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歐美大片中塑造的特工、間諜形象,都讓人對這類人物佩服得五體投地,對為其中跌宕起伏的劇情所震撼,為他們的機警應變而叫好。前幾年的熱播劇《偽裝者》中靳東所飾演的明樓一角,圈粉無數。
在電視劇外,在歷史上就有這樣的人物。一位真實存在且比明樓更加傳奇的「偽裝者」,他是日方「巖井公館」的情報員,也曾被國民黨軍統記大功,擔任過汪偽政權要職,一度還成為第三國際遠東情報局秘密情報員,連親生子女都一度對他的身份而疑惑。
這位實力強悍到極致的從事地下情報工作14年的中共特別黨員,就是袁殊。那麼他到底有多強悍?
l 袁殊其人
1911年4月,袁殊,原名袁學易,出生在湖北蘄春一戶沒落的官宦人家。秀才出身的父親袁曉嵐精於算學,熱衷排滿運動,年輕時即為同盟會會員,為革命活動幾乎傾盡家資,很早就拋下他們,遠赴上海。她和母親賈仁慧,一直依靠娘家資助及典當家什生活。
在外公外婆去世之後,便和母親一同前往上海投奔父親,奈何他的父親和學生姘居對他們根本就不關心。賈氏母子三人為了生活下去,依靠教別人認字為生,兄弟倆曾當街賣過大餅油條,擦鞋擦老虎灶。袁殊的童年生活甚為貧苦艱辛。
但幸運的是袁曉嵐雖然沒有在經濟上資助他們,卻仍然關心著兒子們的教育,將他們送去讀書。在讀書的這幾年裡,袁殊受「無政府主義」思潮影響,加入"黑色青年"團體。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年僅14歲的他就參加了罷工、罷市、罷課大遊行。
l 投身革命
袁殊是一位熱血青年,勵志奔走在救國一線。1927年袁殊在胡抱一的引薦下,加入國民黨成為國民黨黨員。而後他前往日本留學,主攻新聞學。這一時期他不光能熟練地說一口日語,對新聞學有了近一步的了解,而且他還對共產主義思想有了更系統的認識,這對他的人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袁殊本身也是十分有才華的,歸國後,他創辦了《文藝新聞》,在文藝和新聞界、藝術界大受歡迎,而正也是在這個時候,袁殊認識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潘漢年。
當時袁殊一直非常渴望能加入共產黨,也曾向夏衍表達過他的想法。不久後,他在潘漢年的推薦下,不僅如願加入了共產黨,並受訓成為一名優秀的諜報人員。
此時的袁殊不僅有國民黨黨員的背景,還是共產黨黨員;在日本留過學,熟練掌握了日語,寫得一手好文章,實在是一個才學豐富的大好青年。
為了打入國民黨內部,他利用父親的關係搭上了中統頭子吳醒亞,並靠著精明能幹得到了吳醒亞的賞識,成為其「幹社」情報股股長。為了方便套取情報,吳醒亞還推薦他為「新聲通訊社」記者。
有了這重身份做掩護,袁殊就結交了不少國民黨要人和日本領事館官員。這其中就有日本領事館副領事巖井英一。巖井英一早就想物色一名替他收集國民政府內部消息的情報人員了。於是,袁殊趁機成功打入了日本情報機構。
1935年,袁殊因"怪西人案"入獄,中共身份暴露。在審訊中,袁殊旋即叛變自首,使著名電影女演員王瑩被捕入獄,夏衍也險些落入敵手,但他除了稱自己參加"中統"的內情外其餘一概不說。在其父親及各方奔走下,坐牢八個月出獄後,再次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
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打探情報,加強自身的保護色,開拓情報來源袁殊還加入了當時上海的青紅幫,成為了與杜月笙、黃金榮平起平坐的通字輩大佬。
l 五面間諜 情報大王
1937年春,當潘漢年奔波於滬寧杭,參與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談判之際,袁殊和他再次聯繫上了,解釋當年獄中反叛一事,表明自己並沒有供出機密,並將一份有關日本各重要城市狀況的機密資料交給了潘漢年。希望藉此得到中共的諒解,重新給他一個工作的機會。
潘漢年審時度勢,決定繼續任用袁殊,就這樣又恢復了與中共的情報關係。而袁殊也準備好了承受外界的誤解和抨擊。
抗日戰爭爆發後,戴笠一時找不到熟悉日本問題、又有日本關係的人。杜月笙便提醒他可以任用袁殊,於是,袁殊搖身一變又成了軍統上海區國際情報組主要成員,不久便因"工作出色"升任情報組組長、第三站站長。
充分取得戴笠信任後,袁殊又多了一個身份:軍統,加上中統、青紅幫、日偽,以及貨真價實的中共秘密身份,則是五重身份了。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情報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最多面的間諜了。
從此,袁殊通過各種關係,大量獲取日本情報,每每獲取情報都首先是向潘漢年匯報,然後,有選擇地給軍統匯報。
袁殊當時不僅為我方搜集和輸送敵人情報,還負有"建立通往根據地秘密交通線、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等任務",營救了許多抗日人員,如魯迅夫人許廣平等,並還親自掩護潘漢年、範長江、鄒韜奮等進入根據地。
自1939年到抗戰勝利,袁殊從來沒有發生任何意外,這無疑是與他的智謀與出色的活動分不開的。
l 晚年生活
1955年,潘漢年蒙冤被捕,作為潘漢年得力助手的袁殊也被逮捕。之後,便是20多年的牢獄之災、勞動改造和上訴。
1982年8月29日,潘漢年獲得平反後不久,袁殊也得到了平反,並恢復了黨籍。
1987年,袁殊病重,精神也極為紊亂,時常號啕大哭,同年11月26日,病逝於北京,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2002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共黨史人物傳》專章講述了袁殊的生平事跡,肯定袁殊「不顧個人的毀譽完成了黨交給的特殊使命」。
結語
得失不論,毀譽由人,是非在己,袁殊的這一生,被人誤解過,被辱罵過,但他無愧於國家,是當之無愧的英雄。縱觀他的一生他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他的一生值得被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