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自傲的美軍不願與盟軍分享勝利——第三帝國的興亡(18)

2020-12-23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為了切斷義大利首都羅馬和卡西諾之間的德軍運輸線,1944年1月22日,盟軍在羅馬正南面的安齊奧登陸。由於大量的德國守軍被調往古斯塔夫防線,3.6萬名盟軍快速登陸並完整地佔領了安齊奧港。隨後進攻卡西諾的戰鬥卻十分激烈和艱難,盟軍幾乎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那種陣地戰的困境之中,部隊在該地區根本無法機動。盟軍必須攻克卡西諾,否則向北進軍的計劃將會受阻。

攻佔該城的任務十分艱巨,城內防禦工事眾多。毗鄰該城的山上有一座可俯視全城的中世紀修道院,這也成為德軍絕佳的防守陣地。

1944年1—2月間,盟軍發動了卡西諾戰役並突入了德軍防禦陣地的縱深地帶。但是,由於盟軍無法全面肅清德國守軍,進攻陷入了僵局。3月份,盟軍發動了數次進攻,試圖取得突破,最終發現面前的卡西諾山簡直難以逾越。在此期間,盟軍和德軍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陣地幾經易手。最後,盟軍開始改變攻擊策略。

卡西諾山的戰鬥對於義大利戰役的進程極為關鍵,因為如果盟軍無法突破德軍防線,進攻羅馬的道路必將受阻。為此,盟軍與德軍展開了消耗戰。經過4次大規模的進攻行動,盟軍最終突破了德軍的防線。

3月15日,同盟國空軍對卡西諾實施大規模空襲,炸毀了那座著名的修道院,城中其他建築物都在空襲中被夷為平地或遭到嚴重破壞。看起來,盟軍進軍途中的障礙似乎已被清除。但事實並非如此,德軍只是從精心營建的防禦工事撤到了已成廢墟的修道院內,變得更加難以對付。激烈的戰鬥再次爆發,其間,經常出現雙方反覆爭奪一小塊陣地的情形。

裝備MG-42型機關槍的兩名德國傘兵正在卡西諾山上的修道院廢墟中堅守陣地。

一周後,盟軍對卡西諾山的第三次進攻失敗。1944年5月初,他們又發起了第四次進攻。

這一次,天氣情況良好,加之盟軍佔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攻佔山頭只是一個時間問題。5月18日,波蘭第2軍攻克了山頂上的修道院。盟軍佔領該陣地之後,整個古斯塔夫防線隨即土崩瓦解。經過5個多月的艱苦戰鬥,盟軍進軍羅馬的行動終於開始成為可能。早在8個月之前義大利政府宣布投降之時,興奮的記者們就曾預言進軍義大利首都的行動必將十分順利。

在安齊奧登陸行動中,盟軍也遇到了和薩萊諾登陸同樣的問題,德軍曾經多次對海灘地帶發動猛攻,企圖將盟軍趕入大海。2月19日,形勢極度危急,盟軍幾乎被近在咫尺的德軍趕下海,但經過苦戰之後,最終轉危為安。此後,德軍屢屢發動進攻,但始終未能動搖盟軍的陣腳。隨後,雙方一直在安齊奧海灘進行僵持,直到5月23日盟軍終於從橋頭堡取得了突破。

為了切斷德軍在卡西諾山的防守陣地和羅馬之間的交通線,1944年1月22日,盟軍發起了安齊奧登陸戰役。最初,由於安齊奧地區的許多德軍已被調防到義大利其他地區,盟軍登陸行動進展順利。但是後來,由於德軍的猛烈反撲,美英登陸部隊幾乎被趕下大海。直到同年5月,盟軍才最終從橋頭堡實現突破。

在隨後兩天內,美軍第1裝甲師和第3步兵師加入了美軍第2軍之中,在克拉克將軍的指揮下向羅馬推進,於1944年6月4日進入羅馬城。這一結果令英國、波蘭和法國軍隊十分惱怒,他們認為由於自己在攻克卡西諾時所付出的努力,才使得進軍羅馬成為可能,因此至少應該享有與美軍同等的榮耀。

與此同時,克拉克直接進入羅馬的做法也在盟軍中間引起了極大非議。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亞歷山大曾下令給克拉克,告知他的主要任務應該是確保奪取瓦爾蒙託內,但克拉克並沒有奉命行事。

