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一部相當火爆的電視劇叫《偽裝者》,講得是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明氏三姐弟地下抗戰的傳奇故事。其中,當屬靳東扮演的大哥明樓讓人最為印象深刻,他既是汪偽政府財政部經濟司首席財經顧問,同時還是國民黨軍統上海站情報科的上校科長。而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中共地下黨上海情報組的組長,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三重間諜。
雙重間諜的難度已經夠大了,三重間諜無疑要難上加難。終日斡旋於三股勢力之間,還要不露出馬腳,倘若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和精神,很容易變成人格分裂。
不過,《偽裝者》裡的明樓並不是誇張,真實的歷史遠比電視劇來得更加洶湧。明樓這個角色,是基於歷史上一個真實存在的間諜創作的。並且,這個原型比劇裡還要厲害,他是一個五重間諜,也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唯一的一個五重間諜。
這個人就是袁殊,本命叫袁學易。這裡,讀者可能會有點疑惑,算上抗日戰爭爆發,我國境內主要也只有國民黨、我黨和日軍三股勢力鼎立,為何袁殊會成為五重間諜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1911年,袁殊出生於湖北蘄春蘄州鎮,8歲那年,他便來到了上海。袁家算得上是革命世家,其父親袁曉嵐是當年同盟會的老會員,之後任職於國民政府。
雖然袁父身居高位,但他對袁殊母子三人一直十分冷落。幾乎沒得到過父愛的袁殊,很小就和母親在上海街頭擦皮鞋了。後來袁殊10歲時,母親想著一直擦皮鞋也不是個辦法,便將他送到了免費入讀的上海立達學園讀書。
從上海立達學園畢業後,袁殊投身到了北伐戰爭中,也算是步了父親國民革命的後塵。但之後爆發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讓袁殊徹底對國民政府死心。一怒之下,他離開北伐軍,只身前往日本留學。
也就是在日本留學期間,袁殊接觸到了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他也深深明白到,唯有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於水火之中。1931年,從日本回到上海後,袁殊便加入了共產黨,其也順勢成了我黨地下情報組織在上海的聯絡員。
由於袁殊早前加入過國民黨,再加上其父親在國民黨內身居要職。他同時也具備極好的條件打入國民黨內部,果不其然,次年,袁殊混進了中統,還擔任起了情報股的股長。
之後,抗日戰爭爆發。南京國民政府淪陷成了汪偽日據政府,也就是在這段期間,偽裝成南京政府記者的袁殊,在汪偽政府的記者招待會上結識了日本使館的副領事巖井英一。當時,巖井想要利用袁殊記者的身份來套取國民政府的情報,還答應每月支付他200元的情報費。殊不知,巖井正是落了袁殊的下懷。也就是這會開始,袁殊又多了一重身份,即日本的情報員。
由於袁殊打入了日本情報機構內部,其也引起了當時軍統的注意。而軍統和中統向來是冤家單位,為了拉攏袁殊為自己幹活,1937年,戴笠還親自登門拜訪,希望袁殊能加入軍統。就這樣,袁殊又成了軍統的一員,這也是他的第四重身份。
最後一重在哪呢?即當時上海青幫的臥底。也是在1937年,上海淪陷,受戴笠的指示,袁殊在上海成立了秘密小組,專門從事暗殺漢奸的鋤奸行動。
而在一次行動中,袁殊救下了一名叫曹幼珊的男子,這人身份相當特殊,他是蘇浙滬地區青幫的活躍分子,上海青幫「大」字輩的人物,在幫內聲望極高。也是因為這次行動,袁殊成了上海青幫裡跟杜月笙平輩的「通」字輩,而這也是他的第五重身份。
雖然袁殊擁有這麼多身份,但他的信仰讓其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搜集的情報,最終也都是為我黨服務。雖然他的五重間諜身份,最終在1946年抗戰結束後暴露。
不過,那會他已經被我黨安全轉移到了解放區。而他也終於不要再潛伏隱藏自己的身份和信仰,成了一名純粹且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最終於1987年,在祖國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