民證進入中國,但他們不能坐飛機,也不能去其他國家。2017年他們才有了緬甸身份證和護照。「果敢」是緬甸撣族語,果是九,敢是戶,也就是九戶。
  • 與我國雲南接壤,說漢語用漢字,被稱為另一個「中國」
    在中國古代,由於戰亂和經商的需要,經常有人向東南亞地區遷移如今的新加坡就是由華人組成在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都存在不少華裔而今天三哥要和大家說的地方與我國雲南接壤它便是隸屬於緬甸的佤邦自治區,被譽為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
  • 緬甸和果敢鬥了70年,為何還無法收復果敢?
    果敢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秦時為哀牢,東漢時為永昌郡,東晉南朝時屬寧州永昌郡,唐朝南詔時屬永昌節度,宋朝大理國時屬永昌府,元代時分屬雲南行省的鎮康路和孟定路,明代分屬永昌府鎮康州和孟定府。清順治十五年(1658 年),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兵敗後一路出逃,退入緬甸。吳三桂一路追擊永曆帝,清康熙十八年(1661 年),緬王將朱由榔送交清軍,次年 4 月,永曆帝上吊而亡。
  • 故土今安在——南坎, 離別中國之痛
    三十至四十年代,這座醫院在緬甸享有盛名。有個美國作家曾以希格裡夫夫婦為模特,寫了一部有名的傳記體說《百馬什金》(即《緬甸外科醫生》),後改編拍成電影片,轟動於世,於是世界知道了南坎。根據該條約,緬甸把片馬、古浪、崗房等地劃歸中國,中國同意把勐卯三角地移交給緬甸,同時,班洪、班老部落在「1941年線」以西的轄區劃歸中國。雙方決定廢除緬甸對屬於中國的盂卯三角地(南坎指定區)所保持的「永租權關係」,考慮到緬甸的實際需要(南坎實際是飛地),中國方面把這個地區(面積約220平方公裡)移交給緬甸,成為緬甸聯邦領土的一部份。中國主動放棄南坎主權,從此南坎屬於緬甸。
  • 除了中國,有其它國家用漢語嗎?其實還有兩個國家
    使用漢語人數最多的原因,除了14億中國人口外,還包括兩個通用漢語的國家。這兩個通用漢語的國家分別為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是發達國家,其實在新加坡成為發達國家的道路上,出現了某些方面的阻礙,因為新加坡的領土面積過小,不過最終新加坡還是成為了發達國家。
  • 歷史上,雲南面積曾經比現在大3倍,為何最後落入了緬甸?
    如果如果仔細看歷史地圖,就知道元朝和明朝前期的雲南省面積特別大,包含了現在緬甸、泰國和寮國的很多地區,然而到了明朝後期,雲南的面積就退縮的比今天的雲南還小,明朝時期雲南的面積減少了大約100萬平方公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