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全線隧道貫通

2020-12-15 央視新聞

9月29日上午,隨著隧道深處一聲炮響,位於寮國琅勃拉邦省的中老鐵路控制性工程——相嫩三號隧道順利貫通。至此,中老鐵路全線75座隧道實現安全貫通目標。

△隧道爆破(圖片來源:中老鐵路)

中老鐵路全線隧道勝利貫通標誌著影響中老鐵路工程的控制因素基本解除,標誌著中老鐵路將由大規模土建施工階段轉入線上工程攻堅階段,中老鐵路主要任務將由工程建設逐步向運營管理轉換。

中老鐵路北起老中邊境口岸磨丁,南至寮國首都萬象,全長422.4公裡。鐵路線路兩跨湄公河,兩次通過60公裡無人區,地質條件複雜、施工環境惡劣。自項目開工以來,全體參建企業和中老兩國建設者克服建設資源組織難、物資設備通關難等障礙,推動工程建設不斷取得階段性進展。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根據實際多措並舉,統籌調配建設資源,細化優化施工組織,按照「輕重緩急」逐一突破。

截至目前,中老鐵路全線隧道勝利貫通,正線軌道鋪設完成32%,納堆車站已經封頂、多個車站即將封頂。

△貫通儀式現場(圖片來源:中老鐵路)

中老鐵路項目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寮國「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對接項目。該鐵路全部採用中國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60公裡,為電氣化客貨混運鐵路,項目於2016年12月開工,計劃於2021年12月建成通車。(總臺記者 徐德霖 李娟)

(編輯 嚴冬陽)