相關焦點

  • 新書推介 | 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
    本文選自:《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譯林出版社獨家版權葛劍雄力薦史學經典第三帝國的見證人、歷史學家、戰地記者威廉·夏伊勒扛鼎之作戰後,夏伊勒結合親身經歷與大量第三帝國原始檔案,創作出《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柏林日記》《第三共和國的崩潰》等十餘部歷史作品。  威廉•夏伊勒主要年表* 1904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 1925年,21歲的威廉•夏伊勒靠在一艘運牲畜的船上打工來到歐洲,從此一待就是15年。
  • 戰爭史:兩棲登陸作戰?你想不到有多難——第三帝國的興亡(22)
    1944年6月6日,「霸王」行動開始,美軍從奧馬哈和猶他海灘登陸,英軍在劍海灘、朱諾海灘和金海灘登陸。其中,猶他、金、劍和朱諾海灘登陸行動進展比較順利,而在奧馬哈海灘的戰鬥卻極為慘烈,美軍登陸部隊在付出沉重的傷亡代價之後,最終得以登陸,建立了陸上灘頭陣地。
  • 二戰之中,美軍幫盟軍作戰,除了武器厲害以外,本身戰鬥力如何?
    美國參戰後,戰爭的天平迅速的倒向了盟國,美國作為二戰工業產能最大的國家,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美國軍隊的戰鬥力也在這些激烈的戰爭中驗證了成色。這是諾曼第以後盟軍在西線突飛猛進最重要的基礎,阿道夫西特勒的阿登反擊戰要挑選惡劣的天氣開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避免美國空軍對地面的支援,這是戰術軍種影響戰役選擇的經典例子。
  • 日本帝國覆滅記——麥克阿瑟在太平洋戰爭中取得的最大的勝利之一
    他們在紐幾內亞的拿騷灣成功實施登陸,未遇到日軍抵抗,這樣盟軍就直接威脅到日軍在薩拉莫阿的重要基地。哈爾西將軍率領的部隊從644千米之外趕來奪取新喬治亞島和該島上具有戰略意義的蒙達機場。大部分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距蒙達近8千米的地方登陸。登陸時,未遇到任何抵抗。當時,佐佐木登少將率領的駐島日軍正堅守著蒙達機場。
  • 戰爭史:巴頓和隆美爾為何失之交臂——第三帝國的興亡(17)
    1943年1月底,在北非戰場遭受重大挫折的軸心國軍隊已陷入了迷惘之中,不知道如何才能阻止同盟國取得最終的勝利。2月13日,隆美爾的部隊撤退到突尼西亞,進入馬雷斯防線的防禦陣地。但是,此舉並不意味著德軍已經放棄戰爭。第二天,德軍向剛剛參戰不久、毫無經驗的美國第2軍發起一次攻擊。該軍情報軍官曾警告說,德軍可能出動大批部隊進攻加夫薩,空軍情報軍官也贊同這一預測。
  • 帝國興亡——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
    (1)納粹崛起希特勒認為,他的第三帝國是繼「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一帝國」與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創立的「第二帝國」之後的第三帝國
  • 一本美國戰地記者寫的納粹德國興亡史,何以暢銷60年?
    而今年也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紀念,此情此景下,重溫二戰史顯得很有必要。日前,譯林出版社推出增訂版《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這部史學經典記錄的是1933~1945年間,被稱為「第三帝國」的納粹德國迅速興起又急速覆亡的歷史,自1960年在美國首次出版以來,全球累計銷量已經超過千萬冊。
  • 美軍恥辱史:二戰4次投降數十將軍3萬士兵被俘,還被遊街展覽!
    朝戰中,志願軍一旦衝鋒,喊上幾句「繳槍不殺」,一些美軍立馬就繳槍投降。就連越戰,美軍也堪稱噩夢,投降的士兵不是少數。更別說阿富汗戰爭中,美軍除了站在後面讓阿富汗人自己打自己,就是拉上「盟軍」衝鋒,就算這樣都還被塔利班幹掉了數千美軍。 就拿二戰來說,美軍居然有4次大投降。
  • 盟軍放棄搶攻柏林城的幕後:美軍高層罕見一致,蒙哥馬利抗爭無效
    美國陸軍總參謀長建議歐洲盟軍最高統帥,渡過萊茵河的美軍主力,應向東南方向突擊。而同一天,艾森豪又收到了第21集團軍群總司令蒙哥馬利的一封電文,內容截然不同。(艾森豪)蒙哥馬利等英軍將領則是從政治角度認識柏林的重要性,邱吉爾的態度亦如此,那就是要爭奪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話語權、以及形成戰後與蘇聯軍事對峙的有利態勢。
  • 日不落帝國進化史:為何三場戰爭就奠定一個世界性帝國的版圖?
    羅馬人徵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們徵服世界只經過三次戰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羅馬時代擴大了一倍——霍勒斯·沃波爾當然,從時間上來看,到1921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英帝國用長達兩百多年時間才完成這一擴張運動,不過,這恐怕也是一個足以自傲的成績——
