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軍與鄰裡好友正在切磋書法。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溫德民 周鵬 益陽報導
石牛江鎮田莊灣村退休教師文愛軍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平時頗愛讀書寫字,平生最喜歡的事情便是邀請志同道合的鄰裡朋友到家中做客,討論文學經典,切磋書法技藝。2020年,桃江推行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和網格化志願服務後,他家自然而然成為了村裡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個「便民服務聯繫點」,得到鄰裡的大力支持。
為發揮「便民服務聯繫點」文化服務作用,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鎮黨委政府除要求村民服務中心將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婦女兒童之家等進行整理布置外,還要求將可移動的便民活動器材、書籍雜誌報紙送到各個文化「便民服務聯繫點」。同時,要求村民服務中心與各個站點建立緊密聯繫制度,通過按時登記,有效實現書籍器材之間的共享共用,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增塘村毛屋灣組村民文餘力是村上的一名網格長兼網格員,特別擅長機械維修,是村裡有名的「能工巧匠」。自全鎮統一建立「便民服務聯繫點」以來,他便積極上門為農戶排憂解難,提供機械維修服務,為群眾解決了不少棘手難題,贏得鄰裡一致稱讚。今年,像文餘力一樣能延伸服務效能的網格員全鎮共有190名,截至12月16日,共為群眾辦理服務事項4700多個。
今年以來,石牛江鎮按照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和網格化志願服務工作要求,根據村莊區塊和村民集中居住情況,由村級網格志願服務者認領各類基層公共服務項目,創辦「便民服務聯繫點」,為村民提供家門口的服務,將便民服務和志願服務由鎮下沉到村、由村延伸到組、由組拓寬到戶。如今,村級公共服務便民點聯繫制度已圓滿實現組與組、村與村之間跨區域運行。增塘村文藝宣傳隊負責人鄧立純表示,自從實行這項制度以來,自己為鄰村村民開展文化服務的機會增多了,開展活動也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