相關焦點

  • 中(國)老(撾)鐵路全線第一長隧安定隧道貫通
    【解說】11月28日,全長17.5公裡的中(國)老(撾)鐵路第一長隧——安定隧道順利貫通。一舉為全線如期建成通車,奠定良好基礎。  【解說】安定隧道位於雲南省元江縣與墨江縣交界處,為全線一級高風險隧道。隧道共穿越20條斷層和2個向斜構造,集有害氣體、巖溶、軟巖、湧水、高地應力、高地熱等不良地質於一體。
  • 中老鐵路控制性工程福格村隧道順利貫通 2021年可全線通車
    福格村隧道順利貫通。趙建友 攝雲南網訊(記者 胡曉蓉 通訊員 趙建友)9月22日,中老鐵路建設現場再次傳來捷報,由中鐵八局承建的全線控制性工程,全線第四長的I級高風險隧道——福格村隧道順利貫通,為實現2021年全線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 全線穿越7個斷層 中老鐵路福格村隧道貫通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圖片由中鐵八局提供北京時間9月22日上午11時30分,由中鐵八局承建的中老鐵路福格村隧道順利貫通,為實現2021年全線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福格村隧道位於寮國烏多姆賽省孟阿縣,全長8.936公裡,隧道最大埋深約740米,是中老鐵路第四長隧道、I級高風險隧道,也是全線控制性工程。隧區位於蘭坪至思茅地塊和南海印支地塊結合部,處於地質縫合帶上,全隧穿越7個斷層。受區域構造影響,巖體節理髮育、破碎,地質條件極其複雜,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 今日中老鐵路大尖山隧道、太達村隧道相繼貫通
    今日中老鐵路大尖山隧道、太達村隧道相繼貫通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2020年08月31日 11:30
  • 中老鐵路寮國段I級高風險福格村隧道貫通
    中老鐵路寮國段I級高風險福格村隧道貫通 2020-09-22 14:17:27 I級高風險隧道、全線控制性工程福格村隧道貫通,為實現2021年中老鐵路全線通車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 黃黃鐵路全線最後一座隧道順利貫通
    12月22日,工人在黃黃鐵路大金一號隧道內施工。當日,由中鐵四局承建的黃黃鐵路(湖北黃岡至黃梅)大金一號隧道順利貫通,至此黃黃鐵路全線15座隧道全部貫通。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12月22日,工人在黃黃鐵路大金一號隧道內施工。當日,由中鐵四局承建的黃黃鐵路(湖北黃岡至黃梅)大金一號隧道順利貫通,至此黃黃鐵路全線15座隧道全部貫通。大金一號隧道地處黃岡市大金鎮境內,設計為雙線隧道,全長605m,隧道最大埋深89m,施工難度大。
  • 中老鐵路福格村隧道順利貫通
    9月22日,中老鐵路建設現場再次傳來捷報,一級高風險隧道、全線控制性工程——福格村隧道——順利貫通,為實現2021年全線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福格村隧道全長8.936公裡,最大埋深達740米,加之位於蘭坪至思茅和南海印支地質縫合帶,並且穿越7個斷層,地質條件極其複雜,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 寮國傳來喜訊 中老鐵路控制性隧道順利貫通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7月23日9時整,隨著一聲炮響,全線控制性工程、Ⅰ級高風險隧道——中老鐵路會富萊隧道順利貫通,為後續架梁鋪軌施工順利推進、實現2021年全線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會富萊隧道全長6969米,隧區位於寮國琅勃拉邦地質縫合帶,穿越多個大型斷層和地質斷裂帶,最大埋深645米,中鐵八局昆明公司磨萬鐵路三標一分部項目經理何興龍介紹,隧道交通條件差,項目部自建了143公裡施工便道,克服雨季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解決了物資供應難題。會富萊隧道巖溶湧水期間,最大湧水量達每小時2.8萬立方米,排水量大且攜帶大量泥沙,嚴重影響施工安全。
  • 環球新財訊:尖山隧道太達村隧道貫通 中老鐵路國內段隧道完成97%
    環球新財訊:尖山隧道太達村隧道貫通 中老鐵路國內段隧道完成97% 2020-09-01 10:20:00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 中老鐵路國內段93座隧道已貫通88座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1月5日),中老鐵路國內段勐松二號隧道全隧貫通,至此,中老鐵路國內段93座隧道已貫通88座,全線站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為2021年中老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中老鐵路最長隧道安定隧道順利貫通!昆明至寮國萬象將實現夕發朝至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中老鐵路是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建設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重大工程項目。建成通車後,昆明至寮國萬象將實現夕發朝至。今天,中國至寮國鐵路的最長隧道——安定隧道順利貫通,為全線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良好基礎。
  • 大臨鐵路最長隧道進口貫通 全線預計明年建成通車
    來源:央視原標題:大臨鐵路最長隧道進口貫通 全線預計明年建成通車5月25日,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大(理)臨(滄)鐵路最長隧道——林保山隧道建設取得突破,其3號斜井至隧道進口順利貫通,標誌著林保山隧道施工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 【建設】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大秦嶺隧道12日貫通,「秦嶺隧道群」實現全線貫通
    全長14.84公裡,最大埋深1185米,是全線第二長隧道,也是以秦嶺命名的隧道,是西成客專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全線6座I級風險隧道之一。大秦嶺隧道是西成高鐵秦嶺區段建設最關鍵的重點、難點控制性工程,通過黃河與長江兩大水系分水嶺的秦嶺主脈,隧道線路坡度位列全國高鐵之最,海拔為西成高鐵最高,是西成高鐵唯一一座穿越秦嶺山主脈的隧道。該隧道的貫通標誌著西成客專陝西段境內穿越秦嶺主山脈隧道工程全部施工結束,從此天塹變通途,也是西成客專穿越秦嶺主山脈最後一座貫通的隧道。
  • 中老鐵路會富萊隧道順利貫通,穿越多個地質斷裂帶
    中老鐵路會富萊隧道順利貫通,穿越多個地質斷裂帶 2020-07-24 06: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國寮國鐵路勐松二號隧道貫通
    中國寮國鐵路勐松二號隧道貫通(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西雙版納1月5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通訊員孫鈞)2021年1月5日,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中老鐵路國內段勐松二號隧道全隧貫通。至此,中老鐵路國內段93座隧道已貫通88座,全線站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為2021年中老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勐松二號隧道全長1.5公裡,其中實際施工暗洞IV級圍巖達490米、V級圍巖達1039米。
  • 川藏鐵路拉林段全線隧道貫通,拉薩至林芝火車預計2021年開通
    4月7日上午11時,隨著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簡稱「拉林鐵路」)米林隧道、藏噶隧道最後一段施工雙雙完成,至此,拉(薩)林(芝)鐵路全線47座共計216.5公裡新建隧道全部貫通,預計2021年開通運營。據中鐵二院拉林鐵路配合施工項目部總工程師張維介紹,本次貫通的最後兩條隧道均有鮮明的特點,技術難度極大,兩條隧道面臨穿越冰水堆積體、活動斷裂、大變形、巖爆等地質難題,這些都是可能阻礙隧道施工掘進的地質「攔路虎」,比如穿越冰水堆積體,突水突泥風險極高,將直接影響工程安全和工期。因此,中鐵二院拉林鐵路配合施工項目部因地質施策,採用了大量有針對性的處置措施。
  • 長11560米 川藏鐵路米林隧道貫通
    央廣網北京4月7日消息(記者王晶)今天上午(7日),記者從國鐵集團獲悉,2020年4月7日,在建的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以下簡稱「川藏鐵路拉林段」)重點控制性工程——米林隧道成功貫通,藏嘎隧道同日貫通。
  • 興泉鐵路戴雲山二號隧道貫通
    11月16日,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八局隧道公司承建的連接閩贛革命老區興國至泉州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戴雲山二號隧道安全貫通,比原計劃提前15天。這是該項目自5月19日全線最長隧道戴雲山一號隧道貫通後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漢巴南鐵路青堡隧道順利貫通
    9月18日,中鐵二局承建紅色革命老區漢巴南鐵路青堡隧道勝利貫通,成為全線首座貫通的隧道,標誌著項目部新一輪大幹施工正式拉開帷幕。漢巴南鐵路。中鐵二局供圖青堡隧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全長194米,為正線雙線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約為45m,穿行於丘陵區,地形起伏較大,山坡坡度較陡,山體一般為薄層第四系土層覆蓋,植被茂盛,進出口多為人工開墾農田,且下穿道路、臨近房屋。
  • 梅龍鐵路全線最長隧道進洞施工 預計2022年9月貫通
    記者從中鐵二十五局獲悉,梅龍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全線最長隧道——下黃田隧道已正式進洞施工,標誌著工程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梅龍鐵路位於梅州和河源兩市境內,是廣東省首個自行投資建設的時速350公裡高鐵項目,也是梅州、河源與粵港澳大灣區緊密聯繫的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