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大渝網】9月26日,由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承辦一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雙通道(BESS)手術設備整體研發與技術規範項目推進及專家研討會在重慶召開,邀請到國內脊柱微創領域30餘位著名專家展開深入討論,為研究計劃把脈,以更好地推進項目實施。以期促進脊柱外科微創內鏡技術的持續創新發展,更好地服務患者。
據新橋醫院著名骨科專家周躍教授介紹,隨著微創技術的快速發展,以脊柱內鏡為代表的脊柱微創技術,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取得了滿意的療效。脊柱內鏡手術是近20年來微創脊柱外科的研究熱點,而雙通道脊柱內鏡手術(Biportal Endoscopic Spinal Surgery, BESS)相較於傳統開放手術有視野全面、操作靈活、高效減壓等微創優勢,是近年來國內外脊柱微創界關注和研究的熱點。
在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雙通道脊柱內鏡發展簡史、UBE技術-脊椎內鏡倒退還是發展、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並對雙通道脊柱微創內鏡技術在規範化診療中的熱點及難點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展示本領域的新進展、新成果。
據新橋醫院骨科主任李長青教授介紹,脊柱退變性疾病引起多種嚴重疾病,人類隨年齡增長將面對多種脊柱疾病導致勞動能力下降,且我國老年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脊柱疾病將是影響大眾健康的一項重要因素。手術作為解決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一種有效手段,其發展和技術推廣已成為骨科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相對於以往的單通道脊柱微創技術,BESS技術在手術中可將器械和內鏡通過各自專用通道進入人體,避免了單通道手術操作中相互幹擾、遮擋的弊端;也因為使用到關節內鏡設備,為醫生提供更清晰的手術視野;加上為手術器械提供了單一的通道,更便利醫生的手術操作,便於基層外科醫生更好掌握脊柱微創手術的操作技巧,從而有利於提高脊柱微創技術在基層臨床的推廣。
此外,通過雙通道微創脊柱設備的設計與研發,包括視覺通道、手術通道構建等創新設計,配合雙通道微創脊柱手術設備研發專用手術工具,可實現顯著降低手術操作難度,幫助更多脊柱外科醫生快速掌握微創技術,實現微創脊柱手術設備國產化,推動民族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助力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改變主要依賴進口設備的被動局面。
李長青教授介紹,通過參會專家們深入的研討和評審專家的點評把脈,將進一步完善研究方案、突破技術瓶頸、展開多中心臨床研究、形成技術規範,以利於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更好地與前沿創新理念相融合、與基層醫生培訓相融合、與患者治療需求相融合,讓更多腰椎疾病能通過微創技術得到治療,讓更多基層脊柱外科醫生掌握微創技術,讓更多患者享受到脊柱微創技術的更好治療效果,引領該項技術規範化開展。(通訊員 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