  • 阿登反擊戰——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最後一搏
    因此希特勒寄希望於在西線對盟軍發動一次大的反擊戰,給盟軍致命的一擊,從而穩定西線戰場,全力以赴的對付東線的蘇軍。 1940年6月,德國的坦克部隊突破了被視為不可逾越的高峰阿登高地,從而直插法國的腹地,使法國人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不攻自破,從而一個月滅亡法國,成就了德國的不敗神話。昔日這些輝煌的勝利,一直盤旋在希特勒的記憶中。
  • 關於「第三帝國」的圖書成為近期熱點,多重視角看納粹德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人們對於這段歷史的反思從未停歇。在出版界,關於「第三帝國」的圖書不經意間成了近期的一個熱點。雖然其中以引進的著作為主,但是,我國德國史研究專家鄭寅達、陳暘合著的《第三帝國史》卻是為數不多的原創著作。
  • 二戰蘇德戰爭,是蘇軍一己之力打贏,還是盟軍蘇軍共同戰鬥結果?
    第三帝國的崛起是從1936年逐漸走上前臺的,但到二戰爆發,僅僅三年的時間,並不能完全使德國的綜合國力得到非常強的增強,德國能夠發動二戰,僅僅是軍事理論和裝備武器方面佔有比較大的優勢,但其綜合國力並不足以支撐對歐洲各國發動閃擊戰。
  • 《盟軍敢死隊2》《羅馬執行官》高清合集9月18日登陸PS4/X1!
    發行商Kalypso Media宣布,《盟軍敢死隊2》《羅馬執行官》高清復刻版合集將於9月18日在PS4與Xbox One平臺上發售,數字版支持購買單部作品。此外,《盟軍敢死隊2》高清復刻版還將於2020冬季至2021年初在Switch上發售。
  • 第三帝國的思想根源
    即使如此,在戈比諾的心目中,日耳曼人,至少是西部日耳曼人,也許仍然是雅利安人中最優秀的,這一點納粹黨人並沒有加以掩飾。他發現,凡是日耳曼人足跡所到之處,都帶來了進步。甚至在羅馬帝國中也是如此。徵服了羅馬人和擊潰了他們帝國的所謂野蠻的日 耳曼部落,對文明做出了一個傑出的貢獻,因為到4世紀的時候,羅馬人比退化的雜種好不了多少,而日耳曼人相對來說,卻是血統純粹的雅利安人。
  • 18年了,美軍能否離開「帝國墳場」?自己都不清楚打的什麼仗
    從2001年美國總統小布希宣布武裝介入阿富汗,並發動反恐戰爭以來,阿富汗戰爭已經經歷了整整18個年頭,時間上已經超過了美軍介入的越南戰爭,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場"反恐戰爭"就如同當年的越南戰爭一樣,遙遙無期,根本看不到勝利的希望。2001年,美國紐約世貿大廈雙子塔、美國五角大樓、美國國會等諸多美國經濟和政治象徵部門遭到客機襲擊。
  • 二戰歐洲戰場,盟軍與蘇軍開創聯合作戰模式,歷史功績載入史冊
    2020年5月9日,是俄羅斯紀念蘇德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紀念日,但讓俄羅斯沒想到的是,美國突然宣布當年打敗德軍的是盟軍登陸歐洲,與蘇軍沒有關係。消息傳出輿論譁然,美國這是玩的哪一曲呢?開闢第二戰場,作為在二戰歐洲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它的重要性,一直以來都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 東江縱隊與盟軍的跨國合作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東江縱隊遵照黨中央的指示精神,與盟軍廣泛合作,救援盟軍人員,互通軍事情報,對日作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共中央提出「應爭取英美政府及其軍事機關同我們合作」,建立太平洋各民族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為此,廣東黨組織和華南人民抗日武裝加強了與盟軍的合作。
  • 戰爭史:希特勒為什麼沒能打下英國——第三帝國的興亡(09)
    7月11日,帝國元帥戈林宣布,德國將對英吉利海峽內的船隻進行攻擊。然而,當德軍轟炸機試圖截擊英國的護航船隊時,遭到了皇家空軍的攻擊,此前戰無不勝的「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此時顯得特別脆弱,威風掃地。6、7月份,德國空軍不斷從法國、比利時、荷蘭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機場起飛,對英國發動小規模的襲擊。這些行動為皇家空軍提供了在8、9月份的大規模進攻來臨之前檢驗其防禦措施的機會。
  • 歐戰勝利日丨8本新華版圖書,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
    每年的這天,歐洲各地,尤其是在二次大戰中勝利和曾經受納粹德國佔領和襲擊的國家,都會以不同方式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的結束,或作為向世界訓示戰爭的禍害。今日,小編特遴選了新華出版社近年以來歐美學界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的較新論著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以饗讀者。